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一、单项选择题贝加尔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地壳断陷而成,贝加尔湖每年1-5月结冰。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 有资料显示,贝加尔湖位置曾发生过变化,据材料推测其原来位置应该在现在位置的( )A. 西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2. 贝加尔湖每年有约5个月的结冰期,其较同纬度地区结冰期偏长主要是由于( )A. 纬度较高 B. 海拔较高 C. 南北跨度大 D. 受寒冷气流影响大3. 据考查,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着巨厚的沉积物,但湖水深度依然再增大,这说明( )A. 湖泊断陷速度大于泥沙沉积速度 B. 湖泊降水量增加,蒸发量减少C. 河流携带泥沙的能力减弱 D. 湖底沉积物随河流流出量大于流入量4. 安加拉河与色楞格河是贝加尔湖最重要的两条河流,关于两条河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主要补给方式相同 B. 其中有一条河流无凌汛C. 安加拉河径流更稳定 D. 色楞格河含沙量更小5. 关于图中P、T(湖口位置附近)两处,说法正确的是( )A. P、T都形成了三角洲 B. P、T都形成了冲积扇C. P处堆积地貌有利于增加湖泊透明度 D. T处堆积地貌减少了湖泊泥沙沉积量【答案】1. A 2. D 3. A 4. C 5. D【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贝加尔湖西北方向为前贝加尔洼地,地势较其他方向要低。湖泊为区域海拔较低的地理单元,故其原来位置应该在现在位置的西北方向,故A项正确。【2题详解】贝加尔湖每年有约5个月的结冰期,其较同纬度地区结冰期偏长主要是由于其位于西伯利亚,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寒冷气流影响时间较长,故D项正确。【3题详解】贝加尔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地壳断陷而成。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着巨厚的沉积物,但湖水深度依然再增大,说明湖泊断陷速度大于泥沙沉积速度,A项正确。【4题详解】安加拉河与色楞格河经度大致相同,但是安加拉河纬度较色楞格河要高,受来自北冰洋的湿润气流影响较大,且有贝加尔湖泊补给,又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以降水补给为主,而色楞格河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又发源于高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注入贝加尔湖,故安加拉河径流更稳定;两条河流都存在有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都存在凌汛;色楞格河上下游之间地势落差更大含沙量更大,故C项正确。【5题详解】P为安加拉河上游湖口,以侵蚀作用为主,应形成V形谷;T为色楞格河下游注入湖口,以堆积作用为主,应形成三角洲,减少了湖泊泥沙沉积量,故D项正确。下图为某北美洲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6. 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农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最可能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7. 与②地相比,④地( )A. 夏季气温较低B. 夏季水源紧缺C. 森林覆盖率较高D. 冬季降水更多8. 图中南北走向的山脉使该山脉以西的水平自然带( )A. 出现缺失 B. 发生改变 C. 分布受限 D. 东西展宽【答案】6. A 7. B 8. C【解析】【6题详解】读图可知,①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且地广人稀,最可能以畜牧业为主,故A项正确。【7题详解】由经纬度可知,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④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故B项正确。【8题详解】图中南北走向的山脉使该山脉以西的水平自然带东西方向的延伸受限,故C项正确。长白山主峰海拔约2700米,2000米以上至山顶为高山苔原带。长白山天池(海拔2189米,面积9.82㎞²)位于长白山主峰凹地上,是我国最深的湖泊,湖形呈椭圆,是松花江的发源地。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下图为王娟同学在暑假时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9. 长白山天池的补给水源主要源自 ( )A. 降水和地下水 B. 冰川融水和地下水C. 河流水和降水 D. 积雪融水和河流水10. 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 B. “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C. “浮石”物质来源源于上地幔 D. “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11. 长白山天池水体更新周期较长,主要是因为( )A. 湖泊面积大 B. 湖泊海拔高C. 湖泊深度大 D. 湖泊蒸发弱12. 王娟同学从长白山山麓登顶长白山天池一路可见到( )A. 山麓处森林常绿 B. 山腰处落叶纷飞C. 山顶处白雪皑皑 D. 山顶处草色葱绿13. 据王娟同学观测,长白山2000米以上分布的苔原植被,在南坡与北坡差异显著,南坡植物多样性明显较北坡低,该自然带内降水量与坡度差异不大,推测与形成该差异的无关的原因是( )A. 北坡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B. 北坡光照条件较差C. 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较少 D. 北坡人类活动较少【答案】9. A 10. C 11. C 12. D 13. C【解析】【9题详解】由材料“长白山主峰海拔约2700米,2000米以上至山顶为高山苔原带。长白山天池(海拔2189米,面积9.82㎞²)位于长白山主峰凹地上,是我国最深的湖泊,湖形呈椭圆,是松花江的发源地。”可知,长白山天池的补给水源主要源自降水和地下水,A项正确。【10题详解】浮石为玄武岩,为喷出型岩浆岩,故C项正确。【11题详解】长白山天池水体更新周期较长,主要是因为位于长白山主峰凹地上,是我国最深的湖泊,故C项正确。【12题详解】图片为王娟同学暑假时拍摄的照片,由材料可知,长白山主峰海拔约2700米,2000米以上至山顶为高山苔原带,则不可能见到白雪皑皑;长白山山麓地带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不可能常绿;此时为夏季,山腰处为亚寒带针叶林带,不可能出现落叶纷飞,故D项正确。【13题详解】降水少,水分条件差,植被的多样性较差。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但是植物的多样性高于南坡,故南北坡多样性的差异与C项无关。读某地貌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14. 该地貌最可能形成于( )A. 出山口 B. 入海口C. 中下游 D. 源头处15. 仅考虑土壤水分条件考虑,该地貌中最利于耕作的部位是( )A. 扇形地上部 B. 扇形地中部C. 扇形地下部 D. 扇缘带【答案】14. A 15. D【解析】【14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地地势较陡,且河流的沉积作用分选性明显,沉积状呈扇形,故应当为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故A项正确。【15题详解】读图可知,在扇缘带地下水水位接近地表,土壤水分条件好,最有利于耕作,D项正确。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6. 与成都所在盆地相比,A盆地内( )A. 城市相距较远 B. 河流流速较快C. 热量较为充足 D. 人口密度较大17. 与C地比较,B地降水( )A. 较多,原因是地处西风迎风坡B. 较多,原因是离海洋较近C. 较少,原因是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D. 较少,原因是深居内陆18. A盆地与同纬度东部内蒙古高原相比,冬夏气温差异明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冬季气温A盆地高于内蒙古高原,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B. 冬季气温A盆地低于内蒙古高原,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C. 夏季气温A盆地高于内蒙古高原,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势高低D. 夏季气温A盆地低于内蒙古高原,主要影响因素是植被覆盖率【答案】16. A 17. A 18. A【解析】【16题详解】由图中城市名称可知,A为塔里木盆地,与成都所在盆地相比,城市相距较远;以内流河为主,河流流速缓慢;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人口密度较小,故A项正确。【17题详解】与C地比较,B地地处西风迎风坡,降水较多,故A项正确。【18题详解】塔里木盆地冬季气温高于内蒙古高原,主要影响因素是盆地地形,不易受热,且受寒冷气流影响较小,故A项正确。某地地质小组在我国一潮湿、黏重的红色土壤分布区对某一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得到了下图所示数据:甲、乙、丙三处为探测点位置,斜线左侧数据为探测点所在地面的海拔(单位:m),右侧数据为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m)。完成下列小题。19. 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A. 云贵高原 B. 江南丘陵 C. 西北地区 D. 华北地区20. 乙处地形可能属于( )A. 背斜谷 B. 向斜谷 C. 向斜山 D. 背斜山【答案】19. B 20. B【解析】【19题详解】根据材料,该地在我国一潮湿、黏重的红色土壤分布区,应是南方地区,B对。东北的土壤是黑土,A错。西北地区是干燥的沙性土壤,C错。华北地区是黄土分布区,D错。【20题详解】根据图中数据,该地的地貌甲、丙两地海拔高,乙地海拔低,应是谷地地形。根据岩层埋藏深度,乙地岩层埋藏深,甲、丙埋藏的浅,说明是向斜构造。所以应是向斜谷,A对。考点:我国不同地区土壤的差异,地质构造和地貌。下图示意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河流干支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地形剖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1. 某地质爱好者在N地附近,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原因可能是( )A. 该河段落差大,流速急,搬运能力强B. 该河段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C. 该河段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河流流速变化大D. 该河段降水少,地势起伏小,沉积作用显著22. 该河流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A. M以上河段B. MN之间C. NT之间D. TS之间【答案】21. C 22. D【解析】【21题详解】图中N位于河流凸岸,为堆积作用较明显的河岸。水流速度决定了河流的搬运能力,有鹅卵石说明水流速度快,有细沙说明水流速度慢;两种物质共存于该地,表明该地水流速度季节变化大,故C项正确。【22题详解】图中TS段有支流汇入而水量较大,同时从干流河床地形剖面可看出,TS段地势落差最大,故TS段水能资源最丰富,D项正确。下图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福建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23. 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 )A. 逐步变暖B. 先暖后冷C. 逐步变冷D. 先冷后暖24. 气候变化会对海岸变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水侵蚀能力的变化B. 极地冰川融冻速度的变化C. 河流泥沙沉积速度的变化D. 海岸地貌形态的变化【答案】23. B 24. B【解析】试题分析:【23题详解】从图中可看出,现代海岸线较中全新世古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延伸,这说明自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先暖后冷。【24题详解】气候变暖,海水热膨胀及极地冰川融化会使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冷,海平面将会下降。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另外本题还可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图是亚洲内陆某典型植被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25. 与该植被生长地区气候特征最相近的是( )A. A B. B C. C D. D26.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当地年降水量出现了增多的趋势,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 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 B. 地上部分叶片变小C. 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D. 地下部分分支减少【答案】25. C 26. D【解析】【25题详解】由图示信息“亚洲内陆”及该植被根系发达、地面植株部分矮小可判断,该类植被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判读选项中的气候统计图可知,A为热带雨林气候,B为亚热带季风(季风性湿润)气候,C为温带大陆性气候,D为热带季风气候,故C项正确。【26题详解】当地降水增多时,该类植被获取水分变得相对容易,地下部分根系可能出现退化,分支减少;地上部分因为水分条件的改善 ,叶片将变大,但因该类植被为灌木,植株不会变高大,故D项正确。峡谷是在新构造运动和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谷地,是一种两壁狭长且陡峭、深度大于宽度的地貌景观。下图示意太行山峡谷横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7. 该峡谷的气候特征是(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D. 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干燥28. 形成最晚的是( )A. 石灰岩 B. 页岩 C. 石英砂岩 D. 堆积砂砾石层29. 太行峡谷形成的年代从早至晚依次为( )A. V形峡谷、U形宽谷、盘状宽谷 B. U形宽谷、V形峡谷、盘状宽谷C. 盘状宽谷、U形峡谷、V形宽谷 D. 盘状宽谷、V形宽谷、U形峡谷30. 下列对峡谷地区的地质推断成立的是( )A. 石柱地貌形成晚于孤峰 B. 目前峡谷以流水侧蚀为主C. 峡谷处在断裂带上 D. 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答案】27. B 28. D 29. C 30. D【解析】【27题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太行山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B项正确。【28题详解】四项均为沉积岩。根据图中岩层分布可知,石英砂岩位于最底层,是形成最早的岩层;堆积砂砾石层是流水侵蚀搬运堆积而成的,形成最晚, D项正确。【2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峡谷是在新构造运动迅速抬升和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下形成的谷地”,即内力抬升后遭受流水下切侵蚀,是自上而下逐渐侵蚀形成的。读图可知,位于最上方的盘状宽谷是最先形成的,位于最下方的V形峡谷是最后形成的,太行峡谷形成的年代从早至晚依次为盘状宽谷、U形峡谷、V形宽谷,故C项正确。【30题详解】读图可知,石柱所在岩层形成早于孤峰所在岩层,但石柱与孤峰哪个先形成不能判断;读材料可知:“峡谷是在新构造运动迅速抬升和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下形成的谷地”,故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峡谷以流水下蚀为主;由板块构造学说可知,太行峡谷并不在火山地震带上;断裂带处岩石破碎,易受侵蚀发育成峡谷,故D正确。二、综合题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加纳利群岛为白垩纪(开始于1.45亿年前,结束于6600万年前)非洲大陆与美洲大陆分裂后,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山群岛,最高处3718米,东距非洲大陆约130km,面积7273km2,人口约209万。该群岛属于亚热带荒漠气候,山坡的一定部位,经常形成一个潮湿的云雾层,该云雾层内发育成片照叶林(又称副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副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该群岛内有大量的特有生物种类,但大型野生动物数量极少。材料二 下图示意加那利群岛位置及范围和该群岛的山地垂直带谱。(1)指出图中加那利群岛附近的洋流性质。 (2)指出该群岛出现云雾层所属的地域分异规律,并分析云雾层内发育照叶林的原因。 (3)分析该群岛成特有物种多的原因。 (4)某地理小组在研究该群岛时,判断图12中P为北坡。该地理小组是否判断正确,并说明理由。 【答案】(1)寒流(2)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原因:云雾层潮湿(或水汽含量高),带来降水(,增加土壤水分),为照叶林生长提供水分;云雾层遮挡阳光,减少植物蒸腾和地表蒸发。(3)形成时间较早,保留较多的古老特有物种;群岛环境相对封闭,生物生存环境稳定;海拔与降水差异大,为不同的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大型野生动物少,物种生存竞争压力小,灭绝可能性小;人烟稀少,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少。(4)正确。(该群岛位于28°N附近,)由图中自然带可知,P坡蒸发较弱,降水较多,气候较为湿润,应位于山地的北坡,东北信风的迎风坡,故P坡为北坡。【解析】【分析】本题以加那利群岛为材料背景,考查洋流的性质及其分布、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南北坡的判读,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详解】(1)由加纳利群岛所处的地理位置可知,流经该处的洋流为加那利寒流。(2)由“该群岛属于亚热带荒漠气候,山坡的一定部位,经常形成一个潮湿的云雾层,该云雾层内发育成片照叶林(又称副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副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可知,是地形因素造成该云雾层的形成,属于非地带性地域分异。云雾层潮湿(或水汽含量高),带来降水(,增加土壤水分),为照叶林生长提供水分;云雾层遮挡阳光,减少植物蒸腾和地表蒸发。(3)由材料可知,该群岛形成于白垩纪,形成时间早,保留古老物种多;独立于大陆之外,环境封闭,生物生存环境稳定;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山群岛,最高处3718米,海拔与降水差异大,为不同的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大型野生动物少,物种生存竞争压力小,灭绝可能性小;人烟稀少,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少。(4)由图中自然带可知,P坡蒸发较弱,降水较多,气候较为湿润,应位于山地的北坡,东北信风的迎风坡,故P坡为北坡。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陇南地处秦岭西部,也是我国三大自然地区之间的过渡地带。陇南海拔2400—3500米的深山峡谷的茂密森林是野生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大熊猫从不冬眠、体态肥硕、憨态可掬,有黑白相间的外表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视力较差,目光短浅,但是听觉极为灵敏。陇南地区曾因人类活动(砍伐森林和修建道路等)导致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后人类干扰减少,恢复植被,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得以恢复与扩展。材料二 下图为陇南位置和范围示意图。(1)据图说明陇南地区城市分布的突出特征,并说明该分布特征对城市发展的益处。 (2)说明大熊猫的体貌特征与其栖息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3)简述砍伐森林与修建道路对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产生的影响。 (4)陇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有人建议,在当地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化学工业,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沿河分布。 理由:地处山区,河谷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利于城市建设;临近河流,生产生活用水便利。(2)栖息地海拔较高,冬季气温低,体型肥硕可以御寒;冬季山上森林多积雪,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藏,躲避天敌;多山多树,发达有力的前后肢,便于爬山和爬树;茂密的森林,阻挡视线,导致视力不发达而听力灵敏。(3)大规模采伐森林,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4)赞同。 当地药材种类多,原料丰富;市场潜力大;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不赞同。 经济较落后,资金不足(或人才缺乏,技术落后);采伐药材可能导致森林破坏,干扰大熊猫的繁衍;化学工业产生水体污染,该地位于嘉陵江上游,水污染影响大。【解析】【分析】本题以陇南为材料背景,考查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性较强,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详解】(1)读图可知,陇南地区城市分布在山间河谷,沿河分布。这主要是因为地处山区,河谷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利于城市建设;临近河流,生产生活用水便利。(2)大熊猫的栖息地海拔2400~3500米,海拔较高,冬季气温低,大熊猫体型肥硕有利于御寒;冬季山上竹林多积雪,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藏,躲避天敌;栖息地多山多树,发达有力的前后肢,便于爬山和爬树,获取食物;茂密的竹林,阻挡视线,视力对安全的作用不大,听力更利于避开天敌,导致视力不发达而听力灵敏。(3)大规模采伐森林和修建道路,导致栖息地缩小;同时道路走向纵横交错,导致栖息地碎片化。(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赞同,是因为当地药材种类多,原料丰富;市场潜力大;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不赞同,是因为经济较落后,资金不足(或人才缺乏,技术落后);采伐药材可能导致森林破坏,干扰大熊猫的繁衍;化学工业产生水体污染,该地位于嘉陵江上游,水污染影响大。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乌尔米耶湖位于伊朗西北部,海拔1275 m,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水域面积季节变化大,年蒸发量可达1200mm。湖中有一种红色水藻,当盐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快速繁殖,把湖水染成血红色,造成其他野生生物大量死亡。环境恶化,读丰水期湖自水域面积图和湖区气候资料表。(1)说出乌尔米耶湖丰水期主要补给水源。 (2)指出湖水颜色最红的季节,并分析自然原因。 (3)近年来,该湖泊面积不断减小,试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其缩小的原因。 (4)针对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请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答案】(1)大气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补给。(2)秋季。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降水稀少,气温高,蒸发强烈,秋季雨季没有到来,湖水持续减少,达到极值,盐度最高导致红色藻类暴发,湖水变成血红色。(3)流域内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水量收入小于支出;全球变暖,蒸发加剧;湖区周围灌溉农业区大量引河水灌溉,河流上游修建水库拦截河水等,造成入湖径流量减少。(4)缩减灌溉农业区面积,或采用滴灌、喷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人工增雨;跨流域调水。【解析】【分析】本题以乌尔米耶湖为材料背景,考查湖泊的补给、保护及合理利用,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详解】(1)由图中河流及当地气候分析,乌尔米耶湖周围有多条河流注入,有河流补给;秋末到夏初降水相对较多,有大气降水补给;冬季气温低于0℃,有降雪发生,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2)湖中有一种红色水藻,当盐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快速繁殖,把湖水染成血红色,所以湖水颜色最红的季节湖水盐度最大。根据当地降水和气温的变化可知,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降水稀少,气温高,蒸发强烈,湖水持续减少,到秋季10月雨季到来之前,盐度最高,达到极值,导致红色藻类暴发,湖水变成血红色。(3)由湖区气候资料表可知,流域内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水量收入小于支出;此外,全球变暖,蒸发加剧;湖区周围灌溉农业区大量引河水灌溉,河流上游修建水库拦截河水等,造成入湖径流量减少。(4)湖泊面积不断缩小,主要是当地生产生活过度截留河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所致。所以可以缩减灌溉农业区面积;或采用滴灌、喷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循环利用水资源;人工增雨;跨流域调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