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307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3078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3078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版
展开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使用的装饰材料、胶合板、内墙涂料会释放出一种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是( )
A. 甲烷 B. 甲醛 C. 氨气 D. 二氧化硫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甲醛,答案选B。
考点:考查室内污染
2. 1838年李比希提出了“基团”的定义,从此,有机化学中“基团”概念就确定了,下列有机基团的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
A. 甲基-CH B. 羟基OH- C. 醛基-CHO D. 羧基-COOH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甲基是甲烷分子去掉1个氢原子剩余的部分,故甲基的结构为-CH3,正确;B、羟基可看作水分子去掉1个氢原子剩余的部分,故羟基不带电,羟基的结构应为-OH,错误;C、 醛基的结构为-CHO,正确;D、羧基的结构为-COOH,正确。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常见基团的结构。
3. 下列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分析正确的是 ( )
A. 与是同系物
B. 乙酸乙酯(CH3COOCH2CH3)的核磁共振氢谱出现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3
C. 分子式为C4H10的有机物一氯代物共有8种
D. 含4种官能团
【答案】B
【解析】A. 属于酚,而属于醇,故两者不是同系物,A不正确;B. 乙酸乙酯(CH3COOCH2CH3)的核磁共振氢谱出现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3,B正确;C. 分子式为C4H10的有机物,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结构,它们均有2种一氧代物,故一氯代物共有4种,C不正确;D. 含有羟基、羧基和酯基等3种官能团,D不正确。本题选B。
点睛:同系物必须是同类物质,其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均须相同。酚和醇的官能团虽然都是羟基,但它们是不同类的物质。注意,通常认为苯环不是官能团。
4.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B. 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C.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 乙炔的结构式H-C≡C-H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四氯化碳的电子式中氯原子上漏掉孤对电子,四氯化碳的电子式应为,错误;B、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或C2H5OH,C2H6O为乙醇的分子式,错误;C、乙烯的结构简式中碳碳双键不能省略,乙烯的结构简式应为CH2=CH2,错误;D、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用语,有机物的结构。
5. 下列物质中,属于芳香烃且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分子中含有苯环的烃属于芳香烃;苯的同系物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侧链是烷基。A、苯乙烯的侧链为乙烯基,不属于苯的同系物,错误;B、环己烷属于脂环烃,不属于芳香烃,错误;C、对甲基苄氯中含有氯元素,不属于芳香烃,错误;D、乙苯分子含有一个苯环,侧链为乙基,属于芳香烃且属于苯的同系物,正确。
考点:考查芳香烃、苯的同系物。
6. 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H2S 的电离方程式:H2S+H2OH3O++HS-
B. 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 Na++H++CO32-
C. CO32-的水解方程式:CO32-+2H2OH2CO3+2OH-
D. HS-的水解方程式:HS-+H2O S2-+H3O+
【答案】A
【解析】A. 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的,H2S 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H2S+H2OH3O++HS-,选项A正确;B. NaHCO3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 Na++HCO3-,选项B错误;C. CO32-的水解是分步的,第一步水解方程式为:CO32-+H2O HCO3-+OH-,选项C错误;D. HS-的水解方程式为:HS-+H2O S2-+OH-,选项D错误。答案选A。
7. 常温下,下列离子能使纯水中的OH-离子数目增加的是 ( )
A. Al3+ B. CO32- C. NH4+ D. Br-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Al3+离子结合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促进了水的电离,溶液中OH-离子浓度减小,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显示酸性,故A错误;B.碳酸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数目增加,氢离子数目减少,溶液显示碱性,故B错误;C.铵根离子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数目增加,氢氧根离子数目减少,故C错误;D.Br-离子不水解,所以不改变溶液中氢离子数目,故D错误;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水的电离及其影响因素、盐类水解原理
【名师点晴】通常酸或碱的电离会抑制水的电离,弱酸根离子或金属阳离子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常温下,能使纯水中的OH-离子数目增加,说明了该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后溶液显示碱性,即弱酸根离子的水解反应,据此进行判断。
8. 以下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A. 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 生铁比纯铁容易腐蚀
C. 铁质器件附有的铜质配件,在接触处容易生铁锈 D. 银质物品久置表面变暗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中,金属锌为负极,金属铜做正极,Cu被保护,不易腐蚀,和电化学腐蚀有关,故A不选;B.生铁中金属铁、碳、潮湿的空气能构成原电池,金属铁为负极,易被腐蚀而生锈,和电化学腐蚀有关,故B不选;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形成原电池装置,其中金属铁为负极,易生铁锈,和电化学腐蚀有关,故C不选;D.银质奖牌长期放置后在其奖牌的表面变暗是由于金属银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银的结果,属于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无关,故D选;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金属的腐蚀与防腐
【名师点晴】以原电池理论为载体,探究金属的腐蚀与防腐,根据是否能构成原电池判断,如果金属能构成原电池的就能产生电化学腐蚀,否则不能产生电化学腐蚀,,注意在原电池中,负极金属易被腐蚀, 正极金属被保护,明确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区别即可,据此分析解答。
9. 观察下列几个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装置①工业上可用于生产金属钠,电解过程中石墨电极产生金属。
B. 装置②中阳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C. 装置③中的离子交换膜允许阳离子、阴离子和小分子水通过。
D. 装置④的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
【答案】B
【解析】A.装置①中阴极上金属离子放电生成单质,即金属单质在铁电极上生成,A错误;B.装置②中阳极氯离子放电产生氯气,氯气具有氧化性,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B正确;C.离子交换膜只允许离子通过,水分子是分子,不能通过,C错误;D.装置④中,电镀池中,镀层作电解池阳极,待镀金属作阴极,则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负极相连,D错误;答案选B。
10. 在中和滴定实验用到的仪器中,只需用蒸馏水洗净不能用待盛放液体润洗的是( )
A. 酸式滴定管 B. 碱式滴定管 C. 烧杯 D. 锥形瓶
【答案】D
【解析】在中和滴定实验用到的仪器中,只需用蒸馏水洗净不能用待盛放液体润洗的是锥形瓶,一旦用待盛放液体润洗,导致其中所盛放液体中所含溶质偏多,则消耗的滴定液体积偏大,滴定结果就产生了较大的误差。本题选D。
11. 关于镀铜和电解精炼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都用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 B. 电解液的成分都保持不变
C. 阳极反应都只有Cu-2e-Cu2+ D. 阴极反应都只有Cu2++2e-Cu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镀铜是铜为阳极,镀件为阴极,精炼铜时,粗铜为阳极,纯铜为阴极,错误,不选A;B、镀铜的电解液的成分保持不变,而精炼铜的溶液中的成分改变,铜离子浓度减小,不选B;C、电镀的阳极只有铜失去电子生成铜离子,精炼的装置中阳极还有杂质金属失去电子,不选C;D、阴极都是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铜,正确,选D。
考点: 电解精炼和电镀
【名师点睛】注意电镀池中镀层金属做阳极,溶液含有镀层金属的阳离子,镀件做阴极,电镀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成分和浓度不变。精炼铜装置中,粗铜做阳极,纯铜做阴极,溶液含有铜离子,精炼过程中,电解质的成分改变,原电解质溶液的浓度稍微变小。
12.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需经过NaOH溶液配制、基准物质H2C2O4·2H2O的称量以及用NaOH溶液滴定等操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图甲所示操作转移NaOH溶液到容量瓶中
B. 用图乙所示装置准确称得2.21g H2C2O4·2H2O固体
C. 用图丙所示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D. 用图丁所示装置以NaOH待测液滴定H2C2O4溶液
【答案】C
【解析】A. 用图甲所示操作转移NaOH溶液到容量瓶中,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A不正确;B. 托盘天平无法称出2.21g H2C2O4·2H2O固体,因为其只能精确到0.1g,B不正确;C. 用图丙所示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C操作正确;D.图丁用酸式滴定管盛放碱性的NaOH待测液,D不正确的。本题选C。
13. 温度相同浓度均为2 mol·L-1的:①(NH4)2SO4,②NaNO3,③NH4HSO4,④NH4NO3,⑤CH3COONa溶液,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 ③①④②⑤ B. ①③⑤④② C. ③②①⑤④ D. ⑤②④①③
【答案】A
考点:考查了溶液pH的大小比较的相关知识。
14. 常温下,0.1 mol·L-1CH3COONa溶液pH=1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c(Na+)=c(CH3COO—) B. c(CH3COO—)+c(CH3COOH)=0.1 mol·L-1
C. 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0×10-11mol·L-1 D. 往该溶液中加入0.05 mol·L-1的CH3COONa,pH值变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醋酸根离子水解,所以醋酸根离子浓度不等于钠离子浓度,不选A;B、根据物料守恒,c(CH3COO—)+c(CH3COOH)=c(Na+) =0.1 mol·L-1,正确,选B;C、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3mol/L,错误,不选C;D、加入醋酸钠,浓度减小,溶液的pH变小,错误,不选D。
考点:盐类的水解平衡
15.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成功的是( )
A. 用Na2S做沉淀剂除去Cu2+、Hg2+等离子 B. 用明矾做净水剂杀菌消毒
C. 加热蒸发Fe2(SO4)3溶液制备Fe2(SO4)3晶体 D. 测均为0.1 mol/L的NaCl、CH3COONa溶液的pH来鉴别盐酸和乙酸是否为弱电解质
【答案】B
【解析】A、用Na2S做沉淀剂,硫离子和重金属离子形成难溶的沉淀,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故A正确;B、明矾在水中Al3++3H2O⇌Al(OH)3+3H+,Al(OH)3具有吸附性,是常用的净水剂,但不可以杀菌消毒,故B错误;C、虽然Fe3+水解生成Fe(OH)3,但是生成的H2SO4不会挥发,所以仍然在溶液中,这样加热到最后时H2SO4和Fe(OH)3又重新生成了Fe2(SO4)3,所以最后得到的一定是Fe2(SO4)3,故C正确;D、均为0.1 mol/L的NaCl、CH3COONa溶液,NaCl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呈中性,CH3COONa是弱酸强碱盐,水解呈碱性,所以测pH来鉴别盐酸和乙酸是否为弱电解质,故D正确。选D。
点睛:明确弱电解质的性质,是弱电解质的判断的关键,常用的方法有:
①从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分析:不完全电离;加水稀释平衡移动;②从水解方面分析:测定对应盐的酸碱性;水解平衡的移动;③离子浓度方面:导电性、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④元素周期表:非金属性强弱、金属性强弱的比较;⑤以强制弱:强酸制弱酸、强碱制弱碱。
16. 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
A. C14H10O5 B. C14H16O4 C. C14H18O5 D. C14H22O5
【答案】C
【解析】由于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则1mol该酯完全水解时要消耗2mol水。又知该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将其分子组成加上4个H原子和2个O原子,然后减去2个乙醇分子中的4个C、12个H、2个O,即可求出该羧酸的分子式为C14H18O5,C正确,本题选C。
点睛:由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可知,该酯的分子中有2个酯基,故其水解时,每个酯分子要消耗2个水分子。
17. 下述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
分离乙酸和水
验证溴乙烷在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产生的乙烯
收集乙烯并验证它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时,为防止倒吸右端导管口应位于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错误;B、乙酸可与水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错误;C、溴乙烷在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乙烯,乙醇易挥发、易溶于水,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先将混合气体通过水除去乙醇蒸气,然后再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发生消去反应产生的乙烯,正确;D、乙烯的密度和空气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有机物的性质。
18. 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12H20O2
B.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1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molNaOH
D. 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D
【解析】A. 分子式为C12H20O2,故A正确;B. 该分子含有的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B正确;C. 1mol该有机物水解时生成1mol羧基,所以只能消耗1molNaOH,故C正确;D.氢原子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D。
点睛:一般地,有机物的性质可以认为是所有官能团性质的加合。
19. 某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可用如下的结构简式表示,此有机物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体)( )
A. 12 种 B. 24 种 C. 36 种 D. 40 种
【答案】C
【解析】由该有机物的结构可知,该分子中有1个-C4H9和1个-C3H5Cl2,共有4种结构,-C3H5Cl2共有9种结构。因此,此有机物共有49=36 种,本题选C。
20. 下列有机反应中,哪一个反应与其它三个反应的反应类型不同的是( )
A.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B.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C.
D. +Br2+HBr
【答案】B
【解析】A.该反应是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该反应是乙醇的氧化反应;C.该反应是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D.该反应是苯的溴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综上所述,与另三个反应的反应类型不同的是B,故答案选B。
21. 在25 mL 0.1 mol/L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醋酸溶液,曲线如图所示,有关粒子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a+)>c(CH3COO-)> c(H+) >c(OH-)
B. 在B点,a>12.5,且有c(Na+)=c(CH3COO-)=c(OH-)=c(H+)
C. 在C点:c(CH3COO-)>c(Na+)> c(OH-) > c(H+)
D. 在D点:c(CH3COO-)+c(CH3COOH)=2c(Na+)
【答案】D
【解析】A. 根据电荷守恒,可以判断c(Na+)>c(CH3COO-)> c(H+) >c(OH-)不可能成立,A不正确;B. 因为当a=12.5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该溶液呈碱性,pH>7,所以,在B点(pH=7),a>12.5,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CH3COO-)>c(OH-)=c(H+),C不正确;C. 在C点pH c(OH-),C不正确;D. 在D点,加入醋酸的物质的量是氢氧化钠的2倍,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CH3COO-)+c(CH3COOH)=2c(Na+),D正确。本题选D。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H =6的NaHSO3溶液中:c(Na+)>c(HSO3-)>c(H2SO3)>c(SO32-)
B.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3·H2O溶液和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的溶液中,2c(OH-)+c(NH3·H2O)= 2c(H+)+c(NH4+)
C.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2CO3溶液与 NaHCO3溶液混合:3c(Na+)=2c(CO32-)+2c(HCO3-)+2c(H2CO3)
D. 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恰好呈中性:c(Na+)>c(NH4+)>c(SO42-)>c(H+)= c(OH-)
【答案】B
........................
点睛: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是个难点。我们通常以几个特殊点作为研究这类问题的平台,这几个点指的是滴定曲线的起点、半反应点、pH=7的点、恰好反应的点、2倍投料点等等。大小关系也经常通过守恒关系来分析,所以要熟悉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1L0.1mol/L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小于0.2NA
②用标准盐酸滴定NaOH溶液测其浓度时,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没用标准盐酸润洗,直接装标准盐酸滴定,所测的碱液浓度偏低
③pH相等的四种溶液:a.CH3COONa b.C6H5ONa c.NaHCO3 d.NaOH。(已知酸性:C6H5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