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地理】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解析版) 试卷

    【地理】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解析版)第1页
    【地理】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解析版)第2页
    【地理】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解析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第六次月考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我国江淮地区的梅雨常出现在每年的   A. 5月中旬至6月上旬 B. 6月中旬至7月上旬C. 7月上旬至7月下旬 D. 5月上旬至5月下旬【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锋面雨带的推移与我国的天气,基础性强,难度一般。【详解】随着副热带高压势力逐渐增强,我国雨带推移到我国江淮地区,时间大约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故选B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2. 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①盛行西风  ②地形抬升  ③暖流增湿  ④反气旋控制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3. 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 水田农业 B. 迁移农业 C. 种植园农业 D. 乳畜业【答案】2. A    3. D【解析】【2题详解】从岛屿的纬度位置分析,该岛受西风带的影响,从地形分析,该岛西南部为西风的迎风坡,所以多地形雨;而沿岸没有暖流经过;受反气旋影响,降水少。故选A。【3题详解】因该岛受西风的影响,多阴雨天气,热量不足,光照差,不适宜农作物成熟,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所以适合发展乳畜业;而不适合种植热带作物,不适宜发展种植园农业。故选D。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贝加尔湖形成于   A. 地壳断陷集水 B. 火山口集水 C. 河流改道 D. 滑坡阻断河流5.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 湖区降水量加大 B. 入湖径流增多 C. 湖盆在加深 D. 入湖泥沙增多6. 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 湖面蒸发弱 B. 湖泊面积大 C. 湖水盐度低 D. 湖水深度大【答案】4. A    5. C    6. D【解析】【4题详解】贝加尔湖属于构造湖,是由于地壳断陷集水而成;其形成与火山口集水、河流改道、滑坡阻断河流无关。故选A。【5题详解】贝加尔湖断层发育,湖盆断裂下陷(陷落),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四周环绕着高山,注入贝加尔湖的众多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在贝加尔湖沉积,经过漫长时间的堆积形成巨厚的沉积物;目前该湖盆仍在陷落,河流水不断汇入湖泊,导致湖水深度不断加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湖区降水量、入湖径流量变化不大;入湖泥沙变化不大,且其变化也不会引起湖水深度增加。故选C。【6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湖水深、湖水量大,导致其与外界水循环作用弱;贝加尔湖位于内陆地区,夏季白昼时间较长,气温较高,湖面蒸发作用并不弱;湖泊面积大,有利于湖水参与外界水循环;湖水盐度大小对湖水参与外界水循环影响较小。故选D。2018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读图,回答下列小题。7. 与成都相比,拉萨   A. 日出早,白昼长 B. 正午太阳高度角小C. 海拔高,日照强 D. 大气逆辐射强8. 图示区域   A. 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B. 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C. 自然景观为高寒荒漠 D. 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9. 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   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    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    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7. C    8. D    9. B【解析】【7题详解】由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拉萨位于成都西侧且两地的纬度差异较小,因此拉萨的日出较成都晚;成都纬度高于拉萨,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成都的昼长长于拉萨,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成都的昼长短于拉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故拉萨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成都,B错误;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日照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弱;而成都地处四川盆地,盆地地形,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弱,大气逆辐射强,C正确,D错误。故选C。【8题详解】据图,该区域为我国西南地区,结合板块分布可知该区域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A错误;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据图可知,图示河流大多自西北向东南流,B错误;图示地区以青藏高原为主,自然景观以高寒草甸为主,C错误;青藏高原为我国第一级阶梯,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因此该区域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D正确。故选D。【9题详解】据图可知,川藏铁路开通后,增加了进藏通道,可以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改善西藏物质供应,促进西藏和区外的文化交流和联系,①②正确;图示地区多发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川藏铁路的开通有利于灾后应急和救援,但不能够消除灾害的影响,②错误。故选B。下图示意近8年来中国对美国投资总额分布。读图完成问题。10. 中国对美国投资主要分布在( )A. 太平洋及北冰洋沿岸地区 B. 太平洋沿岸地区C. 五大湖及大西洋沿岸地区 D. 墨西哥湾沿岸地区11. 影响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家电制造业的主要因素是( )A. 矿产与技术 B. 政策与市场C. 能源与交通 D. 土地与劳动力【答案】10. C    11. B【解析】【10题详解】根据图中中国对美国投资总额分布特点,可知中国对美国投资主要分布在五大湖及大西洋沿岸地区。【11题详解】结合四个选项,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家电制造业的主要因素是政策与市场,而与矿产、能源、土地没有关系。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2.(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图8)。奇异果生长怕早、怕风。宜栽培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引进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材料二新西兰北岛图(图9)(1)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培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10分) (2)指出奇异果罐头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并说明原因。(4分) (3)与新西兰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奇异果产品的市场优势。(8分) 【答案】(1)(10分)中纬偏低地区,热量条件好(2分);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2分);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2分);沿岸平原,地势低平(2分);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2分)。(2)(4分)原料(2分);鲜果不便长途运输(2分)。(3)(8分)我国人口多,果品消费市场大(2分);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果品生产成本低(2分);距欧洲、日本市场较近(2分);与南半球季节相反,鲜果上市时间不同,利于销售(2分)。【解析】(1)读图,奇异果位于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是中纬度地区,纬度偏低地区,热量条件好。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沿岸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2)灌头厂是原料指向型产业,所以主要是原料。鲜果不便长途运输,所以要尽量靠近原料地。(3)生产奇异果,在我国人口多,果品消费市场大。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果品生产成本低。距欧洲、日本市场较近。与南半球季节相反,鲜果上市时间不同,利于销售。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被合称为“金砖国家”(BRICS)。材料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巴西(下图)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以里约热内卢、圣保罗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2010年4月13日,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1)简述中巴联合在巴西兴建钢铁厂对中国和巴西之利。 (2)简述该钢铁厂区位选择的有利条件。 【答案】(1)对中国:直接利用巴西铁矿石(避免受国际铁矿石企业的控制);拓展国际市场。对巴西: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高铁矿石的附加值);减少钢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提高钢材的自给率;提高工业化水平(2)临近铁矿石产地(离煤炭产地较近);位于产品的销售市场;社会协作条件良好,基础设施较完善,工人素质较高;位于大城市的港口附近,交通运输便利。【解析】(1)中国是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而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中巴联合在巴西兴建钢铁厂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中国可直接利用巴西铁矿石,进而可拓展国际市场。巴西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可减少钢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提高钢材的自给率,提高巴西国内的工业化水平。(2)在巴西建设钢铁厂,临近铁矿石产地,靠近煤炭产地,利于节约运费;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本国,近产品的销售市场;里约热内卢是港口城市,交通运输方便;钢铁厂位于巴西经济发达东南地区,社会协作条件良好;基础设施较完善;工人素质较高。(二)选考题  请考生从第1415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格陵兰岛(下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在这里可以看到壮观的冰原,深邃的峡湾,珍稀的北极熊、北极狐、麝牛、鲸等动物,并能了解岛上因纽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说明格陵兰岛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理由。 【答案】地处高纬,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直接威胁珍稀动物的生存;适宜旅行的时间短,旅游设施维护费用高;格陵兰岛的居民少且分散,大多局限于沿海地区的小居民点,旅游接待能力有限;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干扰因纽特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解析】读图结合格陵兰岛区域特征——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等,从生态脆弱、旅行设施维护费用、旅游接待能力、外来文化的冲击等方面作答。格陵兰岛地处高纬,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直接威胁珍稀动物的生存;适宜旅行的时间短,旅游设施维护费用高;格陵兰岛的居民少且分散,大多局限于沿海地区的小居民点,旅游接待能力有限;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干扰因纽特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15.(10分)环境保护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池,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答案】可能原因:迁徙路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祸动物猎杀等。保护对策;在迁徙路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解析】试题分析:从中华秋沙鸭的生活习性及人类影响分析其减少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因其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而迁徙路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会导致疲劳饥饿致死;如湿地遭受污染,而中华秋沙鸭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会导致死亡;沿途受人对动物猎杀,导致死亡。那么针对原因,分析其对策,在迁徙路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使有栖息地,有食物来源;治理水体污染,防止食用污染的食物;从人类活动分析,要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及时获取信息,组织志愿者观察保护;加以宣传,人人知道保护它。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