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湖北省黄冈市黄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展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读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完成下面小题。1. 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C. 海拔高度 D. 洋流性质2. 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 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C. 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 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3. 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 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C. 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 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答案】1. A 2. C 3. A【解析】本题中国的气候、河流、自然区的划分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题详解】由表中数据可知,①②③④四地气温差别较小,降水差异很大,所以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应为海陆位置。由于四地均位于我国北纬35°~40°之间,所以B项错;四地气温 (尤其7月气温)差别很小,说明海拔影响小,所以C项错;四地按由沿海向内陆排序应为③②④①,而洋流只能影响沿海地区,所以D项错,故正确答案为A。【2题详解】②③两地年降水量均在400毫米以上,所以位于我国季风区。我国易形成春汛的河流在东北地区,而根据表中数据可知①地位于西北,③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所以A项错;①④两地7月均温都在20℃以上,不可能位于青藏高寒区,所以B项错;②地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应为半湿润区,所以D项错,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3题详解】①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因此农业生产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②地位于半湿润季风区,种植业比重要高于畜牧业,为我国主要旱作农业区,故B项错;③地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故为旱地农业,C项错;④地并不位于青藏高寒区,故D项错,因此正确答案应为A。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C. 常绿硬叶林 D. 针叶林5. 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 用地类型差异 B. 居民爱好差异 C. 景观规划差异 D. 行政管辖不同6. 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气温 B. 降水 C. 光照 D. 土壤【答案】4. B 5. D 6. A【解析】【4题详解】由题中日期“3月25日”和“杂树中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推知该地植被在冬季时树叶落完,春季时长出新叶,说明此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所以当地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区独有的植被,我国无地中海气候分布;针叶林分布于较高纬度,不合题意。【5题详解】两侧用地类型相同,均为绿化用地,排除A;隔离带用于城市交通管理,非居民观赏功能,且种植植物相同,不存在居民的喜好影响,排除B;根据材料中提到,数年前两侧植被类型相同,排除C。因此造成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6题详解】由于常绿灌木冬季不落叶,所以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景观植物的最大用途就是营造城市景观,因此需要保持常绿。而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大多数植物都在冬季落叶,故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气温低,热量不足,制约了常绿灌木的栽种范围。下图是我国某河、湖水位变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回答下面小题。7. 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A. 华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江淮地区 D. 东北地区8. 关于该区域河、湖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 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 B.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化C. 时间点③比①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 D. 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答案】7. C 8. C【解析】【7题详解】该区域河、湖水位较高的季节为夏季(5-10月左右),且在7月左右水位低,我国江淮地区夏季多雨,但在7、8月份受副高的影响,降水少,出现伏旱天气,所以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江淮地区。故选C。【8题详解】据图信息可知,湖泊在时间点②时湖泊水位较高,所以储水量并非最小,A项错误。湖泊水位和河流水位变化大致一致,但并非同步变化,总体上湖泊水位的变化滞后于河流水位的变化,B项错误。时间点③处比①处河流和湖泊之间的水位差大,河、湖之间水体的补给更快,C项正确。湖泊和河流有互补关系,其补给状况由两者的水位高低确定,图示大多数时间是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是河流补给湖泊,D项错误。故选C。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 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10. 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 葫芦岛 B. 秦皇岛 C. 大连 D. 烟台11. 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 成本过高 B. 破坏环境 C. 资源量不足 D. 市场需求不足【答案】9. B 10. A 11. A【解析】【9题详解】读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图可知,甲、乙两地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20~40之间,丙、丁两地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0~20之间。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应当越厚,据此可排除C、D两项;甲地位于渤海内部,远离海岸,海水相对较深,受海洋影响大,虽纬度略高但水温较高,因而结冰期较短且海冰较薄。而乙地位于渤海边缘,靠近大陆,海水较浅,受大陆影响大,虽纬度略低但水温较低,因而结冰期较长且冰层厚。故选B。【10题详解】比较四个城市,葫芦岛市附近海域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60~80之间,说明当地海冰结冰期最长、厚度最大,因而单位面积的海冰资源最丰富。故选A。【11题详解】海冰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但目前渤海海冰没有大规模开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开采难度较大,成本过高。故选A。开采海冰基本不会破坏环境,B项错;图文资料显示渤海海冰资源丰富,C项错;周边地区水资源紧张,市场需求量大,D项错。利用耕地重心移动轨迹图能及时获取耕地重心迁移信息,并直观反映耕地分布变化特征。下图为1953—2005年陕西省耕地重心移动散点图。陕西省北部是陕北黄土高原,中部是关中渭河平原,南部是陕南秦巴山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2. 1953—1998年,耕地重心移动使北部地区A. 降水强度降低 B. 蒸发增强 C. 地表径流增大 D. 下渗量增多13. 2000—2001年,陕西省耕地重心转移的主要原因是A. 中部城市化速度加快 B. 北部退耕还林还草C. 南部种植业结构调整 D. 北部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答案】12. C 13. B【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知识的灵活分析应用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耕地资源分布和变化,主要重视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12题详解】根据图中曲线,1953—1998年,根据耕地重心向北移动,使北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大,C对。不影响降水强度,A错。蒸发主要受气温影响,不会增强,B错。下渗减少,D错。【13题详解】2000—2001年,陕西省耕地重心向南转移,主要是生态保护,北部退耕还林还草,B对,D错。与城市化速度无关,A错。南部是耕地,没有体现种植结构的变化,C错。下图为我国某种能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4. 该能源最有可能是A. 太阳能 B. 核能 C. 风能 D. 地热能15. M地数值较小,其主要原因是( )A. 纬度较高 B. 距海较远 C. 地形封闭 D. 植被稀疏【答案】14. C 15. 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能源分布状况。风能主要分布在地形较为平坦、空气流动性好的内陆高原、平原和沿海平原地带。内陆盆地地区,由于地形封闭,空气流动性差,风能资源少。【14题详解】图示能源集中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东部高原和平原、青藏高原及沿海平原,判断是风能。太阳能在我国主要是青藏高原、西北内陆多;核能主要在沿海地带;地热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断裂带处。选C正确。【15题详解】M是四川盆地,地形封闭,空气流动受阻,风能资源较少。选C正确。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经纬度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6. 下列地形区中,与图中所示地形区距离最近的是A. 内蒙古高原 B. 准噶尔盆地C. 山东丘陵 D. 黄土高原17. 图示地形区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有A. 青稞和油菜 B. 水稻和柑橘C. 大豆和甜菜 D. 小麦和棉花18. 图示地形区在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应该注意A. 红壤的改良 B. 黑土的利用和保护C. 沼泽的开垦 D. 土地荒漠化【答案】16. A 17. C 18. B【解析】【16题详解】根据经纬度,图示位于我国东北平原,与图中所示地形区距离最近的是内蒙古高原,以大兴安岭为界,A对。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西北,B错。山东丘陵与东北平原之间有渤海、华北平原,距离较远,C错。黄土高原与东北平原有华北平原相隔,距离远,D错。【17题详解】图示地形区纬度较高,位于中温带,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有大豆和甜菜,C对。青稞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油菜属于亚热带油料作物,A错。水稻和柑橘属于热带、亚热带作物,B错。该地适宜春小麦种植,不适宜冬小麦种植,棉花是暖温带、亚热带作物,D错。【18题详解】图示地形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在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应该注意黑土的利用和保护,B对。该地土壤是黑土,A错。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不适宜沼泽的开垦,C错。该地气温较低,蒸发弱,属于湿润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轻,D错。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9. 据图可知A. 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 B. 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C. 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 D. 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20. 该区域A. 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 B. 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C. 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 D. 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21. 芒种至小暑期间,A. 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 B. 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C. 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长 D. “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答案】19. B 20. A 21. C【解析】【19题详解】春分(3月21日)之后为清明节,读图可知清明节之前30°N以北地区多为晴朗天气,降水少;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35°N以北地区秋高气爽;伏旱位于35°N以南地区的长江中游地区。【20题详解】根据该区域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绝大部分属于外流区,东部降水受季风影响大,人口密度南部大于北部。【21题详解】根据二十四节气先后顺序,芒种→夏至→小暑,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则可知芒种至小暑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夏至前后,我国普遍气温高,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小;塔里木河蒸发量大,气温高,高山冰雪融化量也大,不会出现断流;北京纬度高于上海,所以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大;此时南极出现极夜,不适合科考。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2. 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形C. 季风 D. 海陆位置23. 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 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 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 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答案】22. B 23. D【解析】【22题详解】我国位于25°N-35°N之间的国土范围广大,可见纬度因素不是我国亚热带范围小的原因,季风和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的多少,与热量带关系不大,因受北部秦岭山脉和西部横断山脉的阻挡,以及青藏高原的隆起等地形、地势的影响,使我国亚热带范围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范围较小。【23题详解】亚热带最突出特征是最冷月气温在零度以上,气温的年较差小,所以只需考虑影响最冷月气温的冬季风的影响即可,由于我国冬季风势力强,影响范围广,使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偏低,导致亚热带位置偏南。二、综合题(3小题,共54分)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喜马拉雅山—岗日嘎布山脉的南部、喜马拉雅东段与岗日嘎布山脉的南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墨脱有“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之称,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结构复杂,生长着樟木、楠木、乌木、铁木、红豆杉和有“天然活化石”之称的桫椤等80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墨脱北、东、西三面高山环绕,平均海拔1200米,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两座山峰是东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两座山峰,地势由北向南急剧下降,北部为海拔高达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南缘巴昔卡海拔仅155米,北部山谷现代冰川发育。(1)指出墨脱的地形特征。 (2)分析墨脱有“植物类型天然博物馆”美誉之称的原因。 (3)简述墨脱开发水能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 (4)说明墨脱周边山谷多现代冰川发育的原因。【答案】(1)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地势北高南低,地形起伏较大;北、西、东三面环山,河谷深切,山高谷深。(2)墨脱地区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生物资源丰富;山脉垂直高差大,气候差异显著,植物种群多样;人口密度小,人类对环境干扰小;当地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对植被破坏小。(3)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拐弯处,河道落差大;降水量丰富、支流多,河流径流量大;位于亚热带,河流无结冰期。(4)山脉海拔高,气温垂直变化大,气温低;河谷地形,印度洋水汽沿河谷深入,水汽充足,降水丰富。【解析】考查地形特征,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现代冰川发育的原因。(1)地形特征要分析地形类型与地势。读图例图形可知,墨脱的地形特征是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地势北高南低,起伏大;北、西、东三面环山,河谷深切,山高谷深。(2)墨脱有“植物类型天然博物馆”美誉之称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与人文因素。自然原因是墨脱地区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生物资源丰富;山脉垂直高差大,气候差异显著,植物种群多样;人文因素影响是人口密度小,人类对环境干扰小;当地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对植被破坏小。(3)流量与落差是影响水能资源的两大因素。墨脱开发水能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拐弯处,河道落差大;降水量丰富、支流多,河流径流量大;位于亚热带,河流无结冰期。(4)现代冰川发育要温度低,水汽充足。墨脱周边山谷山脉海拔高,气温垂直变化大,气温低;河谷地形,印度洋水汽沿河谷深入,水汽充足,降水丰富,利于现代冰川发育。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年降水量仅200 mm左右但蒸发量达1 600 mm 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1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1)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2)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3)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答案】(1)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2)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发展畜牧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湖发展渔业。(3)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由材料和图可知该区域较为干旱、沙漠广布,而银川平原却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因此分析贺兰山的“守护”就主要从阻挡沙漠入侵和增加水量入手。(2)结合区域图和景观图读出自贺兰山至黄河的地形地势有明显变化:山地→冲积扇→平原→黄河。农业类型有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再结合因地制宜原则布局即可得出结论。(3)打造农产品产业带涉及规模、质量与品牌,因此要考虑土地资源丰富程度、优越的自然条件、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等。2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面积最大和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____、_____。(2)分别与①、②、③相邻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3)我国东、西、南、北四至点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受益于产业转移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投资动力较强,2012年前三季度,中部六省(图中字母所示)投资增速均高于全国。下表为中部六省人口(2010年)、面积、GDP(2010年)统计数据。(4)中部六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_,人均GDP最高的是________,具有“煤海”之称的是________,具有“有色金属之乡”之称的是________。(要求填省区简称)【答案】(1)新 内蒙古(2)俄罗斯 朝鲜 越南 (3)哈尔滨 乌鲁木齐 海口 哈尔滨 (4)豫 鄂 晋 湘【解析】整体分析:我国面积最大和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内蒙古自治区。我国东、西、南、北四至点所在省区是黑龙江、新疆、海南、黑龙江。图中的中部六省依次是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湖南、江西。(1)我国面积最大和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分别是新、内蒙古。(2) ①是黑龙江,相邻国家是俄罗斯。②是辽宁,相邻国家是朝鲜。③是广西,相邻的国家是越南。(3)我国东、西、南、北四至点所在省区是黑龙江、新疆、海南、黑龙江。行政中心分别是哈尔滨、乌鲁木齐、海口 哈尔滨。(4) 图中的中部六省依次是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湖南、江西。根据表中的人口与面积数值计算,中部六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河南省,简称豫。根据人口与GDP产值计算,人均GDP最高的是湖北,简称鄂。具有“煤海”之称的是山西省,简称晋。具有“有色金属之乡”之称的是湖南,简称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