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人民币是中国国家名片。下面两图分别是第五套人民币20元和50元背面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面值20元和50元人民币背面景观所在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A. 苗族 回族 B. 高山族 满族
C. 壮族 藏族 D. 壮族 维吾尔族
2.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 )
A. 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B. 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 华北、东北和华南地区 D. 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面值20元人民币背面景观是广西桂林山水,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主要为壮族;面值50元人民币背面景观是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少数民族主要为藏族,C正确;苗族主要分布区是湖南,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A错误;高山族主要在台湾、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B错误;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我国共有56各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共有55个少数民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华北、华南为汉族聚居区,ACD错误;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B正确。故选B。
下面为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迁出量较大的三个省的轮廓图。读图回答问题。
3.下列有关甲、乙、丙三省人口密度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省人口密度分布都比较均匀
B. 甲省人口密度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C. 乙省平原人口密度大于高原、丘陵
D. 丙省东部人口密度大于西部
【答案】D
【解析】庭湖平原,人口稠密,西南部多山地,人口密度较小,人口密度由东北向西南递减,AB错误;安徽没有高原分布,故人口密度分布不存在平原大于高原的特点,C错误;四川东部为盆地、丘陵,西部为高原、山地,东部人口密度大于西部,D正确。故选D。
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图,其中甲图所示民居为土墙平顶屋,乙图所示民居为砖墙斜顶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甲、乙两图中的传统民居分别位于( )
A. 新疆、四川 B. 甘肃、浙江
C. 陕西、江苏 D. 贵州、广东
5. 导致甲、乙两图中传统民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温
C. 降水 D. 河流
6. 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测,甲图中民居门窗最不可能的朝向是( )
A. 东北和西北方向 B. 西北和西南方向
C. 东南和东北方向 D. 东南和西南方向
【答案】4. B 5. C 6.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区差异及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要掌握我国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
【4题详解】
甲传统民居顶部为平顶,顶上还有天窗,说明该地区是干旱地区;乙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屋檐较长,说明该地区是湿润地区,结合四个选项可知两分别位于甘肃、浙江,选择B。
【5题详解】
甲、乙两地传统民居屋顶的差异主要是对当地降水条件的适应,降水多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降水少对排水要求小,顶部为平顶,选择C。
【6题详解】
甲传统民居顶部为平顶,顶上还有天窗,说明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该地冬季温度低,盛行寒冷的偏北风,所以说甲地民居门窗最不可能的朝向是东北和西北方向,选择A。
下图为横断山区三江并流地形剖面图和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7. 科研工作者在贡山自然保护区北纬25°19′处,海拔1300米至1500米范围内发现一片新的热带雨林,该热带雨林的出现符合( )
A.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
C.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现象
8. 这一片新的热带雨林形成的可能原因
①西南季风 ②东南季风 ③河谷地形 ④盆地地形 ⑤全球变暖
A. ①③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③⑤
【答案】7. D 8. B
【解析】本题考查非地带性现象的成因及热带雨林的成因等知识点。
【7题详解】
热带雨林气候一般是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形成高温多雨的气候,其它原因导致的热带雨林气候均为非地带性现象。北纬25°19′不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因此该地的热带雨林的存在属于非地带性现象,D正确。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均为地带性分异规律,AB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热带雨林一般是高温多雨地区,这一地区的降水主要是来自西南季风,此地区山河相间,河谷地区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多,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变高,所以新的热带雨林形成的可能原因是西南季风受河谷地形抬升降水多,河谷地势低气温高,全球变暖也导致气温升高,①③⑤叙述正确,B正确。东南季风影响不到横断山区三江并流地区,②错误,D错误;该地区为横断山区三江并流地区,以河谷为主,不是盆地地形,④错误,C错误。A选项原因概括不全,A错误。故选B。
读某区域小流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9. 下列有关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河流东部的降水转变为地下水更充分
B. 图示时期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C. 该地的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图示时期河流处于枯水期
10. A处的潜水自由水面距离地面可能是( )
A. 7m B. 14m
C. 21m D. 35m
11. 有关图示地区人文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地区是交通中心,有多条铁路和国道呈放射状分布
B. 该地区海洋资源丰富,有我国重要的渔场
C. 该地区煤炭资源分布,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D. 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
【答案】9. B 10. D 11. A
【解析】
【9题详解】
由图示等高线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等高线稀疏,东南密集;说明西部地形 起伏小,利于降水的下渗,地下水易得到补充;而东部地区坡度大,水流速度快,不利于雨水下渗,A错误;由图示等潜水位线可以看出,地下水流向外侧,没有流向河流,是河流补给地下水,为河流丰水期B正确D错误;据图中经纬度可知为我国华北平原地区,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据图可知,A处海拔110米,潜水位是70-80米,其地下水埋深应是30-40米。故选D。
【11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可知为我国华北平原地区,该地区是交通中心,有多条铁路和国道呈放射状分布,A正确;该地区没有渔场,没有煤炭资源,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BCD均错误。故选A。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2. 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
A. “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大规模植树造林
B. “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加大农业种植面积
C. “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加高、加固堤坝
D. “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13. 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A.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B. 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C. 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 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答案】12. C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读图,“脱发”是指的上游地区荒漠化,气候寒冷干燥,生态脆弱,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耗水量大,在该地区行不通,A错误。“腹泻”是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原因是地表植被被破坏,应退耕还林、还草,加大农业种植面积错误,B错误。“脚肿”指下游的地上河,是因为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崎岖易被侵蚀,导致黄河下游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地上河,措施是在下游加高、加固堤坝,C正确。“动脉阻塞”指的是凌汛现象,“凌汛”是高纬度地区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区造成,高纬度河流结冰导致低纬度河水溢出河道的现象,措施是加固堤坝,炸开冰层,防止堵塞河道,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黄河上游梯级开发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区域,降水量较小,A错误;黄河上游梯级开发区域位于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B正确;黄河上游地势起伏大,流速快,水量大,C错误;黄河上游地处北方且由于海拔较高,年均气温较低,蒸发不旺盛,D错误。故选B。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 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现代农田最节水的灌溉施肥技术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大力推广。如图是我国某地滴灌技术及施肥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4. 图中针式滴头的主要作用( )
A. 提高植物根系的吸收率 B. 有效控制土壤的滴水量
C. 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 D. 阻止污染物渗入土壤
15. 滴灌技术的优点( )
①调节田间气候 ②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③增加地下水含量 ④减少无效蒸发
⑤适宜全年灌溉 ⑥保持土壤结构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⑥ D. ④⑤⑥
16. 目前,影响滴灌技术在我国西北地区推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 劳动力不足 B. 农业科技落后
C. 水资源不足 D. 经济成本较高
【答案】14. B 15. C 16.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发展的因素,人类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改善农业发展的条件,农业科技的发展带动农业发展,学生要能够分析农业发展因素的变化。
【14题详解】
针式滴头不能改变植物根系的吸收率,A错;滴灌不能 阻止污染物渗入土壤,B错;不能改变土壤中水分的蒸发,C错;针式滴头滴入土壤中的水较少,可有效控制土壤的滴水量,D对。
【15题详解】
滴灌技术土壤中水分少,不能调节田间气候,①错;土壤中水分少,生物少,减少病虫害的发生,②对;增加地下水量很少,③错;土壤中没有多余的水分,减少无效蒸发,④对;滴灌不是全面灌溉,⑤错;很少的水分不会破坏土壤结构,可以保持土壤结构,⑥对。选择C。
【16题详解】
滴灌技术投资大,目前,影响滴灌技术在我国西北地区推广的主要限制因素经济成本较高,D对;与 劳动力多少关系不大,A错;本身需要农业技术不高,西北地区完全有这个 农业科技,B错; 水资源不足不是滴灌的限制因素,而是采用滴灌的原因,C错。
下面左图示意我国某地一中学生对2017年12月日历所做的标注。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7. 大雪节气当日,下列地区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 四川盆地大雪纷飞 B. 东南丘陵清晨起雾
C. 华北平原阴雨连绵 D. 藏北高原寒潮来袭
18. 古人称冬至为“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12月22日,该学生在北京时间13时可观测到当日最短日影。下列关于当地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该地位于东六区 B. 冬至日正午日影朝向正北
C.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 D. 该地位于横断山脉以西
19. 12月31日是2017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开幕的日子,这是中国海拔第一高的城市全马赛事。参赛者赛途中可能遇到的是( )
A. 局部赛道结冰湿滑 B. 比赛全程背对太阳
C. 出现缺氧等高原反应 D. 滇池边有来自南方的越冬鸟类
【答案】17. B 18. B 19. 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冬季云贵高原的气候特征、区时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等知识点,同时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17题详解】
“大雪”节气是12月22日,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不可能出现大雪纷飞,A错误。东南丘陵地区水汽充足,当日冷空气南下,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清晨起雾,B正确。华北平原冬季降水少,C错误。藏北高原海拔高,不受寒潮影响,D错误。选B。
【18题详解】
12月22日,该学生在北京时间13时可现测到当日最短日影,说明此时当地时间是12点,比北京时间晚一小时,位于东七区(105°E为中央经线),位于横断山脉(约位于100°E)以东,A、D错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地位于我国,正午日影朝向正北,B正确。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小值,C错误。故选B。
【19题详解】
12月31日是冬季,昆明纬度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如春,冬季不结冰,A错误。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位于南部天空,结合赛马路线,比赛全程先是面向太阳,后是背对太阳,B错误。昆明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可能出现缺氧等高原反应,C正确。滇池边的越冬鸟类来自北方,D错误。故选C。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0.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甲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
A. 复种指数高 B. 农产品外运便利
C. 灌溉条件好 D. 光照条件好
21. 从20世纪90年代起,甲地开始大规模种植番茄,番茄加工已成为该地重要的出口外向型产业。为进一步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应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加快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番茄制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 ②大力实施种植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番茄的种植面积 ③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 ④扩大原料出口能力,获取更多经济收益 ⑤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答案】20. D 21. B
【解析】考查区域农业发展。
【20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和玛纳斯河等信息,可判断甲地位于准噶尔盆地。甲地位于中温带,热量条件不如位于亚热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复种指数比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低;甲地晴天多,大气中水汽含量少,光照条件好于位于湿润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甲地的水资源、交通等条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相比均不具有优势。故选D。
【21题详解】
甲地位于干旱地区,依赖灌溉水源发展农业,受水分条件的限制,增加种植面积的方法不可取;原料出口的经济效益差。排除②④项。故选B。
菊花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较耐干,最忌积涝。我国菊花栽培历史已有3 000多年。贡菊、杭菊、滁菊、亳菊并称我国四大药用名菊。下图为我国四大名菊主要出产地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2. 我国四大药用名菊出产地集中分布在图示地区的原因可能是( )
①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温度适宜 ②地处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空气湿度大 ③分布区地势低平,土壤疏松肥沃 ④栽培历史悠久,种植技术成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3. 黄山市把推动优势农产品产业集群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结合起来,目前,黄山贡菊种植总面积已突破6万亩,年产值达6亿元,惠及几十万山区群众,下列做法最有可能促进农民增收的是( )
①利用基因工程改良菊花品种,增强其观赏性 ②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形成品牌效应③扩大贡菊种植面积,逐步取代其他农产品种植 ④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贡菊产品的外运销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22. B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据图可知,我国四大名菊主要出产地为浙江和安徽省,结合材料中菊花的生长习性,菊花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较耐干,最忌积涝。图示地区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年均温14℃~16℃,热量充足,适合菊花的生长,但降水、土壤不是主要条件,①正确②③错误;我国栽培历史已有3000多年,体现了栽培历史悠久,种植技术成熟,④正确。故选B。
【23题详解】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大科技投入,形成品牌效应,材料中提到为药用名菊,因此不是增强其观赏性,①错误②正确;同时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外销,但不能以扩大种植面积来增加产出,错误④正确。故选C。
浙江海宁是著名的“中国皮革之都”,是全国重要的皮革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其皮革服装产量、皮革交易量、皮革服装外贸出口供货值均列全国第一。2007年,浙江省在海宁成立皮革研究院,使之成为该省皮革行业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下图为浙江海宁地理位置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4. 海宁成为“中国皮革之都”的主要原因是( )
A. 化工基地众多,人造革等皮革原料充足
B. 地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
C. 皮革加工工序复杂,劳动力充足且素质高
D. 科技创新能力雄厚,注重制革技术研究
25. 浙江省创立皮革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主要目的是( )
A. 打造知名皮革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
B. 提升皮革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C. 整合全省皮革科技资源,将创新服务辐射到全国皮革行业
D. 降低皮革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生产能力
【答案】24. B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据图可知,海宁地处长江三角洲南冀,浙江省北部,南濒钱塘江,东临上海,西接杭州。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因此成为“中国皮革之都”。故选B。
【25题详解】
浙江省创立皮革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主要目的是提升皮革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故选B。
下图是“我国沿某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6. 该线的走向是( )
A. 东—西走向 B. 南—北走向
C. 东北—西南走向 D. 西北—东南走向
27. 图中①处( )
A. 为喜马拉雅山 B. 在亚欧板块内
C. 其冰川属于大陆冰川 D. 其南坡降水贫乏
28. 图中②处为某大盆地,该盆地( )
A. 位于东部季风区 B. 内部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 至今还没有铁路通过 D. 未被列入西部开发的热点地区
【答案】26. C 27. A 28. B
【解析】
【26题详解】
直接根据图示的地形剖面图,联系拉萨、格尔木及祁连山的位置可知,该剖面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
【27题详解】
拉萨以南的高山①为喜马拉雅山,其位于印度洋板块,南坡降水较多,冰川为海洋性冰川。
【28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②位于祁连山以南,格尔木以北,为柴达木盆地,位于非季风区和内流区。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甘肃位置示意图和河西走廊示意图。
材料二 甘肃省酒泉市的瓜州,古称“安西”,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矿产资源丰富;因风力资源量大质优被称为“世界风库”。近年来,瓜州县积极抢抓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和东中部产业梯度转移等机遇,大力发展风电。
材料三 弃风限电,是指在风电发展初期,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场建设工期不匹配和风电不稳定等导致的部分电场风机暂停的现象。弃风限电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西部、甘肃、新疆等地区。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2)分析瓜州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3)分析我国弃风限电集中在西北地区的原因。
【答案】(1)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会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任答三点给6分)
(2)①瓜州深居内陆,温差大,加之距冬季风源地近,大风频繁;②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加大;③多戈壁,植被稀少,缺乏风力屏障,风力大等。
(3)①西北地区风能资源集中、规模大,西北地区人口稀少,工业落后,当地用电市场规模小,生产量远远大于消费量;②风电本身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等特点,而西北地区调峰能力差;③跨区域输电能力不足等。
【解析】
(1)可以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区域间位置等来分析,重点强调甘肃省位置的过渡性即可。海陆位置: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地带;纬度位置:地处亚热带向中温带的过渡地带;区域位置:地处三大高原的结合部,是我国东部与西部之间的交通要道。
(2)风力资源的分布从地理位置、风力大小、地表形态,植被的覆盖度等方面分析。
(3)“弃风限电”主要考虑电能的当地需求以及与远距离输送德能力,风力资源的缺点等。
3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下图)。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答案】(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
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
(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解析】
(1)解答此题首先需要从图中判断出该河流域的降水分布特点,北部支流多,降水多,冰雪融水多,然后结合该地所在区域,从降水来源方面分析其原因,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增多。
(2)从材料中白斑狗鱼的生存条件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有适宜的水温,水质好,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分析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主要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来分析,白斑狗鱼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繁殖速度慢,所以白斑狗鱼产量低。
31.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福建省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 温泉形成示意图
材料三 福建莆田是海洋大市,国土资源三份陆七份海,海洋产业成为本市的经济支柱,近几年涌现出一批像“蛤老大”一样的知名工业企业。下图为福建莆田“蛤老大”企业集团模式图。
(1)描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创建“中国温泉之都”,福州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结合材料推测福州温泉的形成过程。
(3)依据材料分析福建莆田发展海洋工业的区位优势。
【答案】(1)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海岸线大体平行;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山地多于平原。形成原因:福建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来湿润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两大山带中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降水量多;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降水少。
(2)福州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活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使地温较高;降水丰富;降水由裂隙或透水层进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经热源加热及水位差压力,再度出露地表,形成温泉。
(3)濒临台湾海峡,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海洋工业基础好,企业集群效益好;科技水平高,研发能力强;国内外市场广阔;海岸线漫长而曲折,港口建设条件好。
【解析】
(1)据“福建省年等降水量线等要素分布图”可知,其降水量西北部山地降水多达2000mm以上,东南部降水在1200mm左右,整体上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增。福建省西北部地形为山地,东南部和中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夏季西北部山地多,位于东南季节的迎风坡,降水多,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降水少。因而影响因素是地形。
(2)福州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图中可以看出两个板块相碰撞,因地壳板块运动隆起的地表,其地底下还有未冷却的岩浆,均会不断地释放出大量的热能,雨水降到地表向下渗透,深入到地壳深处的含水层形成地下水,(砂岩、砾岩、火山岩、这些良好的含水层)。地下水受下方的地热加热成为热水,深部热水多数含有气体,这些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当热水温度升高,上面若有致密、不透水的岩层阻挡去路,会使压力愈来愈高,以致热水、蒸气处于高压状态,一有裂缝即窜涌而上。热水上升后愈接近地表压力则逐渐减少,由于压力渐减而使所含气体逐渐膨胀,减轻热水的密度,这些膨胀的蒸气更有利于热水上升。上升的热水再与下沉较迟受热的冷水因密度不同所产生的压力(静水压力差)反复循环产生对流,在开放性裂隙阻力较小的情况下,循裂隙上升涌出地表,热水即可源源不绝涌升,终至流出地面,形成温泉。
(3)工业区位可结合具体的工业类型,从资源、交通、技术、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分析。濒临台湾海峡,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海洋工业基础好,企业集群效益好;科技水平高,研发能力强;国内外市场广阔;海岸线漫长而曲折,港口建设条件好,交通便利。
考点: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地热能的形成,工业区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