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一、单项选择题杨先生从吉林省长春乘飞机到云南省昆明参加会议。如图示意机票信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杨先生从昆明返航时因雾飞机起飞时间出现延误,昆明长水机场此时大雾多发的原因可能是( )A. 海拔高气温低 B. 谷底冷空气下沉 C. 冷锋过境降温多雾 D. 空气湿度大2. 杨先生返程过程中发现飞机飞行时间比预定时间缩短,原因可能是( )A. 西风强劲 B. 返程路程短 C. 天气晴朗 D. 对流较弱【答案】1. B 2. A【解析】【1题详解】从时间上来看是早晨多雾。多雾考虑近地面气温低,昆明地区云贵高原海拔高,这里地表崎岖,山谷众多,夜间容易产生山风,冷空气下沉,使机场附近产生大雾。海拔高但是并不是影响日变化的原因,A排除;昆明纬度低,当地此时更易受准静止锋影响,故C错;昆明冬季多晴朗温暖天气,故D错;故答案选B。【2题详解】昆明——长春是从西南到东北方向,昆明返程方向向东,根据我国位置主要是中纬度地区高空以西风为主所以考虑西风强劲,A对。热岛强度是中心与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能准确反映“热岛效应”的变化状况。“冷岛效应”原指干旱地区夏季时,绿洲、湖泊气温比附近沙漠低的一种局部温凉的小气候现象。目前城市也在广泛开展这个方面的研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3. 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为(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4. 图中①处出现了北京市区夏季午后的“冷岛”现象,可能是因为此处布局了( )A. 住宅区 B. 公园 C. 商业区 D. 农田5. “冷岛效应”会使①处与周边地区相比( )A. 年降水量增多 B. 热量交换增强 C. 空气对流减弱 D. 水汽蒸发加快【答案】3. D 4. B 5. C【解析】【3题详解】热岛效应显著,说明城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值大。读图,报据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判断.大致在1l月-1月城区与郊区之间的等温线最密集.说明温差最大,热岛效应最显著,此时为冬季,D对。【4题详解】图中①处出现了北京市区夏季午后的“冷岛”现象,说明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值减小。住宅区、商业区地表硬化,不会形成冷岛现象,A、C错。公园绿地、水面升温较慢,可能形成冷岛,B对。农田不在市区内,分布在城外郊区,D错。【5题详解】冷岛效应”会使①处与周边地区相比,因气温较低,空气对流减弱,C对。年降水量减少,A错。热量交换减弱,B错。水汽燕发减慢,D错。读亚洲东部10月23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列问题。6. 图中所画锋线错误的是( )A. Ⅰ、Ⅲ B. Ⅰ、Ⅱ C. Ⅱ、Ⅲ D. Ⅲ、Ⅳ7. 引起此时我国北方与华南沿海均出现大风天气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A.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印度低压 B. 冷锋,强热带风暴C. 亚洲高压,暖锋 D. 冷锋、亚洲低压8. 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Ⅲ附近a、b两地间的气压分布状况的是( )A. B. C. D. 【答案】6. D 7. B 8. C【解析】【6题详解】锋面一般与气旋(低压)结合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出现在低压槽线附近,读图可知,图示Ⅲ、Ⅳ为高压脊,故不可能出现锋面。故选D。【7题详解】结合图示我国北方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前锋—冷锋影响而出现大风天气,故AC排除,而我国华南沿海受气旋影响,即热带风暴影响,而出现大风天气。故选B。【8题详解】根据Ⅲ线穿过的两条等压线数值1020和1015,图判断图示Ⅲ为高压脊,故ab之间气压较高,故AB排除,而图示a更接近1010等压线,表示a气压较b低。故选C。西风分速是指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如图示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西风分速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 下列纬度中,西风分速冬夏季差值最大的是( )A. 40°N B. 50°S C. 40°S D. 60°N10. 影响南北半球西风分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洋流性质 D. 地势高低【答案】9. B 10.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海陆分布和气压带风带。考查图文信息获取能力和调用知识的能力。【9题详解】读图可知各纬度西风分速,把所给的四个纬度数冬、夏季西风分速相减便可知,西风分速冬、夏季差值最大是50°S,选择B。【10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半球西风分速小于南半球。影响南、北半球西风分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北半球陆地面积大,西风影响的范围比例小,南半球陆地面积相对较小,受西风的影响的比例相对较大,选择B。洋流性质对其没有影响,C可排除;纬度位置对其影响小,A可排除;地势高低会影响西风分速,但主要是在陆地上比较,在全球来说,还是海陆分布,故D可排除。下图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皆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 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 1.5米 B. 2.5米 C. 7.5米 D. 8.5米12. 从图1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地下水开采过度 B. 地下水污染严重C. 有盐碱化趋势 D. 有荒漠化趋势13. 甲地环境问题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A. 4-5月 B. 6-7月 C. 7-8月 D. 12-1月【答案】11. C 12. A 13. A【解析】【11题详解】由图中河流可以判断等高线的高低,由于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故甲处等高线是55米;由于潜水位与地形一致,所以,潜水位在47米--52米之间,所以,甲处的水井埋藏深度是3米--8米之间。选C。【12题详解】由图可知,甲地潜水位应该在57米---52米之间,但实际上由于甲地周边有一条52米的等潜水位线,按照等高线的规律,甲地潜水位应该在52米以下,低于周边地区。所以,甲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地下水开采过度。选A。【13题详解】根据经纬度可知是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地区。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灌溉用水量大,会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选A。下图中甲、乙为北半球某大洋西侧表层水温等值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 下列选项中对甲、乙两处洋流性质及其分布的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寒流—55° B. 乙—暖流—55° C. 甲—暖流—25° D. 乙—寒流—25°15. 乙洋流对流经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①欧洲西部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 ②撒哈拉沙漠向西延伸到大西洋沿岸 ③纽芬兰渔场的形成 ④海参崴港冰封期较长 ⑤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高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⑤【答案】14. C 15. B【解析】考点: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4题详解】依据洋流的流向和等温线凸向一致判断,甲为北半球寒流,所以A和B错;在根据题文:甲、乙为北半球某大陆西侧,结合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可判断出:北半球大洋西侧洋流性质为暖流,因此C正确,D错误。【15题详解】①为北大西洋暖流所致;②和⑤虽为寒流影响,但寒流在大洋东侧和题文中描述的相矛盾;只有③和④符合题意。选B。下图是我国四条河流各月平均流量图,阴影部分为径流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 四条河流中纬度最低的河流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7. ①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 冰川融水 B. 大气降水 C. 地下水 D. 湖泊水18. 位于东北山区的河流是( )A. ② B. ① C. ③ D. ④【答案】16. C 17. A 18. A【解析】【分析】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16题详解】根据我国的雨带移动对降水量的影响分析,纬度越低则受夏季风影响时间越长,则雨季越长,即河流的汛期越长,故根据图示③河流径流量大、汛期长,因此在四条河流中纬度最低。答案选C【17题详解】读图比较可知为夏季汛期,且流量最小,为西北内陆区内流河,应为冰川融水补给。A正确。【18题详解】东北地区的河流有两个汛期,受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夏季降水影响形成春 汛和夏汛。故图示②符合。A正确图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9. 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经度 C. 纬度 D. 洋流20. 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A. c>d>b B. d>c>b C. c>b>d D. b>c>d【答案】19. C 20. A【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港口的解冻早晚,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从图中判读影响四个港口解冻的因素。读图可知:a港口纬度最高,所以气温最低,那么港口的解冻日期就比其它港口晚,故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港口结冰期的长短,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影响结冰期的因素。在纬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海港的结冰期短,所以b港结冰期最短;c和d港都是淡水港口,但是d港纬度较低,离海近且受海洋的影响大,所以结冰期比c港短。故选A。读图,某海轮由①点出发,沿虚线路径经②、③、④三处,返回原地。回答下列问题。21. 沿途经历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 就海水的平均温度而言,①>②>③>④B. ②处附近海域因离岸风,盛行上升流,饵料丰富,形成渔场C. 从③到④途中,发现沿岸自然带依次出现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体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 航行中一直顺水顺风22. 甲、乙、丙、丁处分布有热带雨林,关于其成因正确的叙述是( )A. 甲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B. 乙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C. 丙处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D. 丁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答案】21. C 22. A【解析】考点:该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21题详解】一般情况下海水均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①和④较高,②和③较低,A错误。②所处区域盛行东南信风,不是离岸风,B错误。从③到④途中,回归线附近受副高和寒流的共同影响,沿岸为热带荒漠,然后向赤道方向依次为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C正确。从①到②途中,是迎着东南信风航行,不是顺风顺水,D错误。答案是C。【22题详解】甲处是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上,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A正确。乙处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受副高的影响,B错误。丙处位于赤道以北,在东北信风控制范围内,C错误。丁处位于赤道上的大陆西岸,受赤道低压带和沿岸暖流的共同影响,降水丰富,D错误。答案是A。在某年上半年,中国从非洲国家安哥拉进口的原油同比增加了24.84%,从而使安哥拉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3. 如在装船的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的石油泄漏,则以下地点可能监测到石油污染的是( )A. 圣保罗 B. 上海C. 悉尼 D. 孟买24. 安哥拉沿海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关于该渔场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沿岸有上升流,饵料丰富B. 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C. 大陆架海区,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D.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答案】23. A 24. B【解析】考点:该题考查大洋表层洋流分布;渔场形成原因。【23题详解】安哥拉在南半球非洲的西海岸,石油泄漏后,油污随本格拉寒流——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流动,沿途海域将受其影响。所以选项A正确。【24题详解】安哥拉地处南半球5°S——20°S之间的大陆西岸,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沿岸有上升流;在浅海大陆架上,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陆上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以上是其形成渔场的原因,该国属热带范围,表层和底层海水的季节交换不明显,选项B正确。下图中①②分别表示不同季节的洋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5. 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洋流②为该海域冬季洋流B. 洋流③④都是寒流C. 洋流③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D. 洋流④使沿岸地区形成了温带荒漠26. 当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为①洋流时,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 自西向东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船只顺风顺水 B. 开普敦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C. 华北平原的小麦正是收割的时候 D. 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答案】25. C 26. A【解析】考点: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季风洋流,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差异。【25题详解】读图示海域是印度洋,①表示该海域冬季洋流流向,A错。②是暖流,④洋流的性质是寒流,B错。③洋流为南赤道暖流,是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风海流,C对。④洋流使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荒漠,D错。【26题详解】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开普敦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正值炎热干燥的季节,B错。此时地中海受西风控制,自西向东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船只顺风顺水,A对。冬季,华北平原小麦正是生长季节,C错。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D错。某地质小组在我国一潮湿、黏重的红色土壤分布区对某一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得到了如图所示数据:甲、乙、丙三处为探测点位置,斜线左侧数据为探测点所在地面的海拔(单位:m),右侧数据为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m)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7. 该区域最适合种植的作物可能是( )A. 春小麦 B. 冬小麦 C. 油茶 D. 哈密瓜28. 乙处构造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 地壳运动 B. 变质作用 C. 风化作用 D. 侵蚀作用【答案】27. C 28. A【解析】【27题详解】根据材料,该地土质黏重,土壤潮湿,颜色是红色土壤,可能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最适合种植的作物可能是油茶。故选C。【28题详解】根据图中数据分析,乙处海拔低,地貌形态应是谷地,从岩层深度看,乙处比甲丙两处埋藏深,应是向斜构造。所以是向斜谷。向斜成谷主要是地壳运动形成的,故答案选A。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丹娘沙丘,位于高原半湿润季风区。它背倚葱茏青山,面临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的沙海。左图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右图为丹娘沙丘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9. 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A. 流水堆积 B. 风力堆积 C. 冰川堆积 D. 海浪堆积30. 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 )A. 印度洋海滩 B. 沿岸疏松的土壤 C. 塔克拉玛干沙漠 D. 附近沙洲和河漫滩31. 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答案】29. B 30. D 31. B【解析】【29题详解】丹娘沙丘位于大峡谷中,不可能是海浪堆积、冰川堆积,故C、D项错误;流水沉积往往形成平原,故A项错误;该地的沙丘主要是在风力作用下由沙粒聚成的沙堆,故B项正确。【30题详解】该地沙丘的外力作用为风力沉积作用,其沙源主要来自附近沙洲和河漫滩,故D项正确;附近土壤不会形成沙丘,故B项错误;距离印度洋和塔克拉玛干沙漠较远,故A、C项错误。【31题详解】沙丘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当冬春季节,风力较大,有利于沙丘的增长;夏季风力较小,降水较多,沙丘增长速度最小,故B项正确。下图为某三角洲上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在7月和1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32. 下列关于该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循环1月比7月活跃 B. 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C. 1月输送的泥沙少于7月 D.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33. 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河流堆积作用最显著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32. C 33. D【解析】【分析】考点定位: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河流地貌的发育。【32题详解】根据图示,该河流位于36°S附近,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7月的河流面积较宽,说明当地冬季流量大,1月的河道较窄,说明夏季流量小。故可推测该河流的汛期在冬季,而夏季流量较小;根据纬度可判断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则C项正确,A错。其径流量主要与降水有关,故B错;植被以常绿硬叶林为主,故D错。【33题详解】根据河道的宽度,可以判断该河大致由甲乙流向丙丁,结合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向左偏,河道凹岸受侵蚀严重,而凸岸泥沙堆积,则河岸受侵蚀作用的强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丙乙甲丁,因此泥沙堆积最严重的是丁,答案选D。拉斯曼丘陵位于南极大陆边缘,面积约40平方千米,是南极大陆为数不多的绿洲之一。常年盛行东南风,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174天,极大风速为43.6米/秒,但并没有形成显著的风力地貌。下图中左图为拉斯曼丘陵的位置示意图,左上图为丘陵局部地区景观图,右图为拉斯曼丘陵地区各月和每小时的强风频率分布图(南极中山站数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34. 关于拉斯曼丘陵地区强风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春季至夏季频率变大,夏季至秋季频率变小B. 春季至夏季频率变小,夏季至秋季频率变大C. 夏季强风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D. 冬季和春季7-12时常出现强风35. 拉斯曼丘陵地区常年风力强劲,风力地貌却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 )①冰川侵蚀了风力地貌 ②风力变率大 ③地表碎屑物少 ④地表被积雪覆盖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36. 作为南极大陆为数不多的绿洲,下列推测与拉斯曼丘陵的自然环境特征相符的是( )A. 稀疏灌丛分布,风力作用强 B. 冰川作用强,多曲折幽深的峡湾C. 暖季苔藓地衣生长旺盛,流水作用弱 D. 海浪作用强,沿海陡崖沙滩交错分布【答案】34. B 35. D 36. C【解析】【34题详解】从图中可知,南半球春季至夏季(9月至次年2月)强凤频丰变小,南丰球夏季至秋李(12月至次年5月)强风频率变大。南丰球冬季强风频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冬季14~20时常出现强风,所以B正确。【35题详解】拉斯曼丘陵地区虽然风力强度大,稳定性高,但是由于地表松长物质(沉积和风1碎屑)稀少,加之积雪的覆益,使地表裸露时间短暂,大大限制了风力作用的进程,故风力地貌不明显,所以D正确。【36题详解】该区域为南极高寒地区的大陆边缘,常年受极地东风影响故风力、冰川、海浪作用明显,水体主要以固态形式存在,流水作用在该地区表现较弱,气候严寒干燥,无法发育灌丛植被,短暂的暖季苔原植被(苦藓、地衣)生长迅速、旺盛,南极大陆由巨厚现代冰川覆益,基底陆地很少出露,故峡湾、海岸地轮难以形成,所以C正确。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7. 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B. 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C. 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D. 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38. 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①断层的发生 ②砂岩沉积 ③页岩沉积 ④岩浆的侵入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②①④⑤ C. ⑤③②④① D. ⑤③④②①【答案】37. C 38. C【解析】【37题详解】图中页岩因属于沉积岩而可能含有化石,A错;花岗岩属于侵入岩,砂岩属于沉积岩,B错;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C对;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地有明显的断层,故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有上升隆起又有下沉,D错。故选C。【38题详解】根据岩层特点可知,该地最早形成了石灰岩,石灰岩受外力侵蚀后又出现了页岩的沉积,后又发生了砂岩的沉积,之后又发生了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了花岗岩,最后发生了断层,使石灰岩、页岩、砂岩、岩浆岩都发生了断裂错位,故答案选C。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下图甲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图乙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9. 图乙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 ( )A. t1 B. t2 C. t1之前 D. t2之前40. 读图,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B. 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C. 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D. 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答案】39. B 40. A【解析】考点定位:湿地-水库的调蓄功能。【39题详解】根据图示:起伏较大的为流经水库前的流量曲线,当进水量与出水量相等的时刻,水库水位达到最高,之后开始出水,据此,水库最高水位出现在t2时刻。选B。【40题详解】降水多少主要受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中水汽含量多少等影响。由于水陆热力性质差异,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所以中心区降水少;而中心区不会常年受高压控制;大气上升运动旺盛和水汽含量变大,会使降水增多。故选A。二、综合题4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答案】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原因: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解析】【分析】考点定位:环境污染及其治理【详解】泉水(地下水)一直是当地人们重要的饮用水源,泉水的污染直接危害当地人们的身体健康;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泉水不同于地表水,更新周期长,一旦遭到污染,很难进行净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泉水(地下水)涉及地区广,管理起来比较困难,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奥里诺科河水系为南美洲第三大水系,流域面积约88万平方千米。河流上游水流湍急,沿途接纳众多支流,下游流经奥里诺科平原,地势低平,河面展宽,河口有面积达2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如图,图A为阿劳卡气候资料统计图,图B示意奥里诺科河流域,图C示意甲、乙水文站全年水位差(正值表示甲水文站水位高于乙水文站水位)。(1)指出甲水文站水位低于乙水文站水位的月份,推测此时期在甲水文站测得含沙量变大的原因。 (2)分析奥里诺科河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答案】(1) 1月到3月(或答12月到次年4月)。原因:在汛期涨水季节,干流(甲水文站)水位高,支流(乙水文站)流速变慢,部分泥沙在支流淤积;在汛后的退水期,干流水位下降,支流流速加快,淤积在支流的泥沙遭到侵蚀并流入干流,使甲水文站含沙量变大。(2) 奥里诺科河流域面积大且地势落差大,地表易被侵蚀,导致河水含沙量大;流域内干、湿季分明,湿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径流量大,河水搬运泥沙能力强;河口地势低平,海水顶托,水流缓慢,利于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入海口海域海水较浅,坡度较缓;海水侵蚀、搬运能力较弱。【解析】【详解】(1)由图文材料可知,图中水位差负值时,甲水文站水位低于乙;该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4月后进入雨季,河流干流水位高,支流(乙水文站)的水位低于干流,干流中携带的泥沙在支流堆积;12月后,该地降水少,干流水位降低,支流泥沙被侵蚀,搬运到干流,故甲水文站测得的含沙量大的时间为干季(河流枯水期)。 (2) 奥里诺科河流域面积大且地势落差大,地表易被侵蚀,导致河水含沙量大;流域内干、湿季分明,湿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径流量大,河水搬运泥沙能力强;河口地势低平,海水顶托,水流缓慢,利于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入海口海域海水较浅,坡度较缓;海水侵蚀、搬运能力较弱。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易经》有言:“天玄而地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距今1万年前中华先民就在黄土高原上耕耘,种植粟黍,发展农业,历经万年而不绝。黄土土质疏松,吸水能力犹如海绵,能使蕴藏在深层土壤中的无机物质上升到顶层,具有“自行肥效”的能力。下图示意黄土高原范国及黄土沉积物特征与厚度分布。(1)描述图中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变化特征。分别分析位置、山地、降水多少对黄土厚度的影响。 (2)若六盘山和秦岭不存在,分析推断图中最厚处黄土会发生的变化。 (3)说明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对黄土厚度、水、肥的正面意义。 【答案】(1)自西北向东南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位置:距沙源地的远近决定了西北风能搬运和沉积黄土的最适距离。山地:首先是山地阻挡减弱了西北风,拦截并沉积黄土;同时也减弱了对已沉积黄土的风蚀和搬运作用。图中有两处厚度最大,一处是六盘山西边附近,因位于贺兰山和乌鞘岭的山口地带,又处于西北季风通道内,受狭管效应风力较大,携带沙尘量大,后受六盘山的阻碍作用,沉积最厚。(另一处,则是贺兰山的海拔对风沙的拦截和减弱作用较弱,使细小的黄土吹往并沉积于更远的该地。降水:降水多少与集中程度影响流水侵蚀搬运的强弱,从而影响黄土厚度 (2)缺少了山地的减弱风力和拦截沙土作用,黄土会向更远处沉积,降水比现在增多,流水侵蚀搬运能力加强,黄土厚度进一步减少 (3)水平梯田比坡耕地减慢坡面流速,同时利于地表水下渗,一方面减少坡面径流,减少流水侵蚀和水土流失,保土;另一方面利于黄土保墒保肥。【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地形、农业特征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1)距沙源地的远近决定了西北风能搬运和沉积黄土的最适距离,处于西北季风通道内,受狭管效应风力较大,携带沙尘量大,后受六盘山的阻碍作用,沉积最厚。(2)若六盘山和秦岭不存在缺少了山地的减弱风力和拦截沙土作用,黄土会向更远处沉积,降水比现在增多,流水侵蚀搬运能力加强。(3)水平梯田比坡耕地减慢坡面流速,具有的意义可以从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坡面径流,减少流水侵蚀和水土流失等方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