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试卷
展开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豆腐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以来,它的生产和饮食风俗在中国历史上不断发展传播。豆腐的主要原料是大豆,生产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泡豆,它的时长关系到豆腐的产量和质量。时间太短,豆粒不易磨细,豆蛋白溶出少;时间太长,豆粒会发酵变酸。下图示意中国历史时期豆腐生产中心分布(大陆分为甲至戊五大地区),读图回答1—2题。
1.造成南北方泡豆时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光照 C.市场 D.技术
2.豆腐烹饪方式存在地区差异,有的以驱寒的煨、炖、煲为主,有的则制成方便携带的饼类,这两种代表性烹饪方式分别出现在( )
A.甲、戊 B.丁、乙 C.乙、甲 D.戊、丙
寸土寸金的都市里,人们想要吃上本地种植的新鲜绿色蔬菜似乎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农业科技初创公司BrightFarms通过在食品商店或商店附近的屋顶搭建水培温室暖棚种植蔬菜,向都市人出售。公司采用水培系统来取代土壤,为农作物输送生长所需的水和养料,温室内配有精准的光照、温度和灌溉调节系统,作物不再需要使用杀虫剂等化学农药,能够实现全年健康生长,保证了食品安全的同时也提高了产量。据此完成3-5题。
3. BrightFarms所创建的“屋顶农场”与传统地面农场相比在生产蔬菜过程中的优势有( )
①光照充足 ②距市场近 ③少害虫侵袭 ④节约能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4.推广发展“屋顶农场”具有很多积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城市绿地,美化城市环境 B.大量吸纳大气降水,缓解城市内涝
C.提高农业产值,改变经济结构 D.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化发展
5.我国若引进BrightFarms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列城市中最适合的是( )
A.哈尔滨 B.西安 C.乌鲁木齐 D.深圳
人口热力图是根据测得的热力值用不同颜色的区块叠加在地图上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的统计图形。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某城市8时和20时的人口热力图。据此完成6-7题。
6.绘制人口热力图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和RS B.GPS和GIS C.RS和GIS D.RS和DE
7.根据人口热力图,可以( )
A.统计该市人口数量 B.确定城市用地类型
C.分析城市人口迁移方向 D.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
芦苇是一种湿地挺水植物,它在秋季对水量要求较低,淹水时间过长反而会抑制其长势。读图回答8-9题。
8.“夏秋天水一色,冬春草洲无边”是对鄱阳湖壮观景色的真实写照,该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周期性特点 B.植被的季节性变化
C.气温的季节性变化 D.降水的季节性变化
9.鄱阳湖芦苇分布面积的变化说明了( )
A.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变小了 B.降水增多,丰水期“早来迟走”
C.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D.连年干旱,丰水期“晚来早走”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该流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黑河下游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到处是荒漠戈壁。读图完成10-11题。
10.黑河下游地区草原退化、生态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水资源利用不当 B. 陡坡修筑梯田
C.工业规模扩大 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11.为恢复黑河下游地区往日的生态,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
①上游推广节水灌溉 ②中游建设河流防渗工程 ③下游修建平原水库 ④全流域用水统一管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向日葵又被人们称为“太阳花”,在花盘盛开前,花盘白天随着太阳从东向西转,其指向落后太阳月12°。太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慢慢往回摆,大约凌晨3点时,又朝向东方等待太阳升起。向日葵植株高大,是喜温又耐寒的作物,其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差异很大。从播种到现蕾,比较抗旱,需水不多,而适当干旱有利于根系生长,增强抗旱性。现蕾到开花,是需水高峰,此期缺水,对产量影响很大。据材料回答12-13题。
12.向日葵在我国的主产区分布在( )
A. 西南、西北、青藏 B. 东北、华北、华东
C.东北、西北、华北 D. 华北、华东、华南
13.在我国主产区播种向日葵的最适宜时间是( )
A. 9、10月 B. 7、8月 C. 5、6月 D. 3、4月
读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图,完成问题。
14.从图中可知,该地( )
A.城市化水平高 B.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
C.工业发达 D.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
15.为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
A.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 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
C.以旅游业为主导,增加就业机会 D.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大第二产业的比重
“引渤入新”工程是将渤海的海水引上岸,经内蒙古、甘肃,直至新疆。此设想是通过引 用大量海水填充沙漠中的干盆湖、咸水湖和封闭的构造盆地,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从而镇压沙漠。完成16-18题。
16.有些专家提出,输水管道应由玻璃钢管替代原定的钢管、水泥管,主要是因为玻璃钢管( )
A.输水量更大 B.成本更低 C. 施工更方便 D.抗海水腐蚀能力更强
17.若大量引渤海海水,将会对渤海地区造成( )
A.渤海水量减小,海平面下降 B. 渤海海水盐度升高
C.海水蒸发减弱,降水量减小 D.污染物增多,海水污染加重
18.“引渤入新”工程在某些方面饱受争议,其中焦点问题最可能是( )
A.管道铺设难度大,缺少相关技术
B调水量有限,对缓解新疆缺水的作用小
C. 全程均需提水,耗能过多
D. 工程线路长,对沿线和新疆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大
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共同构成了“黄河金三角区”。2012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要求将其建成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业基地。读图,回答第19-20题。
19.黄河金三角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有( )
①承东启西的位置 ②水能资源丰富 ③廉价劳动力充足 ④科技力量雄厚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20.产业转移对该示范区的影响可能是( )
A.就业压力增大 B.资源面临枯竭
C.促进产业升级 D.改善环境质量
由于对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东北、山西等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虽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回答21-22题。
21.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为( )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22.下列措施中,不适合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路径选择的是( )
A.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削弱第三产业
B.增加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C.大力扶植机械制造业和生物制药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D.将煤炭产业的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延长开采周期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26分)“广东制造”曾是一张享誉全球的名片。名片的过去,写的是产业加工,如今,这张泛黄的名片已经要改成——产业转移,腾笼换鸟,升级为“广东创造”。下图为“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粤东、粤西、粤北及邻省吸引产业进入的有利因素。(8分)
(2)为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粤东、粤西、粤北等地需要对新迁入的企业设置必要的门槛。请你对门槛的设置提出合理化的建议。(6分)
(3)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将对广东省产业结构、产业分工、生态保护三方面带来哪些有利影响?(12分)
24.(20分)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内蒙古在开采煤炭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8分)
(2)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4分)
(3)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应采取什么环保措施?(8分)
25.(环境保护)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和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宝日希勒镇有100多个小煤窑在草原上开采煤矿,经过十几年后,一个个的塌陷地坑出现,使这片草原面目全非,已成为威胁草原生态环境的重大环境问题。
下图示意呼伦贝尔草原塌陷地坑图
指出草原塌陷地坑的主要危害及应对措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答案 | A | C | C | D | D | C | B | D | D | A | B |
题号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答案 | C | D | B | B | D | B | D | B | C | C | A |
二、非选择题
23、(1)资源和劳动力丰富,价格较低;内部交易成本较低;开辟和扩大新市场;环境压力较轻。(8分)
(2)迁入企业环境污染较小,限制或禁止污染严重的企业迁入;迁入的企业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限制技术落后难以升级的企业迁入。(6分)
(3)产业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通过产业转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并使第三产业得到发展和提升。
产业分工:促进广东省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生态保护: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压力得到缓解、改善。(12分)
24、(1)剥离表土及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地下采空区导致地面塌陷;堆放矿石,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地下水,污染环境。(8分)
(2)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输电线路建设;造成当地大气污染。(4分)
(3)矿区土地复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答案合理,答对3个条件即可,8分)
25、(10分)主要危害:草场资源减少,草地质量下降;草地荒漠化加剧,沙尘天气增多;草地涵养水源功能减弱,地下水位下降;阻断交通运输,人畜财产遭到损害等。(6分)
应对措施:加强煤矿开采监督管理;改进煤炭开采方式;塌陷坑区及时填土种草,恢复地表植被;加强牧区居民和矿主环境保护意识等。(4分)
解析:草原塌陷地坑主要危害是导致草场资源减少,草地质量下降。土地裸露,导致草地荒漠化加剧,沙尘天气增多。草地涵养水源功能减弱,地下水位下降。阻断交通运输,人畜财产遭到损害等。主要应对措施是针对形成原因,应加强煤矿开采监督管理,改进煤炭开采方式。 塌陷坑区及时填土种草,恢复地表植被。加强牧区居民和矿主环境保护意识等。
考点:草原塌陷地坑主要危害及应采取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