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解析版)
展开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50分)
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
A. 市场优势 B. 地理环境优势
C. 科技优势 D. 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2. 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B. 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 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黄山毛峰的市场不能影响其独特的色、香、味、形等,A不对;根据材料,地理标志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黄山毛峰独特的色、香、味、形是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中生长而形成的,B对;黄山毛峰独特的色、香、味、形与科技没有关系,C不对;茶叶的特征主要由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影响,与文化关系不大,D不对。故选B。
【2题详解】
黄山毛峰产地属于毛峰的种植区域,在该种植区内有独特的地理环境特征,该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但是没有明确的边界,A不对,BC对;毛峰产地的地理环境影响该区域的发展,形成独特的茶文化等,D对。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答案为A。
读“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3. 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 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 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4. 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5. 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 土壤 B. 水源
C. 地形 D. 光照
【答案】3. B 4. B 5. D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图示轮廓图,该地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燥,A不对;该地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形成的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周围有高大山脉,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年际变化小,B对,D不对;该区域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不对。故答案选B。
【4题详解】
图中A地区距离印度洋和太平洋较远,且有高大山脉阻挡,因此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答案选B。
【5题详解】
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该地区有沙质土壤、灌溉水源、平坦地形、充足光照等,四要素相比较,该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突出的优势条件,在此条件下形成了优质的长绒棉。故答案选D。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 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 )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净化地表径流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④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 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
A. 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 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C. 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D. 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答案】6. A 7. D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材料,该地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该地降水丰富,少有风沙,③不对,排除BC。该生态系统形成“江河—森林—村寨—梯田”的形式,森林位于村寨的上游,河流的下游,因此起到净化地表径流的作用,②对;该地大气污染不严重,森林的净化空气作用不突出,④不对;故排除D,答案选A。
【7题详解】
村寨和梯田的位置不影响劳动强度,A不对;村寨和梯田都位于较高处,洪涝灾害不多发,因此村寨和梯田的相对位置对洪涝灾害影响不大,B不对;根据材料,该系统是与自然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因此村寨在梯田上方不是为了观赏景观,而是利用、顺应自然环境的结果,C不对;可以梯田种植作物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水污染,因此在梯田上方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D对。故选D。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小题。
8. 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 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 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D.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9. 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
A. 1~2月 B. 4~5月
C. 9~10月 D. 11~12月
【答案】8. C 9. C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的知识,难度一般。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田纳西河流域的相关知识,能根据图示信息进行推断气候特征,进一步分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8题详解】
从图中看,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A不对;田纳西河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起伏较大,B不对;从图中看,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受到山脉的阻挡和抬升作用,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C正确;从气温和降水看,该地为亚热带的湿润气候,D不对。
故答案选C。
【9题详解】
该地降水夏秋少、冬春多,根据题意,“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的时间应该选择在雨季来临之前,即选择9~10月较合适,C对;1~2月、11~12已经进入雨季,时间不合适,AD不对;4~5之后雨季结束,防洪压力不大,B不合适。故选C。
下图为某河流域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0. 以下关于图示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fc属于一级支流,eb属于二级支流
B. bc段河流比eb段海拔高、落差大
C. 西电东送有利于流域东部发展炼铝工业
D. bc段的梯级开发是fc段灌溉农业发展的基础
11. 该流域内植树造林,其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 调节气候
C.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D.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答案】10. C 11. D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流域的河流水系特点和流域开发的相关知识。要求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明确干流、支流、二级支流的概念,能从流域的资源情况、开发现状等推测其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10题详解】
fc和eb都直接流入干流,都属于一级支流,A不对;bc段河流在eb段的下游地区,则bc段河流的海拔高度低于eb段,B不对;从图中看,西部有水电站,东部地区有丰富的铝矿资源,西电东送有利于流域东部发展炼铝工业,C对;fc段与bc短相距较远,互不干扰,D说法错误。故答案选C。
【11题详解】
通过图中信息推测,该流域有水电站、煤炭等资源,沿河开垦了农田,则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因此该地区植树造林最突出的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其余功能如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等功能相对不突出,答案选D,ABC不对。
读“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2. 下列关于东北三省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纬度较高,气候严寒,不利于玉米、水稻等喜温作物生长
B. 气候寒冷,冻土深厚,不利于农作物春播
C. 光热条件优越,大部分地区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 冬季厚厚的积雪,到第二年春季融化,保证了春播农作物对水分的需要
13. 下列属于甲地优势农产品的有( )
①水稻 ②小麦
③大豆 ④棉花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4. 乙地的农业生产主要发展( )
A. 水田种植业 B. 旱地耕作业
C. 山地畜牧业 D. 草原畜牧业
【答案】12. D 13. C 14. D
【解析】本题以大兴安岭两侧地形区作为背景资料,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东北地区的气候、土壤、河流、农作物等多个知识点,还要掌握大兴安岭的分界线的意义以及内蒙古地区的农业类型。
【12题详解】
玉米的适应性较强,东北是我国主要的玉米产地之一,水稻在东北地区的南部辽河流域也有大面积种植,A不对;气候寒冷,冻土深厚,春季积雪融化,土壤墒情较好,利于农作物春播,B不对;该地纬度高,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只能一年一熟,C不对;东北气温低,冬季厚厚的积雪,到第二年春季融化,保证了春播农作物对水分的需要,D对。
故选D。
【13题详解】
根据图示区域定位,甲地在中国东北平原地区,是中国的商品粮基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小麦和大豆都是其优势作物,南部也有大面积水稻种植;东北热量不足,棉花喜光热,因此东北地区棉花少见;故答案为C。
【14题详解】
乙地降水少,不足400mm,草原广布,不适合发展水田种植业和旱地耕作业,适合发展草原畜牧业,AB不对,D正确;乙地地形为高原,地形平坦开阔,不发展山地畜牧业,C不对。
故选D。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粮食生产规划中将商品粮基地分为四类:南方高产区、黄淮平原区、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
材料二 我国四地农业生产情况表。
15. 有关①②③④四个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代表黄淮平原区 B. ②代表东北低产区
C. ③代表西北干旱区 D. ④代表南方高产区
16. 受土壤盐碱化影响和沙尘天气影响最明显的分别是( )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② D. ④③
【答案】15. D 16. C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中国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首先根据图表信息对商品率、耕地面积、人口多少进行解读,归纳出当地的农业发展的特点,然后再结合四个地区的地理特征进行判断。
【15题详解】
①地耕地面积广,人少地多,粮食商品率高是东北低产区;②地耕地的面积最小,农业人口少,是西北干旱地区;④地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小,粮食商品率较高,是南方高产区;③为黄淮海平原区。故答案为D。
【16题详解】
结合上题,①是东北低产区,②地是西北干旱地区,④地是南方高产区,③为黄淮海平原区。黄淮平原区受土壤盐碱化影响明显,沙尘天气对西北干旱区影响明显;南方高产区降水多,东北平原区温度低,两地受盐碱和沙尘影响都不大。故答案选C。
读“几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完成问题。
17. 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能源是( )
A. 煤炭 B. 核能
C. 天然气 D. 可再生能源
18. “加快发展核电、可再生资源和大力发展水电”是“十一五”规划“多元战略”的主要内容。关于下列地区应重点发展的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蒙古高原和四川盆地应大力发展风能发电
B. 东南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核能
C. 青藏高原地区和新疆应该充分利用生物能
D. 海南岛和台湾岛应该大力发展太阳能
【答案】17. A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坐标图的判读。观察图中横坐标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纵坐标为发电成本。读图可知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能源是煤炭。故答案选A。
【18题详解】
注意题目要求发展核电、可再生能源和水电等。内蒙古高原地形开阔,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四川盆地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A错;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短缺,技术水平高,可重点发展核能,B正确。青藏高原地区和新疆太阳能资源、风能资源丰富,生物能缺乏,C错。海南与台湾地区降水丰富,太阳能不够丰富,D错。
故答案为B。
有的学者将区域的发展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9. 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 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C. 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 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20. 图中各点分别A、B、C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 C—A—B B. B—C—A
C. B--A--C D. A--B--C
【答案】19. D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图文材料,区域发展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低,处于起步阶段,第三产业比重低且呈下降趋势,A不对,D正确;在初期阶段,农业为主体,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很小,人地关系的基本协调,B不对; 初期阶段,工业化的起步源于不同的社会分工,不是科技创新,C不对。故选D。
【20题详解】
根据三角坐标图判读,A时期,第一产业大约占20%,二三产业约占80%;B时期,第一产业占比重很小,二三产业比重超过90%;C时期,第一产业大约占80%以上,二三产业比重很小;因此,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C—A—B,答案为A。
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读下表完成下列小题。
21. 探究结果表明( )
A. 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B. 林地的年均温差大,裸地的年均温差小
C. 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D. 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22. 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吸烟滞尘 ⑤防风固沙
A. ①② B. ②⑤
C. ③④ D. ③⑤
23. 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21. C 22. C 23. A
【解析】
【21题详解】
根据林地和裸地的比热容,林地比热容大,冬季气温高于裸地,则结合图表,该地11月到3月为冬季,则学校所在地位于北半球,A不对;根据图表,林地与裸地的夏季温度差异大于冬季温度差异,说明裸地的气温年较差较大,林地的气温年较差较小,B不对;从表格中数据看,林地比裸地11月到来年3月份之间的温度高,但差值小;林地在4月到10月之间的温度低,差值大,说明林地的年均气温较低,C对;该地7、8月份为夏季,气温较高,从表中数据看,裸地气温更高,因此月均温较高,D不对。故答案为C。
【22题详解】
根据材料,该林地位于高速公路附近,高速公路附近车辆行驶,会有噪声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等,③④对,因此该林地的主要作用表现为减弱噪声和吸烟滞尘,森林的其它作用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表现不明显,①②⑤不对。故答案为C。
【23题详解】
遥感是通过接收解读地面物体发出的电磁波来分辨地物,分析地物的变化,因此可以监测耕地变化、调查作物分布,通过作物长势等估测粮食产量,①②③对;但是没有办法跟踪产品流向,④不对。故答案为A。
某市寻找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该厂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地形平坦;②距河流1千米范围内。下图中“空间资料”是该市地形与河流的空间分布,每一小方格代表1平方千米(该区面积共16平方千米);“属性资料”是地形和河流的类别资料。根据选址条件,对照空间资料和属性资料,符合条件为“1”,不符合条件为“0”,若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为求简化,占有面积比例较大的属性作为评估对象。完成下列小题。
24. 下图是四幅“河流”资料的评估值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5. 根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下图中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是( )
A. 甲、丙 B. 甲、乙
C. 乙、丁 D. 乙、丙
【答案】24. B 25. B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存储数据的形式,在解答题目时,要注意根据材料要求的条件对图层进行叠加分析。
【24题详解】
根据材料,厂址要求“距河流一千米范围内”,且“若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为求简化,占有面积比例较大的属性作为评估对象”,“每一小方格代表1平方千米”根据这三个条件,在方格内左侧的两竖行都是符合条件的,都应该标”1”,则只有②符合条件,①③④不对,排除。答案选B。
【25题详解】
根据材料,丙处是坡地,且距河流超过1千米的范围,不符合工厂的选址,排除AD;丁据河流1千米范围之外,不符合工厂选址要求,排除C;甲和乙是平地,且在距河流的1千米范围之内,B符合要求。答案选B。
二、综合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秘鲁从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西部沿海地区、中部山地高原区和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秘鲁农业人口比重较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等,粮食不能自给,需要进口。
(1)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请你具体阐述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益。
(2)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的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小了约20%。虽然亚马孙河流域的降水量减小了,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发生的频率反而增大了,简述其原因。
(3)为了解决秘鲁粮食不足问题,有人建议在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大规模种植水稻,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
【答案】(1)维持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保护地球上物种的多样性(2)由于植被破坏,植被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所以流入江河的水量增大,洪涝灾害增加(3)赞成。理由: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地势平坦,终年高温多雨,复种指数高,水稻产量大。(或不赞成。理由:大规模种植水稻会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秘鲁劳动力不足,不适宜发展精耕细作的水稻生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热带雨林破坏所对水循环的影响、以及区域农业发展评价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热带雨林气候的环境效益。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应: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保护地球物种多样性。
(2)亚马孙河流域有世界上范围最大的亚马孙热带雨林,近年来森林被大量砍伐,所以土壤保水能力下降,所以虽然流域水量减少,,但是由于土壤保持水分的能力下降更为严重,所以造成流入江河的水量和洪水量增加。
(3)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反对的原因主要从大规模种植水稻的不利条件和不利影响来进行分析。在东部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垦殖,砍伐热带雨林,影响其再生,同时,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导致水分蒸发量和下渗量减少;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水平下降。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匹兹堡位于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曾有美国“钢都”之称;武汉位于中国长江中游工业区,钢铁工业发达。两城市所在的工业区人口密集、制造业发达。下图为两城市所在区域图。
材料二 二战后,匹兹堡钢铁工业受市场和环境等因素影响,逐渐从辉煌陷入困境。为振兴经济,匹兹堡开始实施“复兴计划”(如下图)。
(1)依据图文信息,填表比较两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不同区位条件。
(2)判断两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武汉地区该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3)概括匹兹堡振兴经济的成功措施。
【答案】(1)
(2)匹兹堡附近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武汉附近为季风水田农业。
武汉附近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热量丰富,雨热同期;武汉附近为肥沃的水稻土;平原地形,利于耕种;临近长江,灌溉水源充足。
(3)大力发展科技(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技术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经济效益);政府提供支持(实现工人再就业,提供就业机会);治理大气污染,改造城市环境。
【解析】
(1)注意本题要求列表比较差异,从图中看,匹兹堡煤炭资源丰富,武汉铁矿资源丰富;从社会经济条件方面比较,匹兹堡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发达,武汉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水平低等。
(2)匹兹堡附近大城市较多,气候冷湿,发展乳畜业。武汉由于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土壤肥沃;地处江汉平原,地形平坦,又有长江的灌溉水源,因此发展季风水田农业。
(3)从材料二看出,匹兹堡在振兴经济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建立大学和科研机构,大力发展科技;发展了计算机、医疗、金融等,发展高技术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政府提供专项基金,进行工人转岗培训,实现工人再就业;采取多种措施,治理大气污染,改造城市环境。
28.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城市群发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及正在形成一批规模不同、发育程度不同的城市群。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两横”是指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三纵”是东部沿海经济带、京哈京广沿线经济带和包头—银川—西安—重庆—贵阳—昆明沿线经济带。下图为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
材料二 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包括先天竞争力、现实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先天竞争力主要指城市群的地理位置、城市群的发展空间、劳动力人口数量和城市移民人口规模方面;现实竞争力包括城市群GDP总量、对外贸易、城市群分工程度、中心城市的主体地位等方面;成长竞争力是指城市群GDP增长速度、教育质量、科技水平、医疗质量、文化设施、工业污水排放处理达标率等。
(1)每一个城市群都有核心,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分别是哪里?
(2)与其他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的先天竞争力排第一,简要分析原因。
【答案】(1)北京、上海、广州。
(2)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点、长江入海口,水运便利;平原面积广,腹地宽广;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环渤海地区的城市群的核心在北京,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核心在上海,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在广州。
(2)与其他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突出,如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点、长江入海口,水运便利;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依托长江航运等,交通网密集,经济腹地宽广;该地区大量人口迁入,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