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展开
长春市实验中学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命题人:刘大鹏 审题人:李 俭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可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
第Ⅰ卷 选择题(5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 ②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③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④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 ⑤Ba(OH)2•8H2O与NH4Cl反应 ⑥氢气还原氧化铜 ⑦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⑧钢铁制品生锈的反应
A.③⑤⑥⑦⑧ B.③⑤⑥ C.①③④⑤⑥⑧ D.①②③④⑤⑥
2.下列图示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3.反应4A(s)+3B(g) =2C(g)+D(g),2 min后B的浓度减少0.6 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min)
B.可以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且数值相同
C.在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min)
D.在这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
4.1,3-丁二烯(CH2=CH—CH=CH2)和2-丁炔(CH3—C≡C—CH3)是有机合成工业中常用的不饱和烃原材料,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H2=CH—CH=CH2(g)+2H2(g)→CH3CH2CH2CH3(g) ΔH=-236.6 kJ·mol-1
CH3—C≡C—CH3(g)+2H2(g)→CH3CH2CH2CH3(g) ΔH=-272.7 kJ·mol-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计算出1,3-丁二烯和2-丁炔相互转化的焓变ΔH
B.可比较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子的稳定性
C.可比较1,3-丁二烯和2-丁炔的燃烧热热值的相对大小
D.可算出2-丁炔中一个碳碳三键的键能与1,3-丁二烯中两个碳碳双键键能之和的差值
5.某化学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自发反应,较低温度下非自发进行,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ΔH>0,ΔS>0 B.ΔH>0,ΔSK2>K1
23.已知,t ℃时AgCl的Ksp=2×10-10,Ag2CrO4(橙红色固体)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AgNO3溶液滴定法测定水体中氯离子的含量时,可用K2CrO4作指示剂
B.t ℃时,Ag2CrO4的Ksp=1×10-9
C.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少量K2CrO4,可使溶液对应的点由Y点移至X点
D.t ℃时,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稀盐酸中的小
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a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
B.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图b所示,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C.如图c,盐桥的作用是传递电子以维持电荷平衡,Fe3+经过盐桥进入左侧烧杯中
D.如图d铁片上镀铜,铁应与外加电源负极相连,一段时间后CuSO4溶液浓度减小
25.电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图甲是镁—次氯酸钠燃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Mg+ClO-+H2O=Cl-+Mg(OH)2↓,图乙是含Cr2O72-的工业废水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中Cr2O72-向惰性电极移动,与该极附近的OH-结合转化成Cr(OH)3除去
B.图乙的电解池中,有0.084 g阳极材料参与反应,阴极会有336 mL的气体产生
C.图甲中发生的还原反应是Mg2++H2O+2e-=Mg(OH)2↓
D.若图甲中3.6 g镁反应产生的电量用于图乙废水处理,理论可产生16.05 g氢氧化铁沉淀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分)
26.(10分)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采用氨碱法生产。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俗称__________,可作为碱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已知:①2NaOH(s)+CO2(g)=Na2CO3(s)+H2O(g) ΔH1=−127.4 kJ·mol−1
②NaOH(s)+CO2(g)=NaHCO3(s) ΔH2=−131.5 kJ·mol−1
反应2NaHCO3(s)=Na2CO3(s)+ H2O(g) +CO2(g)的ΔH=________________ kJ·mo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
(3)向含有BaSO4固体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当有BaCO3沉淀生成时溶液中
=__________________。已知Ksp(BaCO3)=2.6×10−9,Ksp(BaSO4)=1.1×10−10。
27.(12分)氢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清洁能源,可用作合成氨、合成甲醇、合成盐酸的原料,冶金用还原剂等。
(1)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
①该反应中的H2制取成本较高,工业生产中往往追求H2的转化率。增大H2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c.增大N2浓度d.及时移走生成物NH3 e.使用高效催化剂
②某温度下,把10 mol N2与28 mol H2置于容积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内,10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平均速率v(NH3)=0.12 mol·L−1·min−1,H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
(3)下图所示装置工作时均与H2有关。
①图l所示装置,通入H2的管口是______(填字母),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是实验室制备H2的实验装置,在漏斗中加入1 mL CuSO4溶液,可观察到气泡生成速率明显加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装置中硫酸过量,则加入CuSO4溶液后,生成的氢气量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8.(12分)如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已知D、E、Z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其他都是化合物。Z、Y是氯碱工业的产品。D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且D的硫酸盐可作净水剂。E为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除反应①外,其他反应均在水溶液中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G______________、Y_________。
(2)在电镀工业中,若将E作为待镀金属,铜为镀层金属,则E是__________极,请写出在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可形成沉淀,T℃下此沉淀的Ksp=2.097×10-39。将0.01 mol·L-1的A溶液与0.001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你认为能否形成沉淀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请通过计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6分) 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K2Cr2O7。光照下,草酸(H2C2O4)能将其中的Cr2O72—转化为Cr3+,草酸被氧化成CO2。某课题组研究发现,少量铁明矾[Al2Fe(SO4)4·24H2O]可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
在25 ℃下,控制光照强度、废水样品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相同,调节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浓度草酸溶液用量,做对比实验,实验设计表如下:
实验编号
初始pH
废水样品体积/mL
草酸溶液体积/mL
蒸馏水体积/mL
①
4
60
10
30
②
5
60
10
30
③
5
60
a
20
测得实验①和②溶液中的Cr2O7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⑴写出K2Cr2O7溶液中存在的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设计表中a=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上述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r2O72-与草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⑷实验①和②的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①中0~t1时间段反应速率
v(Cr3+)=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 /(L•min)(用代数式表示)。
⑸该课题组对铁明矾[Al2Fe(SO4)4·24H2O]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
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Fe2+起催化作用: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假设三:_________________
⑹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除了上述实验提供的试剂外,可供选
择的药品有K2SO4、FeSO4、K2SO4·Al2(SO4)3·24H2O、Al2(SO4)3等。溶液中Cr2O72—的浓度可用仪器测定)
实验方案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用等物质的量的_______________代替实验①中的铁明矾,控制其他条件与实验①相同,进行对比实验
________________
长春市实验中学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D?
D
A
D
D
B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B
C
A
C
C
D
B
B
21
22
23
24
25
B
A
A
B
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答案】 纯碱或苏打 CO32-+H2OHCO3-+OH- +135.6 c(H2O)×c(CO) 24(23.6)
【解析】(1)碳酸钠俗称纯碱和苏打,碳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CO32-发生水解反应,其水解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溶液显碱性;(2)①-2×②得到:2NaHCO3(s)=Na2CO3(s)+CO2(g)+H2O(g) △H=(-127.4+2×131.5)kJ·mol-1=+135.6kJ·mol-1,Na2CO3和NaHCO3为固体,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K= c(H2O)×c(CO);(4)在同一个溶液中,c(Ba2+)相同,依据溶度积的数学表达式,则有=24。
27.【答案】 acd 64.3% 3.6 mol−2·L2 b O2+2H2O+4e−4OH− Zn还原出Cu,Cu、Zn与硫酸形成原电池 减小
【解析】(1)①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该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放热的反应,故增大压强,降低温度,可使平衡正向移动,H2转化率提高;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提高另外反应物的转化率;及时移走生成物,可使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提高;催化剂只能提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答案选acd。②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③平衡生成的n(NH3)为0.12 mol·L−1·min−1×10 L×10 min=12 mol,故消耗的H2为18 mol,其转化率为18 mol/28 mol×100%=64.3%;平衡时,c(N2)=(10 mol− 6 mol)/10 L=0.4 mol/L,c(H2)=(28 mol−18 mol)/10 L=1 mol/L,c(NH3)=12 mol/10 L=1.2 mol/L,平衡常数K===3.6 (mol−2·L2)。(3)①由图1中OH−移动方向可知b为负极,是H2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正极为O2得电子与水反应生成OH−,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②加入CuSO4后,Cu2+与Zn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Cu、Zn与硫酸形成原电池,使生成H2的速率加快。由于部分Zn参与置换反应,故生成氢气的量减小。
28.【答案】FeCl2 NaAlO2 NaOH阴Cu2++2e-===Cu3FeO+2AlAl2O3+3Fe能c(Fe3+)·c3(OH-)=(×0.01)×(×0.001)3=6.25×10-13>2.097×10-39,能生成Fe(OH)3沉淀
【解析】
(1)根据以上分析,B的化学式为:FeCl2,G的化学式为:Na[Al(OH)4],Y的化学式为:NaOH;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FeCl2;Na[Al(OH)4];NaOH;
(2)电镀过程中,镀层金属为阳极,镀件为阴极,金属阳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转化成金属单质。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阴;Cu2++2e-===Cu;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3FeO+2AlAl2O3+3Fe;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3FeO+2AlAl2O3+3Fe;
(4) 沉淀为Fe(OH)3,c(Fe3+)·c3(OH-)=(×0.01)×(×0.001)3=6.25×10-13>2.097×10-39,能生成Fe(OH)3沉淀。
29.【答案】Cr2O72-+H2O2CrO42-+2H+ K= 20 1:3 溶液pH对该反应的速率有影响(或溶液pH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mol·L-1·min-1 Al3+起催化作用 SO42—起催化作用 用等物质的量的K2SO4·Al2(SO4)3·24H2O代替实验①中的铁明矾,控制其他条件与实验①相同,进行对比实验 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若溶液中c(Cr2O72—)大于实验①中的c(Cr2O72—)则假设一成立,若两溶液中的c(Cr2O72—)相同,则假设一不成立
【解析】
⑴K2Cr2O7溶液中存在的平衡为Cr2O72-+H2O2CrO42-+2H+,反应的平衡常数为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则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⑵根据题意要求,调节不同初始pH和一定浓度的草酸溶液的用量,做对比实验,由实验②改变的是pH,则实验③改变的是草酸的用量,但应保持溶液的总体积不变,所以实验设计表中a=20;
⑶反应中Cr元素的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3价,得到3个电子,草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4价,失去1个电子,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上述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r2O72-与草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⑷由实验①②表明溶液pH越小,反应的速率越快,所以溶液pH对该反应的速率有影响;根据图像以及Cr原子守恒可知①中0~t1时间段反应速率v(Cr3+)=mol·L-1·min-1;
⑸根据铁明矾[Al2Fe(SO4)4•24H2O]组成分析,Al3+起催化作用;SO42-也可能催化作用;
⑹要证明Fe2+起催化作用,需做对比实验,再做没有Fe2+存在时的实验,所以要选K2SO4•Al2(SO4)3•24H2O;用等物质的量K2SO4•Al2(SO4)3•24H2O代替实验①中的铁明矾,控制其他反应条件与实验①相同,进行对比实验,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若溶液中c(Cr2O72-)大于实验①中c(Cr2O72-),则假设一成立;若两溶液中的c(Cr2O72-)相同,则假设一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