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80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 90米 B. 430米
C. 230米 D. 340米
2.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 260米 B. 310米
C. 370米 D. 410米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图中山顶的海拔580米,可推算出该区域的等高线数值。Q点海拔应在400-500米之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图中河流流经地区海拔为200米<H<300米,而瀑布落差为80米,所以位于瀑布下游的桥梁附近河面海拔为200<H河<220,由于山峰海拔为580米,所以两地落差为(580-220)<△H<(580-200),即360<△H<380。所以选C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3.大气中( )
A. 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 二氧化碳深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 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答案】B
【解析】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吸收减少,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大气吸收能力降低,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减少,出现雾霾天气,会导致④在夜间增加。
藏红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其主要药用部分是花丝。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及西亚部分国家,我国藏红花90%产自上海崇明岛。藏红花的花朵从开放到凋谢大约只有两三个小时,需要及时人工采摘、剥丝和烘干,否则极易烂掉失去价值。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 西藏藏红花产量少的最可能原因是( )
A. 气候 B. 土壤
C. 交通 D. 技术
5. 藏红花号称是世界上最贵的药用植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药用部分产量极小 B. 药用价值高,市场需要广
C. 劳动力需求多,成本高 D. 技术要求高,运输成本高
【答案】4. A 5. D
【解析】
【4题详解】
地中海沿岸及西亚,我国的上海这些藏红花主要生长地的气候和青藏高原的高寒气候相差很大,故西藏藏红花产量少的原因最可能是气候,选A项。
【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藏红花的药用部分来自其花朵的花丝,产量极低,说;花朵从开放到凋谢大约只有两三小时,需要及时人工采摘,剥丝和烘干,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成本较高;藏红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价值高,市场需要广;藏红花的采摘,基础加工环节不需要高技术,产量小,运量不大,D错。
下图中,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 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 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有( )
①岩浆侵入 ②地壳运动
③火山喷发 ④外力作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6. B 7. C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由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关系,三类岩石都可以在高温熔化作用下形成岩浆,而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来,因此可确定丁为岩浆,乙为岩浆岩,丙为变质岩,甲为沉积岩,而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因此B正确。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塑造。此处坚硬的岩浆岩为花岗岩(为侵入岩),由此推断先经过岩浆侵入,之后经过内力作用抬升为高山,再经过外力的侵蚀和风化后露出地表,跟喷出没有关系,C正确。故选C。
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在该岛800多种植物中,有超过1/3的物种是其所特有的。大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石灰岩层遍布全岛,但溶洞数量极少。据图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8. 据此推断,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
A. 高温干燥 B. 温和干燥
C. 高温多雨 D. 温暖湿润
9. 该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最适宜捕鱼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0. 索科特拉岛物种具有独特性的最主要因素是该岛( )
A. 平原面积广大 B. 长期与大陆隔绝
C. 火山活动频繁 D. 人类活动影响小
【答案】8. A 9. B 10. 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特征与整体性、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等知识点。
【8题详解】
分析资料可知,岛上大多植物的特点都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气候进化的结果,反映了该岛气候干旱的特征;该岛所处纬度较低,全年高温。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9题详解】
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为索马里半岛附近,该岛夏季盛行离岸风,带走表层海水,深层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将海底盐类物质带至表层,浮游生物繁殖,给鱼类带来大量饵料,渔业资源丰富,所以最适宜捕鱼的季节是夏季。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
【10题详解】
分析材料可知,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说明后期由于长期与大陆隔绝,受外界大陆的影响弱,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岛上动物自己进化,形成了众多的特有种,B正确。岛屿平原面积狭小,A错;岛上石灰岩广布,说明火山活动少,C错误;人类活动影响小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下图为30°N~40°N之间的海陆分布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图中②陆地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距海远近不同 B. 纬度高低不同
C. 热量条件不同 D. 大气环流不同
12. 当①海岸附近地区降水量达一年中最小时( )
A. ②陆地东岸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 ④处小麦正处于生长旺季
C. ③海洋上副热带高气压西进北移 D. 由⑤向①海域船舶逆水行驶
【答案】11. D 12. C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图为30°N~40°N之间的海陆分布,图示①海是地中海,②是亚欧大陆,③是太平洋,④是北美大陆,⑤是大西洋;②陆地面积广大,是亚欧大陆,其大陆东侧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季风气候,西侧受副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东西两侧气候差异是大气环流不同造成的。当①海岸附近地区降水量达一年中最小时是北半球的夏季,②亚欧大陆地东岸正值小麦收获季节;④北美大陆小麦正是成熟季;③太平洋上副热带高气压西进北移。
【11题详解】
图为30°N~40°N之间的海陆分布,②陆地面积广大,是亚欧大陆,其大陆东侧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季风气候,西侧受副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东西两侧气候差异是大气环流不同造成的;海陆位置、纬度和热量差异影响不大。选D正确。
【12题详解】
图示①海是地中海,②是亚欧大陆,③是太平洋,④是北美大陆,⑤是大西洋;当①海岸附近地区降水量达一年中最小时是北半球的夏季,②亚欧大陆地东岸正值小麦收获季节,A错;④北美大陆小麦正是成熟季,B错;③太平洋上副热带高气压西进北移,C正确;地中海海水密度大,由⑤大西洋向①地中海海域船舶逆顺水行驶,D错。选C正确。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读古诗结合图示回答下列小题。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位于乙地
C. 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D. 该类河段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上游
14. 沿甲~乙一线所作河流剖面图,最有可能是图b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3. B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河流曲流的东岸是凸岸,是沉积岸,A错。“数家新住处”位于乙地,凸岸是沉积岸,陆地面积增大,成为新住处,B对。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C错。该类河段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中下游,D错。
【14题详解】
沿甲~乙一线所作河流剖面图,甲是凹岸,受侵蚀,河床坡度较陡。乙是凸岸,沉积作用明显,河床较浅,坡度缓。最有可能是图b中的 ②图,B对。A、C、D错。
下图是我国某地2月5日至10日气温、气压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 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16. 该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时间是( )
A. 6-7日 B. 7-8日
C. 8-9日 D. 9-10日
【答案】15. A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某地2月5日至10日气温、气压变化图,天气系统过境前,气压高,气压低。过境后,气温低,气压高,说明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冷锋,A对。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B错。气旋、反气旋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基本相同,C、D错。
【16题详解】
锋面过境时,有阴雨天气,冷锋降雨在锋后。该地是冷锋过境,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时间是气温、气压变化幅度最大的时间,图示曲线变化最大的时间段是7-8日,B对。A、C、D错。
H企业位于浙江沿海港口宁波市,成立于1986年,生产零部件供应上海钢琴厂。此后,H企业开始生产钢琴的核心部件。2001年,该企业引进了日本全数控高科技钢琴专用设备和生产线,长期聘请国外知名专家指导,开始生产钢琴,80%以上出口欧洲、日本和美国。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 与上海相比,H企业选址宁波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租较低 B. 原料充足
C. 技术先进 D. 交通发达
18. 2000年,H企业筹划生产结构调整,发展钢琴生产,其优势条件是( )
A. 原料丰富 B. 产业发展基础好
C. 国家政策支持 D. 本地市场巨大
【答案】17. A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钢琴生产为技术指向型,原料非主导因素,故B错误;上海经济发达,其科技实力和交通条件比宁波更为优越,故CD错误;宁波的地价比上海要低,所以H企业选择宁波的主导因素为地价,故A正确。
【18题详解】
根据材料“2001年H企业从日本引进了全数控高科技钢琴专用设备和生产线,长期聘请国外知名专家指导”说明该地的工艺水平较低,故A错误;结合材料其钢琴80%以上出口欧美、日本等地,说明本地市场较为狭小,故D错误;政策优势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错误;根据材料该地在80年代初期就能为上海钢琴厂提供零部件,说明该地生产钢琴的产业基础雄厚,故B正确。
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下列小题。
19. 可表示渭河平原形成过程的地质作用是( )
A. 地壳抬升—断裂陷落—流水沉积 B. 地壳抬升—褶皱凹陷—流水侵蚀
C. 地壳抬升—断裂陷落—流水侵蚀 D. 地壳抬升—褶皱凹陷—流水沉积
20. 下列地区与渭河平原地质构造相同的是( )
A. 珠江三角洲 B. 华北平原
C. 汾河谷地 D. 东北平原
【答案】19. A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渭河平原形成过程的地质作用先是地壳抬升,秦岭北侧岩层有明显错动位移,说明后来发生断裂陷落,形成谷地,再经流水沉积,形成渭河平原A对。B、C、D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0题详解】
与渭河平原地质构造相同的是汾河谷地,C对。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东北平原都是沉积形成的,没有断裂陷落环节,A、B、D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凋落物是联系植被与土壤两个系统的纽带,主要包括植被凋落的叶和茎等物质。左图为我国某地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右图为甲树种春季凋落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1. 乙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下列地区中的( )
A. 藏北高原 B. 东北大兴安岭北部
C. 东南丘陵 D. 华北平原
22. 造成甲树种春季凋落较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阴雨天气多,风力较大
B. 降水相对较少,气温回升,蒸腾作用增强
C. 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D. 春季寒潮多发,低温影响明显
【答案】21. D 22.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熟悉我国主要的自然带,从整体性分析影响树春季凋落较多原因。
【21题详解】
从左图中可以看出乙树种冬季凋落量为零,说明冬季没有叶落,结合右边图片可以推断属于落叶阔叶林,有凋落量时间从3月到12月,甲树种为常绿阔叶林,说明是华北平原,D对;藏北高原没有高大植物,A错; 东北大兴安岭北部,气温低,主要为针叶林, B错; 东南丘陵为常绿阔叶林,C错。
【22题详解】
甲树种为常绿阔叶林,华北地区多春旱,降水相对较少,气温回升,蒸腾作用增强,春季凋落较多,选择B。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气候干旱,年降水量约50毫米。
材料二:海鸟(以海鱼为食)排泄的鸟粪 可以用于制造顶级有机肥。图中甲国鸟粪大量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
(1)描述图上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3)分析甲国成为世界鸟粪出口国的原因。
【答案】(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平原面积小,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东部地形起伏大,坡度较陡。(任答两点可得分)
(2)①位于热带,全年高温,蒸发旺盛;②(受东部山脉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
(3)①鱼类资源丰富,海鸟众多,鸟粪资源丰富;②鸟粪是顶级有机肥的原料,国际市场需求量大;③劳动力成本低;④临海,海运便利。
【解析】
(1)本题考查地形特征,从地形类型、分布、倾向、起伏大小、海岸线及特殊地貌等角度进行分析。根据等高线判断,该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分布在东北部、平原面积狭小,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势起伏大。
(2)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从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进行分析。该地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据图分析该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同时西部沿海地区有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加剧了气候的干旱。
(3)分析材料可知,该地沿岸寒流流经,冷海水上泛,渔业资源丰富,吸引众多鸟类来此捕食,因此鸟粪资源丰富;尿肥可以用于制造顶级有机肥,图中甲国鸟粪大量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说明国际市场需求量大;该地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足且廉价,为收集鸟粪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据图分析,该地靠近海洋,海上运输便利。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河口镇和孟津将黄河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河段穿行在峡谷之中,两岸山势陡峻,水流湍急,落差集中,峡谷与盆地相间,河水含沙量小,这一段有支流洮河和湟水等汇入,水量逐渐增加到黄河总水量的70%。
材料二 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自河口镇站至三门峡站含沙量陡增。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我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它的修建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重要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推测黄河上游开发建设的核心,并请说出你的理由。
(2)黄河中游含沙量大,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3)说明三门峡水利枢纽的修建对下游的重要意义。
(4)图中阴影所示的陕西、山西等省区煤炭资源丰富,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该地区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1)水能资源的开发(或梯级开发)理由:上游水量丰富;地势落差大,水能蕴藏量大。
(2)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集中于夏季(7、8月份),多暴雨;黄土质地疏松,易被流水侵蚀;植被稀疏,保持水土能力弱,水土流失严重;地表起伏较大,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搬运泥沙能力强。(答出3点即可满分)
(3)重要作用:防洪;减少泥沙淤积,减缓河床抬高速度;减轻凌汛危害;为下游地区提供灌溉水源;蓄水发电,提供电能。(答出3点即可满分)
(4)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
【解析】试题考查黄河的综合开发利用
(1)结合材料“上游河段穿行在峡谷之中,两岸山势陡峻,水流湍急,落差集中,峡谷与盆地相间,河水含沙量小,这一段有支流洮河和湟水等汇入,水量逐渐增加到黄河总水量的70%”可知,黄河上游地势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水能资源。
(2)黄河中游含沙量大的自然原因应结合材料“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来分析;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方面来分析;黄土高原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处于高原向平原过度地区,地表起伏大;植被覆盖率低;黄土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侵蚀。
(3)自河口镇站至三门峡站黄河含沙量陡增,使下游河段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不利于防汛。三门峡水利枢纽有防洪作用,拦水拦沙,减少下游泥沙淤积,减缓河床抬高速度;减轻凌汛危害。
(4)陕西、山西等省区煤炭资源丰富可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春季,太平洋海域5亿多条大马哈鱼开始洄游到北美西海岸(从加利福尼亚一直到阿拉斯加)的江河溪流产卵繁殖,沿海地区沿存世界最大的温带雨林。大马哈鱼在北美西海岸最远可以沿河上溯3200千米,它们要迎向瀑布,跳过陡坎,逆流而上,越过浅滩,到达产卵地。洄游途中许多大马哈鱼成为了北美棕熊越冬的主要食物来源。大马哈鱼的洄游是把森林和海洋联系起来的唯一链条,它们生于淡水,长于海洋,在海洋,它们获得了成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又重返“故乡”。下图为大马哈鱼淡水流域分布区位置示意图。
(1)与同纬度欧洲西部相比,分析北美西海岸温带雨林分布较广的自然原因。
(2)描述弗雷泽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
(3)棕熊冬眠之前必须储存足够越冬的能量,其主要能量来源于大马哈鱼。试推测棕熊在河流何处可以大量捕捉到大马哈鱼,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这里有高大的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山脉对盛行西风抬升作用强,降水多;冬季高大山脉阻挡了陆地冷气流侵入,气温较高。
(2)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季径流量最大,冬季径流量小(为枯水期),河流有春汛;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最大;冬季为气温低,冰川融化少,径流量小。
(3)河流的浅水区、陡坎处。浅水区大马哈鱼游动速度慢,水浅有利于棕熊站在水中捕捉;陡坎处,大马哈鱼洄游受阻,数量多。
【解析】
(1)与同纬度欧洲西部相比,北美西海岸温带雨林分布较广。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气候等方面考虑。这里有高大的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山脉对盛行西风抬升作用强,降水多。冬季有高大山脉阻挡了陆地冷气流侵入,受冷空气影响小,气温较高。因此温带雨林分布较广。
(2)据图可知,图中弗雷泽河位于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之间,地处北美洲西侧高原盆地中,应是高山高原气候。河流的补给主要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雪量大,补给河流多,河流径流量大;春季气温回升快,积雪融化后补给河流,河流径流量增加。而冬季降水量小,径流量小,整体而言该地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
(3)棕能在河流的浅水区、陡坎处,可以大量捕捉到大马哈鱼。据材料可知,大马哈鱼的洄游是把森林和海洋联系起来的唯一链条,它们生于淡水,长于海洋,在河流浅水区大马哈鱼游动速度慢,且水浅有利于棕能站在水中捕捉。在陡坎处,大马哈鱼洄游受阻,集聚数量多,容易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