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清北班)5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展开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清北班)5月月考
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72分
2013年3月10日,罕见明亮的彗星(编号为C/2011L4)到达近日点,其亮度与北极星相当,北半球公众用肉眼可观赏到。如图是该彗星到达近日点时太阳系部分行星运行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不包括( )
A. 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能量来源
B.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C. 太阳东升西落,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地方时差
D.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与变化
2. 若重庆某地(106°30′E,29°34′N)一观测者要在日落后20分钟时观测到彗星,该观测者最迟到达该地(当日昼长为11小时48分)的观测时间是北京时间( )
A. 17点54分 B. 18点14分
C. 18点48分 D. 19点08分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太阳东升西落,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地方时差是地球自转的意义,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选C。
【2题详解】
根据昼长为11小时48分可以计算出该地的半个昼长为5小时58分,由此推知当地日落的地方时为17是54分。当地经度为106°30′E,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据二者的经度差可以推知此时北京时间为18时48分,观测者要在日落后20分钟时观测到彗星,则至少要在19点08分前赶到观测地点。据此分析选D。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 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是( )
A. ①为地壳 B. ②为岩石圈
C. ③为软流层 D. ④为下地幔
4.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 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 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 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据图可知,根据高度①圈层在12-50千米左右,是大气圈中的平流层,A错误;根据深度②在大洋部分较薄在大陆部分深度约为33千米,据此可判断②为地壳,B错误;③层在地下80-400千米处,为软流层,C正确;④层在地下2900-5000千米处为地核中的外核,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可知,①圈层为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A错误;②圈层为地壳,厚度陆地较海洋大,B正确;③圈层为软流层,横波能穿过,C错误;④圈层为外核,横波不能通过,说明物质状态不是固体,D错误。故选B。
下图示意我国台湾省某学校(图中X地)及其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5. 图示范围内,最大高差可能是( )
A. 999 m B. 1199 m C. 1200 m D. 1299 m
6. 关于该学校所处地形部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陡坡边缘 B. 位于沙洲上
C. 位于山脊末端 D. 位于河口三角洲
【答案】5. D 6. A
【解析】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
【5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 m;河流干流流经地区海拔最低,介于600 m到700 m之间;图示区域西南部海拔最高,介于1 700 m到1 800 m之间,故图示区域的高差介于1 000 m到1 200 m之间,最大高差接近1 200 m,故选B。
【6题详解】
读图可知,X地位于河漫滩平原(凸岸),西侧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选项A正确。沙洲一般位于河道中,可排除B;山脊部位等高线凸向海拔较低处,不符合X地西侧的等高线特征,排除C;河口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口或入湖口处,而X地靠近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排除D。故选A。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7. 图中C处地形部位名称是( )
A. 山峰 B. 山谷
C. 陡崖 D. 鞍部
8. 符合图中信息的是( )
A. 图中最高山峰南坡比北坡陡 B. 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200 m
C. EF段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 D. 两座山峰的实际水平距离是200 m
【答案】7. D 8. A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可知C处位于两个山峰之间,且海拔相对较高,则可知该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鞍部。据此分析选D。
【8题详解】
图中最高山峰是图中720m的山峰,由于该山峰南坡等高线比北坡密集,所以南坡比北坡陡;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720-510=210米;EF段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流;根据比例尺做估算可知,两座山峰的实际水平距离大概是200米。据此分析选A。
读世界两著名的三角洲图,完成下列各题。
9. 图甲中河流河口位于图乙中河流河口位置的( )
A. 东南方 B. 西南方
C. 东北方 D. 西北方
10. 与图乙比较,有关图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图上内容较简单
B.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图上内容较详细
C.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图上内容较简单
D. 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图上内容较详细
【答案】9. B 10. C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示经纬度纬度可知,甲河口为密西西比河河口,乙河口为尼罗河河口,从东西方位来看,甲河口位于90°W附近,乙河口位于30°E附近,因此甲地位于乙地河口的西方;从南北方位来看,甲河口位于30°N以南,乙河口位于30°以北,家底位于乙地的北方,综上可知,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故答案选B项。
【10题详解】
图副相同,经纬度跨度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内容越简略。读图可知,甲图的经纬度的间隔数大于乙图,说明甲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大,比例尺较小,图上内容较为简单,故答案选C项。
北京时间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下图所示航天发射场A地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当日远在纽约(西五区)的乔虹同学十分自豪地观看了央视国际频道的发射直播。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进入预定轨道时,纽约区时为( )
A. 3日7时43分 B. 4日9时43分
C. 3日8时13分 D. 4日10时13分
12. 与酒泉、太原和西昌比较,我国最大推力火箭选择A地发射,主要考虑的是( )
①发射窗口更优 ②发射纬度更低
③交通条件更优 ④回收空间更广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11. C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北京时间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长征五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北京为东八区区时,纽约使用为西五区区时,两地相差13个时区,时间相差13个小时,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纽约当地时间是2016年11月3日7时43分,约3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即纽约时间3日8时13分,选C正确。
【12题详解】
与洒泉、太原和西昌比较,我国最大推力火箭选择海南文昌发射,主要考虑的是发射纬度更低、交通条件更优,选D,在发射窗口、回收空间方面文昌优势不明显。
下表为安徽省黄山市和H地某月两天的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据表回答下列各题。
13. H地位于黄山市的 方向( )
A. 东南方 B. 东北方
C. 西北方 D. 西南方
14. 这两天黄山市太阳的视运动轨迹正确的是( )
A. 日出东南—日中正北—日落西南 B. 日出东南—日中正南—日落西南
C. 日出东北—日中正南—日落西北 D. 日出东北—日中正北—日落西北
【答案】13. D 14. B
【解析】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小题1要根据东早西晚来进行判读,小题2考查了全球日出和日落的方位。
【13题详解】
黄山市连续两天的昼长都小于12小时,判断太阳直射南半球;H地昼长大于12小时,则H地位于南半球,所以H地比黄山偏南。白昼中间时刻是地方时12时,故北京时间12:08左右时,黄山市的地方时是12时,北京时间14:30左右时,H地的地方时是12时,所以H地比黄山偏西,综合判断H地位于黄山市的西南方。
【14题详解】
这两天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黄山市日出东南,日中正南,日落西南。
华北平原农村地区住宅的建设有“朝阳”和“朝阴”的说法。“朝阳”是指房屋朝向东南方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 该地区房屋“朝阳”的原因是( )
①方便日常出行 ②可避冬季寒冷的西北风
③光照较好 ④可增加用地面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6. 为了达到夏季遮阳的目的,农村的院落内一般都种植几棵树木。树种选择和种植的方位合理的是( )
A. 落叶阔叶树 东南 B. 常绿针叶树 东南
C. 落叶阔叶树 西南 D. 常绿针叶树 西南
【答案】15. B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从材料中可知,朝阳的房屋朝向东南方向,可避冬季寒冷的西北风,且光照较好,②③正确;房屋朝向对日常出行和用地面积没有影响。据此分析选B。
【16题详解】
华北平原一年四季正午太阳都位于正南方向,下午太阳位于西南方向,且光照较强,种植方位应选择在西南,落叶林夏季可遮阳,冬季落叶有利于采光,且华北平原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据此分析选C正确。
广东省茂名市(约21.5°N)的小明家准备在某楼盘买房,楼是东西延伸,每户南北均有阳台;两栋楼的楼高均是51 m,楼层高3 m,楼间距如图所示,有一地面停车场(车位布置如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7. 小明的爷爷怕冬季正午室内晒不到太阳,小明家最好买二栋的( )
A. 4楼 B. 6楼
C. 8楼 D. 都可以
18. 小明的父亲想在停车场买一停车位(停车场长度与楼长一致),现在只有甲、乙、丙、丁四个车位,他怕夏天车被晒时间太长,最好选择( )
A. 甲车位 B. 乙车位
C. 丙车位 D. 丁车位
【答案】17. C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该地位于北半球,前楼影子最长的时间即是该地太阳高度最低时.冬至日该地太阳高度最低约为45°,由于南楼阻挡,北楼太阳照不到的高度约21米,楼层高3米,约7层,所冬至日正午可以被太阳照到的楼层最低是8楼,据此选C。
【18题详解】
根据材料图,甲、乙、丙、丁四个车位中,甲、丙夏天车被晒时间长,乙、丁不易被晒到,但考虑到周家住在二楼,最好选择丁车位,方便停车取车,选D。
下图为黄道平面与地球球面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图中①点为黄道平面与地球球面交接线的最北端,②为该交接线上一普通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若太阳直射点到达①点时,北京时间刚好为18时36分,则①点所在经度为( )
A. 30°E B. 59°W
C. 21°E D. 无法确定
20. 已知②点的纬度为15°N,某年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该点的日期恰好为5月1日。据此推测,这一年11月1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最可能为( )
A. 10.5°S B. 15°S
C. 19.5°S D. 24°S
【答案】19. C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图示纬线a是太阳直射点最北点,即北回归线;纬线b是太阳直射点最南点,即南回归线;若太阳直射点到达①点时,应是当地12:00, 已知此时北京时间(120°E)刚好为18点,两地相差6小时,①点的经度应是120°E-6*15=30°E。选A正确。
【20题详解】
5月1日距夏至日6月22日相差约52天,11月1日与冬至日12月22日相差约52天;根据题意由此可推断: 11月1日时,太阳直射在15°S。选B正确。
2016年冬至日,M、P两地的日出、日落时间如下表所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 关于两地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M在P的东北方向 B. M在P的西北方向
C. M在P的东南方向 D. M在P的西南方向
22. 关于表中M、P两地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区时相同 B. 同在东半球
C. 线速度相同 D. 同在大陆西岸
【答案】21. A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越往北白昼越长。依据表中日出、日落时刻可知P地昼长大于M地,则M位于P的北方;根据M、P两地日出、日落时间可算出其正午时刻北京时间分别约为12:09:19与13:53:41,求出两地经度分别约为118°E、92°E,M地位于P地以东。故A正确。
【22题详解】
依据上一小题可知:M、P两地经度分别约为118°E、92°E,两地同在东半球,但不位于同一时区,因此区时不同,故B正确、A错误。M、P两地均昼短夜长,位于北半球,但两地昼长不同,因此纬度不同,线速度不同,故C错误。据日出、日落时刻可知,M、P冬至昼长约为9时25分与10时14分可知,可确定两地位于中纬度30°-40°之间,两地经度分别约为118°E、92°E,则两地位于我国境内,M位于大陆东岸,P位于大陆内部,故D错误。
下图示意北半球不同纬度五地昼长周年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夏至日五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 abcde B. decba
C. abced D. badce
24. 当c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时( )
A.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B. 非洲南部草原正值草木茂盛时期
C. 中国北方的树木正落叶纷飞 D. 天山的牲畜向低海拔牧场转移
【答案】23. B 24. A
【解析】
【23题详解】
读图可知,夏至日五地abc三地昼长为24小时,出现极昼现象,c地夏至日刚好出现极昼,a极昼时间最长,即纬度最高,d地昼长夜短,且昼夜长短差距不大,应位于赤道附近e地昼夜平分位于赤道上。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线向南被两侧递减,离回归线较近,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所以夏至日五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decba。故B正确。
【24题详解】
根据上题结论,c地夏至日刚好出现极昼,可知c地位于北极圈上,因此c纬线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时,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6月份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非洲草原南北半球都有分布,北半球草正值草木茂盛时期,南半球的草原则已经枯萎;中国北方的树木是秋季落叶纷飞;天山的牲畜向高海拔牧场转场。故A正确,B、C、D错误。
甲、乙、丙、丁四图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春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的太阳光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5. 有关甲、乙、丙、丁四图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
A. 甲—南寒带 B. 乙—北温带
C. 丙—南温带 D. 丁—北温带
26. 四地中,一年有两次直射的是( )
A. 甲、乙、丙 B. 乙、丙、丁
C. 甲、乙、丁 D. 甲、丙、丁
27. 四地中,季节变化最明显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25. B 26. D 27. B
【解析】
【25题详解】
根据已知条件,①②③分别表示春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的太阳光线,则甲图中,①为90°,②③对称且方位相反,推知甲为赤道;乙图中,①②③全部在南面,为北半球,且夏至日太阳最高但尚未达到90°,故乙位于北温带;丙丁中,②③分别位于该地的相反方位(正南或正北),且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相对较高,但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又都不是90°,因此丙丁都属于有直射现象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均为亚热带,据此分析结合选项选B。
【26题详解】
结合上题,四地中,只有乙地位于北温带,没有直射现象,其他三地在一年中均有两次直射现象,据此分析选D。
【27题详解】
四地中,甲丙丁均位于热带,全年高温,季节变化小,只有乙地位于温带,季节变化最明显,选B。
【点睛】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随之,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只有在回归线之间的区域才会有太阳直射现象,回归线以外地区没有直射现象。热带、寒带的季节变化较小,只有温带四季分明。
某地理小组野外考察日志记录,某日北京时间7:00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日落时为北京时间19:15,晚上观北极星的仰角为40°,次日白昼开始变短,北极星的仰角变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8. 研究小组的行进方向是( )
A. 向西北 B. 向东北 C. 向西南 D. 向东南
29. 又经过15天,研究小组到达新营地,小组成员推测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A. 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升起 B. 北半球的昼与夜比值变小
C.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缩小 D. 新露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
【答案】28. A 29. B
【解析】
【28题详解】
北极星在北极的上空,仰望北极星的仰角是当地的地理纬度;某日该小组的北极星的仰角为 40º,说明该小组在40 ºN,次日该小组看到北极星的仰角变大,说明该小组在向北行进;某日北京时间 7:00 太阳从正东方升起,可知出发地这日昼长应为12小时,出发地当地日出地方时应为6:00,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故出发地日落地方时应为18:00,则出发地北京时间为19:00日落;而该日小组看到的日落时是北京时间19:15,判断该小组向西行进;综合分析该小组是向西北方向行进。选A正确。
【29题详解】
某日日出正东,说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该日全球昼夜等长;某日的第二天,该小组看到昼长变短,又经过15天,小组到达新营地,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赤道地区太阳从东南升起,A错;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半球的昼与夜比值变小,B正确;北极圈内极夜范围扩大,无极昼现象,C错;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小组在向北方移动,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 两者之间纬度差,纬度差变大,新露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应小于50°,D错。选B正确。
如图为我国东北某地区昼夜长短周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0. 我国传统上的春季是从立春到立夏,与图中对应的时间段是( )
A. a—b B. b—c
C. c—d D. d—a
31. 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现象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立春阳气转—昼长夜短,气温回升 B. 谷雨宜养蚕—降水增加,植被茂密
C. 秋分不养田—霜冻频袭,降温明显 D. 冬至不行船—径流减少,河水枯竭
【答案】30. B 31. C
【解析】考查昼夜长短变化,季节变化及相关现象。
【30题详解】
此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根据图中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可知图中右边圆圈代表春分,左边为秋分,上边为夏至,下边为冬至,由此可知立春到立夏应对应图中b—c。故选B。
【31题详解】
立春时该地昼短夜长,故A错;谷雨时东北未进入雨季(夏季),植被不茂密,故B错;冬至时东北地区河流大部分封冻,河水并不枯竭,故D错;秋分时,东北地区气温明显降低且多寒潮,故C对。故选C。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2. 图中d代表的节气是(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33. 当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图中甲、乙两点时,武汉市( )
A. 地方时相同 B. 区时相同
C. 季节相同 D.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答案】32. D 33. D
【解析】本题考查节气的判读和地球运动的意义。
【32题详解】
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而判断左半圆表示的是北半球,而右半圆表示的是南半球。d位于南回归线上,表示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d代表的节气是冬至。
【33题详解】
地方时、区时与经度有关,图中无法获取甲、乙两点的经度位置信息,故A、B错误;从图上可以看出,甲、乙两点的时间关于夏至日对称,一个为春季、另一个为秋季,季节并不相同,故C错误;甲、乙两点所代表的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相同,故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甲、乙两点时,武汉市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故D正确。
室内小气候研究是建筑物保暖、采光、合理设计的科学依据之一。图1、图2是两间南北朝向的办公室4月、8月和12月光照强度的时空分布示意图(图示时间为北京时间),这两间办公室位于中国科学院某植物园内一栋六层建筑的第五层,相对而立,中间有走廊间隔,靠南的办公室窗户朝南,靠北的办公室窗户朝北。光照强度是一种物理术语,单位为勒克斯(lx)。在阳光直接照射下,光照强度可达6万~10万lx,没有太阳的时间或光照较弱时一般为0.1万~1万lx。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4. 该植物园可能位于( )
A. 乌鲁木齐 B. 昆明
C. 上海 D. 广州
35. 南北屋室内光照强度时空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 南侧光照强度可能大于北侧 B. 北侧光照强度可能大于南侧
C. 下午光照强度大于上午 D. 中午光照强度较大
36. 南屋12月光照强度相对较大的原因是( )
A. 该月日地距离大 B. 该月正午太阳高度小
C. 该月多晴天 D. 该月当地主要树木基本落叶,遮挡作用弱
【答案】34. B 35. D 36. B
【解析】
【34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植物园南北屋均在4、8月光照强度较小,光照从南北窗户照进来的时间短,面积小,距离窗户越近,光照强度越大。该植物园的南屋在冬季光照强度强,且光照强度从8点左右开始逐渐增强,到18点左右降低为0,说明该地冬季昼长约10小时,日出地方时为7点,而北京时间约为8点多,所以计算可得,该地大约位于105°附近,结合选项判断,应当为昆明,故选B。
【35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各月份,南北屋的光照强度均是距离窗户距离相越近,强度越大,而南北屋的窗户朝向不同,所以不具有北侧或者南侧光照强度强于另一侧的特征,AB错。8月份南屋距离窗户较近范围内,强度最强时间出现在上午11点左右,所以下午光照强度弱于上午,C错。无论哪个月份,光照强度均在中午附近较强,D对。故选D。
【36题详解】
12月份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且日地距离对于光照强度无关,A错。12月为北半球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照射到房屋内的面积最大,光照强度最大,B对。冬季昆明受准静止锋影响,多云天气多,C错。昆明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错。选B。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28分
37.读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示不同日期太阳视运动的共同点:太阳______,原因是______;太阳高度不断变化,______是一天中最大值。
(2)尝试判断:
①该地位于______ (南、北)半球。判断理由是______。
②A代表______,B代表春分或秋分日,C代表______。判断理由:日出、日落时间和方位;______。
(3)计算出A、B、C三日的昼长:A______小时、B______小时、C______小时
(4)C日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______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______地区达一年中最小值。
【答案】(1)东升西落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正午太阳高度
(2)①北 全年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
②冬至日 夏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3) 9 12 15
(4)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南半球各纬度
【解析】
(1)根据图示可知,不同日期太阳均东升西落,这是因为地球每日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造成的;地方时12点时,往往是一天中最大值,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2)①根据图示的太阳视运动方向可知,该地全年正午时太阳均位于正南方,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
②A的太阳最低,且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昼长小于12小时,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因此A代表冬至日;B代表春分或秋分日,C显示该日昼长夜短,且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则C代表夏至日。
(3)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据此结合图中数值计算即可
(4)结合上面题目及图示信息可知,C日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且距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最近,因此,该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该日,太阳直射点距南半球各地最远,因此,南半球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均达一年中最小值。
38.下图中纵横相交线分别为经线和纬线,两斜交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点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的分别是______、______。
(2)若A点为黑夜,则该图反映的是______ (节气)的日照状况,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北京时间是______ (不需填日期),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是______。
(3)若B点为黑夜,则图中各点中地方时为6点的是______,请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范围______。
(4)某日A、C、E三点同时看到日出,则该日图中各点中发现太阳从其正东方升起的有_____。
(5)某飞机从C地飞往D地,途中飞机上的乘客发现太阳始终处在地平线上不升也不落,则整个飞机历时______小时,共飞行约______ km。
【答案】(1)C与D A与B
(2)冬至日 (0°,23°26′S) 20:00 全球
(3)D 画图略
(4)A、B、C、D、E
(5)6 9 990或10000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照图的判读能力,前四个小题属于基础题,第5小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分析“太阳始终处在地平线上不升也不落”的含义。
(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同一纬度海拔相同的情况下线速度相同。
(2)若A点为黑夜,则该图北半球各地夜长昼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是极夜,是北半球的冬至;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图示180°经线是夜半球的平分线,即午夜0:00,则0°经线是正午时刻,故太阳直射点位于(0°,23°26′S);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此时是20:00,因180°经线是0:00,全球与北京都在同一天。
(3)若B点为黑夜,图示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D点位于晨线,又在赤道上,其地方时为6:00;阴影表示夜半球,如下图所示:
(4)若某日A、C、E三点同时看到日出,则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均日出正东方。
(5)C、D都在赤道上,C、D间经度相差90°,时差是6小时;若某飞机从C地飞往D地,途中飞机上的乘客发现太阳始终处在地平线上不升也不落,说明飞机飞行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一致,即从C到D用的时间也就是6小时;赤道上经度1°相距约111 km,飞机飞行距离约为90×111 km=9 990 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