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试卷
展开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一、选择题(30题,共45分)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1. 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 30 千米,要在边长为 1 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 图,所选用的比例尺约为( )A. 1∶30000 B. 1∶2000C. 1∶40000 D. 1∶200002. 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扩大 1 倍,图示区域实地范围不变,图幅面积要增大( )A. 1 倍 B. 2 倍 C. 3 倍 D. 4 倍【答案】1. A 2. D考点:比例尺的计算和比较,比例尺的特征。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 P 处因受地形影响出现异常。完成下面小题。3. 图中 P 处的气温可能为( )A. 20℃或 16℃ B. 23℃或 14℃ C. 17℃或 18℃ D. 19℃或 15℃4. 该图所示可能是( )A. 北半球的 2 月 B. 北半球的 8 月 C. 南半球的 2 月 D. 南半球的 8 月5. 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 M、N 两地中选一地点建海滨浴场,正确方案及理由( )A. M 地:气候温和湿润 B. M 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C. N 地:气候温和湿润 D. N 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答案】3. B 4. D 5. D读下列气候资料,回答下面小题。6. 该气候资料所属气候类型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7. 该地月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5 月,而不是在 7 月的原因是( )①地处低纬度,5 月太阳高度角已经很大②5 月降水量还不太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还不太强③受西南来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强烈④受地形的影响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8. 该地在 11 月至次年 4 月降水量少的原因是( )①吹西南风 ②吹东北风 ③受大陆气团的控制 ④受赤道气团的控制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答案】6. B 7. A 8. B下图是世界某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后回答下面小题9. 图中曲线 P 表示 1 月份 20℃等温线,虚线 P1 、P2 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等温线 P 应向 P1 方向弯曲B. 等温线 P 应向 P2 方向弯曲C. 等温线 P 通过 P1、P2 之间没有弯曲D. 等温线 P 夏季向 P1 方向弯曲、冬季向 P2 方向 弯曲10. 图中阴影部分地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其限制性因素,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 营造农田防护林 B. 发展混合农业C. 东水西调 D. 禁止过度抽取地下水【答案】9. A 10. C读欧洲西部图,回答下面小题。11. 下列关于欧洲河流的特点与形成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河网较密,是因为陆地面积小 B. 水量充沛,是因为降水量较多C. 无长河,是因为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脉的限制 D. 航运便利是因为平原面积广,河流间多运河12.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无关的是A. 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B.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C. 阿尔卑斯山地两侧的湖泊D. 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峰顶终年积雪2016 年 11 月份,由中国出发的首支贸易试点车队抵达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并将货物装船发往海外,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示范和先行项目的中巴经济走廊正式贯通。完成下面小题。13. 中巴经济走廊两端自然地理环境的共同特征是( )A. 气候温暖 B. 地形平坦 C. 降水稀少 D. 土壤肥沃14. 瓜达尔港的建设沿用了中国深圳模式,影响两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有( )①自然资源丰富 ②国家政策支持 ③科学技术发达 ④地理位置优越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答案】13. C 14. D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和三段经线。纬线度数为 23.5°,X 点以西为海洋,N 点以东为海洋(Ⅰ处附近有一岛屿),YP,QM 为海洋,XY,PQ,MN 为陆地。回答下面小题。15. X 地( )A. 附近有寒流经过 B. 临近海洋,降水丰富C. 多火山、地震活动 D. 农业类型与 N 地相似16. 有关 M 地所在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国的黄麻种植主要集中在半岛东西两侧B. 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石油储藏量大C. 由于民族、宗教和历史上的渊源,该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都很融洽D. 由于历史上的过度垦殖,大部分土地已经出现严重的荒漠化【答案】15. A 16. D考点:世界区域地理、印度地理环境特征下图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7. 两国相比( )A. 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B. 淡水产出效益相等C. 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D. 能源产出效益相等18. 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A. 国土面积大 B. 城市绿地面积大C. 城市人口比重高 D. 科技发展水平高【答案】17. A 18. D“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北半球夏季,“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风浪最小的海域是( )A. 东海 B. 印度洋 C. 地中海 D. 南海20. “一带一路”上适合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相“嫁接”的地区是( )A. 东南亚 B. 中亚 C. 南亚 D. 西亚【答案】19. C 20. D【解析】【19题详解】北半球夏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风浪最小的海域是地中海,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浪最小,C对。东海、印度洋、南海受夏季风影响,风浪大,A、B、D错。【20题详解】“一带一路”上适合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相“嫁接”的地区是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D对。东南亚、南亚位于湿润区,阴雨天多,太阳辐射能较少,A、C错。中亚深居内陆,不临海,B错。在新疆伊犁、塔城、喀什等地,寒冬采冰储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等到来年夏天出售到市场上。下图为伊犁河及其支流吉尔格郎河示意图,这里曾是伊 犁河谷最大的采冰场,但近年来伊犁河谷采冰规模越来越小。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21. 新疆伊犁寒冬采冰储藏主要用于( )A. 制作冰雕景观,发展冰雪旅游 B. 传统冷饮原料和食品保鲜C. 获取淡水,缓解用水紧张状况 D. 夜间纳凉,调节室内气温22. 导致近年来伊犁河谷采冰规模越来越小的原因是( )①气温升高 ②降水减少 ③发现新的采冰区④机器制冰的大量出现 ⑤水质污染加剧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答案】21. B 22. D【解析】【21题详解】寒冬采冰储藏,“来年夏天出售”,夏季气温高,储藏的冰可用作传统冷饮原料和食品保鲜,B正确;其目的不是制作冰雕景观,发展冰雪旅游,A错;新疆全年少雨,采冰储藏也不是为缓解用水紧张状况,C错;新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夜间相对凉快,不需用冰来纳凉,D错。选B正确。【22题详解】冰是由冬季降雪在低温下结冻而成,冰的减少与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冰融化有关,①正确;机械制冰方便快捷,机器制冰的大量出现,不需要人工大量开采了,④正确;水质污染加剧导致可采冰量减少,⑤正确;采冰主要在河谷地区,河流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冬季降水量并不影响河冰多少,②错;伊犁河及其支流,冬季结冰形成采冰场,没有新的采冰场,③错。选D正确。23.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关于四大盆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 盆地②位于季风区 B. 盆地①的位置位于最东面C. 盆地①、③都位于暖温带 D. 都位于我国地形的第二级阶梯上【答案】A【解析】根据经度,盆地②位于105°E左右,应是四川盆地,属于季风区,A正确。根据纬度,盆地①的位置是42.5°N,应是吐鲁番盆地,位于西北地区,不属于四大盆地,B错误。盆地③纬度是40°N,是塔里木盆地,位于暖温带,盆地①位于中温带,C错误。盆地④是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地形的第一级阶梯上,D错误。24.下图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A. 10 月 B. 7 月 C. 4 月 D.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天气状况的地区差异,意在考查考生对我国气候差异的时空变化规律的掌握程度。分析图中各地天气状况可以看出,此时我国东北地区出现雨雪天气,华北地区出现沙尘暴,江淮地区天气晴朗,我国的东南沿海则进入雨季,结合我国气候南北差异及时间差异、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可以判断出该日最可能出现在4月。故选B。下图示意我国东部锋面雨带位置变化(阴影部分表示雨带)。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5. 当江淮地区“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时,雨带位置示意为图( )A. ① B. ② C. ③ D. ④26. 当西南季风控制我国西南地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华北遇春旱 B. 江南有梅雨 C. 东南遭台风 D. 华南有寒潮【答案】25. A 26. C【解析】【25题详解】考查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江淮地区“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时,说明正值南方伏旱季节,时间是每年的7、8月份,雨带推移到了华北和东北地区,故A项正确。【26题详解】当西南季风控制我国西南地区时,说明正值北半球的夏季,东南沿海地区受到台风的影响,故C项正确;华北春旱发生在春季,故A项错误;江南梅雨出现在5、6月份,故B项我;华南有寒潮,是北半球的冬季,故D项错误。读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7. 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大致呈( )A. 纬度地带性规律 B. 经度地带性规律C. 非地带性规律 D. 大致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28. 红花、番茄、枸杞是图示西部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该区适宜发展“红色产 业”的自然区位优势是( )A. 纬度较高、晴天多、天气少变 B. 海拔高、空气稀薄、能见度好C. 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 靠近兰新铁路线、交通比较便利【答案】27. B 28. C【解析】【27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图示地区年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主要是由于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呈现出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故答案选B项。【2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距海较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气候干燥;该地区昼夜温差比较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呼吸作用弱,所以有利于糖分的积累;该地区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故答案选 C项。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 年 9 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 剪纸作品反映的地区气候特征最有可能是( )A. 全年高温多雨B. 全年炎热干燥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0. 作品反映的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 )A. 热带迁移农业 B. 混合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季风水田农业【答案】29. C 30.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对图片的判断是解题的关键。学生要掌握气候的分布规律和主要特点,熟悉世界农业地域类型。【29题详解】剪纸作品反映是江南水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选择C。【30题详解】我国南方地区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选择D。二、综合题(共 55 分)31.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墨累河及其支流达令河流域是澳大利亚人的“生命线”和“食物篮”。据澳洲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居民迁移、灌溉和持续已久的干旱给“食物篮” 造成了毁灭性影响。该报告者之一汤姆∙哈顿警告,如果不采取措施改变现状,到 2030 年 流经墨累河河口的流量将可能减少 80%。墨累河流域的水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材料二:澳大利亚降水量、部分农业生产分布及城市铁路示意图。(1)图中 C 地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澳大利亚城市主要分布在 ____。(2)图中 B 地降水量多于A地,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 (1)地中海 东南部 (2)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沿海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增温增湿【解析】【分析】本题以澳大利亚降水量、部分农业生产分布及城市铁路为背景,考查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考查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详解】(1)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城市的分布。据图可知,C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位于大陆西部30°---- 40°之间,是地中海气候。据图中城市分布可知,澳大利亚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2)考查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主要从洋流、地形和大气环流等方面分析。据图可知,B点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沿海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增温增湿。32.下图中 B 城为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2012 年 11 月 22 日,以“未来能源的发展∙新能源”的主题赢得了 2017 年世博会举办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请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 (2)指出图示地区气候最突出特征,并简述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图中 A 地出产的苹果具有味甜汁多、含糖量高的特点,采摘上市时间较晚,严格控制在 每年的 10 月 25 日霜冻期以后上市。说明气候条件对 A 地苹果生产的有利影响。 (4)请列举该地区主要的新能源。 【答案】(1)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高西低);东部以山地、丘陵为主,西部以平原为主。(2)干旱 气候干旱导致河流稀疏,河流短小,水量不大;植被稀疏,多荒漠;土壤发育 程度低,土壤贫瘠;风蚀地貌、风积地貌分布广泛。(3)该地晴天多,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采摘时间晚,苹果生长期长,有利于糖分 积累。(4)风能;太阳能。【解析】试题分析:此题适中,解题关键是通过空间定位确定图示地区为中亚地区,认真审题抓住题中的指示信息。(1)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和数值,可知图示地区东部以山地、丘陵为主,西部以平原为主,根据河流的流向可知,该地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2)根据经纬度额可知图示地区位于中亚,气候最突出特征是干旱,气候干旱导致河流稀疏,河流短小,植被稀疏,多荒漠,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风蚀地貌、风积地貌分布广泛。(3)此问,注意审题,对题目提示“苹果具有味甜汁多、含糖量高的特点,采摘上市时间较晚,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冻期以后上市”的理解。(4)注意区分常规能源与新能源,常规能源也叫传统能源,是指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和核裂变能,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主要能源。新能源是指常规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它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产生的热能。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该地区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丰富。考点:该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重点考查地形地势、气候、新能源和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甲中 A 城市为世界 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乙为 A 城市的气候资 料。(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2)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3)分析 A 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度高于 20℃);全年降水量大(达 1600 毫米以上)。5—10 月份(6-9 月)降水较丰富(为雨季),11 月至次年 4 月(10 月至次年 5 月)降 水较少(为干季)。(2)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沤黄麻。(3)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 运;入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工人。【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气候类型的判断、地形特征和河流特征等内容。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区域主要自然环境要素的分布方法,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主要知识内容的概括和整理,学会知识迁移和应用,注意分析的全面性和完整性。(1)地形特征应分析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地势分布特征。由左图黄麻产区分布可以判断,位于(恒河)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势特征是(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倾斜(或者自内陆向沿海渐低。(2)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和流速等角度分析,注意对黄麻生产的有利方面分析。结合材料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是水网密、水量丰、利于运输;利于干季时或干旱时对黄麻灌溉;便于浸沤黄麻。(3)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从原料、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工业基础等方面分析。甲城市为印度的加尔各答,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水系利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利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工业发展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智利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双边自贸协定的拉丁美洲 国家。下图为智利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智利北部沿海是平直 陡峭的崖岸,南部沿海是峡湾型海岸、多半岛和岛屿。 材料二:车厘子(大樱桃)主要分布于美国、智利、新西兰等 地。智利车厘子一般在 12 月开始上市,中国市场占其出口量的80%左右。 材料三:智利北部、南部人口稀少,80%以上的人口分布于 中部地区。(1)春节期间,智利车厘子大举占领我国水果市场,简要 说明其主要原因。 (2)与中部地区相比,智利南部人口稀少,简述其主要自 然原因。 【答案】(1)与北半球季节相反,存在成熟期的时间差;我国市场需求量大;交通运输和冷 藏保鲜技术的进步;国家政策的支持。(2)与中部相比,南部气候冷湿;平原狭小;森林广布;土壤较贫瘠。【解析】本题以智利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地理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1)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智利位于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车厘子与北半球国家存在上市时间的差异;我国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同时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拓展了市场的地域范围;中国与智利签订双边自贸协定,有国家政策的支持。(2)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分布因素。 智利中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气候适宜,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较高,且受寒流影响,气候冷湿;南部山脉逼近海岸,平原面积小,多原始森林;南部受冰川侵蚀作用显著,土壤较贫瘠。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沙漠面积最大的三个省级行政区 是 _、 __、_ 。(2)图中数字①②③处表示我国三个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这些地方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 因有哪些? (3)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答案】(1)新疆;内蒙古;甘肃(2)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 境保护。(3)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③调节农、 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 长,提高人口素质。【解析】(1)据图,根据中国行政区划,可以判断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甘肃等省区。(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境保护五个方面。(3)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措施应结合原因分析。例如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等。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汉江谷地是我国重要的柑橘生产区,也是我国柑橘分布北界。当地为了改善橘园的生态效益,在橘园中种草作为绿肥(用 作肥料的绿色植物体),雨季生长,旱季除草并将其覆盖于橘园地表。(1)指出汉江谷地较渭河平原更适合种植柑橘的主导因素。 (2)比较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答案】(1)热量。(2)汉江流量较大,流量季节变化比渭河小;汉江进入汛期比渭河早,且汛期更长;汉 江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渭河含沙量大,且有结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