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地理】广西桂林市龙胜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试卷

    【地理】广西桂林市龙胜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解析版)第1页
    【地理】广西桂林市龙胜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解析版)第2页
    【地理】广西桂林市龙胜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解析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广西桂林市龙胜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

    广西桂林市龙胜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60分)如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 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  )A. 东南方    B. 西北方C. 东北方    D. 西南方2. 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③地,其路程约为(  )A. 6 600 km    B. 5 000 kmC. 3 330 km    D. 4 200 km【答案】1. A    2. B【解析】【1题详解】西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到160°E;低纬度的范围是0°—30°。图上顺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符合的是④。【2题详解】构建经纬网可以判断①地位于④地的东南方。【3题详解】从②地(30°S)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到60°S,路程为3330km;然后向东到③地,路程为111千米/度×60°×1/2=3330km。一共行走的路程为6600km下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图中甲地时间为   A. 5日5时20分    B. 6日6时20分    C. 6日5时20分    D. 5日6时20分4. 当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A. 悉尼    B. 上海    C. 雅加达    D. 莫斯科【答案】3. B    4. D【解析】【3题详解】此时中时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每相隔1个经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甲地为75°E,地方时比中时区的地方时早5小时,所以此时为6日5时20分,C正确。【4题详解】由于上题判定甲地为5时20分,该时间介于0时—12时之间,所以图示的晨昏线只可能是晨线;同时图示还表明越向北昼越长夜越短,这说明太阳直射点处于向北移动的过程中,且北半球昼长夜短,因而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D正确。下图为北半球某纬线圈的昼夜分割情况,其中AMB为昼弧,α等于23°,据此回答下列各题。5. 此时国际标准时间   A. 9时40分     B. 10时C. 22时20分    D. 21时40分6. α由0°增大到23°的过程中,下列现象可信的   A.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越来越慢      B. 天山牧民由山麓转向山坡放牧C. 悉市尼正午太阳高度渐渐减小    D. 南极地区出现了全球臭氧量最低值【答案】5. C    6. D【解析】【5题详解】根据已知条件,AMB为昼弧,所以25°E的地方时是24时,那么与0°的经度差是25°,时间差是1小时40分,国际标准时间为24时减去1小时40分,等于2220分,故选C。【6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α=0°时,太阳直射赤道,α增大到23°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接近南回归线的地方,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则α由0°增大到23°的过程中,地球接近近日点,公转的线速度越来越快;天山牧民由山坡转向山麓放牧;悉尼正午太阳高度渐渐增大;南极地区将出现全球臭氧量最低值。据此分析选D。左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5月份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此图丙、乙两点间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7. 此时,该区域一定( )A. 温暖晴朗    B. 凉爽阴雨    C. 吹东南风    D. 昼长夜短8. 图中等高线P的数值为 ( )A. 300    B. 400    C. 500    D. 6009. 图中甲村位于乙的 ( )A. 东北方向    B. 正东方向C. 正西方向    D. 西南方向【答案】7. D    8. C    9. B【解析】【7题详解】图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此时是5月份,雨带已经登陆,但天气可能晴朗,也可能阴雨,A、B错。夏季盛行东南风,但不一定此时有风,C错。5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该区域一定 昼长夜短,D对。【8题详解】根据右图剖面线,在D处海拔升高,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图中等高 线P的数值应是递增趋势,数值为500,C对。A、B、D错。【9题详解】右图剖面线表示,乙位于丙的正南方向。据此判断,图中甲村位于乙的正东方向,B对。A、C、D错。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0. 图中山峰与桥梁A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A. 450米    B. 650米C. 750米    D. 850米11. 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乙、丙两村容易受泥石流的影响    B. 乙村、丙村可以通视C. B地夏季降水量大于C地           D. 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答案】10. B    11. A【解析】【10题详解】读图例可知,山峰的海拔为900-1000,桥梁A的海拔为300-400,所以两者的相对高度为500-700。据此选B。【11题详解】根据图中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势高低可知,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地势是由西北、西南、东南三面向东北倾斜;B地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C地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因乙、丙村均三面环山,且降水多,多暴雨,所以受到泥石流的影响。乙村、丙村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不可以通视,据此分析选A。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2. 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变质作用  ④外力作用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F层B. 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C. 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D. A处有可能找到化石【答案】12. C    13. C【解析】【12题详解】因图中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形,可判断该地经过了地壳的水平运动;因有岩浆岩分布,可判断该地经过了岩浆活动;岩浆周围岩石受高温影响,发生了变质作用;沉积岩的形成是外力作用形成,岩层表面遭受外力侵蚀。据此选C。【13题详解】图中显示,F层为向斜,不适宜修地下隧道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背斜地向下打井开采假设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处为沙丘,沙丘的地形坡度是迎风坡坡度平缓,背风坡坡度较陡,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A处为岩浆岩,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A处一般不可能找到化石。据此选C。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4. 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A. a    B. bC. c    D. d15. 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A. a、c、b、d    B. a、b、c、dC. d、c、b、a    D. c、d、a、b16. 当c地昼最长时(  )A. 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B. 北京昼长夜短C. 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D. 北极出现极昼现象【答案】14. D    15. B    16. C【解析】【14题详解】据图可知,a地全年昼夜等长,所以为赤道;b地冬至日昼最长,夏至日昼最短,所以是南半球中纬度地区;c地冬至日昼最长且为极昼而且仅一天极昼,夏至日昼最短且为极夜,所以是南极圈;d从秋分到春分为极夜,从春分到秋分为极昼,所以是北极点。因此,本题选D。【15题详解】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结合上题,a为赤道,b为南半球中纬度地区,c为南极圈,d为北极点,纬度从低到高排序是abcd,线速度由快到慢和其排序一致,故选B。【16题详解】结合上题,c地为南极圈,c地昼最长时为冬至日,此时为12月22日,接近近日点,北京昼短夜长,北极出现极夜,上海距直射点最远, 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故选C。下左图为澳大利亚某著名花岗岩景观图(岩石由表及里、层层风化剥离脱落),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7. 左图中的岩石类型属于下图中   A.     B.     C.     D. 18. 下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A.     B.     C.     D. 【答案】17. B    18. B【解析】【17题详解】左图中的岩石呈球状风化,球状风化是花岗岩的特征。图中岩浆火山喷发形成的丁是喷出岩,D错。乙没有喷出地表,是侵入岩,即花岗岩,B对。甲是沉积物堆积形成的,是沉积岩,A错。丙是变质岩,C错。【18题详解】根据上题分析 的岩石类型,形成丙岩石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数字②,B对。是外力作用,固结成岩作用,是冷却凝固作用,A、C、D错。19.近几年,美国成功进行了页岩气革命;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页岩气和可燃冰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可燃冰主要蕴藏在深海。页岩气和可燃冰主要埋藏于   A. 变质岩    B. 沉积岩    C. 侵入岩    D. 喷出岩【答案】B【解析】页岩气和可燃冰主要埋藏于沉积岩,B正确。20.在南非奥兰治河的入海口发现了大量的金刚石砂,这些金刚石砂源自于奥兰治河上游山区的一些死火山通道中的金刚石原生矿。据此回答下题。金刚石原生矿石属于   A. 沉积岩    B. 变质岩    C. 岩浆岩    D. 石英岩【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金刚石砂源自于奥兰治河上游山区的一些死火山通道中的金刚石原生矿,可判断出金刚石是岩浆岩,选C。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 图中乙地的地质构造是(  )A. 向斜    B. 背斜C. 地垒    D. 山岭2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大型工程项目需避开甲地B. 丙地是理想的储油构造C. 在甲地很容易找到地下水D. 乙地形成山岭是因为岩性坚硬【答案】21. A    22. D【解析】【21题详解】乙处岩层中间向下凹陷,是向斜构造,故A正确,B错误;地垒是由断层发育的,山岭属于地形,不属于地质构造,C、D错误。【22题详解】甲地是背斜构造,较为坚固,大型工程项目不需避开; 丙地是断层,不是理想的储油构造;甲地是背斜构造,不易找到地下水;A、 B、C项错误。乙地是向斜构造,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从而形成山岭,D项正确。【点睛】通过内部岩层的特征判断地质构造,通过外部的地势起伏判断地形。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面小题。23. 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地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24. 图中乙地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答案】23. B    24. B【解析】【23题详解】甲处理高压脊不会形成降水;乙处于低压槽,易形成锋面,容易形成降水;丙处于高压中心,不会形成降水;丁处理高压脊不会形成降水,B正确。【24题详解】可以根据等压线画出一地的风向,先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向低压作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北半球向右偏作出风向,可知图中乙地风向为东南风。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5. 图中两山峰的温差为(    A. 1.2            B. 1.2 ℃2.4 ℃C. 2.4 ℃4.8 ℃    D. 0 ℃2.4 ℃26. 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A. 101米    B. 198米    C. 298米    D. 601米【答案】25. D    26. C【解析】【25题详解】要计算两山顶之间的温差,先要知道两地的相对高差,B山顶的高度为1000~1200米,另一山顶为1200~1400米,相对高差为0~400米,对流层气温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0C,所以两山顶的温差为0 ℃2.4 ℃。故选D。【26题详解】适合户外攀岩运动的地方就是图中陡崖处,根据等高线可知,陡崖的底部高度为400~600米,陡崖的顶部高度为1000~800米,所以高差200~600米。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7. 如果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最近的飞行的方(      A. 一直向东              B. 一直向西C. 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D. 一直向东南28. 如果AB所在的纬度为60度,则纬线段AB的长度为(      A. 5000km    B. 10000km    C. 2500km    D. 3000km【答案】27. C    28. A【解析】【27题详解】球面上最近距离的走向,是大圆的劣弧。所以从A地飞往B地的方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据此选C项。【28题详解】纬差1°≈111千米,如果AB所在的纬度为60度,则纬线AB的长度=111×90×cos60°=4995(千米),据此选A。下图为“某河流弯曲处的示意图”,读图回答。29. 下图的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中,能正确反映沿EF断面的是(   )A.       B. C.     D. 30. 有关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E地B. 此河流位于南半球C. 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F地D. 此河流位于北半球【答案】29. D    30. A【解析】【29题详解】本题考查河流的侵蚀作用。在河流弯曲处,凹岸侵蚀严重,凸岸泥沙淤积;图中E岸为凹岸,受侵蚀,河床坡度较大,F处河床坡度小,故D项正确。【30题详解】受物体运动惯性的影响,河流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适宜建港口的是E岸,故A项正确;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故B、D项错误;受物体运动惯性的影响,河流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适宜建港口的是E岸,故C项错误。【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地转偏向力的应用二、综合题(共40分)31. 该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此时北京时间为9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图中A地的经度为       。(2分)(2)若某地的地方时为11点40分,且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该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4分)(3)在昼夜平分的纬线上属东半球的那一段中,为昼半球的部分所跨经度范围(  )(2分)A.小于90°B.大于90°C.等于90°D.等于180°(4)假设一飞机从美国某航空母舰(60°W,40°N)起飞,以每小时1110千米的速度向北匀速飞行,计划沿经线绕地球一周,因故在中国浙江杭州某机场(30°N)降落,飞机飞行了    小时。(2分)【答案】(1)105°W (2分) (2)(160°E,46°52′N) (160°E,0°)  (4分)(3)A (2分)      (4)11(2分)【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读。(1)图示A点所在经线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故时间为18时,由于北京时间为9时,计算A地的经度为105°W。(2)根据北京时间9时,当地地方时11点40分,说明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早2小时40分,则位于北京东侧40°;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而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6.5°,则计算该地区的纬度为0°或47°N。(3)此时昼夜平分的纬线为赤道。属于东半球的范围为20°W向东到160°E,昼半球为6时—18时,计算经度范围为75°E向东到105°W,故两者的交集为75°E---160°E,跨经度85°。(4)材料反映飞行沿经线跨纬度40°N---90°N---30°N,共跨110°,则飞行距离为110*111KM,计算飞行时间约11小时。32.下图为北半球高空气压分布图,图中MN为等高面,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B、C、D、E五处,气压相等的是_______三处;气压最高的是_____处;气压最低的是______ 处。(2)甲乙两处冷热不均,甲、乙两处中受热的是_________处,冷却的是______处。假若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则甲、乙两处中的_________处位于海洋。(3)在近地面,甲处气压比乙处____,丙处实际风向是刮____风。(4)若此图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环流侧视图,则________ 处是城市中心,若丙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选择填空)。A.净化、增湿    B.增温、增湿    C.减湿、减温    D.净化、增温【答案】(1)B、D、E;  A;  C  (2)甲;乙;乙  (3)低;东南  (4)甲;A【解析】1题详解】根据等压面的弯曲和垂直方向气压变化特征判断:图中A、B、C、D、E五处,气压相等的是B、D、E三处;气压最高的是A处;气压最低的是C处。2题详解】根据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分析:甲乙两处冷热不均,甲、乙两处中受热的是甲处,冷却的是乙处。假若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则甲、乙两处中的乙处位于海洋。3题详解】在近地面,甲处气压比乙处低,丙处实际风向是刮东南风。4题详解】若此图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环流侧视图,则甲处是城市中心。若丙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净化、增湿。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考点: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点评:热力环流过程: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气压出现高低差异,促使大气出现从高压到低压的水平运动。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有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33.左图表示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会发酸.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如右图)晾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 (2)从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 (3)评价甲地发展风风力发电的有利条件。 (4)从当地气候条件的角度,说明乙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 【答案】(1)甲地位于乙地西北侧;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绿洲快,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海平面)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即西北风(2)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地,且谷地为西北—东南走向。盛行的西(北)风(或答“与谷地走向一致的气流”)受狭管效应的影响,速度在谷地加快,导致风大(3)有利条件:风能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稀少,移民费用低;风电开发历史悠久;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 较近(任意3点)(4)该地降水稀少,夏季光照强度大且时间长 (或白昼长,太阳高度较大),多干热风,荫房四壁的孔洞既便于通风,又可避免阳光直射【解析】【详解】(1)冷热不均是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地表受热较多的地方,气流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地表受热较少的地方,气流冷却下降,形成高压,在近地面上形成从高压吹向低压方向的风。图中甲、乙两地的下垫面不同,二者分别为绿洲和沙漠,夏季受热状况不同,绿洲近地面气温低形成高压,沙漠气温高,形成低压,二者之间的气压差异及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从甲地吹向乙地的西北风。(2)图中显示,从甲地向东和向西海拔高度增加,因此该地为谷地地形,呈西北-东南走向;该地处于我国西北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西北风强劲,加之狭管效应的影响,风速在谷地加快,导致此地多大风。(3)风力发电的条件评价可从风能资源、地价、移民费用、开发历史、市场、资金、技术等方面回答,注意评价类题目既需要评价有利条件,也需要评价不利条件。(4)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光照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多大风天气,荫房四壁的孔洞既便于通风,又避免阳光照射导致葡萄干发酸。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