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南省驻马店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河南省驻马店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韩屋是一种韩国传统的用树木,泥,石,稻草,瓦和纸建成的亲近自然的房屋。在建造时考虑有关其房子周围的定位、土地和季节的关系,房子的内部结构也相应做出计划,多背山面水而建。韩屋中最为独特也最具有科学价值的构造即为地热(暖炕、温突)——韩国独有的取暖设施。地上通热后向整个地面扩散开的韩国地热(暖炕)系统令室内温暖,利于健康。韩屋的设计跟当地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读材料和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 韩屋的屋顶坡度一般较大主要目的是为了A. 防雨 B. 防雪 C. 美观 D. 采光2. 根据房屋设计的特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房间面积一般设计不大 B. 卧室的床面一般距离地面较高C. 屋内地面建筑一般比地平面低 D. 一般在房前种植针叶树,屋后种植落叶树【答案】1. B 2. A【解析】【1题详解】韩国雨季短,降雨量不大,雨水对韩屋的屋顶坡度影响不大,A错误;亚洲冬季风势力较强,风从韩国西部海上吹来可以形成降雪,冬季降雪时间长,不易融化,因此韩屋的屋顶坡度一般较大是为了防雪,B正确;韩屋亲近自然,美观不是其追求的方向,C错误;屋顶坡度较大不影响采光,D错误。故选B。【2题详解】A、房屋多背山面水而建,受地形限制,房间面积一般设计不大,A正确;B、韩国地热(暖炕)系统是在地面上,韩国人不习惯沙发或床,而是选择席地而坐、就地而眠的传统方式生活。卧室的床面一般距离地面较近,B错误;C、地上通热后向整个地面扩散开,因此屋内地面建筑一般比地平面高,C错误;D、一般在房前种植落叶树,是为了夏季遮阳,冬季接受光照;屋后种植针叶树,是为了冬季防风,D错误;故选A。2018年12月12日16时4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约110小时奔月飞行,到达月球附近,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完成“太空刹车”,被月球捕获,进入了近月点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此次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后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 嫦娥四号从发射到软着陆期间,对该探测器进行实时监测跟踪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RS B. GIS C. GPS D. GPRS4. 目前该地理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关于该技术的应用正确的是A. 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B. 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C. 方便人们在网络上进行学习、购物、参观、旅游,穿越时间和空间,领略风土人情、文学艺术等D. 帮助野外调查人员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高程,从而获得更精准的数据【答案】3. C 4. D【解析】【3题详解】RS主要功能是监测,拍摄遥感图像,精确度不高,A错误。GIS主要功能是查寻、分析信息,B错误。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精确度高,能对该探测器进行实时监测跟踪,C正确。GPRS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D错误。故选C。【4题详解】根据上题结论,该地理信息技术为GPS,RS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A错误;RS可以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B错误;GIS方便人们在网络上进行学习、购物、参观、旅游,穿越时间和空间,领略风土人情、文学艺术等,C错误;GPS帮助野外调查人员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高程,从而获得更精准的数据,D正确;故选D。近年来,黄河水文情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游地区尤为明显。头道拐和龙门是黄河中游地区干流上的两座水文站,窟野河是两水文站之间的一条支流。读不同时期头道拐和龙门水文站水、沙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5. 2006-2009年,两水文站之间的支流流入黄河的水量A. 逐年增加 B. 逐年减小 C. 先减后增 D. 先增后减6. 2006-2009年与1970-1979年相比,黄河中游水沙发生明显变化,与其形成的原因无关的是A. 过度的开垦放牧加剧了水土流失 B. 退耕还林、封山禁牧C. 中游地区水利工程的增多 D. 支流河道采砂取土【答案】5. B 6. A【解析】【5题详解】2006—2009年间,两水文站之间的流量差值就是两水文站之间的支流流入黄河的水量,用龙门水文站的水量减去头道拐水文站水量即得到窟野河的水量。结合表中数据,通过计算龙门和头道拐水文站水量的差值,可知两水文站之间的支流流入黄河的水量逐年减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6题详解】2006—2009年与1970-1979年相比,黄河中游水沙发生明显变化,黄河中游的水沙量都明显减少。过度的开垦放牧会导致地面径流增大,对土壤的侵蚀作用增强,加剧了水土流失,会导致来水来沙增多,和水沙量都明显减少相反,即A与其形成的原因无关的,A对;退耕还林、封山禁牧,使得植被得到恢复,河流含沙量减少,和黄河中游的水沙量减少有关,B错;中游地区水利工程的增多起到拦水拦沙的作用,会导致中游水量和沙量明显变小,和黄河中游的水沙量减少有关,C错;支流河道采砂取土,使得河道中出现规模不等的坑、洼、坎,洪水发生时由于填洼作用导致洪峰、洪量急剧衰减,携沙能力下降,和和黄河中游的水沙量减少有关,D错。故选A。棕油是一种植物油,提取自油棕子,是继大豆油之后的第二大食用油。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中榨取出来的,棕榈树原产西非,18世纪末传到世界各地,在部分地区得到广泛种植。廉价的棕榈油及其衍生产品为很多公司带来了丰厚利润。某地为扩大油棕种植面积,放火焚烧雨林,下图为该地油棕种植园景观。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 该地区最可能位于A. 千岛群岛 B. 苏门答腊岛C. 格陵兰岛 D. 火地岛8. 当地放火焚烧雨林带来的后果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物多样性会减少 B. 该地区的水旱灾害会加剧C. 土壤肥力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D. 该地区的碳氧平衡会被打破9. 该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不包括A. 禁止开发,并且全面恢复雨林植被B. 鼓励保护性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C. 适度开发,向深加工方向发展D. 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雨林与种植区的土地矛盾【答案】7. B 8. C 9. A【解析】【7题详解】材料中提到“某地为扩大油棕种植面积,放火焚烧雨林”,因此油棕属于热带作物,只有苏门答腊岛属于热带,B正确;千岛群岛、格陵兰岛、火地岛分别位于温带、寒带、温带,ACD错误。故选B。【8题详解】放火焚烧雨林,生物多样性会减少,A正确;放火焚烧雨林,地表径流变大、气候变化加剧,该地区的水旱灾害会加剧,B正确;放火焚烧雨林,地表径流变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会有大幅度的降低,C错误;放火焚烧雨林,森林减少,对二氧化碳对吸收减少,该地区的碳氧平衡会被打破,D正确。故选C。【9题详解】禁止开发,全面恢复雨林植被,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但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A错误;鼓励保护性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B正确;适度开发、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对雨林破坏减少、可以提高经济效益,C正确;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雨林与种植区的土地矛盾,生态效益较好,D正确。故选A。1959年新安江水库建成蓄水,该水库在水位108米的时候,面积在3亩以上的岛屿有1078个,故又称千岛湖。1982年千岛湖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读2001—2011年新安江水库不同蓄水位对应的水域面积变化示意图。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与建库前相比,水库建成后,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 湖面风速增加 B. 湖面湿度增加C. 湖泊周围生物多样性增加 D. 湖泊周围无霜期变短11. 与2001年相比,2011年不同蓄水位水域面积变化的可能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泥沙淤积 ②人工清淤 ③填湖造陆 ④生态补水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答案】10. D 11. C【解析】【10题详解】与建库前相比,水库建成后,湖面比陆地的摩擦力小,湖面风速显著加大,A正确。水域面积增大,湖面湿度明显增加,B正确。水域面积大,湖泊周围生物多样性增加,C正确。湖泊调节气候,湖泊周围无霜期延长,D错误。故选D。【11题详解】与2001年相比,2011年不同蓄水位水域面积都变小。泥沙淤积会抬高水位,导致库区面积增大,①错误。人工清淤,蓄水量增大,会使水库面积缩小,②正确。填湖造陆,导致库区的面积变小,③正确。生态补水会导致库区面积增大,④错误。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人工清淤、填湖造陆,②③正确。故选C。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电气栽培技术试脸。在电气裁培大棚中(下图),农作物生长在裸露的铜线下,高出地面约3米的铜线通电后产生的高绷电流能杀死空气或土攘中的细菌和病毒。在植物内部,高频电流加速天然带电粒子(如硫酸氢盐和钙离子)的运输,同时也使吸收二氧化碳和光合作用等代谢活动有所增加。目前在我国,一公顷的电气化温室大棚每天需要消耗大约15度电,耗电量非常低,但考虑到硬件成本问题,未在所有大棚中开展电气裁培技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 发展电气栽培技术的最主要目的是A. 延长作物生长周期,提高作物产量 B. 加快作物生长,降低生产成本C.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改善作物品质 D. 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产品价格13. 目前,在电气栽培大棚中种植最多的农作物可能是A. 小麦 B. 牧草 C. 棉花 D. 蔬菜14. 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推广电气栽培的最大障碍是A. 气候 B. 土地 C. 资金 D. 能源【答案】12. C 13. D 14. C【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2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高出地面约3米的铜线通电后产生的高绷电流能杀死空气或土攘中的细菌和病毒,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在植物内部,高频电流加速天然带电粒子(如硫酸氢盐和钙离子)的运输,同时也使吸收二氧化碳和光合作用等代谢活动有所增加来提高作物品质。故选C。【13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电气栽培大棚硬件成本高,故种植最多的农作物是单位产值高的农作物,蔬菜适合在大棚中种植,D正确;小麦、牧草和棉花都是大面积种植的作物,单位面积产值较低,不适合电气栽培大棚中种植,A、B、C错误。选D。【14题详解】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经济落后,资金缺乏是推广电气栽培的最大障碍,C正确;气候条件适合发展电气栽培大棚,A错误;西部地区土地和能源有优势,不是推广电气栽培的障碍,B、D错误。故选C。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陡坡耕地景观图。黄土源、梁、峁地形是今天黄土高原基本的地貌类型。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 根据《水土保持法》的规定,你认为黄土高原上哪种地貌类型适合发展耕作业A. 黄土塬 B. 黄土梁C. 黄土峁 D. 都适合16.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有①地形坡度大 ②植被稀疏③资源开采导致植被破坏 ④过度开采⑤土壤以黄土为主 ⑥降水集中A. ①②⑤ B. ①④⑥C. ①②⑥ D. ③④⑤【答案】15. A 16. C【解析】【15题详解】黄土塬表示黄土高原上局部地势较平坦的区域,又称黄土平台,是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适合发展耕作业,A正确;长条形凸起的黄土高地是黄土梁,不适合发展耕作业,B错误;中高周低的、孤立的黄土丘是黄土峁,不适合发展耕作业,C错误;只有黄土塬适合发展耕作业,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地形坡度大水流速度快,为水土流失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①正确;植被覆盖差 地表疏松的土壤缺少植被根系的保护,易被侵蚀,②正确。③④是人为原因,③④错误;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易被侵蚀,自然原因不能简单的说以黄土为主,⑤错误;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且夏季多暴雨,易发生水土流失,⑥正确;黄土高原多地质灾害,地质条件不稳定,土层不稳定,易受外力影响;因此①②⑥正确,C正确。故选C。传统观点认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是制造业,而制造业的兴衰则主要表现为工业化和去工业化。去工业化是指制造业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的现象,最早始于美国。不同的去工业化模式会对一国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当前,我国已经出现了较显著的区域性去工业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7. 美国出现去工业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有①土地和工资生产成本低 ②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③科技发展和产业外迁 ④经济效益降低,实体经济地位下降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18. 我国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主要出现在A. 东部地区 B. 中部地区C. 西部地区 D. 西北地区19. 与我国相比,美国去工业化最显著的不同之处是A.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B. 形成新的就业机会C. 出现制造业空心化问题 D. 提高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答案】17. B 18. A 19. C【解析】【17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去工业化主要是指制造业衰退。随着经济发展,土地和工资等生产成本不断提高,①错误;制造业对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美国出现去工业化现象主要原因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制造业资源消耗加大,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剧,②正确;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使得制造业外迁,也是去工业化现象的原因,③正确;国家实体经济地位没有下降,④错误。故选B。【18题详解】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制造业发达,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东部地区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使我国出现区域性去工业化现象。故选A。【19题详解】美国属于总量去工业化,即美国以制造业的整体对外转移为主,而制造业的整体对外转移易使国内出现制造业空心化现象;我国区域性去工业化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将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制造业仍主要留在国内,不易出现制造业空心化现象,C正确。美国和我国去工业化的主要目的都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去工业化导致了大产业的就业比例发生变化,会产生新的就业机会,A、B是两国去工业化的共同之处。美国国内出现制造业空心化现象,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也相对减弱,D错误。故选C。小提琴是世界三大乐器之一,在确山县竹沟慎,一帮压根不识五线谱的地地道道的农民,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了占据国内手工中高端小提琴制作80%市场份额的小提琴。2000年的时候,很多竹沟镇的农民背上行囊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开始了他们的创业路,年底为了响应乡政府回乡建厂的号召,多家企业小提琴生产厂房整体从北京搬回了竹沟镇。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 2016年多家小提琴企业迁移到竹沟镇的原因不包括A. 乡土情感 B. 政府政策 C. 科技发达 D. 劳动力成本低21. 小提琴企业迁移到竹沟镇,给该地带来的影响组合正确的是①带动就业 ②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③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 ④改善该地区的地理环境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答案】20. C 21. D【解析】【20题详解】早期竹沟镇农民到北京创业,后来迁移到竹沟镇,响应乡政府回乡建厂的号召这是受到乡土情感的影响,A正确;“响应乡政府回乡建厂的号召”会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B正确;小提琴是一帮压根不识五线谱的地地道道的农民生产的,因此科技发达不是主要影响因素,C错误;回乡建厂劳动力成本低,北京的劳动力成本高,D正确。故选C。【21题详解】小提琴企业迁移到竹沟镇,可以给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就业,①正确;可以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②正确;小提琴企业迁移到竹沟镇,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发展,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③正确;小提琴企业迁移到竹沟镇,工业生产可能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造成一定破坏,④错误。①②③正确,D正确。故选D。读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走向示意图,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部分路段采用地下埋设,其优点主要是A. 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B. 降低了施工的难度C. 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D. 减少对水资源的影响23.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经过大庆,其主要原因是A. 带动大庆相关产业发展 B. 将大庆作为补给气源地C. 改善大庆能源消费结构 D. 促进大庆天然气化工发展【答案】22. A 23. B【解析】【22题详解】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部分路段采用地下埋设,其优点是保护耕地资源、保证管道运输安全,A正确;地下埋设会增加施工的难度,B错误;地下埋设可以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影响,这些是次要影响,CD错误。故选A。【23题详解】大庆油气资源丰富,不需要进口天然气来促进其发展,A错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终点是上海,要供给沿线地区使用天然气,最终达到上海的天然气会减少,因此将大庆作为补给气源地,来稳定供气,B正确;大庆油气资源丰富,早已经大量使用天然气,进口天然气也没有改善原来的能源消费结构,C错误;进口的天然气可以促进大庆天然气化工发展,但这不是主要目的,D错误。故选B。华为的手机在他们的集团份额中占据30%,70%是通讯。华为是一家不折不扣的通信设备巨头,而且是全球500强企业。经过近10年对5G技术的研发,华为真正在通信领域实现领跑。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华为被推向风口浪尖,华为决定撤出在美国的57家公司。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24. 华为公司把部分工厂选择在美国的主要原因是A. 美国地广人稀,土地成本低B. 美国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C. 与本土电子产品相比具有价格优势,市场需求大D. 美国政策的支持25. 华为在美的57家公司撤出美国所产生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 使美国的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上升B. 使美国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华为客户的利益受损C. 使华为公司开展对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市场向多元化发展D. 使华为公司的市场规模缩小,经济效益明显下降【答案】24. C 25. D【解析】【24题详解】A、美国虽然相对中国来说是地广人稀,但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其土地成本高,A错误;B、华为公司5G技术先进,工厂选择在美国不是看重美国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B错误;C、中国劳动力价格、原材料价格等比美国低,华为公司电子产品相比具有价格优势,美国市场需求大,因此工厂选择在美国,C正确;D、早期有美国政策的支持,但这只是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较大的利润,D错误。故选C。【25题详解】A、华为在美的57家公司撤出美国使美国的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上升,A正确;B、电子产品有价格优势,美国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多为华为客户,其利益会受损,B正确;C、华为在美的57家公司撤出美国,可以转向其它国家,从而促使华为公司开展对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市场向多元化发展,C正确;D、57家公司撤出美国使华为公司的市场规模缩小,美国市场只是华为全球市场的一部分,但是经济效益不会明显下降,D错误;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2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日渐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正对美国农民产生严重影响。据美国媒体5月26日报道,农业州艾奥瓦州和蒙大拿州的两位参议员表示,美中贸易战将让美国农民的利益受损。“美国大豆可能要永远失去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了”不仅仅是因为6月将是一年中美国大豆播种的最晚时节,而很多美国农场主还在为要不要继续种大豆犹豫不决。更因为中国实施的“大豆振兴计划”,以及这一计划激励之下中国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的空前提高。大豆性喜暖,种子在10—12℃开始发芽,以15—20℃最适宜,生长适温20—25℃,开花结荚期适温20—28℃,低温下结荚延迟,低于14℃不能开花,温度过高植株则提前结束生长。种子发芽需要较多的水分,开花期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80%,否则花蕾脱落率增加。大豆在开花前吸肥量不到总量的15%,而开花结荚期占总吸肥量的80%以上。东北大豆是我国优质大豆的主产区。(1)根据上图描述东北地区气温的分布规律以及成因。 (2)说出东北大豆发芽期和开花期所需水的来源区别。 (3)为了摆脱我国对美国产品的过度依赖,减轻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影响,简述我国实施的“大豆振兴计划”的具体措施有哪些?【答案】(1)分布规律: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等温线不与纬线平行呈现弯曲。成因:纬度差异导致太阳辐射的差异;地形的差异导致等温线的不规则。(2)发芽期的水来源于季节性积雪融水;开花期的水来源于大气降水。(3)政府鼓励补贴政策,提高大豆的收购价格和保护价,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扩大种植面积;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和推广,提高产量和质量;提高机械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解析】(1)据图中等温线分布可以看出,从数值上看,由南向北逐渐递减,这是由于纬度差异导致太阳辐射的差异,一般是从赤道向南北极递减;从走向上看,等温线不与纬线平行,部分呈现弯曲。影响等温线弯曲的原因是地形的差异导致等温线的不规则,山地海拔高,会导致等温线向南弯曲,平原等温线向北弯曲。(2)东北大豆发芽期是春季,发芽期的水来源于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开花期是在夏季,所需水的来源是大气降水,夏季中国雨带移到华北、东北地区。(3)我国大豆市场需求量大,国内供需矛盾突出,实施的“大豆振兴计划”,需要从科技、面积、机械化、政策等方面分析。目前我国振兴大豆产业,可行措施是完善大豆的扶持政策,调整种植结构,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推进科技创新,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单产和品质。建立优质大豆种植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大豆的绿色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 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应推进大豆产业化,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科学引导健康消费,扩大国内优质大豆的消费市场等。2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杜罗河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西北部,发源于西班牙东北部山地,下游在葡萄牙波尔图注入大西洋,全长770千米。干流径流多来自于北部支流,流域内多峡谷急流,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西、葡两国已联合实施梯级开发。材料二:杜罗河流域水系及矿产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流域分界线)。(1)从地形、气候、水系、矿产资源任选两个角度描述该流域的自然背景。 (2)简述杜罗河流域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 (3)评价该地区梯级开发对该区域带来的影响有哪些。【答案】(1)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大,地势东高西低;气候: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有冬汛;水系:支流多,流域面积大,水系发达;矿产资源:有铅锌矿、铜矿、汞矿,矿产资源丰富。(至少两点)(2)有利条件:降水较多,径流丰富;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流域内经济发达,资源开发电力需求量大。(任意两点)(3)有利影响:利于防洪,调节径流;利于通航,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为该地区提供充足的电能,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利影响:淹没低地农田;增加移民成本;三角洲增长速度减缓,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本题以杜罗河流域水系分布为背景区域,考查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特征、流域梯级开发的综合效益等地理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1)流域综合开发的背景,可从地形落差、气候、矿产资源、水系四个方面回答。地形:读材料可知,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地势东高西低,河流落差大;气候:该流域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流域内降水较多,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有冬汛;水系:支流多,流域面积大,水系发达;矿产资源: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综合开发效益高,有铅锌矿、铜矿、汞矿,矿产资源丰富。(2)有利条件可以从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回答。自然方面:读材料可知,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河流落差大;该流域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流域内降水较多,水力资源丰富;人文条件:流域内经济发达,资源开发电力需求量大。(3)本题主要考查梯级开发所产生的综合效益,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有利影响:利于防洪,调节径流;利于通航,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为该地区提供充足的电能,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水源;水产养殖;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等。不利影响:淹没低地农田,影响农业发展;需要移民搬迁,费用高;入海泥沙减少,三角洲增长速度减缓;入海河水减少,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28.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有着3000多年采冶历史的大冶,境内蕴藏53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是中国六大铜矿生产基地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冶20多家国有矿山贡献利 税130亿元,然而,高度的资源依赖使得大冶“一矿独大”,经济结构严重失衡,曾经繁华的矿产重镇铜绿山镇,龙角山镇和铜山口镇,因资源衰竭经济下滑,相继被撤镇并村,“因矿而兴”的大冶面临“矿竭城衰”。转型,成为大冶发展的必走之路。2003年3月,大冶被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试点城市,正式开启国家层面政策支持的转型新历程,通过全面关停拆除“五小”企业971家,同时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土地复垦的“绿满铜都”行动,推进“治山,治土,治水,治气”工程,通过大力招商引资构建产业集群,通过绿色通道吸引人才等系列措施,让大冶从“矿竭城衰”到“绿色百强”的华丽变身,走出了一条成功转型发展之路。(1)分析大冶转型之前资源开发的条件有哪些。 (2)除了材料中提及的发展措施,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阐述从“矿竭城衰”到“绿色百强”的转变为大冶的发展所带来的重要意义。【答案】(1)矿产资源储量多,种类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产业间协作关系好;公路铁路密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适中,市场广阔。(2)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价值;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对新兴产业的吸引力度;招商同时注重招商产业的类型,重点招商新兴产业。(3) 改造了传统产业,进行了产业升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大冶市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大冶市工业发展,进而带动了该市的城市化;增加了就业,完善了基础设施,促进大冶市的社会发展;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大冶市的生态发展。(要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回答每个角度)【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资源型城市—大冶早期工业的区位因素、转型改造措施及转型的意义等知识点。(1)大冶转型之前属于资源型城市,资源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当地优势条件据图文信息可知有:矿产资源储量多,种类丰富;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企业众多,产业间协作关系好;公路铁路密集,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适中,市场广阔。(2)材料中提及的发展措施有大力招商引资、恢复生态环境、引进人才等,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治理工业污染,改善投资环境;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价值;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增加对新兴产业的吸引力度;招商同时注重招商产业的类型,减少污染型企业数量,重点招商新兴产业。(3)从“矿竭城衰”到“绿色百强”的转变为大冶的发展所带来的重要意义要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回答。经济方面:改造了传统产业,进行了产业升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大冶市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大冶市工业发展,进而带动了该市的城市化;社会方面:增加了就业,完善了基础设施,促进大冶市的社会发展;生态方面: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大冶市的生态发展。29.[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北泉寺位于河南驻马店市西南5公里处,旧名叫天宫,后改树佛寺,到唐 朝时改名资福禅宋代又改为寿禅院。据确山旧志记载:“城西有三泉,自南向北而分,名曰南泉、中泉和北泉。因此院位居北泉,故称北泉寺。北泉寺始建于北齐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现存遗迹以古树为主,有四棵隋朝的白果和两棵唐柏。这里还有颜公(颜真卿)宁死不屈,被李希烈缢杀于北泉寺的事迹。然而这里游客寥寥无几,甚至周边地区鲜为人知。简述北泉寺游客较少的主要原因,并为当地吸引游客提出一些合理建议。【答案】主要原因:当地旅游以古树遗迹为主,旅游资源相对单一;当地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差;景点数量少,集群状况差,旅游时间比较大。合理建议:协调当地政府,挖掘现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大力宣传,提升知名度;开发农家乐等其他旅游活动,增加旅游数量和项目;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接待能力。【解析】安仁古镇留宿客人较少的原因主要结合材料,从地理位置及旅游景观的集群状况分析,而促进措施主要结合出现留宿游客较少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分析。“现存遗迹以古树为主”说明旅游资源相对单一、数量少;“周边地区鲜为人知”说明知名度不高、游览价值低,宣传力度不大。位于河南驻马店市西南5公里处,距离城市远,当地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差。因此游客少。促进措施要从当地拓展旅游项目角度分析,挖掘北泉寺现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开展深度体验游。充分利用北泉寺周边自然环境,拓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体验游。改善北泉寺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接待能力。30.[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新华社北京6月3曰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通过材料请你谈谈垃圾的危害以及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答案】危害:占据大量土地,并持续向水、大气释放有害物质,使水体水质、大气质量恶化,危及人体健康;意义:垃圾分类减少了不同垃圾之间的相互污染,有利于物质回收利用;垃圾分类有利于生态垃圾和非生态垃圾的分离,减小垃圾处理难度;有害垃圾分离减少垃圾中重金属致病菌的含量,减少水、大气、土壤的二次污染风险;垃圾分类有利于减少最终垃圾处理量;垃圾分类有利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解析】(1)垃圾的危害从垃圾本身的气味挥发性、下渗、占地、形象、发射性等多角度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城市垃圾主要是“三废”,对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进入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和水资源的利用,甚至会造成一定水域生物死亡。堆积的废物或垃圾填埋场等,经雨浸淋,其浸出液和滤涸液也会污染水体。对大气的污染。堆积的固体废物和垃圾中的尘粒随风飞扬,臭气四逸,污染大气。对土壤的污染。固体废物及其滤出或滤涸液中所含的有害物质会改变土壤结构和土质,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妨碍植物生长;有时还会在植物体内积蓄,在人蓄食用时危及人蓄健康。(2)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3方面的效益。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如下:①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能减少垃圾数量。②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中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会导致动物死亡。③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