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地理】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
极地涡旋(简称“极涡”)是指通常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旋,其位置、强度、移动对极地及高纬地区的天气影响明显。2015年12月底,一个位于冰岛的强大风暴将北大西洋热量带向北极,迫使北极“极涡”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2016年1月中下旬爆发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下图是2016年1月23日北极“极涡”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极地涡旋的形成原因是( )
A. 冷锋附近,气流上升 B. 海域广阔,气流上升
C. 空气聚积,气流下沉 D. 地球冷极,气流下沉
2. 图示时刻,甲地高空的风向是(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3. 此次“极涡”南下( )
A. 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减缓 B. 造成华南地区的极端天气
C. 扩大了北半球寒带的范围 D. 对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
【答案】1. D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题目内容“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流”,所以关键词是“极地高空”。由于近地面气候寒冷,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对于高空因为气流下沉,所以在“极地的高空”形成一个相对的低压,为极地“涡旋”,故该题选D。
【2题详解】
根据高空风向的受力分析:高空,受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平行于等压线,根据甲地等压线的分布和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方向,甲风向为向为西南风,故该题选D。
【3题详解】
根据题意,极地涡旋形成寒潮,冷空气南下,使得北半球大部分气温下降,华南地区很少出现寒潮天气,也出现了寒潮;寒带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而产生的,不是一次极端天气形成的,故C错误;极端天气的出现在于全球气候变暖而导致的,不能说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减缓,故A错误;“极涡”南下导致我国出现大面积寒冷天气,但不至于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潜水是指地下水中,理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不透水层)之上含水层中的水。潜水等水位线是指地下自由水面海拔相同点的连线。一般地势越高,潜水位越高。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地潜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4. 对图示河流分析可信的是( )
A. P处潜水补给河水 B. Q处河水补给潜水
C. 为地上悬河,无冰期 D. 大致流向为自东向西
5. 下列对M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a值大于b值,M区可能为高岗地
B. 若a值小于b值,M区可能为低洼地
C. 若M区硬化面积扩大,a、b数值减小
D. 若M区绿化面积扩大,a、b数值减小
【答案】4. D 5. 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判读。
【4题详解】
A、过P点作一个箭头,由潜水位高的地方指向低的地方,由于水往低处流,故在P点以南潜水补给河水,而P点以北则为河流补给潜水,故A错误;
B、同样,在Q点两侧,由高值指向低值,并垂直等潜水位线作两个箭头,发现箭头指向河流,说明此处为潜水补给河流,故B错误;
C、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河流有结冰期,故C错误;
D、P点潜水位为12米,Q点潜水位介于6~8米之间,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结合指向标可判读出大致流向为自东向西,故D正确。
故选:D。
【5题详解】
A、据等值线知识可以判断,若a值大于b值,M区地势四周高中心低,可能为井灌区,故A错误;
B、若a值小于b值,M区可能为高岗地,故B错误;
C、若M区硬化面积扩大,则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则潜水位下降,a、b数值减小,故C正确;
D、若M区绿化面积扩大,则地表水易于下渗,潜水位升高,a、b数值增加,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潜水等水位线与地势的关系:一般地势越高,潜水位越高;
潜水流向的判读:垂直等潜水位线,由高值指向低值。
云南省与中南半岛各国在矿产资源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云南缺油、气、钾、宝石和铁等矿产,而磷等较丰富;东南亚各国缺磷等资源,而油气、钾盐、铁、稀土及宝石等资源丰富。目前,云南与中南半岛各国的矿业经济合作已经开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建国以来,云南矿业的生产装备与技术发展迅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原因是( )
A. 矿产资源丰富 B. 消费市场广阔
C. 廉价的劳动力 D. 靠近中南半岛
7. 在云南矿业与中南半岛各国合作中,云南能够( )
A. 减少环境污染 B. 获得充足资金
C. 引进先进技术 D. 扩大消费市场
8. 目前,云南对中南半岛各国的矿业投资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中南半岛各国( )
A. 矿产资源增加 B. 劳动效率上升
C. 投资壁垒减弱 D. 基础设施完善
【答案】6. A 7. D 8. C
【解析】
【6题详解】
云南有铜矿等矿产,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发展较早,矿业发展促进了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市场广阔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原因,但不一定是本地矿产丰富,如果是进口矿产则不会促进当地技术及装备进步产业进步。因此答案选A
【7题详解】
两地之间资源互补性強,两地合作有利于矿业经济发展,可以扩大产品和原料的消费市场,但不会减少环境污染。两地的矿业合作可以相互利用对方的矿产资源,而不是获得资金与技术,中南半岛除新加坡外,大多发展不如中国,因此资金技术相对中国而言不是优势,答案选D
【8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云南对中南半岛各国的矿业投资环境正在逐步改善,而影响对外投资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投资壁垒减弱。随着开发进程,矿产资源会减少,A项错;劳动效率上升有可能,但这是产业内部效率、装备问题,一般与外投资环境关系不是很大,B项欠妥;中南半岛矿业发达、历史悠久,基础设施本身发达,D选项错误,选C。
中国东部海城汇集了多种水体,如长江冲淡水①、台湾暖流②、中国沿岸流③以及日本暖流分支④等,各种水体相互穿插,叠加风的影响,使得该海城具有丰富的冷、暖水团的生成、消散现象,从而形成与常见天气系统类似的典型锋面涡。读6月份中国部分海城的主要水体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最容易出现典型锋面涡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 典型锋面涡形成产生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
A. 利于海洋航行 B. 吸引鱼集
C. 加快污染物扩散 D. 形成连续性降水
11. 形成舟山渔场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位于大陆架海区,海水较浅.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
②寒暖流交汇.鱼的饵料丰富
③上升补偿流,将海底的营养盐上泛到海面
④长江冲淡水带来了无机营养盐
⑤位于温带海区.冬季表层海水水温低,上下层海水容易搅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答案】9. D 10. B 11. D
【解析】
9题详解】
由图可知,丁区域是黑潮水(日本暖流分支)与长江冲淡水相互穿插区域,由于该地是冷、暖水团交汇处,所以该处是锋面窝多发海域,据此选D。
【10题详解】
锋面窝形成区域是由日本暖流西侧伸出一股逆时针的暖水舌,先向西北,后转向西南,与黑潮西侧锋面之间出现冷暖水交汇,海水搅动剧烈,饵料较多,有利于鱼群的集聚,据此选B。
【11题详解】
舟山渔场位于大陆架海区,海水较浅,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寒暖流交汇,鱼的饵料丰富;长江冲淡水带来了无机营养盐;位于温带海区,冬季表层海水水温低,上下层海水容易搅动。该渔场的成因并非上升补偿流所致,据此选D。
【点睛】世界大渔场的分布规律:分布于寒暖流交汇处;有上升流的海区;温带或亚热带浅海海域;大陆架地区;河流入海口处。
城区地面塌陷是干扰宜居城市建设的症结之一。据研究表明,土体松软及地下水位变化是导致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该区域冬季地下水位较其他季节高的原因之一是( )
A. 冬小麦越冬需水量少 B. 气温低导致蒸发量少
C. 降水量大导致下渗多 D. 制造业生产用水减少
13. 据图判断,该区域地面塌陷多发季节为( )
A. 冬季 B. 秋季 C. 夏季 D. 春季
【答案】12. A 13.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本题必须了解华北地区的地理知识,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
【12题详解】
地下水位高低取决于开采和补给数量,从补给数量看,蒸发量主要影响地表水体数量,太行山东麓为半湿润区,蒸发量对地表水体数量的影响远小于降水对地表水体数量的影响,故蒸发量对深埋地下数十米的地下水位影响微乎其微;太行山东麓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量较夏秋季节少;排除B、C选项;从开采数量来看,制造业生产几乎不受季节影响;排除D选项;太行山东麓冲积扇为我国冬小麦种植区,冬小麦越冬需水量少,相应地,冬季开采地下水的数量减少,使得冬季地下水位较其他季节高;A正确。
【13题详解】
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锋面雨带抵达太行山东麓的时段是7-8月,为夏季;降水产生的雨水通过渗流、浸润作用使得表层土层吸水软化、强度降低;据图可知,该区域地下水位最低的时段也是夏季,反映该区域夏季抽取地下水的数量多,强烈改变了地下水的流态、流速及水力梯度,使土体承重能力下降;锋面雨带抵达季节与抽取地下水数量最多的季节重合,加剧了该区域地面塌陷;故C正确。
亚马尔半岛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半岛地形平坦,冻土广布,冻土层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天然气資源,岛上建有规模庞大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基地。近年来,岛上陆续发现了数十个“巨坑”,引发了俄罗斯的高度关注。下图示意亚马尔半岛及巨坑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巨坑出现引发了俄罗斯的高度关注,主要是因为地坑会( )
A. 引发地表沉降 B. 加剧海水入侵
C. 威胁能源基地安全 D. 加速地表水流失
15. 半岛上液化天然气基地建设采用的是“组装式建设"模式,即部件在其他地方生产,再运至该地组装。采用该建设模式主要是因为半岛( )
A. 冻土深厚,建设成本高 B. 气候严寒,施工期短
C. 濒临海洋,海运便利 D. 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答案】14. C 15. B
【解析】考查地貌及其成因,区域环境差异。
【14题详解】
半岛上巨坑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冻土融化陷落形成。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冻土层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岛上建有规模庞大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基地。结合图例根据巨坑和天然气位置可知,引发了俄罗斯高度关注巨坑,主要是因为担心地坑会是漏气,威胁能源基地安全。故选C。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纬度高,带来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是气温低,气候严寒,施工期短,故半岛上液化天然气基地建设采用的是“组装式建设”模式,即部件在其他地方生产。故选B。
城市拥堵是城市发展中的顽疾“拥堵延时指数”是城市拥堵程度的评价指标,即城市居民平均一次出行实际旅行时间与自由流状态下旅行时间的比值。拼车是指相同路线的几个人乘坐同一辆车上下班、上下学、旅游等,且车费由乘客平均分摊的出行方式。下面左图为我国部分城市拥堵延时指数示意图,下图为北京市工作日拼车潜力路程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由图文信息可以判断( )
A. 一线城市明显比二、三线城市拥堵
B. 人口越多的城市,交通拥堵延时指数越高
C. 汽车越多的城市.交通拥堵延时指数越高
D. 哈尔滨拥堵延时指数较高.与道路规划不合理有关
17. 拼车因环保.节能、缓堵得到政府鼓励。以北京为例,可推断( )
A. 拼车潜力路程大部分集中在2~6千米的中短程
B. 拼车等待时间是拼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C. 拼车潜力与拼车距离呈负相关
D. 拼车信息数据主要来源于“拼车网”
【答案】16. D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拥堵延时指数”是城市拥堵程度的评价指标,即城市居民平均一次出行实际旅行时间与自由流状态下旅行时间的比值,从图中可以看出,广州延时指数较低,A错。并非人口越多、汽车越多,延时指数越高,BC错。哈尔滨拥堵延时指数较高,拥堵较为严重,城市交通拥堵与道路建设不合理有关,故选D。。
【17题详解】
拼车是指相同路线的几个人乘坐同一辆车上下班、上下学、旅游等,且车费由乘客平均分摊的出行方式,以北京为例,拼车潜力路程大部分集中在2-6公里的中短程。故选A。
下图为黄土高原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峁顶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 )
A. 保护农田 B. 防风固沙
C. 保持水土 D. 调节气候
19. 图中距离沟口14000米范围以内,经过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后,农作物种植面积显著增加,主要是改善了( )
A. 气候条件 B. 河流条件
C. 植被条件 D. 土地条件
【答案】18. C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顶部坡度大且土壤为黄土,易发生水土流失,故峁顶防护林的重点是为了保持水土。故选C。
【19题详解】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水土保持,改善了地形、土壤、水源等土地条件,而一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在短时间内是比较稳定的,河流条件没有得到改变,故选D。
2017年温州市人口自然增长8万人,杭州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4%。下图为杭州市与温州市2011-2017年常住人口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温州市2017年( )
A. 城市等级降低 B. 人口净迁出比杭州市多
C. 自然增长率比杭州市低 D. 环境人口容量比杭州市大
21. 与杭州市相比,影响温州市人口增长状况的是( )
A. 人口的结构调整 B. 自然增长缓慢
C. 人口迁移政策 D. 城市化率低
【答案】20. B 21.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数量变化。
【20题详解】
A、城市等级一般不会变化,尤其一般不会降低,所以2017年温州市城市等级并没有降低,A错误;
B、2017年温州市人口自然增长数大于人口增加数,说明人口净迁出量较大,而杭州市人口自然增长数远小于人口增加数,说明人口净迁入量较大,B正确;
C、结合材料中信息计算温州市自然人口增长率为8/921.5×100%=0.87%,杭州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4%,所以杭州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C错误;
D由现在信息无法比较得出两市的环境人口容量,D错误。
故选:B。
【21题详解】
A、温州市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较多,吸引大量外地人口迁入。随着温州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人口大量迁出。而杭州市近些年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外地人口大量迁入,人口总数逐渐超过温州,A正确;
B、由上题C可知,杭州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所以杭州自然增长更缓慢,B错误;
C、材料中未涉及人口迁移政策,所以无法判断,C错误;
D、材料中未涉及城市化率低,所以无法判断,D错误;
故选:A。
“黑灯工厂”就是工厂关着灯照样可以生产,从原材料进去,中间的制造过程,检测、包装,到最后成品,完全是无人化生产。下图是a、b、c三国经济要素互补性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黑灯工厂”能够推广普及的主导因素是( )
A. 矿产资源 B. 市场
C. 技术 D. 交通
23. 目前,“黑灯工厂”取代人工操作的主要优点是( )
A. 缩短产品更新周期 B. 增加就业机会
C. 提高产品稳定性 D. 实现个性化定制
24. 上图所示三国中,最有可能是“黑灯工厂”推广源地的是( )
A. a B. b
C. c D. 都不可能
【答案】22. C 23. C 24.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
【22题详解】
“黑灯工厂”从原材料进去到最后成品出来,实现了无人化生产,属于高新技术,与矿产资源、市场、交通没有直接关系,故A、B、D错误。
故C正确。
【23题详解】
A、“黑灯工厂”取代人工操作,与产品更新周期无关,故A错误;
B、“黑灯工厂”实现了无人化生产,因此不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故B错误;
C、目前“黑灯工厂”实现了高度自动化,这样的生产模式可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故C项正确;
D、目前“黑灯工厂”实现了高度自动化,但个性化定制还不能成为其主要优点,故D错误;
故选:C。
【24题详解】
“黑灯工厂”的生产过程是无人化的,因此不适合在劳动力密集的地区推广;同时,“黑灯工厂”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综合来看,最有可能成为“黑灯工厂”推广发源地的应该是K/L比值较高的地区,故A项正确,BCD错误。
2016年11月份,由中国出发的首支贸易试点车队抵达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并将货物装船发往海外,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示范和先行项目的中巴经济走廊正式贯通。完成下列各题。
25. 中巴经济走廊两端自然地理环境的共同特征是( )
A. 气候温暖 B. 地形平坦
C. 降水稀少 D. 土壤肥沃
26. 瓜达尔港的建设沿用了中国深圳模式,影响两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有( )
①自然资源丰富 ②国家政策支持 ③科学技术发达 ④地理位置优越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25. C 26. D
【解析】
【25题详解】
中巴经济走廊中国起点喀什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瓜达尔港为热带沙漠气候,两地降水均少,故选C。
【26题详解】
瓜达尔港位于沿海地区,深圳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均具有地理位置优势,同时都是在国家开放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共同区位因素为政策和位置,故选D。
在新疆伊犁、塔城、喀什等地,寒冬采冰储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等到来年夏天出售到市场上。下图为伊犁河及其支流吉尔格郎河示意图,这里曾是伊犁河谷最大的采冰场,但近年来伊犁河谷采冰规模越来越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7. 新疆伊犁寒冬采冰储藏主要用于( )
A. 制作冰雕景观,发展冰雪旅游
B. 传统冷饮原料和食品新鲜
C. 获取淡水,缓解用水紧张状况
D. 夜间纳凉,调节室内气温
28. 导致近年来伊犁河谷采冰规模越来越小的原因是( )
①气温升高 ②降水减少 ③发现新的采冰区
④机器制冰的大量出现 ⑤水质污染加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答案】27. B 28.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是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运用和迁移能力。
【27题详解】
寒冬采冰储藏,“来年夏天出售”,制作冰雕景观,发展冰雪旅游主要冬季,时间不符,A出错;寒冬采冰量有限,对缓解用水紧张状况作用不大,在夏季,储藏的冰可用作传统冷饮原料和食品保鲜,B对;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夜间相对凉快,D错,所以选B。
【28题详解】
采冰量少可能的原因有一是能开采得到的冰减少,和水量减少有关,西北河流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和降水量变化关系不大,而全球变暖,冰川规模减小与此相关;二是需求减少,原因是制冷技术出现,机械制冰方便快捷;三是水质污染加剧,水质变化导致不能用,所以减少开采。①④⑤正确,故选D。
成贵高铁修建中不再使用河墩跨桥设计,除了跨越岷江、金沙江的大桥施工期有桥墩涉水外,成贵铁路其余跨越河段大桥桥墩将不涉水。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局部高铁分布图与成贵高铁走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成贵高铁走向弃直取弯原因可能是( )
①照顾老少边穷地区,有利于扶贫
②沿线地形平坦,工程量小,造价低
③避开成渝铁路客运专线,减少重复性建设
④合理布局高铁网,使西南三省更广泛的区域受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0. 成贵高铁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修建面临的主要障碍是( )
A. 地形崎岖,地质复杂 B. 戈壁广布,风沙严重
C. 资金缺乏,技术落后 D. 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31. 除了跨越岷江、金沙江的大桥施工期有桥墩涉水外,成贵铁路其余跨越河段大桥桥墩不涉水的原因( )
A. 节省工程量,降低I程造价 B. 为了保护珍稀鱼类栖息地
C. 利于增加桥梁的稳定性 D. 利于增加桥梁艺术性与美观性
【答案】29. C 30. A 31.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布局的区位因素和面临的障碍,试题设计到气候、地形、空间定位等知识,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9题详解】
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成贵高铁走向弃直取弯原因可能是照顾老少边穷地区,有利于扶贫,①对。全线桥隧比重达到78.6%,占线路总长的29.69%,隧道有183座,说明地形崎岖,工程量大,造价高,②错。避开成渝铁路客运专线,减少重复性建设,③对。合理布局高铁网,使西南三省更广泛的区域受益,④对。C对,A、B、D错。
【30题详解】
成贵高铁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经过云贵高原地区,全线桥隧比重达到78.6%,隧道有183座,修建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地形崎岖,地质复杂,A对。位于湿润区,没有戈壁广布,风沙严重现象,B错。我国经济增长快,资金充足,建筑技术水平高,C错。云贵高原纬度较低,海拔2000米左右,没有高寒缺氧,冻土广布问题,D错。
【31题详解】
除了跨越岷江、金沙江的大桥施工期有桥墩涉水外,成贵铁路其余跨越河段大桥桥墩不涉水,原因是为了保护珍稀鱼类栖息地,B对。大桥桥墩不涉水,对建筑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加大了工程量,增加了工程造价,A错。与增加桥梁的稳定性无关,C错。增加桥梁艺术性与美观性,不是增加工程难度修建大桥的主要原因,D错。
河口沙嘴是黄河的前沿河段,河海交汇最为剧烈,可直观反映黄河口的冲淤变化。沙嘴的淤进蚀退与入海的水量和沙量关系极为密切。中游的小浪底水库1999年蓄水,2002年开始调水调沙实验。读黄河口沙嘴动态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32. 图中南部沙嘴急剧蚀退的原因是( )
A. 黄河流域工业用水量增加 B.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C. 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D. 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设
33. 推测图中出现北部沙嘴的原因( )
A.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B. 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碱少
C. 海水对河口沙嘴侵蚀减弱 D. 黄河改道,北汉人海泥沙淤积
34. 2003—2006年期间,北部沙嘴快速向海洋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
A.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B.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
C.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调水调沙 D. 气候异常,降水增加
【答案】32. D 33. D 34.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极其变化,重点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和析图能力,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和调用知识的能力。
【32题详解】
图中南部沙嘴急剧侵蚀后退,说明河流入海口沉积的泥沙减少,原因可能是河流流量的减少或含沙量降低。读材料可知,沙嘴的淤进蚀退与入海的水量和沙量关系极为密切,中游的小浪底水库1999年蓄水,2002年开始调水调沙实验。从图中可看出,特别是2002-2003年、2003-2006年两时段南部沙嘴急剧蚀退,说明与中游的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时段相吻合,与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设密切相关,D正确;图中1999-2002年南部沙嘴侵蚀后退不明显,此时段黄河流域工业用水量也增加,说明受其影响较小,A错误;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一个漫长持续的过程,不会在某一时段特别明显,B错误;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只会增加流量和泥沙淤积,C错误。故选D。
【33题详解】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积的结果。冲积物在河口堆积,开始先出现一系列水下浅滩、心滩或沙嘴,水流发生分叉,同时形成水上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就是在弱潮、多沙条件下形成的三角洲。它的特点是:河流入海泥沙多,三角洲上河道变迁频繁,有时分几股入海。泥沙在河口迅速淤积,形成大的河口沙嘴,沙嘴延伸至一定程度,因比降减小,水流不畅而改道,在新的河口又迅速形成新的沙嘴。而老河口断流后,又受波浪与海流作用,沙嘴逐渐被蚀后退。故推测图中出现北部沙嘴的原因是黄河改道,北汊入海泥沙淤积。故选D。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会导致黄河的入海口泥沙增多,南部和北部的沙嘴都应该扩张,而不是只出现南部消减,北部增多,故A错;黄河沿岸农业一直较多,因为降水较少,故农业需要充足的灌溉,不可能减少,故B错;换黄河改道次数较多,故海水对河口沙嘴侵蚀减弱,说法错误,C说法错误。
【34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中游的小浪底水库1999年蓄水,2002年开始调水调沙实验。从图中可看出, 2003-2006年时段北部沙嘴快速向海洋方向扩张,说明2003~2006年期间与中游的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时段相吻合,故北部沙嘴快速向海洋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调水调沙,C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会使北部沙嘴快速减小,不合题意,A错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及气候异常,降水增加,都会使河流含沙量增加,也会加剧南部沙嘴沉积,不合题意,B,D错误。故选C。
【点睛】沙嘴,指从陆地突入水中的前端尖的沙滩。俗称沙尾,属于海积地形,是沙洲的一种形态,多由沿岸河流或海浪搬运泥沙,在海岬尖端或海岸之转折处沉积,透过沿岸流与沿岸漂移的堆积作用,形成一条沿岸以状似尾巴的低矮狭长沙滩由北向南延伸入海,另一端则与陆地相连。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国西藏,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的西部高山上,林线与雪线之间有一个特殊的地带一高山流石滩。它由大大小小的石块构成,这里年均温在一4℃以下,最热月均湿也在0℃以下。流石滩上植被稀少,植被的形态特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多具有速生、叶片厚等独特的生理特征。从外观上看,流石滩植物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为了尽力传播花粉,植物花色艳丽,是许多珍稀独特的高山花卉和药用植物的天堂。
(1)推断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2)据流石滩上植被的特征推断其生长环境的气候条件。
(3)分析流石滩成为“许多珍稀独特的高山花卉和药用植物的天堂”的自然原因。
(4)目前一些流石滩植物种群数量下降乃至濒危,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1)高寒地段强烈的紫外线和极大的昼夜温差,产生的寒冻劈碎、热胀冷缩的风化作用,导致了大块的岩石不断崩裂,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石块,此处写到冰劈、冻融风化作用也可以);这些岩块与碎石在重力和下部潜流的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滑动,形成流石滩
(2)气温低(多霜冻),生长期短;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多大风
(3)独特的高寒气候;生长环境条件恶劣,植食动物少;生长环境恶劣,其它竞争植物少
(4)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变化;药农过度采挖;登高山的游客增多,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加剧;没有进行有效保护
【解析】
整体分析:流石滩形成在林线与雪线之间,与海拔高,冻融风化作用强相关。岩块与碎石在重力和下部潜流的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滑动,形成流石滩。流石滩植被的生理特征,反映生长环境特征。环境的变化、生态破坏、过度采挖导致流石滩植物种群数量下降、濒危。
(1)流石滩形成在林线与雪线之间,是因为在高寒地段强烈的紫外线和极大的昼夜温差,产生的寒冻劈碎、热胀冷缩形成的冻融风化作用,导致了大块的岩石不断崩裂,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石块。这些岩块与碎石在重力和下部潜流的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滑动,形成流石滩。
(2) 流石滩植被形成多具有速生的生理特征,反映生长环境是气温低,多霜冻,生长期短。叶片厚的特征,说明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植物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说明多大风的环境。
(3)流石滩独特的高寒气候,生长环境条件恶劣,植食动物少。生长环境恶劣,其它竞争植物少。所以成为许多珍稀独特的高山花卉和药用植物的天堂。
(4) 流石滩植物种群数量下降乃至濒危,主要从环境变化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高寒的生态环境变化。药农过度采挖,影响植物繁殖。登高山的游客增多,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加剧。没有进行有效保护,保护意识差。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中甲岛屿森林茂密,河流纵横且水质好,河流上游冰川湖和沼泽湿地广布。首府乌斯怀亚 常住人口仅3万余人。
材料二 达尔文蒲包花属多年生宿根植物,四季常绿、色彩鲜艳,是甲岛屿内特有的植物。达尔文蒲包花对自然条件要求极高, 集中分布在坡度为20°~40°的山坡上,且大多生长在岩石的缝隙里或半山低洼避风处。近些年来,新西兰和一些北欧国家将达尔文蒲包花引进国内并栽培成功,主要用于城市家 庭装饰。
(1)简述甲岛屿内河流水质好的原因。
(2)据图文信息推断适合达尔文蒲包花生长的自然条件。
(3)分析新西兰和一些北欧国家积极引种栽培达尔文蒲包花的原因。
【答案】(1)植被覆盖好,河流泥沙含量少;湿地净化水质:纬度高,气温低,微生物不易繁殖受冰川融水补给:人口少,生产和生活污染物排放少 (2)光照较少,气候冷(温)凉、湿润,地表排水通畅,相对避风环境 (3)气候条件相似,且技术先进,引种栽培成功率高;城市化水平高,对室内装饰有较大需求;达尔文蒲包花四季常绿,色彩鲜艳,装饰效果好
【解析】
本题组以南美洲南端区域地图和达尔文蒲包花为载体,考查水质好坏的影响因素、植物生长条件以及引种蒲包花的原因,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心、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甲岛屿内河流水质好原因,主要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从植被、气温、人口等角度作答。如该地区森林茂密,所以含沙量小;沼泽湿地广布,能够净化水质;纬度高,气温低,且受冰川融水补给,不利于微生物生长;人口少,生产、生活污水少等。
(2)达尔文蒲包花生长的自然条件,主要结合材料中“集中分布在坡度20°~40°的山坡上,且大多生长在岩石的缝隙里或半山低洼避风处”这一叙述,从气温、光照、排水、避风等角度作答。
(3)新西兰和一些北欧国家积极引种栽培达尔文蒲包花的原因,主要结合蒲包花的生长条件以及蒲包花用于城市家庭装饰这一特点,从气候条件、市场、蒲包花开花特点三个角度作答。
【点睛】以某一种动植物的具体生长习性为载体,再层层递进的设问考查一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是高考一种常考题型,此类题目解答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关于该种动植物生长习性的描述,再结合某一地区的地理环境作答。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1984年连云港被确立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以来,就将港口发展放在首位。今日的连云港主要是一个原材料进出口港,以铁矿石、煤炭、钢铁、焦炭等为主要货物。连云港本地钢铁企业规模较小,也缺乏大型重工业。
材料二:2014年宿迁市进出口货物海运约60%通过上海港、青岛港报关,只有约40%通过连云港报关。2015年日照港的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居全国第一。
材料三:由于历史因素和资源禀赋等多方面影响,江苏省的经济重心仍在苏南和沿江,连云港至今没能成为一个相对发达的城市。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铁路线分;布和连云港港区布局”。
(1)说明拦海大堤对连云港港口的主要作用。
(2)分析连云港市没能成为一个相对发达城市的原因。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为连云港港口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问题②: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指出江苏省进一步发畏连云港港口的意义。
【答案】(1)扩大了港区面积,增大货物吞吐量;使东西连岛与陆地相连,在陆地与连岛之间形成环抱式良好港湾,为港口提供了良好的防御风浪的条件。
(2)周边港口较多,竞争激烈;工业化水平低,进出口的原材料大部分属于过境货物,加工利用少,对本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小;连云港的经济腹地发展水平较低,对港口的支撑作用弱;远离苏南、上海发达地区,受到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铁路交通仅有东西向,没有南北向,布局不合理。
(3)问题①: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港口之间的交流协作;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建设南北向铁路干线,扩大港口腹地。
问题②:有利于加强连云港与国内和国际的联系;有利于连云港产业的优化升级;有利于带动连云港及苏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江苏社会经济均衡发展;有利于提升连云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连云港港口建设和发展为材料, 考查连云港港口的区位条件和作用,连云港发展的合理建议。
(1)从扩大港区面积,增加货物吞吐量、提供良好航运条件等方面进行说明。结合材料,可知连云港使东西连岛与陆地相连,在陆地与连岛之间形成环抱式良好港湾,为港口提供了良好的防御风浪的条件。
(2)连云港为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从其海陆位置、经济位置、交通位置及与其他地区的相对位置等方面说明其在经济发展中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
(3)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知,连云港周边港口众多,竞争激烈,该市工业化程度较低,对经济带动作用较弱;远离上海等大城市,受辐射带动作用较弱,交通布局不合理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连云港的发展。
问题①主要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港口联系,发展港口工业,完善交通网络等方面进行回答。问题②则从区域联系、促进产业升级、带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地位等方面进行回答。
请考生从38、39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作的第一题计分。
38.【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马匹与茶叶互换),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化传播古道之一。丽江是茶马古道滇藏线上的重镇,至今保留着较完整的古道遗迹。下图为云南省略图。
分析夏季沿茶马古道滇藏线从香格里拉到拉萨徒步旅游,可能遇到的主要危险。
【答案】夏季多暴雨,山区易诱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穿越高山和进入高原面上时,因缺氧,易发生高原反应;夏季,气温高,虫蛇活动量大,易被叮咬;山高谷深,低海拔处植被茂密,视野有限,易迷路;高海拔处,白天太阳辐射强,易晒伤皮肤,夜晚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易感冒。
【解析】
【分析】茶马古道沿线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山区地形坡度大,岩石破碎,地质灾害多。经过高山高原区,易发生高原反应。结合沿线高原上易缺氧,紫外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山谷中植被茂密,可能迷路等环境特点,分析可能遇到危险。
【详解】茶马古道沿线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山区地形坡度大,岩石破碎,易诱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横断山区、青藏高原的海拔高,穿越高山和进入高原面上时,易缺氧,发生高原反应。夏季气温高,虫蛇活动量大,沿茶马古道滇藏线从香格里拉到拉萨徒步旅游,易被叮咬。沿线山高谷深,低海拔处植被茂密,视野受阻,路标少,有迷路危险。高海拔处,白天太阳辐射强,易晒伤皮肤。夜晚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易感冒,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等危险。
39.【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永久冻土是指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它已经被冰封数千年、甚至几十万年,里面充满着死亡植物等有机物质。青藏高原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拥有面积广袤的永久冻土层。最新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上主要河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炕)的排放通量处于世界的中高水平,引起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分析青藏高原上主要河流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大的原因及其影响。
【答案】全球变暖使青臧高永久冻土融化。土中的有机物通过水循环迁移到河流,有机质在河水运动过程中加速分解,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河流释放温室气体同时也促使气温上升从血引起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之间不断强化的恶性循环现象。
【解析】
整体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青藏高原上主要河流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大的原因,可以从气温变化等方面回答,带来的影响可以从有机质分解、促使气温上升等方面回答。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
极地涡旋(简称“极涡”)是指通常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旋,其位置、强度、移动对极地及高纬地区的天气影响明显。2015年12月底,一个位于冰岛的强大风暴将北大西洋热量带向北极,迫使北极“极涡”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2016年1月中下旬爆发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下图是2016年1月23日北极“极涡”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极地涡旋的形成原因是( )
A. 冷锋附近,气流上升 B. 海域广阔,气流上升
C. 空气聚积,气流下沉 D. 地球冷极,气流下沉
2. 图示时刻,甲地高空的风向是(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3. 此次“极涡”南下( )
A. 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减缓 B. 造成华南地区的极端天气
C. 扩大了北半球寒带的范围 D. 对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
【答案】1. D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题目内容“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流”,所以关键词是“极地高空”。由于近地面气候寒冷,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对于高空因为气流下沉,所以在“极地的高空”形成一个相对的低压,为极地“涡旋”,故该题选D。
【2题详解】
根据高空风向的受力分析:高空,受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平行于等压线,根据甲地等压线的分布和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方向,甲风向为向为西南风,故该题选D。
【3题详解】
根据题意,极地涡旋形成寒潮,冷空气南下,使得北半球大部分气温下降,华南地区很少出现寒潮天气,也出现了寒潮;寒带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而产生的,不是一次极端天气形成的,故C错误;极端天气的出现在于全球气候变暖而导致的,不能说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减缓,故A错误;“极涡”南下导致我国出现大面积寒冷天气,但不至于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潜水是指地下水中,理藏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不透水层)之上含水层中的水。潜水等水位线是指地下自由水面海拔相同点的连线。一般地势越高,潜水位越高。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地潜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4. 对图示河流分析可信的是( )
A. P处潜水补给河水 B. Q处河水补给潜水
C. 为地上悬河,无冰期 D. 大致流向为自东向西
5. 下列对M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a值大于b值,M区可能为高岗地
B. 若a值小于b值,M区可能为低洼地
C. 若M区硬化面积扩大,a、b数值减小
D. 若M区绿化面积扩大,a、b数值减小
【答案】4. D 5. 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判读。
【4题详解】
A、过P点作一个箭头,由潜水位高的地方指向低的地方,由于水往低处流,故在P点以南潜水补给河水,而P点以北则为河流补给潜水,故A错误;
B、同样,在Q点两侧,由高值指向低值,并垂直等潜水位线作两个箭头,发现箭头指向河流,说明此处为潜水补给河流,故B错误;
C、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河流有结冰期,故C错误;
D、P点潜水位为12米,Q点潜水位介于6~8米之间,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结合指向标可判读出大致流向为自东向西,故D正确。
故选:D。
【5题详解】
A、据等值线知识可以判断,若a值大于b值,M区地势四周高中心低,可能为井灌区,故A错误;
B、若a值小于b值,M区可能为高岗地,故B错误;
C、若M区硬化面积扩大,则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则潜水位下降,a、b数值减小,故C正确;
D、若M区绿化面积扩大,则地表水易于下渗,潜水位升高,a、b数值增加,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潜水等水位线与地势的关系:一般地势越高,潜水位越高;
潜水流向的判读:垂直等潜水位线,由高值指向低值。
云南省与中南半岛各国在矿产资源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云南缺油、气、钾、宝石和铁等矿产,而磷等较丰富;东南亚各国缺磷等资源,而油气、钾盐、铁、稀土及宝石等资源丰富。目前,云南与中南半岛各国的矿业经济合作已经开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建国以来,云南矿业的生产装备与技术发展迅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原因是( )
A. 矿产资源丰富 B. 消费市场广阔
C. 廉价的劳动力 D. 靠近中南半岛
7. 在云南矿业与中南半岛各国合作中,云南能够( )
A. 减少环境污染 B. 获得充足资金
C. 引进先进技术 D. 扩大消费市场
8. 目前,云南对中南半岛各国的矿业投资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中南半岛各国( )
A. 矿产资源增加 B. 劳动效率上升
C. 投资壁垒减弱 D. 基础设施完善
【答案】6. A 7. D 8. C
【解析】
【6题详解】
云南有铜矿等矿产,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发展较早,矿业发展促进了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市场广阔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原因,但不一定是本地矿产丰富,如果是进口矿产则不会促进当地技术及装备进步产业进步。因此答案选A
【7题详解】
两地之间资源互补性強,两地合作有利于矿业经济发展,可以扩大产品和原料的消费市场,但不会减少环境污染。两地的矿业合作可以相互利用对方的矿产资源,而不是获得资金与技术,中南半岛除新加坡外,大多发展不如中国,因此资金技术相对中国而言不是优势,答案选D
【8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云南对中南半岛各国的矿业投资环境正在逐步改善,而影响对外投资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投资壁垒减弱。随着开发进程,矿产资源会减少,A项错;劳动效率上升有可能,但这是产业内部效率、装备问题,一般与外投资环境关系不是很大,B项欠妥;中南半岛矿业发达、历史悠久,基础设施本身发达,D选项错误,选C。
中国东部海城汇集了多种水体,如长江冲淡水①、台湾暖流②、中国沿岸流③以及日本暖流分支④等,各种水体相互穿插,叠加风的影响,使得该海城具有丰富的冷、暖水团的生成、消散现象,从而形成与常见天气系统类似的典型锋面涡。读6月份中国部分海城的主要水体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最容易出现典型锋面涡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 典型锋面涡形成产生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
A. 利于海洋航行 B. 吸引鱼集
C. 加快污染物扩散 D. 形成连续性降水
11. 形成舟山渔场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位于大陆架海区,海水较浅.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
②寒暖流交汇.鱼的饵料丰富
③上升补偿流,将海底的营养盐上泛到海面
④长江冲淡水带来了无机营养盐
⑤位于温带海区.冬季表层海水水温低,上下层海水容易搅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答案】9. D 10. B 11. D
【解析】
9题详解】
由图可知,丁区域是黑潮水(日本暖流分支)与长江冲淡水相互穿插区域,由于该地是冷、暖水团交汇处,所以该处是锋面窝多发海域,据此选D。
【10题详解】
锋面窝形成区域是由日本暖流西侧伸出一股逆时针的暖水舌,先向西北,后转向西南,与黑潮西侧锋面之间出现冷暖水交汇,海水搅动剧烈,饵料较多,有利于鱼群的集聚,据此选B。
【11题详解】
舟山渔场位于大陆架海区,海水较浅,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寒暖流交汇,鱼的饵料丰富;长江冲淡水带来了无机营养盐;位于温带海区,冬季表层海水水温低,上下层海水容易搅动。该渔场的成因并非上升补偿流所致,据此选D。
【点睛】世界大渔场的分布规律:分布于寒暖流交汇处;有上升流的海区;温带或亚热带浅海海域;大陆架地区;河流入海口处。
城区地面塌陷是干扰宜居城市建设的症结之一。据研究表明,土体松软及地下水位变化是导致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该区域冬季地下水位较其他季节高的原因之一是( )
A. 冬小麦越冬需水量少 B. 气温低导致蒸发量少
C. 降水量大导致下渗多 D. 制造业生产用水减少
13. 据图判断,该区域地面塌陷多发季节为( )
A. 冬季 B. 秋季 C. 夏季 D. 春季
【答案】12. A 13.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本题必须了解华北地区的地理知识,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
【12题详解】
地下水位高低取决于开采和补给数量,从补给数量看,蒸发量主要影响地表水体数量,太行山东麓为半湿润区,蒸发量对地表水体数量的影响远小于降水对地表水体数量的影响,故蒸发量对深埋地下数十米的地下水位影响微乎其微;太行山东麓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量较夏秋季节少;排除B、C选项;从开采数量来看,制造业生产几乎不受季节影响;排除D选项;太行山东麓冲积扇为我国冬小麦种植区,冬小麦越冬需水量少,相应地,冬季开采地下水的数量减少,使得冬季地下水位较其他季节高;A正确。
【13题详解】
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锋面雨带抵达太行山东麓的时段是7-8月,为夏季;降水产生的雨水通过渗流、浸润作用使得表层土层吸水软化、强度降低;据图可知,该区域地下水位最低的时段也是夏季,反映该区域夏季抽取地下水的数量多,强烈改变了地下水的流态、流速及水力梯度,使土体承重能力下降;锋面雨带抵达季节与抽取地下水数量最多的季节重合,加剧了该区域地面塌陷;故C正确。
亚马尔半岛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半岛地形平坦,冻土广布,冻土层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天然气資源,岛上建有规模庞大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基地。近年来,岛上陆续发现了数十个“巨坑”,引发了俄罗斯的高度关注。下图示意亚马尔半岛及巨坑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巨坑出现引发了俄罗斯的高度关注,主要是因为地坑会( )
A. 引发地表沉降 B. 加剧海水入侵
C. 威胁能源基地安全 D. 加速地表水流失
15. 半岛上液化天然气基地建设采用的是“组装式建设"模式,即部件在其他地方生产,再运至该地组装。采用该建设模式主要是因为半岛( )
A. 冻土深厚,建设成本高 B. 气候严寒,施工期短
C. 濒临海洋,海运便利 D. 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答案】14. C 15. B
【解析】考查地貌及其成因,区域环境差异。
【14题详解】
半岛上巨坑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冻土融化陷落形成。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冻土层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岛上建有规模庞大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基地。结合图例根据巨坑和天然气位置可知,引发了俄罗斯高度关注巨坑,主要是因为担心地坑会是漏气,威胁能源基地安全。故选C。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纬度高,带来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是气温低,气候严寒,施工期短,故半岛上液化天然气基地建设采用的是“组装式建设”模式,即部件在其他地方生产。故选B。
城市拥堵是城市发展中的顽疾“拥堵延时指数”是城市拥堵程度的评价指标,即城市居民平均一次出行实际旅行时间与自由流状态下旅行时间的比值。拼车是指相同路线的几个人乘坐同一辆车上下班、上下学、旅游等,且车费由乘客平均分摊的出行方式。下面左图为我国部分城市拥堵延时指数示意图,下图为北京市工作日拼车潜力路程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由图文信息可以判断( )
A. 一线城市明显比二、三线城市拥堵
B. 人口越多的城市,交通拥堵延时指数越高
C. 汽车越多的城市.交通拥堵延时指数越高
D. 哈尔滨拥堵延时指数较高.与道路规划不合理有关
17. 拼车因环保.节能、缓堵得到政府鼓励。以北京为例,可推断( )
A. 拼车潜力路程大部分集中在2~6千米的中短程
B. 拼车等待时间是拼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C. 拼车潜力与拼车距离呈负相关
D. 拼车信息数据主要来源于“拼车网”
【答案】16. D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拥堵延时指数”是城市拥堵程度的评价指标,即城市居民平均一次出行实际旅行时间与自由流状态下旅行时间的比值,从图中可以看出,广州延时指数较低,A错。并非人口越多、汽车越多,延时指数越高,BC错。哈尔滨拥堵延时指数较高,拥堵较为严重,城市交通拥堵与道路建设不合理有关,故选D。。
【17题详解】
拼车是指相同路线的几个人乘坐同一辆车上下班、上下学、旅游等,且车费由乘客平均分摊的出行方式,以北京为例,拼车潜力路程大部分集中在2-6公里的中短程。故选A。
下图为黄土高原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峁顶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 )
A. 保护农田 B. 防风固沙
C. 保持水土 D. 调节气候
19. 图中距离沟口14000米范围以内,经过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后,农作物种植面积显著增加,主要是改善了( )
A. 气候条件 B. 河流条件
C. 植被条件 D. 土地条件
【答案】18. C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顶部坡度大且土壤为黄土,易发生水土流失,故峁顶防护林的重点是为了保持水土。故选C。
【19题详解】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水土保持,改善了地形、土壤、水源等土地条件,而一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在短时间内是比较稳定的,河流条件没有得到改变,故选D。
2017年温州市人口自然增长8万人,杭州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4%。下图为杭州市与温州市2011-2017年常住人口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温州市2017年( )
A. 城市等级降低 B. 人口净迁出比杭州市多
C. 自然增长率比杭州市低 D. 环境人口容量比杭州市大
21. 与杭州市相比,影响温州市人口增长状况的是( )
A. 人口的结构调整 B. 自然增长缓慢
C. 人口迁移政策 D. 城市化率低
【答案】20. B 21.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数量变化。
【20题详解】
A、城市等级一般不会变化,尤其一般不会降低,所以2017年温州市城市等级并没有降低,A错误;
B、2017年温州市人口自然增长数大于人口增加数,说明人口净迁出量较大,而杭州市人口自然增长数远小于人口增加数,说明人口净迁入量较大,B正确;
C、结合材料中信息计算温州市自然人口增长率为8/921.5×100%=0.87%,杭州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4%,所以杭州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C错误;
D由现在信息无法比较得出两市的环境人口容量,D错误。
故选:B。
【21题详解】
A、温州市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对较多,吸引大量外地人口迁入。随着温州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人口大量迁出。而杭州市近些年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外地人口大量迁入,人口总数逐渐超过温州,A正确;
B、由上题C可知,杭州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所以杭州自然增长更缓慢,B错误;
C、材料中未涉及人口迁移政策,所以无法判断,C错误;
D、材料中未涉及城市化率低,所以无法判断,D错误;
故选:A。
“黑灯工厂”就是工厂关着灯照样可以生产,从原材料进去,中间的制造过程,检测、包装,到最后成品,完全是无人化生产。下图是a、b、c三国经济要素互补性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黑灯工厂”能够推广普及的主导因素是( )
A. 矿产资源 B. 市场
C. 技术 D. 交通
23. 目前,“黑灯工厂”取代人工操作的主要优点是( )
A. 缩短产品更新周期 B. 增加就业机会
C. 提高产品稳定性 D. 实现个性化定制
24. 上图所示三国中,最有可能是“黑灯工厂”推广源地的是( )
A. a B. b
C. c D. 都不可能
【答案】22. C 23. C 24.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
【22题详解】
“黑灯工厂”从原材料进去到最后成品出来,实现了无人化生产,属于高新技术,与矿产资源、市场、交通没有直接关系,故A、B、D错误。
故C正确。
【23题详解】
A、“黑灯工厂”取代人工操作,与产品更新周期无关,故A错误;
B、“黑灯工厂”实现了无人化生产,因此不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故B错误;
C、目前“黑灯工厂”实现了高度自动化,这样的生产模式可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故C项正确;
D、目前“黑灯工厂”实现了高度自动化,但个性化定制还不能成为其主要优点,故D错误;
故选:C。
【24题详解】
“黑灯工厂”的生产过程是无人化的,因此不适合在劳动力密集的地区推广;同时,“黑灯工厂”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综合来看,最有可能成为“黑灯工厂”推广发源地的应该是K/L比值较高的地区,故A项正确,BCD错误。
2016年11月份,由中国出发的首支贸易试点车队抵达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并将货物装船发往海外,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示范和先行项目的中巴经济走廊正式贯通。完成下列各题。
25. 中巴经济走廊两端自然地理环境的共同特征是( )
A. 气候温暖 B. 地形平坦
C. 降水稀少 D. 土壤肥沃
26. 瓜达尔港的建设沿用了中国深圳模式,影响两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有( )
①自然资源丰富 ②国家政策支持 ③科学技术发达 ④地理位置优越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25. C 26. D
【解析】
【25题详解】
中巴经济走廊中国起点喀什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瓜达尔港为热带沙漠气候,两地降水均少,故选C。
【26题详解】
瓜达尔港位于沿海地区,深圳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均具有地理位置优势,同时都是在国家开放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共同区位因素为政策和位置,故选D。
在新疆伊犁、塔城、喀什等地,寒冬采冰储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等到来年夏天出售到市场上。下图为伊犁河及其支流吉尔格郎河示意图,这里曾是伊犁河谷最大的采冰场,但近年来伊犁河谷采冰规模越来越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7. 新疆伊犁寒冬采冰储藏主要用于( )
A. 制作冰雕景观,发展冰雪旅游
B. 传统冷饮原料和食品新鲜
C. 获取淡水,缓解用水紧张状况
D. 夜间纳凉,调节室内气温
28. 导致近年来伊犁河谷采冰规模越来越小的原因是( )
①气温升高 ②降水减少 ③发现新的采冰区
④机器制冰的大量出现 ⑤水质污染加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答案】27. B 28.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是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运用和迁移能力。
【27题详解】
寒冬采冰储藏,“来年夏天出售”,制作冰雕景观,发展冰雪旅游主要冬季,时间不符,A出错;寒冬采冰量有限,对缓解用水紧张状况作用不大,在夏季,储藏的冰可用作传统冷饮原料和食品保鲜,B对;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夜间相对凉快,D错,所以选B。
【28题详解】
采冰量少可能的原因有一是能开采得到的冰减少,和水量减少有关,西北河流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和降水量变化关系不大,而全球变暖,冰川规模减小与此相关;二是需求减少,原因是制冷技术出现,机械制冰方便快捷;三是水质污染加剧,水质变化导致不能用,所以减少开采。①④⑤正确,故选D。
成贵高铁修建中不再使用河墩跨桥设计,除了跨越岷江、金沙江的大桥施工期有桥墩涉水外,成贵铁路其余跨越河段大桥桥墩将不涉水。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局部高铁分布图与成贵高铁走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成贵高铁走向弃直取弯原因可能是( )
①照顾老少边穷地区,有利于扶贫
②沿线地形平坦,工程量小,造价低
③避开成渝铁路客运专线,减少重复性建设
④合理布局高铁网,使西南三省更广泛的区域受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0. 成贵高铁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修建面临的主要障碍是( )
A. 地形崎岖,地质复杂 B. 戈壁广布,风沙严重
C. 资金缺乏,技术落后 D. 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31. 除了跨越岷江、金沙江的大桥施工期有桥墩涉水外,成贵铁路其余跨越河段大桥桥墩不涉水的原因( )
A. 节省工程量,降低I程造价 B. 为了保护珍稀鱼类栖息地
C. 利于增加桥梁的稳定性 D. 利于增加桥梁艺术性与美观性
【答案】29. C 30. A 31.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布局的区位因素和面临的障碍,试题设计到气候、地形、空间定位等知识,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9题详解】
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成贵高铁走向弃直取弯原因可能是照顾老少边穷地区,有利于扶贫,①对。全线桥隧比重达到78.6%,占线路总长的29.69%,隧道有183座,说明地形崎岖,工程量大,造价高,②错。避开成渝铁路客运专线,减少重复性建设,③对。合理布局高铁网,使西南三省更广泛的区域受益,④对。C对,A、B、D错。
【30题详解】
成贵高铁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经过云贵高原地区,全线桥隧比重达到78.6%,隧道有183座,修建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地形崎岖,地质复杂,A对。位于湿润区,没有戈壁广布,风沙严重现象,B错。我国经济增长快,资金充足,建筑技术水平高,C错。云贵高原纬度较低,海拔2000米左右,没有高寒缺氧,冻土广布问题,D错。
【31题详解】
除了跨越岷江、金沙江的大桥施工期有桥墩涉水外,成贵铁路其余跨越河段大桥桥墩不涉水,原因是为了保护珍稀鱼类栖息地,B对。大桥桥墩不涉水,对建筑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加大了工程量,增加了工程造价,A错。与增加桥梁的稳定性无关,C错。增加桥梁艺术性与美观性,不是增加工程难度修建大桥的主要原因,D错。
河口沙嘴是黄河的前沿河段,河海交汇最为剧烈,可直观反映黄河口的冲淤变化。沙嘴的淤进蚀退与入海的水量和沙量关系极为密切。中游的小浪底水库1999年蓄水,2002年开始调水调沙实验。读黄河口沙嘴动态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32. 图中南部沙嘴急剧蚀退的原因是( )
A. 黄河流域工业用水量增加 B.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C. 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D. 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设
33. 推测图中出现北部沙嘴的原因( )
A.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B. 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碱少
C. 海水对河口沙嘴侵蚀减弱 D. 黄河改道,北汉人海泥沙淤积
34. 2003—2006年期间,北部沙嘴快速向海洋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
A.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B.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
C.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调水调沙 D. 气候异常,降水增加
【答案】32. D 33. D 34.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极其变化,重点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和析图能力,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和调用知识的能力。
【32题详解】
图中南部沙嘴急剧侵蚀后退,说明河流入海口沉积的泥沙减少,原因可能是河流流量的减少或含沙量降低。读材料可知,沙嘴的淤进蚀退与入海的水量和沙量关系极为密切,中游的小浪底水库1999年蓄水,2002年开始调水调沙实验。从图中可看出,特别是2002-2003年、2003-2006年两时段南部沙嘴急剧蚀退,说明与中游的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时段相吻合,与中上游水利工程建设密切相关,D正确;图中1999-2002年南部沙嘴侵蚀后退不明显,此时段黄河流域工业用水量也增加,说明受其影响较小,A错误;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一个漫长持续的过程,不会在某一时段特别明显,B错误;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只会增加流量和泥沙淤积,C错误。故选D。
【33题详解】
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泥沙在河口大量堆积的结果。冲积物在河口堆积,开始先出现一系列水下浅滩、心滩或沙嘴,水流发生分叉,同时形成水上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就是在弱潮、多沙条件下形成的三角洲。它的特点是:河流入海泥沙多,三角洲上河道变迁频繁,有时分几股入海。泥沙在河口迅速淤积,形成大的河口沙嘴,沙嘴延伸至一定程度,因比降减小,水流不畅而改道,在新的河口又迅速形成新的沙嘴。而老河口断流后,又受波浪与海流作用,沙嘴逐渐被蚀后退。故推测图中出现北部沙嘴的原因是黄河改道,北汊入海泥沙淤积。故选D。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会导致黄河的入海口泥沙增多,南部和北部的沙嘴都应该扩张,而不是只出现南部消减,北部增多,故A错;黄河沿岸农业一直较多,因为降水较少,故农业需要充足的灌溉,不可能减少,故B错;换黄河改道次数较多,故海水对河口沙嘴侵蚀减弱,说法错误,C说法错误。
【34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中游的小浪底水库1999年蓄水,2002年开始调水调沙实验。从图中可看出, 2003-2006年时段北部沙嘴快速向海洋方向扩张,说明2003~2006年期间与中游的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时段相吻合,故北部沙嘴快速向海洋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调水调沙,C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会使北部沙嘴快速减小,不合题意,A错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及气候异常,降水增加,都会使河流含沙量增加,也会加剧南部沙嘴沉积,不合题意,B,D错误。故选C。
【点睛】沙嘴,指从陆地突入水中的前端尖的沙滩。俗称沙尾,属于海积地形,是沙洲的一种形态,多由沿岸河流或海浪搬运泥沙,在海岬尖端或海岸之转折处沉积,透过沿岸流与沿岸漂移的堆积作用,形成一条沿岸以状似尾巴的低矮狭长沙滩由北向南延伸入海,另一端则与陆地相连。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国西藏,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的西部高山上,林线与雪线之间有一个特殊的地带一高山流石滩。它由大大小小的石块构成,这里年均温在一4℃以下,最热月均湿也在0℃以下。流石滩上植被稀少,植被的形态特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多具有速生、叶片厚等独特的生理特征。从外观上看,流石滩植物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为了尽力传播花粉,植物花色艳丽,是许多珍稀独特的高山花卉和药用植物的天堂。
(1)推断流石滩的形成过程。
(2)据流石滩上植被的特征推断其生长环境的气候条件。
(3)分析流石滩成为“许多珍稀独特的高山花卉和药用植物的天堂”的自然原因。
(4)目前一些流石滩植物种群数量下降乃至濒危,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1)高寒地段强烈的紫外线和极大的昼夜温差,产生的寒冻劈碎、热胀冷缩的风化作用,导致了大块的岩石不断崩裂,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石块,此处写到冰劈、冻融风化作用也可以);这些岩块与碎石在重力和下部潜流的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滑动,形成流石滩
(2)气温低(多霜冻),生长期短;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多大风
(3)独特的高寒气候;生长环境条件恶劣,植食动物少;生长环境恶劣,其它竞争植物少
(4)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变化;药农过度采挖;登高山的游客增多,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加剧;没有进行有效保护
【解析】
整体分析:流石滩形成在林线与雪线之间,与海拔高,冻融风化作用强相关。岩块与碎石在重力和下部潜流的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滑动,形成流石滩。流石滩植被的生理特征,反映生长环境特征。环境的变化、生态破坏、过度采挖导致流石滩植物种群数量下降、濒危。
(1)流石滩形成在林线与雪线之间,是因为在高寒地段强烈的紫外线和极大的昼夜温差,产生的寒冻劈碎、热胀冷缩形成的冻融风化作用,导致了大块的岩石不断崩裂,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石块。这些岩块与碎石在重力和下部潜流的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滑动,形成流石滩。
(2) 流石滩植被形成多具有速生的生理特征,反映生长环境是气温低,多霜冻,生长期短。叶片厚的特征,说明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植物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说明多大风的环境。
(3)流石滩独特的高寒气候,生长环境条件恶劣,植食动物少。生长环境恶劣,其它竞争植物少。所以成为许多珍稀独特的高山花卉和药用植物的天堂。
(4) 流石滩植物种群数量下降乃至濒危,主要从环境变化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高寒的生态环境变化。药农过度采挖,影响植物繁殖。登高山的游客增多,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加剧。没有进行有效保护,保护意识差。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中甲岛屿森林茂密,河流纵横且水质好,河流上游冰川湖和沼泽湿地广布。首府乌斯怀亚 常住人口仅3万余人。
材料二 达尔文蒲包花属多年生宿根植物,四季常绿、色彩鲜艳,是甲岛屿内特有的植物。达尔文蒲包花对自然条件要求极高, 集中分布在坡度为20°~40°的山坡上,且大多生长在岩石的缝隙里或半山低洼避风处。近些年来,新西兰和一些北欧国家将达尔文蒲包花引进国内并栽培成功,主要用于城市家 庭装饰。
(1)简述甲岛屿内河流水质好的原因。
(2)据图文信息推断适合达尔文蒲包花生长的自然条件。
(3)分析新西兰和一些北欧国家积极引种栽培达尔文蒲包花的原因。
【答案】(1)植被覆盖好,河流泥沙含量少;湿地净化水质:纬度高,气温低,微生物不易繁殖受冰川融水补给:人口少,生产和生活污染物排放少 (2)光照较少,气候冷(温)凉、湿润,地表排水通畅,相对避风环境 (3)气候条件相似,且技术先进,引种栽培成功率高;城市化水平高,对室内装饰有较大需求;达尔文蒲包花四季常绿,色彩鲜艳,装饰效果好
【解析】
本题组以南美洲南端区域地图和达尔文蒲包花为载体,考查水质好坏的影响因素、植物生长条件以及引种蒲包花的原因,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心、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甲岛屿内河流水质好原因,主要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从植被、气温、人口等角度作答。如该地区森林茂密,所以含沙量小;沼泽湿地广布,能够净化水质;纬度高,气温低,且受冰川融水补给,不利于微生物生长;人口少,生产、生活污水少等。
(2)达尔文蒲包花生长的自然条件,主要结合材料中“集中分布在坡度20°~40°的山坡上,且大多生长在岩石的缝隙里或半山低洼避风处”这一叙述,从气温、光照、排水、避风等角度作答。
(3)新西兰和一些北欧国家积极引种栽培达尔文蒲包花的原因,主要结合蒲包花的生长条件以及蒲包花用于城市家庭装饰这一特点,从气候条件、市场、蒲包花开花特点三个角度作答。
【点睛】以某一种动植物的具体生长习性为载体,再层层递进的设问考查一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是高考一种常考题型,此类题目解答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关于该种动植物生长习性的描述,再结合某一地区的地理环境作答。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1984年连云港被确立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以来,就将港口发展放在首位。今日的连云港主要是一个原材料进出口港,以铁矿石、煤炭、钢铁、焦炭等为主要货物。连云港本地钢铁企业规模较小,也缺乏大型重工业。
材料二:2014年宿迁市进出口货物海运约60%通过上海港、青岛港报关,只有约40%通过连云港报关。2015年日照港的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居全国第一。
材料三:由于历史因素和资源禀赋等多方面影响,江苏省的经济重心仍在苏南和沿江,连云港至今没能成为一个相对发达的城市。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铁路线分;布和连云港港区布局”。
(1)说明拦海大堤对连云港港口的主要作用。
(2)分析连云港市没能成为一个相对发达城市的原因。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为连云港港口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问题②: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指出江苏省进一步发畏连云港港口的意义。
【答案】(1)扩大了港区面积,增大货物吞吐量;使东西连岛与陆地相连,在陆地与连岛之间形成环抱式良好港湾,为港口提供了良好的防御风浪的条件。
(2)周边港口较多,竞争激烈;工业化水平低,进出口的原材料大部分属于过境货物,加工利用少,对本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小;连云港的经济腹地发展水平较低,对港口的支撑作用弱;远离苏南、上海发达地区,受到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铁路交通仅有东西向,没有南北向,布局不合理。
(3)问题①: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港口之间的交流协作;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建设南北向铁路干线,扩大港口腹地。
问题②:有利于加强连云港与国内和国际的联系;有利于连云港产业的优化升级;有利于带动连云港及苏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江苏社会经济均衡发展;有利于提升连云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连云港港口建设和发展为材料, 考查连云港港口的区位条件和作用,连云港发展的合理建议。
(1)从扩大港区面积,增加货物吞吐量、提供良好航运条件等方面进行说明。结合材料,可知连云港使东西连岛与陆地相连,在陆地与连岛之间形成环抱式良好港湾,为港口提供了良好的防御风浪的条件。
(2)连云港为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从其海陆位置、经济位置、交通位置及与其他地区的相对位置等方面说明其在经济发展中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
(3)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知,连云港周边港口众多,竞争激烈,该市工业化程度较低,对经济带动作用较弱;远离上海等大城市,受辐射带动作用较弱,交通布局不合理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连云港的发展。
问题①主要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周边港口联系,发展港口工业,完善交通网络等方面进行回答。问题②则从区域联系、促进产业升级、带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地位等方面进行回答。
请考生从38、39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作的第一题计分。
38.【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马匹与茶叶互换),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化传播古道之一。丽江是茶马古道滇藏线上的重镇,至今保留着较完整的古道遗迹。下图为云南省略图。
分析夏季沿茶马古道滇藏线从香格里拉到拉萨徒步旅游,可能遇到的主要危险。
【答案】夏季多暴雨,山区易诱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穿越高山和进入高原面上时,因缺氧,易发生高原反应;夏季,气温高,虫蛇活动量大,易被叮咬;山高谷深,低海拔处植被茂密,视野有限,易迷路;高海拔处,白天太阳辐射强,易晒伤皮肤,夜晚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易感冒。
【解析】
【分析】茶马古道沿线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山区地形坡度大,岩石破碎,地质灾害多。经过高山高原区,易发生高原反应。结合沿线高原上易缺氧,紫外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山谷中植被茂密,可能迷路等环境特点,分析可能遇到危险。
【详解】茶马古道沿线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山区地形坡度大,岩石破碎,易诱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横断山区、青藏高原的海拔高,穿越高山和进入高原面上时,易缺氧,发生高原反应。夏季气温高,虫蛇活动量大,沿茶马古道滇藏线从香格里拉到拉萨徒步旅游,易被叮咬。沿线山高谷深,低海拔处植被茂密,视野受阻,路标少,有迷路危险。高海拔处,白天太阳辐射强,易晒伤皮肤。夜晚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易感冒,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等危险。
39.【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永久冻土是指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它已经被冰封数千年、甚至几十万年,里面充满着死亡植物等有机物质。青藏高原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拥有面积广袤的永久冻土层。最新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上主要河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炕)的排放通量处于世界的中高水平,引起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分析青藏高原上主要河流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大的原因及其影响。
【答案】全球变暖使青臧高永久冻土融化。土中的有机物通过水循环迁移到河流,有机质在河水运动过程中加速分解,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河流释放温室气体同时也促使气温上升从血引起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之间不断强化的恶性循环现象。
【解析】
整体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青藏高原上主要河流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大的原因,可以从气温变化等方面回答,带来的影响可以从有机质分解、促使气温上升等方面回答。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