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高考最后一卷(二)(解析版)
展开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高考最后一卷(二)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4分)
众创空间是在新的创新范式下发展起来的针对早期创新创业的线下实体或线上虚拟或线下实体与 线上虚拟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载体)。长三角地区众创空间发展迅猛,截至2016年年底,其国家级众创空间数量约占全国总数的18%,涉及电子信息、互联网、智能硬件、生物医药等领域。如图为长三角地区国家级众创空间地理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长三角地区国家级众创空间( )
A.高度集中分布 B.集聚与分散并存
C.主要依托人口数量 D.产业领域单一化
【分析】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中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解答】解:读图可知,长三角地区国家级众创空间集聚与分散并存;众创空间主要依托政府的支持,与当地人口数量关系不大,与当地人才、科技有关;由材料可知,长三角地区众创空间产业领域多 样化。
故选:B。
【点评】本题以长三角地区国家级众创空间地理分布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2.长三角地区的众创空间在空间布局上既不会随机分布也不可能均匀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
A.区域条件差异 B.创新主体不同
C.政府政策差异 D.信息化差异显著
【分析】区域差异比较主要从自然与人文两个方面比较:自然环境从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比较;人文环境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社会(人口、城市化)、文化等方面比较。
【解答】解:众创空间在空间布局上既不会随机分布也不可能均匀分布,其主要原因是区域条件差异,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素质以及特定的区域文化等; 创新主体差异不大;国家对长三角各地区众创空间的优惠政策相差不大;长三角区域内信息化差异较小。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有利于众创空间发展的是( )
①创新活力髙②创新投入大 ③开放程度低④劳动力素质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分析】城市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海拔较低的滨海、滨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带。气候:气候、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带;河流:提供水源、水运、军事防御。矿产: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交通、政治、军事、宗教。
【解答】解:有利于众创空间发展的条件包括创新活力高、创新投入大、劳 力素质高,所以②④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难度不大。
芝加哥市位于美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密歇根湖西南岸,作为美国中西部的老工业区,其兴衰历程与制造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如图为芝加哥地区的河流和运河示意图。读图回答4一5题。
4.芝加哥不是滨海城市但胜似滨海城市,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
A.环境优美 B.湖泊面积广
C.工业类型齐全 D.水运发达
【分析】城市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海拔较低的滨海、滨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带。气候:气候、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带;河流:提供水源、水运、军事防御。矿产: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交通、政治、军事、宗教。
【解答】解:芝加哥不是滨海城 市但胜似滨海城市,其主要原因有芝加哥湖泊面积广、水运 发达、环境优美;工业类型齐全不是滨海城市的特点,因此 工业类型齐全少不是其主要原因。
故选:C。
【点评】本题以芝加哥地区的河流和运河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5.引起芝加哥地区制造业郊区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人口数量的下降 B.市场需求的变化
C.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 D.政府行政干预
【分析】产业转移: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市场、内部交易成本。产业转移的目的:企业生产追求更高的利润。其他因素: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解答】解:芝加哥地区制 造业郊区化的原因之一是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一方面是 美国州际高速公路网的建成,另一方面是大型卡车的制造 和广泛应用使公路运输成本降低。
故选:C。
【点评】本题以芝加哥地区的河流和运河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土壤水是植被进行调节和遏制坡面侵蚀发育的重要因子。分析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含水量妁变化特 征,可以为区域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如图为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下的不同月份土壤平均含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6﹣8题。
6.土壤平均含水量最高的植被类型是( )
A.沙棘 B.草地 C.油松 D.油松
【分析】土壤含水量一般是指土壤绝对含水量,即100g烘干土中含有若干克水分,也称土壤含水率。测定土壤含水量可掌握作物对水的需要情况,对农业生产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解答】解:由图可以得知,草地平均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沙棘、油松、沙棘油松混交林地。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图表的判读,获取图中信息即可。
7.草地枯枝落叶层最厚,有利于( )
A.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B.增加土壤水分的散失
C.减少土壤生物量 D.增强土壤侵蚀发育
【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解答】解:草地枯枝落叶层的存在可以有效减弱土壤水分的蒸发、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增加土壤生物量、减弱土壤侵蚀发育。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
8.草地较其他植被类型的深层土壤含水量高,主要原因可能是草地( )
A.坡度大 B.升温快 C.根系浅 D.根系深
【分析】土壤含水量一般是指土壤绝对含水量,即100g烘干土中含有若干克水分,也称土壤含水率。测定土壤含水量可掌握作物对水的需要情况,对农业生产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解答】解:土壤表层水的减少主要是由于水分蒸发,深层水的减少主 要是由于植物吸收。且草地根系较浅,深层水分消耗少,故 土壤深层含水量高;坡度大、升温快不会导致深层土壤含水量髙于其他植被类型。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获取图文中信息即可。
某观测实验站(39°50′E,102°27'E)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音德尔图湖(图甲)的一个湖心岛上,海拔1169m。音德尔图湖面积大约为1.01km2.图乙为该观测站测得的湖面上辐射四分量(太阳辐射、湖面反射辐射、大气逆辐射、湖面辐射)季节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9.观测站可以观测到音德尔图湖面( )
①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②昼夜风向存在明显差异
③夏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④水平风速小于北岸陆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分析】由于陆地和湖泊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陆地升温比湖泊快,形成低压中心,晚上陆地降温比湖泊快,形成高于中心。
【解答】由于陆地和湖泊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音德尔图湖升温较陆地慢,形成高压中心,风由湖泊吹向陆地;晚上音德尔图湖降温较陆地慢,形成低压中心,风由陆地吹向湖泊,故①错误,②正确;
夏季音德尔图湖蒸发旺盛,水汽充足,降水量较大,③错误;
由于陆地和湖泊热力性质差异,音德尔图昼夜温差较陆地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陆地小,水平风速小于北岸陆地,④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陆地和湖泊热力性质差异,结合大气水平运动的相关知识分析即可。
10.图乙中曲线a、b、c、d分别表示( )
A.湖面反射辐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湖面辐射
B.湖面反射辐射、大气逆辐射、湖面辐射、太阳辐射
C.湖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湖面反射辐射、太阳辐射
D.湖面辐射、太阳辐射、湖面反射辐射、大气逆辐射
【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解答】解:由图可知,d是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c湖面反射仍是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a湖面辐射是长波辐射,b云层辐射属于大气逆辐射,属于长波辐射。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即可。
11.7月份一个晴朗的白天,观测站可能观测到( )
A.a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晚于d
B.b最低值出现在日落后
C.c在日出后一直增加
D.d在北京时间11时达到最大值
【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由图可知,d是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c湖面反射仍是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a湖面辐射是长波辐射,b云层辐射属于大气逆辐射,属于长波辐射。
【解答】解:7月份一个晴朗的白天,观测站可能观测到b最低值出现在日落后;a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早于d;c在日出后先增加后减小;d在北京时间13时左右达到最大值。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即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12.(2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蘑菇一般生长在温暖、潮湿、富含有机物质的环境中。云南大多数地方都产野生蘑菇,野生蘑菇的种类和产量居全国首位,全国市场上约70%的野生食用蘑菇都产自云南,云南野生蘑菇还出口到欧洲、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额在云南农产品中的排位仅次于烟草、咖啡和蔬菜。
(1)推测蘑菇的生长习性。
(2)说出云南野生蘑菇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3)指出云南利用蘑菇资源可以发展的产业。
(4)有人建议,云南省应限制野生蘑菇资源的开采。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分析】蘑菇经过大自然的选择而生存下来,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活习性。对环境条件的反应可以从温度、湿度、酸碱度、空气、光照等方面讨论。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1)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3)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解答】解:(1)蘑菇的生长习性,需要结合材料信息,从热量、水分、土壤等方面回答。
(2)云南蘑菇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可以从原料、劳动力、政策等方面回答。
(3)利用蘑菇可以发展的产业可以从蘑菇加工、蘑菇 采摘等农家乐方面回答。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赞同、不赞同均可,但要依据区域特征和材料中的信息,给 自己的观点找到科学的依据。
故答案为:
(1)喜温;喜湿;喜肥沃土壤。
(2)蘑菇资源种类繁多,产量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国家政 策支持;市场潜力大;水陆交通便利。
(3)蘑菇加工;蘑藤采摘等农家乐;产品制造。
(4)赞同。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大力开采蘑菇资源容易 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且不易恢复;当地需求量小,市场不足。 不赞同。影响农民收入;不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点评】本题以野生蘑菇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13.(24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关岛是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最南端的岛屿,气温稳定,年均温度在26﹣27℃,气温很少高于30℃或低于24℃,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北部海湾平静,地势南高北低,河流集中于南部,大多短小湍急,农业多集中于北部。关岛大力发展公路建设,交通便利。如图为关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指出关岛年平均气温较为稳定的表现。
(2)说明关岛北部海湾平静的原因。
(3)分析关岛农业多集中于北部的有利自然条件。
(4)阐述关岛大力发展公路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
【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1.纬度位置: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与纬线平行;2.海陆位置: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海洋高于陆地,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3.海拔高度: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递减(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 等温线大体与等高线平行;4.洋流:同纬度暖流流经地区高于寒流流经地区 等温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5.人类活动:同一城市市区气温高于郊区。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解答】解:(1)关岛年平均气温较为稳定的表现,可以 从气候、年均温、年温差等方面回答。
(2)关岛北部海湾平静的原因,可以从北部海域较封闭、处于信风带背 风坡等方面回答。
(3)关岛农业多集中于北部的有利自然条件,可以从关岛北部的地形、土壤等方面回答。。
(4)关岛大力发展公路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可以 从完善城市交通网、加强地域联系、促进城市等级提升、扩 大城市服务范围、改善城市空间结构等方面回答。
故答案为:(1)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高;气温年 较差小;气温年波动较小。
(2)北部海域较封闭;植被较茂盛,对风力阻挡作用强;处 于信风带背风坡,风力较小。
(3)北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风浪小。
(4)完善城市间交通网,加强联系;促进城市等级提升;城 市服务范围扩大;城市服务功能增强;改善城市空间结构。
【点评】本题以关岛地理位置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14.(10分)对于我国来说,葡萄酒只是个舶来品,国内学者对葡萄酒旅游业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的葡萄酒旅游业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开发模式,葡萄酒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发展葡萄酒旅游业顺应了我国消费需求升级的趋势,研究葡萄酒旅游产业创新路径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说明拓宽葡萄酒产品体系对旅游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分析】拓宽葡萄酒产品体系对旅游的积极影响可以从扩大产业竞争力、丰富传统旅游业的内涵和发展空间、提高当地旅游吸引力、满足旅游市场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提 髙知名度,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回答。
【解答】解:读图文材料,拓宽葡萄酒产品体系对旅游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是扩大旅游产业竞争力;丰富传统旅游业的内涵和发展空间;提高当地旅游吸引力;满足游客个性化、多 样化的需求;提高当地旅游业的知名度;促进当地旅游业 生态、可持续发展。
故答案为:
扩大旅游产业竞争力;丰富传统旅游业的内涵和发展空间;提高当地旅游吸引力;满足游客个性化、多 样化的需求;提高当地旅游业的知名度;促进当地旅游业 生态、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拓宽葡萄酒产品体系对旅游业发展的积极影响,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15.会展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无烟产业”,该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会展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加剧。一般的会展活动流程可以分为展前准备、展中管理与展后调研三个环节。
流程 | 活动内容 |
展前准备 | 选址;组展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组展预算;工作人员的安排,展览场地的预算和最终确定;展位营销;观众营销;标准展位的设计和搭建;参展商参展流程确定(主要是策划参展商手册,包括参展申请、展位确定、展品运输、参展人员接待等内容);观众参观流程确定(主要是策划参观指南);关联单位(如赞助单位、合作单位等)谈判和签约;广告和公共关系策划(宣传资料的准备、媒体安排)等 |
展中管理 | 证件办理;开幕式策划;现场控制安排(人员进出管理、展位管理、展品管理、宣传品管理、卫生环境控制、侵权事件的防控);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撤展管理办法制定和闭幕式策划等 |
展后评估 | 展台、展品的拆卸和搬离;组展效果评估的内容确定;展后联系工作安排等 |
说出会展污染物的特点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分析】会展污染物的特点主要从表格中进行读取分析,特点:总量大且相对集中;种类少且可回收率高。
防治措施有简化展馆和展厅的空间构造、隔断和体量设计; 现场建立完善的垃圾收集系统;通过社会媒体大力宣传生 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会展主办方和参展商以及各会展参与人员共同形成绿色会展发展意识。
【解答】解:首先说出会展污染物的特点,防治措施可以从简化展馆和展厅的空间构造、隔断和体量设计,现场建立完 善的垃圾收集系统,通过社会媒体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 知识,引导会展主办方和参展商以及各会展参与人员共同 形成绿色会展的发展意识等方面回答。
故答案为:
特点:总量大且相对集中;种类少且可回收率高。
防治措施:简化展馆和展厅的空间构造、隔断和体量设计; 现场建立完善的垃圾收集系统;通过社会媒体大力宣传生 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会展主办方和参展商以及各会展参与人员共同形成绿色会展发展意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会展污染物的特点及防治,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