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展开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 2019 届高三上学期
第一次调研考试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 11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挪威(下图)渔业资源丰富,该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大,而且出口率非常高,是世界重要的水产品出口 国,其中三文鱼出口占到全世界的 53%,中国 95%的进口三文鱼都是来自挪威。挪威三文鱼肉质鲜美,营养 价值高,颇受中国人民的喜爱,目前大多三文鱼从打捞到运抵中国市场只需三天,根据材料回答 1—3 题。
1.挪威水产品出口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人口少 B.产品质量好
C.水产品产量丰富 D.产品种类多
2.目前大多挪威三文鱼运往中国的主要交通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海洋运输
C.航空运输 D.公路运输
3.与世界大渔场相比,挪威三文鱼肉质鲜美、品质优越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寒暖流交汇处 B.海水冷而纯净
C.海岸曲折,峡湾众多 D.鱼类饵料丰富
湖南江永县属南岭山脉的山地丘陵区,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富含硒等多种微量元素,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香柚之乡”。该地柚子的采摘时间一般在霜降后,果肉的糖分直接影响收购价格。据此回答 4~5 题。
4.湖南江永成为中国香柚之乡,闻名全国的主要原因是( )
A.政策支持 B.交通条件改善
C.品质优良 D.市场广阔
5.受台风影响,江永香柚采摘期延后到立冬才开始摘的主要原因是 ( )
A.延长生长期,利于保鲜 B.增加果肉微量元素含量
C.错开上市高峰期,提高价格 D.日较差增大,提高品质
2017 年 10 月,“中国天眼”首次发现新脉冲星,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中国天眼”位于贵州省平 塘县大窝凼。图(a)为“中国天眼”景观图,图(b)为某同学手绘大窝凼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 6~7 题。
6.“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的主要原因有( )
①光照较好,空气稀薄清新 ②地形独特,建设工程量小
③人烟稀少,电磁波干扰小 ④环境优美,吸引高科技人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图(b)示意大窝凼( )
A.主要是过度放牧造成 B.形成与风力侵蚀有关
C.地质构造与泰山相似 D.分布地区多为石灰岩
下图示意 2017 年 8 月 24 日南京市城区两个监测点地表短时流量监测数据统计。读图,回答第 8~9题。
8.据图中数据可推断( )
A.该日午后暑热程度有所减轻 B.地表短时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同步
C.南京正值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 D.甲测点附近植被覆盖率比乙测点附近高
9.图中监测数据可用于( )
A.分析大气湿度,评估环境质量 B.估算雨水可回收量,增加城市供水来源
C.监测流量变化,做好防洪准备 D.提供实时气象预报,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河流的流量、流速及流域内的土质状况等都会影响河流含沙量,而所含泥沙矿物成分的不同也会影响河流的水质和水色。由于渭河流经地区土壤所含矿物成分的原因,当渭河含沙量达到 10kg/m³时,水色便 呈赤黄色了,从而在某些季节在泾河(渭河的支流)、渭河交汇处容易出现“泾渭分明”的景观。读渭河、 泾河流量及含沙量统计表,完成 10~11 题。
河流 | 平均径流量 (亿 m³) | 汛期平均径流量 (亿 m³) | 汛期平均含沙量 (kg/m³) | 枯水期平均含沙量 (kg/m³) |
渭河 | 22.9 | 39.7 | 40.1 | 10.1 |
泾河 | 13.9 | 23.9 | 268 | 5.75 |
10. 与渭河相比,泾河枯水期含沙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坡度较小 B.降水量小
C.支流较多 D.植被稀疏
11. “泾渭分明”景观容易出现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 题--第 37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43题--第 44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 分)
的的喀喀湖位于安第斯山脉,湖面海拔约 3800m,面积约为 8300 平方千米,平均水深 140-180 米,是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构造淡水湖。马铃薯性喜凉,地下薯块生长偏好深厚疏松、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土壤环境,气温下降到-2℃时幼 苗易受冻害。的的喀喀湖流域是印第安人培植马铃薯的原产地,印第安人发明的“台田”技术(在湖畔平原修筑沟渠、水塘与高台)使马铃薯产量得到显著的提高。
(1)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地势最高的大湖,试分析该湖终年不冻的原因。(8分)
(2)根据的的喀喀湖的位置和气候资料,指出威胁的的喀喀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8 分)
(3)结合“台田”示意图,说明“台田”技术在马铃薯保产增产中的作用。(8 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22分)。
云南乌蒙山主峰之一的大山包(下图左),海拔 3100 米左右,这里夏季芳草遍野,草原一望无际,冬季则山舞银蛇,雪雾弥漫。大山包山上分布着众多的海眼(出露地表的泉眼),即使在冬季也不干涸(下图右),黑颈鹤主要以植物的根茎叶、水藻和小鱼为食,主要繁殖在青藏高原,每年9月黑颈鹤便会成群结队地南迁到大山包越冬。大山包湿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黑颈鹤降临高原就会带来瑞雪。
(1)根据“海眼形成示意图”,描述海眼形成的过程。(6分)
(2)分析黑颈鹤降临高原就会带来瑞雪及海眼冬季不干涸的原因。(8分)
(3)分析黑颈鹤迁徙至大山包越冬的主要原因。(6分)
请考生在第 43、44 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10 分)
武汉大学是一所位于湖北武汉市的中国重点综合研究型大学,是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学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其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武汉大学校因以樱花最为闻名,有樱花城堡、樱花大道、樱顶、珞珈广场等相关景点。每年三月中旬,樱花盛开 的时候,武汉大学校园都会吸引全国数百万游客前来赏花。下图为武汉大学景观图。
分析武汉大学开展樱花游的有利条件和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44.【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10 分)
鄱阳湖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它汇集了赣、抚、信、修、饶五水,在湖口附近注入长江。2015 年入 冬以来,鄱阳湖进入枯水期,湖洲变成万亩“草原”。近年来,江西省酝酿在湖口修建鄱阳湖大坝。
分析鄱阳湖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10分)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答案 | A | C | B | C | D | B | D | A | C | A | D |
36.(24 分)
(1)(8 分)地处低纬地区(2 分);处于板块张裂地带,地热丰富(2 分);周围群山环抱(地势高), 阻挡冷空气侵入(2 分);湖泊面积大,水量大,不易结冰(2 分)。
(2)(8 分)低温,冻害(2 分),夜间(2 分);洪涝灾害,夏季(雨季、1 一 3 月或 12 月至次年 3 月)(2分);旱灾,其他季节(4—12 月或 4 一 11 月,答春、秋季即可得分) (2 分)。
(3)(8 分)修筑台田抬高了农田的地势,方便排除土壤中多余的水分(2 分);同时使土壤变得深厚疏 松,利于马铃薯生长(2 分);沟渠、水塘增大水体面积,可提高夜间温度,有效减少低温、冻害对高台农作物的损害(2 分)。该地气候干湿分明,修建沟渠、水塘,利于雨季排蓄洪水,旱季提供灌溉水源,减少 旱涝灾害发生(2 分)。
37.(22 分)
(1)大山包的岩层由两层不同性质的岩石组成,上层玄武岩孔隙多,能够储存地下水,(2 分)下层花岗岩 紧致坚固,能够阻隔水分流失,(2 分)地下水受重力作用下降,并通过岩石裂隙出露地表,(2 分)形成海眼。(三方面每一方面 2 分,共 6 分)
(2)冬季,北半球的西风气流在南移的过程中遇到了青藏高原的阻隔,其中的南支西风气流沿着青藏高原的 南缘向东移动,沿途携带大量水汽,在云贵高原遇到南下的冷空气,容易产生降雪,每年冬季黑颈鹤正是 借助这支西南风从青藏高原一路乘风而来,伴随着暖湿气流抵达大山包,因此人们把黑颈鹤视为带来瑞雪 的神鸟;(6 分)(改卷说明:如果能够说明冬季此处受准静止锋的影响且处于降水一侧,则可以得 4 分) 正是因为这里冬季的降水比较丰沛,为地下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补给,海眼冬季也不干涸。(2 分) (3)大山包冬季温度较高,草场宽阔,草甸沼泽星落棋布,水草丰盛,有充足的食物;海眼为其提供充足且 优质的水源;国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影响小。(任答其中三点得 6 分)
43.(10 分)【旅游地理】 有利条件:武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校园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校园充满了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吸引游客前往观光;现代网络信息传播手段的提升和普及,提升了知名度。(答出 3 点得 6 分) 不利影响:干扰日常的教学秩序;破坏校园环境;给校园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答出 2 点得 4 分)
44.(10 分)【环境保护】
有利影响:有利于鱼类生长繁殖,(2 分)为候鸟越冬提供栖息地,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2 分) 不利影响: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闸门关闭时,鄱阳湖形成封闭水体,成为静水环境,纳污能力大大下降;(2 分)枯水季节可能发生类似于太湖蓝藻爆发事件(水体富营养化);(2 分)在枯水期,长江中下游来水减少,水质变差。破坏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物多样性。(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