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山东省实验中学、淄博实验中学、烟台一中、莱芜一中四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解析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321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山东省实验中学、淄博实验中学、烟台一中、莱芜一中四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解析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321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山东省实验中学、淄博实验中学、烟台一中、莱芜一中四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解析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3211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山东省实验中学、淄博实验中学、烟台一中、莱芜一中四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解析版)
展开山东省实验中学、淄博实验中学、烟台一中、莱芜一中四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河流与黄河水系相通,后逐渐演变为咸水湖,湖中盛产湟鱼。下图是我国青海湖的湖盆地形、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 )
A. 甲岩层形成于断层发生后 B. 海心山由火山活动形成
C. 湖盆因断裂陷落而成 D. 乙处是一个背斜谷地
2. 据材料试推断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 )
A. 入湖盐类物质增多 B. 外泄河流被阻断
C. 湖水蒸发加剧 D. 入湖径流减少
3. 当地特产“湟鱼”生长极慢,有“一年长一两”之说,是因为该湖泊( )
A. 气候高寒,水温低,冰期长 B. 流域封闭,周边无河流,少天敌
C. 水量大,盐度低,饵料丰富 D. 水位季节变化大,且含沙量较大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处岩层并不在同一水平面分布,也发生了断裂,所以应形成在断层前,A错。海心山是由花岗岩组成的,花岗岩为侵入岩,而火山岩为喷出岩,B错。图中青海湖地区为湖盆,是岩层发生断裂,下陷形成,C对。乙处岩层中心部位向下弯曲,为向斜,D错。故选C。
【2题详解】
读图,结合材料分析可知,青海湖原来通过河流与黄河水系相通,青海湖水有进有出,水体能够与外界交换,因此,此时的青海湖为淡水湖,后由于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河流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成为一条倒淌河。此时青海湖与黄河水系不再相同,青海湖外泄的通道阻断,湖水不再与外界水体进行交换,湖水排泄的方式主要靠蒸发,常年积累,导致湖水的盐度升高,成为咸水湖。由此可以判断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外泄河道被阻断,故选B。
【3题详解】
湟鱼生长缓慢,是由于该地海拔高,水温低,生长慢,A对。青海湖周边地区有河流注入,B错。水量大,盐度低,饵料丰富,有利于湟鱼生长,不会生长慢,C错。水位季节变化大小与鱼类生长快慢无关,D错。故选A。
细颗粒物(PM2.5)的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下图是我国南方局部区域该时段某日海平面与相应5000m高空等气压差分布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 此时,南昌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
A. 偏东风 B. 偏西风 C. 偏南风 D. 偏北风
5. 此时,下列城市最易出现持续雾霾天气的是( )
A. 长沙 B. 重庆 C. 南昌 D. 武汉
【答案】4. C 5. B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重庆与高空垂直区域差较大,说明近地面为高压中心,同理,武汉为低压中心,此时南昌位于低压中心南昌,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影响下,南昌盛行偏南风,故选C。
【5题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重庆此时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静稳,污染物不易扩散,雾霾天气多发,B对。长沙和南昌位于低压中心外围,盛行偏南风,细颗粒物不易积聚,武汉位于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污染物易扩散,不易形成雾霾,ACD错。故选B。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指标,其含量与气候、植被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及人类活动的干扰强度等有关。下图示意我国伊犁河谷北部山地不同植被带0~10cm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影响该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土层深度 B. 降水
C. 海拔 D. 人类活动
7. 与荒漠草原区相比,该山地落叶阔叶林区( )
A. 土壤湿度小 B. 土壤肥力较低
C. 气温较低 D. 人类活动干扰大
8. 土壤有机碳通过分解产生CO2,是土壤碳与大气CO2交换的主要形式,若草地开垦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会发生明显变化。试推断该土地利用的变化可能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有( )
A. 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 B. 减弱了土壤有机碳的分解
C. 全球气候变暖 D. 南极地区臭氧空洞加剧
【答案】6. C 7. D 8. C
【解析】
【6题详解】
图示是山地不同植被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山地植被类型变化主导因素是海拔高度。影响该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海拔,海拔不同,水热条件不同,植被类型不同,C对。人类活动、降水、土层深度不是主要因素,A、B、D错。故选C。
【7题详解】
与荒漠草原区相比,该山地落叶阔叶林区有机碳含量高,土壤肥力较高,海拔较低,受人类活动干扰多,海拔较低,大气温度较高,土壤湿度高,故选D
【8题详解】
草地开垦为农田,植物生长会大量分解土壤有机碳,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土壤有机碳分解增强,土壤有机碳减少, 会导致全球变暖,AB错,C对。南极地区臭氧空洞与氟氯烃化合物增多有关,与碳无关,D错。故选C。
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郊区农业被认为是创意农业的经典,其主要内容为文化休闲、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被称为“绿腰带”。绿腰带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保持农业用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种植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符的农作物,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适宜的休闲场所。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9. 发展绿腰带项目前提是当地拥有( )
A. 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 B. 发达便利的交通线
C. 充足的剩余劳动力 D. 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
10. 与一般郊区相比,绿腰带农产品的突出优势在于( )
A. 新鲜度 B. 种类 C. 品质 D. 成本
11. 绿腰带项目对慕尼黑郊区的影响是( )
A. 扩展了地域范围 B. 完善了服务功能
C. 改变土地利用类型 D. 推动城市化进程
【答案】9. D 10. C 11. B
【解析】
【9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绿腰带项目主要目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休闲场所,能够发展的前提应是市场需求,需要有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才能发展,D对。有发达的农业科技,为当地农民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不一定需要农民掌握科技,A错。慕尼黑的绿腰带农业属于郊区农业,为当地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及休闲产所,与交通是否发达关系不大,B错。当地农业对于农业劳动力需求较小,C错。故选D。
【10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绿腰带的农产品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绿色环保,品质更佳。故选C。
【11题详解】
绿腰带项目完善了郊区对城市的服务功能,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优质的农产品,还提供了适宜的休闲场所,B正确;绿腰带项目并没有使郊区地域范围得到扩展,A错误;绿腰带项目是要保持郊区乡村的风格,对推动郊区城市化进程影响不大,D错误;由材料可知,绿腰带项目要保持农业用地,所以没有改变土地利用类型,C错误。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考题学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港殊澳大桥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大桥通车将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它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并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
材料二 读下表。
(1)简述港珠澳大桥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社会经济作用。
(2)与其它世界三大湾区相比,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条件。
(3)分析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4)一般而言,湾区经济发展主要经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四个阶段。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答案】(1)缩短港珠澳之间的交通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加强区域内、外联系,扩大交流;促进资源整合、产业集聚和人才汇聚,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2)土地面积大,发展空间广阔;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充足;科技实力强;客、货吞吐量大,交通便利,运输能力强(答对任意三点即可)
(3)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利于发挥其对全国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
(4)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促进产业分工和协作,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答对其中四点即可)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发展方向、条件及对其他地区的借鉴意义,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难度一般。
【详解】(1)港珠澳大桥建成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作用考查的是交通运输的意义,结合材料“该桥的贯通从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配置等方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可知,可缩短港珠澳之间的交通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加强区域内、外联系,扩大交流;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加快区域发展;促进资源融合、产业聚集和人才汇聚。
(2)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三大湾区的优势条件要结合材料从面积、人口、集装箱吞吐量及大学数量角度分析。读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大湾区基本情况对比表可知,面积为4.33万平方千米,比其他面积大,从人口来看,为6671万,人口数量最多。从吞吐量看,为6520万TEU,较其他湾区多。从世界100强大学看,为4所,较其他湾区多,科技发达。
(3)大湾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要从合作、辐射带动作用角度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利于发挥其对全国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
(4)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要从实体经济、服务经济及创新发展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包括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力度,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中西澳大利亚州的矿产资源居澳大利亚之冠。该州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呈现出黄、白、蓝、绿等不同色彩。被称为“上帝遗落在东印度洋的一块调色板”:其首府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图1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2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构成图。
(1)评价西澳大利亚州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
(2)分析西澳大利亚州出现多种色彩的自然原因。
(3)分析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形成原因。
【答案】(1)铁矿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矿山接近大型矿石输出港;距离东亚市场较近。
(2)西澳大利亚州地域面积大,不同地区气候类型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植被类型,有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荒漠景观呈现岀多种色彩;西側是海域;州内多盐湖。从而使西澳大利亚州呈现岀绿、黄、蓝、白等多种色彩。
(3)珀斯西临海洋,东连面积广大的沙漠(大陆);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海陆风显著;白天,沙漠地区(陆地)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往陆地;夜晚,沙漠地区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往海洋。所以,风向多变。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矿产资源开发及自然环境整体性特征,仔细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1)西澳大利亚州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要从铁矿石品质及市场距离和交通条件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西澳大利亚州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地区,铁矿石产地分布集中,且距离东亚市场近(目标市场以中国、日本、韩国为主),沿海地区港口较多,海运运费低,且运输量大,适宜铁矿石出口。
(2)西澳大利亚州出现多种色彩的自然原因主要从“黄、白、蓝、绿”多彩颜色的含义进行考虑。“黄”应为荒漠,“白”为盐湖的盐分,“蓝”为海水,“绿”为植被。首府所在地区珀斯附近为地中海气候,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使其“绿”,内陆有广阔的沙漠,“黄”,沿海,为“蓝”,内陆地区多盐湖,体现其“白”,从而使其颜色多彩。
(3)夏季风风向日变化形成主要从热力环流角度进行风向。由于珀斯位于沿海地区,昼夜不同,内陆的沙漠与海洋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白天,陆地升温快,近地面为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而夜晚,陆地降温快,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所以风向日变化大。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题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 年 4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包括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 3 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全国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白洋淀也位于雄安新区之内。2017 年国庆节期间,白洋淀景区共接待游客约 24 万人次,同比增长约 50%,游客主要来自于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山东等地。下图示意白洋淀旅游景点。
分析 2017 年国庆节期间,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山东等地众多游客赴白洋淀旅游的原因。
【答案】旅游资源丰富,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好,游览价值高;生态环境质量好,对游客吸引力大;白洋淀被划入雄安新区,提高了知名度;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山东等地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山东等地距白洋淀较近,交通便利,适合国庆出游;国庆节假期较长,旅游时间充足,居民出游意愿强。(任答五点,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旅游业发展条件,主要从资源特点、集群状况、游览价值、市场距离、知名度、交通、经济收入、时间等方面考虑。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全国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丰富,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好,游览价值高。区域工业活动少,生态环境质量好,对游客吸引力大。白洋淀被划入雄安新区,提高了知名度。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山东等地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旅游意愿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山东等地距白洋淀较近,交通便利,适合国庆出游。国庆节假期较长,旅游时间充足,居民出游意愿强。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棕地是指城市中存在开发障碍的闲置土地。这些土地大多存在土地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其成因多为历史时期不合理的工业开发。棕地更新是城市化进程中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课题。马家沟河穿过哈尔滨核心城区,临近哈尔滨高校园区,曾经是哈尔滨最重要的城市河流,后来河道常年干涸(如下图),三条废弃铁路将河道割裂,打断了周边道路和空间的联系。马家沟河中部、南部土壤呈碱性,生态受损严重,植被种类较少。
从生态、社会、文化角度,简述马家沟棕地改造的可行措施。
【答案】通过土壤排盐、耐碱性植物种植等方法,恢复植被生态;疏导水流,在河道中恢复湿地景观;将干涸河道改造成周边居民的休闲空间;利用废弃铁路,建设铁路文化主题公园,传播哈尔滨铁路文化。
【解析】
从生态角度,区域内生态受损严重,土壤沙化,植被种类较少。可行措施是通过土壤排盐、耐碱性植物种植等方法,恢复植被生态。河道常年干涸,措施是疏导水流,在河道中恢复湿地景观。从社会角度分析,可以将干涸河道改造成周边居民的休闲空间。从文化角度分析,可以利用废弃铁路,建设铁路文化主题公园,传播哈尔滨铁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