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320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320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320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17年2月,科学家发现一颗超冷矮星TRAPPIST-1(距地球39.13光年,半径、质量分别为太阳的11%和8%,),该天体拥有7颗行星。超冷矮星TRAPPIST-1属于( )A. 行星 B. 卫星 C. 彗星 D. 恒星【答案】D【解析】【详解】行星围绕恒星转,故答案选D,其余选项可排除。下图为地中海式农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 影响地中海式农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市场 B. 气候 C. 交通 D. 水源3. 大多数热带种植园农业都分布在沿海或近海地区,这是因为( )A. 海洋性气候,适宜作物生长 B. 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C. 劳动力充足,生产成本较低 D. 海运便利,出口贸易方便【答案】2. B 3. D【解析】【2题详解】地中海式农业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颜色鲜艳,品质高,答案选B,其余选项可排除。【3题详解】热带种植园农业顾名思义,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故AB排除;沿海或近海地区,交通便利,便于出口,故选D;由于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内陆也有大量的劳动力,与劳动力关系小,C排除。下图为南半球某地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4. 关于M、N、P、Q四地风向标注正确的是( )A. M B. NC. P D. Q5. 锋面可能存在的位置及其移动的方向是( )A. 甲地 向北 B. 乙地 向南C. 甲地 向东 D. 乙地 向北【答案】4. C 5. B【解析】【4题详解】近地面的风在南半球向左偏,并由高压指向低压,符合条件的是 C,其余选项可排除。【5题详解】锋面主要在低压槽附近,图中甲中心是高压,不能形成锋面,排除AC,乙中心是低压,能形成锋面,南半球的锋面气旋呈顺时针,故向南,选B。下图为浙江省杭州市和德国北部港口城市汉堡的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6. 与汉堡相比,杭州( )A. 夏季降水较少 B. 冬季气温较低 C. 气温年较差较大 D. 冬季降水较丰富7. 汉堡夏季气温较杭州低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位置较高 B. 夏季降水较少C. 白昼时间较长 D.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答案】6. C 7. A【解析】【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注意图中的降水量纵坐标数值不同。杭州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汉堡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从图中可以看出,与汉堡相比,杭州气温年较差较大,C对。夏季降水较多,A错;冬季气温较高,B错;冬季降水较少,D错。【7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汉堡的纬度是北纬53.5°,而杭州的纬度是北纬30°,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故答案选A,其余选项可排除。地表净辐射是单位面积地面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与地面辐射之间的差额。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地表净辐射年内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8. 与地表净辐射季节变化关系最密切的是( )A. 天气状况 B. 气温日较差C. 太阳辐射 D. 植被的变化9. 根据图中数据推断三地气温特点正确的是( )A. 春季黑龙江气温回升最快B. 夏季三地最高气温在6月C. 秋季温度变化均比春季小D. 冬季三地气温差逐渐减少【答案】8. C 9.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8题详解】从题干材料看,地表净辐射是太阳短波辐射在“地一气”系统中经过吸收、散射和反射等作用后,地表接收的辐射收支净余部分。主要影响因素为太阳辐射、大气状况和地面状况。从图中信息看,地表净辐射的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夏季较多,冬季较小。夏季由于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辐射较少,正午太阳高度小,地表净辐射较小,符合条件的只有C,其余选项可排除。【9题详解】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曲线越陡,地表净辐射变化越大,由题干可知,地表净辐射=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多少决定了地面温度的高低,地面温度的高低决定了地面辐射的强弱,地面辐射的强弱决定了气温的高低,因此地表净辐射的季节变化与气温的季节变化相似。图中黑龙江春季地表净辐射回升最快,表面气温回升最快,A对;湖南省5、6月份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处于“梅雨”期,降水较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地表净辐射较小。三地位于北半球,由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北半球陆地7月份气温最高,B错;从图中可以看出秋季地表净辐射曲线呈急剧下降趋势,春季变化总体没有秋季变化明显,表明秋季温度变化均比春季大,C错;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地冬季地表净辐射差异较大,冬季由于黑龙江纬度高,气温低,湖南和河南纬度较低,气温比黑龙江高很多,三地气温差逐渐呈增长趋势,D错。我国东北草类多生长在河谷附近,森林多分布在山地;而青藏高原草地多分布于高原,森林多分布在藏南河谷地区。完成下列各题。10. 两地森林和草地的分布差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 纬度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分异规律C. 垂直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11. 东北地区的河谷不适宜森林生长的原因是( )A. 冻土分布 B. 热量不足 C. 地表潮湿 D. 谷地地形【答案】10. D 11. A【解析】【10题详解】我国东北草类多生长在河谷附近,森林多分布在山地,主要是由于东北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山地适宜发展林业;而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热量不足,草地多分布于高原,森林多分布在海拔更低的藏南河谷地区。纬度分异规律是由于热量的差异造成南北不同的地方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A错;干湿度分异规律是由于距海远近不同形成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B排除;垂直分异规律是在同一座山的不同海拔,可排除C;地方性分异是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的共同作用下,自然地理环境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小范围的地域分异规律。符合地方性分异规律,选D。【11题详解】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中国东北部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一带,它是欧亚大陆多年冻土的最南突出地带,属于中高纬型多年冻土。在各种地质地理因素的影响下,该区多年冻土已经形成以谷地为中心,具有地温低、冻土厚度最大以及分布面积广泛的基本特征,故答案选A,其余选项可排除。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的风险。下图为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2. 全球变暖趋势下,世界种子库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是( )A. 冰雪融化,样本库裸露B. 降水增多,侵蚀作用加强C. 冰雪融化, 融水可能渗入隧道D. 地质灾害频发,破坏储存环境13. 斯匹次卑尔根岛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俄罗斯与加拿大地区高了将近20℃,其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大气环流 C. 下垫面 D. 洋流【答案】12. C 13. D【解析】【12题详解】全球变暖致使永久冻土融化,这意味着就有部分水从隧道入口流入,则会威胁种子库的安全,选C。种子库在地下深处,不会裸露,A错;降水和地质灾害对其影响小,BD错。【13题详解】当地处于欧洲西部,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斯匹次卑尔根岛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俄罗斯与加拿大地区高了将近20℃,选D,其余选项可排除。我国的陆地几何中心位于(103°49′E ,36°03′N)。下图为我国人口重心的空间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14. 关于我国人口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直位于陆地几何中心的东北方向B. 出生率地区差异导致人口重心变化C. 2010年后,人口重心变化可能导致东部劳动力不足D. 2004-2010年,人口重心南北方向比东西方向变化大15. 制作我国人口重心图,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IS B. RS C. GPS D. 数字地球【答案】14. C 15. A【解析】【14题详解】一直位于陆地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A错;经济的地区差异缩小导致人口重心变化,B错;2010年后,人口重心逐渐向西南方向转移,说明中西部地区出现了人口的回流,该变化可能导致东部劳动力不足,C对;2004-2010年,人口重心东西方向比南北方向变化大,D错。【1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3S技术。RS遥感主要对地理事物进行监测,GPS主要起定位导航的功能,数字地球是数字化的地球,GIS可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制作地图需要借助GIS技术,A对,其余选项可排除。【点睛】小题1要注意看横纵坐标数值否则,D容易选错。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下图为某大城市土地利用强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6. 影响该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最主要条件( )A. 气候条件 B. 土地价格C. 水源状况 D. 功能分区17. 甲处土地利用强度较相邻地区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设立自然保护区 B. 与市区交通改善C. 大型物流园区 D. 高档写字楼的分布【答案】16. B 17. C【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城市建设。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越大,说明土地利用强度越大,从图中可以看出离市中心越近,土地利用强度越大,市中心由于消费人群多,土地价格高,但消费市场广,多商业区高档写字楼,土地利用强度大;越往郊区,消费人群少,土地价格便宜,土地利用强度越小,选B,城市功能分区主要是由土地价格决定的,其余选项可排除。【17题详解】甲处离市中心远,建筑用地较周围大,最大的可能性是有批发市场和大型的物流园区,选C;自然保护区,建筑面积一般不大;与市区的交通改善,建筑用地会增大,但与大型物流园区相比,建筑密度明显没有大型物流园区大;高档写字楼在市中心,D错;其余选项可排除。“海水稻”是一种能在海边滩涂地和盐碱地生长的水稻。“海水稻”比普通水稻病虫害少,是天然绿色有机食品。完成下列各题。18. 适合“海水稻”种植的地区是( )A. 云贵高原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C. 东北平原 青藏高原 D. 河西走廊 滨海地区19. 影响“海水稻”推广的主导条件是( )A. 滩涂面积广 B. 良种培育 C. 市场需求 D. 政策支持【答案】18. D 19. C【解析】【1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据题意:“‘海水稻’”是一种能在海边滩涂地和盐碱地生长的水稻。”河西走廊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土壤蒸发旺盛,土壤中的盐分易集聚到地表,再加上农业生产需要灌溉;灌溉农田时过度灌溉,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把土壤深层的盐分带到地表面,故选D。其余选项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土壤盐碱化相对较轻;青藏高原为于我国内陆均不适宜种植海水稻。【19题详解】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据材料“海水稻”比普通水稻病虫害少,是天然绿色有机食品,由于人们的健康观念进一步提升,海水稻的市场需求较大,故答案选C。其余选项是重要的区位因素,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可排除。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规模越大耗能越多,运营成本越高。近年来贵州省贵安新区,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下图为贵安新区及周边地区简图。完成下列各题。20. 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贵安新区吸引数据中心集聚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A. 高校众多,高等教育发达B. 气候凉爽,运营成本较低C. 地质稳定,地理环境安全D. 临近省会,基础设施完善21. 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集聚发展的好处是( )①促进交流合作 ②集中处理废弃物 ③共享基础设施 ④节约运输的成本A. ①② B. ①③C. ②③ D. ③④【答案】20. B 21. B【解析】整体分析:本题组以数据中心的建设为载体,考查工业区位条件、产业集聚的条件和意义、以“数据”为中心的产业、区域产业发展措施的评价,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20题详解】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聚的有利条件,主要结合贵安新区气候凉爽、用电成本低、自然灾害少的特点,从政策、生产成本、地理位置三个方面分析,如根据贵安新区是国家级新区,可以判断其政策支持力度大;结合该地区气候凉爽、用电成本低、自然灾害少这一特点,可以推断该地区生产成本低,故答案选B;在高等院校、基础设施和地质安全等方面与东部地区相比,并没有优势,可排除其它选项。【2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产业集聚的好处。集聚发展的益处:可以共享基础设施,节省个体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的成本;有利于数据中心之间的联系,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选B,其余选项可排除。从2000年开始,新疆塔里木河每年从大西海子等水库放水,向下游地区进行1-2次生态输水。据统计,2017年输水水头到达下游尾闾--台特玛湖时间仅为8天时间,比第1次输水大大缩短。完成下列各题。22. 多年输水后,影响水头到达台特玛湖时间缩短的主要原因是( )A. 地下水位升高 B. 流域植被改善 C. 河床落差变大 D. 蒸发量增加23. 能够保障塔里木河每年进行生态输水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有( )①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 ②尾闾地区生态退耕 ③输水河段疏浚河道 ④上游灌区推广膜下滴灌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答案】22. A 23. D【解析】【22题详解】新疆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依据材料可知,多年输水后,地下径流下渗可以提高水头下游的地下水位,减少输水过程中的下渗量,河流流量增大,从而缩短水头到达特玛湖的时间,故选A。【23题详解】塔里木河属于流域水资源调配的调出区,上游灌区推广膜下滴灌可以节约用水量,确保向下游生态输水;加强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可促使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从而保障生态输水的可持续发展。尾闾地区生态退耕与保障流域生态输水无关;输水河段疏浚河道只能加快输水速度。故选D。下图为某断陷湖剖面示意图。断层移动了曾经连续的沉积岩层。完成下列各题。24. 该湖所在地区至少发生过的断层次数为( )A. 1次 B. 2次C. 3次 D. 4次25. 断层发生时可能引发( )A. 地震 B. 泥石流C. 火山喷发 D. 滑坡【答案】24. B 25. A【解析】【24题详解】从图中可看出,煤层1和煤层2发生明显错位,且沉积岩2右侧厚度明显大于左侧,说明在发生第1次断层后,再形成了沉积岩2,因右侧地势更低,沉积物才更厚,在煤层2形成之后发生了第2次断层,至少发生过断层次数为2次。故选B。【25题详解】断层发生时,岩层断裂错位释放能量,可能引发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还需要地形、降水和植被等条件;断层处若要发生火山喷发,还要考虑板块条析和岩石圈厚度等。故选 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______山脉,该山脉呈______走向。(2)乙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积雪融水和______,流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在乙河修建水库,主要用途是______(发电或灌溉)。(3)图Ⅱ是该地区某地农田景观,当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是______,影响该地农田分布形态的技术装备是______。(4)简析沙特阿拉伯城市化水平高的原因。 【答案】(1)大高加索 西北-东南(2)降水(雨水) 春季 灌溉 (3)水源 灌溉设施或水井(4)沙漠广布,耕地面积小 干旱缺水,人口分布集中 石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高【解析】【详解】(1)甲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大高加索山脉,该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2)乙河是底格里斯河,主要靠高山融雪和上游春雨补给,每年3月涨水,5月水位最高。流量最大的季节是春季。乙河流域降水较少,在乙河修建水库,主要用途是灌溉。(3)图Ⅱ是该地区某地农田景观,当地降水稀少,发展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是水源,影响该地农田分布形态的技术装备是灌溉设施或水井。(4)可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收入进行分析。沙特阿拉伯因位于西亚,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自然环境恶劣,耕地面积小,干旱缺水,人口分布集中更有利于抵御自然灾害。沙特盛产石油,经济收入高,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市。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桥隧一体大桥正式通车,届时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略图。(1)粤港澳大湾区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区,自然带为______。(2)广东边远地区处于区域发展的______ 阶段。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大部分______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等边远地区逐步转移,导致广东边远地区______效应。 (3)港珠澳大桥设计建设中首要考虑的气象灾害是______;大桥中部采用海底隧道的原因是______。(4)简述港珠澳跨海大桥通车对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1)东部季风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工业化 劳动 产业集群(产业集聚不给分)(3)台风 保障主航道通航能力(4)加强广东对外区域经济联系;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推动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解析】【详解】第(1)小题,粤港澳大湾区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东部季风区,当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2)小题,区域发展阶段可分为传统农业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广东边远地区处于区域发展的工业化阶段。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等边远地区逐步转移,导致广东边远地区产业集群效应。 第(3)小题,广东夏秋季台风多,破坏大,港珠澳大桥设计建设中首要考虑的气象灾害是台风;大桥中部采用海底隧道的原因是保障主航道通航能力。第(4)小题,影响可从以下分析:(1)加速港珠澳经济一体化进程,提升大珠三角洲的综合竞争力。(2)加速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港澳经济繁荣和稳定发展。(3)加快珠江三角洲两岸社会经济发展。(4)有利于深化区域分工,推动内地市场体系发展。(5)拉动粤西乃至广大西部地区经济。(6)促进粤港澳三地物流业和旅游业快速发展。(7)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快速交通网络的形成,满足两岸三地跨界交通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8)促进泛珠江三角洲乃至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发展及广泛联系。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18年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西班牙海军近日在吉布提深水港举行医疗救援联合演习,提升在该地区的人道主义救援能力。吉布提国土面积2.3万平方公里,人口82万。材料二:图甲为吉布提港(11.5°N,43°E)所在区域略图,图乙为甲地气候资料统计图。(1)判断甲地气候类型并分析成因。 (2)说明甲地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3)分析吉布提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并指出制约其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 (4)在图中画出吉布提时间12月6日8时的昼夜分布状态示意图(要求标出两端点经度画出晨昏线,用斜线阴影区表示黑夜)。【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纬度低,全年高温;冬季受信风控制,降水少;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降水丰富。(2)地壳活跃,岩石破碎;上游河谷地势起伏大;干季风化作用强,松散堆积物多;湿季降水集中;(3)气候干旱,光照强;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技术落后;人口少市场需求量小。(4)如下图,夜半球阴影,晨昏线纬度最高点在极圈内,与赤道交点。【解析】【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全年高温,夏季多雨,冬季少雨,但总体不多,是热带草原气候。其成因主要从当地的纬度和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等方面分析。当地纬度低,全年高温;冬季受信风控制,降水少;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降水丰富。(2)泥石流发生条件:1)固体松散物质储备丰富。 2)坡面坡度和沟谷纵比降较大(谷深坡陡的地形)。 3)可从高强度降水或冰雪融水获得充足的水源供给。由于当地处于板块的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岩石破碎;上游河谷地势起伏大;干季风化作用强,松散堆积物多;湿季降水集中;(3)太阳能丰富原因主要从太阳辐射强度以及日照时间去分析。当地气候干旱,光照强;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制约条件是当地技术落后;人口少市场需求量小。(4)吉布提(43°E)12月6日8时,则晨线与赤道的交点6时经线是13°E,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度是167°W,12月6日,极夜还没有完全扩展到整个南极圈,如下图,夜半球阴影,晨昏线纬度最高点在极圈内,与赤道交点。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绍兴是我国主要黄酒产地。传统手工黄酒由世代酿酒大师甄选优质糯米和小麦,加鉴湖源头水,经多道工序完成,由于产品缺乏创新和营销策略不当,市场仅限于长三角,利润低微。图甲为长三角地区区域略图,图乙为传统黄酒酿造流程工艺图。材料二:2015年6月,绍兴黄酒小镇被列为省级特色小镇。如今该镇打造了黄酒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在产业创意园区生产的黄酒棒冰、黄酒面膜等产品进入年轻人的消费领域。 材料三:镇海炼化位于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园区,距宁波北仑深水良港18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原油集散、原油加工基地。(1)简析绍兴黄酒品质优良的原因。 (2)为提高黄酒的品质,指出黄酒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减少的污染来源。 (3)说出2015年前绍兴酿酒业的产业特点;说明创建“黄酒小镇”对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4)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镇海炼化发展原油产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答案】(1)用优质稻米酿造,原料品质好;用鉴湖源头的水,水质好;酿造工艺独特(酿造历史悠久,工人经验丰富,技艺水平高)。(2)原料污染(原料中的农药残留等);水源污染;发酵过程中的有害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人为污染。(3)产品类型单一;产品附加值低。提高绍兴黄酒知名度,扩大市场规模;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带动旅游业、酒文化等相关产业发展。(4)依托港口,原料进口方便;临近宁波,基础设施完善;临近长三角,市场广阔;频临海洋,环境承载力大。【解析】【详解】(1)可从原料、水源和酿造工艺等方面分析。用优质稻米酿造,原料品质好;用鉴湖源头的水,水质好;酿造工艺独特(酿造历史悠久,工人经验丰富,技艺水平高)。(2)污染来源主要从原料污染(原料中的农药残留等);水源污染;发酵过程中的有害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人为污染等方面进行分析。(3)从材料中可知绍兴酒缺乏对产品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挖掘,品牌定位模糊,产品类型单一;绍兴酒存在产品地域性强,消费市场不广,消费层次低等现象,产品类型单一;产品附加值低。创建“黄酒小镇”可提高绍兴黄酒知名度,扩大市场规模;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带动旅游业、酒文化等相关产业发展。(4)可从港口优势、基础设施、消费市场、环境承载力大小等方面分析。依托港口,原料进口方便;临近宁波,基础设施完善;临近长三角,市场广阔;频临海洋,环境承载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