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地理】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地理】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第1页
    【地理】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第2页
    【地理】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下图为中亚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中a、b、c为甲湖泊一年中三个时期的湖岸线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图中四地海拔可能相同的是(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2. 图中四地盐碱化较严重的地区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3. 根据湖岸线变化可知,甲湖泊(    A. b-c时段比a-b时段盐度变化大 B. b-c时段比a-b时段水位变化大C. b-c时段比a-b时段水量变化大 D. b-c时段比a-b时段水面变化大【答案】1. C    2. A    3. D【解析】【1题详解】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变化。图中①地海拔350-400米,②地350-400米,③ 地海拔450-500米,④地海拔450-500米,四地海拔可能相同的是③ ④,C对。A、B、D错。故选C。【2题详解】图中四地中,①是洼地,容易积水。中亚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容易发生土壤盐碱化,是盐碱化较严重的地区,A对。②、③、 ④地不易积水,盐碱化问题少,B、C、D错。故选A。【3题详解】根据湖岸线变化可知,甲湖泊b-c时段湖岸线稀疏,说明比a-b时段水面变化大,D对。图中a、b、c为甲湖泊一年中三个时期的湖岸线位置,a、b、c对应等高线的高度是不确定的,所以不能确定b-c时段与a-b时段水位变化是否相同,B错,也不能判断b-c时段比a-b时段水量、盐度变化大,A、C错。故选D。读“某地区海陆分布简图”,完成下面小题。4. 图中20°C等温线表示七月份某大陆局部地区和临海地区的等温线分布,虚线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其中能正确表示该地区等温线弯曲方向的分别为(    A. P1、P3 B. P2、P3C. P1、P4 D. P2、P45. 图中A地位于北京的(     A. 西南方向 B. 西北方向C. 东南方向 D. 东北方向6. 图中A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A. 水源不足 B. 气候冷湿C. 光照不足 D. 市场狭小【答案】4. C    5. D    6. B【解析】【4题详解】读图,图中等温线走向弯曲主要受地形影响。P1、P2位于河流谷地,海拔低,气温较高,所以等温线应该向高纬度凸出,P1对。P3、P4经过阿巴拉契亚山地区,地势高,气温低,所以等温线应该向低纬度凸出,P4对。所以C对。【5题详解】本题考查方向的判断,据图A地位于(42°N 、84°W),北京位于(40°N 、120°E),A地位于北京120°E经线向东偏154°的经线上,据此判断图中A地位于北京的东北方向,故选D。【6题详解】读图,图中A地区纬度较高,周围有大湖分布,气候冷湿,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气候冷湿,B对。该地靠近五大湖区,水源充足,A错。农业生产主要限制因素是热量、水分,光照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C错。该地靠近美国东北部发达地区,市场广阔,D错。故选B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之间来回迁徙。下图是2014年食草野生动物迁徙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正受(    A. 西风带控制 B.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 信风带控制 D.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8. 野生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     A. 12月~次年5月 B. 7月底~8月中下旬C. 10月底~11月底 D. 1月中上旬~3月底【答案】7. D    8. B【解析】【7题详解】该处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其形成原因是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说明此时是湿季,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故本题选D。【8题详解】动物迁徙根本目的是追逐水源,每年夏季,(789月)东非降水较多,野生动物大批赶往此处觅水和食物,而9月份后就开始往南移,要在来年一月份前赶到南半球找水。因为此时南半球处于雨季。食物和水都相对充足。而过度季节就在雨林或者饥饿中度过随着全球变暖,北冰洋冰层逐渐融化,“西北航道”备受关注。下图为北极附近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影响M岛上500mm等年降水量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海拔C. 洋流 D. 极地东风带10. 据图中信息判断M岛上人口主要分布在该岛的(     A. 岛屿内部地区 B. 西南沿海地区C. 东北沿海地区 D. 西北沿海地区11. 西北航道开通的主要意义是(     A. 极大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 B. 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C. 有利于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 D. 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答案】9. C    10. B    11. D【解析】【9题详解】读图可知,等降水量线与洋流流向一致。图中洋流在M岛西南部有一流向高纬的洋流,应是暖流性质,所以沿岸降水多,因此M岛上500mm等年降水量线走向是洋流影响的结果,故C正确;M岛上500mm等年降水量线走向与纬线不一致,因此主要因素不是纬度,故A错误;岛屿的两岸海拔相似,故B错误。主要位于副极地低压带控制区,故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读图可知,M岛纬度高,气候寒冷,但西南部受暖流影响,降水较多,气温较高,比较适合人类生存,因此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沿海地区,故B正确 。其它地区条件相对比西南地区恶劣,不适合人类生存,故A、C、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西北航道开通前,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应穿越巴拿马运河;西北航道是经过北冰洋的航道,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故D正确。沿线地区人口稀少,对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意义不大,故A错误。西北航道开辟不利于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故C错误。航道开通不会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故B错误,故选D。20世纪90年代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24%,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15%。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2%,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0%,但总径流量变化较小。下图为第聂伯河部分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第聂伯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A. 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B. 雨水补给C.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D. 地下水补给13. 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 流域降水量增加 B. 全球气候变暖C. 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D. 大量修建水库【答案】12. C    13. D【解析】【12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第聂伯河的春季径流量占比重最大,主要补给类型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对。源头没有高山冰川融水补给,A错。夏季补给量少,雨水补给不是主要因素,B错。地下水补给稳定,不是主要因素,D错。所以选C。【13题详解】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差异减小,原因可能是大量修建水库,调节径流的季节分配,D对。流域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A错。全球气候变暖不影响季节分配,B错。农业发展,灌溉面积增加,C错。所以选D。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4.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 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B. 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C. 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 D. 流量甲河较乙河大15. 甲河流域处于(      A. 热带雨林带 B. 热带季雨林带C. 热带草原带 D. 热带荒漠带【答案】14. D    15. A【解析】【14题详解】根据经纬度等图示信息可知,该岛位于南美洲北侧,加勒比海中,常年受东北信风控制,岛上多山地,因此岛屿北侧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岛屿西南侧为东北信风的背风坡,当地属热带草原气候。因此甲河全年流量大,全年都是汛期;甲河流域降水量,支流多,流量大于乙河,故D正确、A错误。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甲河流程长,因而地势起伏较小,流速较慢,含沙量小,故B、C错误。【15题详解】根据经纬度等图示信息可知,该岛位于南美洲北侧,加勒比海中,常年受东北信风控制,岛上多山地,因此岛屿北侧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甲河位于岛屿北侧,属热带雨林气候,故A正确。阿留申群岛位于太平洋北部的活火山带,由超过300个火山岛组成。因附近海域多风多雾、事故多发而被称为“魔鬼海”,也是世界浮游生物最密集的海区。下图示意阿留申群岛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 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成为世界浮游生物最密集区的原因是(    A. 海水较浅,光照充足 B. 火山多发,营养源丰富C. 河流注入,带来养分 D. 上升流活跃,海水扰动17. 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多大风的原因是(      ①地处西风带   ②狭管风效应  ③气温变化大   ④地转偏向力大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8. 火山岛附近海域终日雾气弥漫的原因是(     A. 昼夜温差大 B. 冷空气遇地热释放的热能C. 寒暖流交汇 D. 温暖气流经过寒冷的洋面【答案】16. B    17. A    18. B【解析】本题考查阿留申群岛自然地理概况及其原因,难度较大。【16题详解】由题干信息“附近海域多风多雾”可知,阿留申群岛光照不足,A错误;该群岛位于活火山带,火山喷发,把海底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游生物集聚,B正确;该群岛远离大陆,没有河流注入,附近也没有寒流(上涌现象),CD错误。故选B。【17题详解】由图可知,该群岛位于海洋,且位于盛行西风带,摩擦力小,风速大;北部为白令海峡(亚洲与北美洲之间),狭管效应明显,①②正确;该群岛位于海洋,气温变化幅度较小;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③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8题详解】该群岛位于海洋,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小,A错误;该地纬度较高,冷空气活动多,加之火山活动频繁,释放的热量导致洋面温度较高,水分蒸发,与冷空气相遇,易形成雾,B正确,D错误;该群岛附近无寒暖流交汇,C错误;故选B。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简图,P地为钢铁厂,完成下面小题。19. 图中农业区分布的地形主要是(    A. 冲积扇 B. 河流沿岸平原C. 河边滩地 D. 河流三角洲20. 图中城区的分布特点有 (    ①紧临矿产资源   ②沿河流分布   ③紧临农业区    ④沿交通线分布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21. 本地易发生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A. 三面环山,钢铁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B. 水源水量不大,导致钢铁厂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偏高C. 本地夏季风会把钢铁厂的废气带到城区积累D. 本地农业使用化肥和农药量太大【答案】19. A    20. D    21. A【解析】【19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农业区分布的地形主要是冲积扇,故选A。【20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城区主要沿河分布,沿交通线分布。故选D。21题详解】本地易发生污染事件的主要是钢铁厂引起的,而本地三面环山(空气流动性差,污染物不易扩散),风只有从东南缺口吹进,而钢铁厂正位于盛行风上风地带,故城区大气污染较大,故A对。水源水量不大与导致钢铁厂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偏高没有因果关系再者钢铁厂在下游不会污染城区。故B错。题目中告诉我们这是西部地区某地简图,这样气候类型就是温带大陆性气候,C选项中的夏季风就与当地气候类型相悖,故C错。本地农业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量会造成土壤和农作物污染,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远远不如钢铁厂严重、明显。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完成下面小题。22. 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功能分别是 (   A.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B. 煤炭、天然气和水电C. 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23. “西电东送”设想的主要目的是(     A. 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B. 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C. 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 D. 解决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24. 与其他矿物能源比较,天然气具有的优点是(    A. 可年复一年的使用 B. 开采成本低、价格便宜C. 分布广泛、开采方便 D. 干净、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答案】22. B    23. D    24. D【解析】【22题详解】图中①是把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的煤炭运往京津冀地区;②为西气东输线路,把西部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长三角等地区;③为西电东送的南线(水电),把珠江上游的水电输送到珠三角地区。故选B。【23题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目的。西电东送工程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解决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故选D。西电东送一定程度上将会破坏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A错;西电东送只能缓解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B错;西电东送会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但不是主要的作用,C错,故选D。【24题详解】我国天然气分布不均总的来说西多东少,北多南少。而且天然气也是种非可再生的资源。与其他的矿物能源相比,具有干净、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的特点,D正确,ABC错误,故选D。“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 “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  )A. 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 B. 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C. 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D. 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26. “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地区的地形成因是(  )①断裂下陷   ②地壳抬升  ③流水堆积   ④流水侵蚀   ⑤风力堆积   ⑥风力侵蚀A. ①③ B. ①⑤ C. ②④ D. ②⑥27. 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 B. 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C. 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 D. 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答案】25. C    26. A    27. D【解析】【2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跨流域调水的意义。引汉济渭的意义主要是增加渭河流域(关中平原)供水,包括为西安、咸阳等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增加生态用水、农业用水等。但是不是为了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因此ABD正确,C错误。故答案选C项。【2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由材料分析可知,受水地区为渭河平原,其成因为内力断裂下陷,外力流水堆积。因此①③正确,故答案选A。 【2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汉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汉江注入长江干流,水量不受长江的影响;汉江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渭河处于温带,冬季结冰,受黄土高原的影响含沙量大。答案选D项正确。点睛: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新疆年均降水量较少,为了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智慧的新疆人想出了很多办法。下图为坎儿井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 坎儿井的主要用途是(   ①收集雨水    ②引流地下水   ③提供生产用水     ④减少地表径流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29. 该地农业景观最可能是(    A. 大牧场 B. 甘蔗园C. 葡萄园 D. 稻田30. 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途径有(    A. 扩大种植面积,进行规模化生产 B. 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C. 改变耕作制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 建设人工草场,提高草场载畜量【答案】28. B    29. C    30. B【解析】【28题详解】坎儿井是新疆特有的输水设施,其功能是引流地下水,提供农业灌溉用水。故选C。【29题详解】该地属于绿洲农业区,适宜葡萄种植。故选C。【30题详解】该地区地处西北内陆地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是水资源,因而要发展节水农业。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55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弗雷泽河位于加拿大西南部,发源于海拔1109米高的多雨雪的落基山脉西坡,注入乔治亚湾,全程落差1036米,径流量1075亿立方米,流域北部地区平均降水量为610mm,4—10月约381mm,冬季高达2290mm。该河是鲑鱼洄游到中上游产卵的必经通道。弗雷泽河流域内70%为海拔900米以上的高原山地,森林、矿产、水能、渔业等资源十分丰富,干流水能资源蕴藏量超过373万千瓦,全流域干支流水库大坝极少,开发程度很低,流域内的经济活动以林业为主,河口平原常受洪涝灾害侵袭。下图为弗雷泽河流域分布图。(1)简述弗雷泽河的水文特征。 (2)推测河口平原最易受洪涝灾害侵袭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3)你是否赞成开发弗雷泽河干流的水能资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1)径流量大;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或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有结冰期;含沙量小;春汛明显;中上游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等。(2)春季。原因:冬季流域内降雪丰富,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大量融化形成径流使河流水位迅速上涨;干支流水库大坝极少,缺乏对洪峰的调蓄作用;河口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造成洪涝灾害。(3)赞成。理由:弗雷泽河干流水能资源丰富,可提供清洁的水电;修建水库大坝可减轻下游平原的洪涝灾害;有利于流域内矿产资源的开发;可利用修建水库大坝形成的水域发展水产养殖等。或不赞成。理由:流域内人口密度低,且经济活动以林业为主,电力需求少;干流修建水库大坝会影响鲑鱼洄游产卵;建坝后水位升高会淹没两岸林地、草地、农田及居民点;水库蓄水后水位升高会诱发两岸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建坝后下游流量减少会导致河口低地海水倒灌等。【解析】整体分析:位于西风带,4—10月约381mm,冬季高达2290mm,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冬季降水量大,春季积雪融化,干支流水库大坝极少,春汛明显。流域开发的优势,可以从能源、防洪、资源开采、养殖等方面考虑。(1)弗雷泽河流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大。4—10月约381mm,冬季高达2290mm,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纬度较高,有结冰期。植被条件好,含沙量小。冬季降水量大,春季积雪融化,春汛明显。中上游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等。(2)河口平原最易受洪涝灾害侵袭的季节是春季。洪涝灾害成因,主要从降雪量、汇集速度、调蓄能力、排水条件分析。因为冬季流域内降雪丰富,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大量融化,径流汇集快,使河流水位迅速上涨。干支流水库大坝极少,缺乏对洪峰的调蓄作用。河口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造成洪涝灾害。(3)从经济发展角度,流域开发的优势,可以从能源、防洪、资源开采、养殖等方面考虑。开发弗雷泽河干流水能资源丰富,可提供清洁的水电。修建水库大坝可减轻下游平原的洪涝灾害。能源丰富,有利于流域内矿产资源的开发。可利用修建水库大坝形成的水域发展水产养殖等。所以赞成。不开发的原因,可以从市场需求、生态、移民安置、地质灾害等方面分析。流域内人口密度低,且经济活动以林业为主,电力需求少。干流修建水库大坝会影响鲑鱼洄游产卵。建坝后水位升高会淹没两岸林地、草地、农田及居民点。水库蓄水后水位升高会诱发两岸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所以不赞成。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吉布提南邻索马里(该国海盗问题突出),境内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十分落后。吉布提港是东非优良海港之一,其航运、停泊和装卸条件完全符合国际标准。吉布提港也是埃塞俄比亚的一个重要出海口,埃塞俄比亚对外贸易的75%左右是经过其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铁路转口的。2017年7月11日,中国首个海外军事保障基地在吉布提正式成立。位于吉布提中部的阿萨勒湖的湖面(-156 m)是非洲最低点,其湖水是塔朱拉湾的海水通过地下泉眼喷涌出来的,其盐度高达34.8%,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湖泊之一。下图为吉布提及埃塞俄比亚区域图。(1)简述阿萨勒湖盐度极高的原因。 (2)分析吉布提成为东非优良海港之一的优势条件。 (3)有人认为,吉布提有可能成为非洲“新加坡”,试列举制约该目标实现的条件。【答案】(1)阿萨勒湖地处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湖水蒸发旺盛;阿萨勒湖的湖水是塔朱拉湾的海水通过地下泉眼喷涌而来的,含有大量的盐分;湖水大量蒸发后又得到海水不断的补充,所以盐分不断积累,盐度极高。(2)位于亚丁湾西岸,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紧邻国际重要航海线,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海湾之中,风浪较小,不冻不淤;吉布提为首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有城市依托;有铁路和公路连接埃塞俄比亚,交通便捷,腹地广阔。(任答三点)(3)该国国土面积狭窄,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国内人口少,国内市场狭小;且经济落后,资金短缺;科技水平低,人才缺乏;周边地区局势动荡。【解析】本题考查湖泊盐度的影响因素、影响港口位置的因素的相关知识。(1)湖水盐度高主要和当地的强蒸发和水源补给有关。阿萨勒湖地处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湖水蒸发旺盛,材料“其湖水是塔朱拉湾的海水通过地下泉眼喷涌出来的,其盐度高达34.8%”,显示了水源的补给状况。(2)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有: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无结冰或结冰期短。港湾:避风浪、背风地带。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有较大的抛锚空间。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依托城市。国家政策以及便利交通等。(4)新加坡热带雨林气候,扼守马六甲海峡,经济发达,因此与新加坡相比,该国国土面积狭窄,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区,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吉布提国内人口少,且经济落后,资金短缺,国内市场狭小;文化教育落后于新加坡,科技水平低,人才缺乏;吉布提周边地区局势动荡,会影响企业投资和区域经济发展。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越崇山峻岭,在云南省境内并行奔流170多千米,形成了“三江并流”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高山峡谷景观。下图示意“三江并流”及附近地区。我国与东盟经济互补性较强,贸易额不断上升,如近年来我国的冷果(亚热带、温带水果)换东盟的热果(热带水果)贸易。(1)简述“三江并流”地区地形对河流水文和水系特征的影响。 (2)若在澜沧江流域进行梯级开发,推测适宜大坝截流的季节并说明理由。(3)分析澜沧江梯级开发对其航运的有利影响。 (4)分析我国与东盟“冷热果”贸易不断升温的原因。【答案】(1)地势起伏大使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含沙量增大;地势北高南低使河流自北向南流;高山峡谷地区“三江并流”,使流域面积较小。(2)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较小。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少,易于施工。(3)库区水流变缓、水位上升,改善航行条件,延长通航里程,提高航行安全性;利用水库的调蓄能力,调节下游河流径流量,延长适航时间;通过水坝调水减少下游航道淤积。(4)我国热带面积比重小,热带水果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东南亚以热带为主,亚热带、温带水果产量小;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我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居民购买力提高等。【解析】(1)仔细读题,注意关键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由题干材料可知“三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势北高南低使河流自北向南流;由于穿越崇山峻岭,所以地势起伏大使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河流侵蚀能力强,含沙量增大;三江并流地处高山峡谷地区,流域面积较小。(2)澜沧江流域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不适合大坝截流;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较小,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少,易于施工,所以冬季适宜大坝截流。(3)注意题干要求是对航运的“有利影响”,结合三峡工程对长江航运影响分析。梯级开发的库区蓄水量大,水流变缓、水位上升、可以淹没险滩,改善航行条件,延长通航里程,提高航行安全性;可以利用水库的调蓄能力,在枯水期增加下泄水量,调节下游河流径流量,从而延长适航时间;通过水坝调水减少下游航道淤积,有利于航行。(4)“冷热果”贸易就是我国的冷果(亚热带、温带水果)换东盟的热果(热带水果)贸易;结合两地的自然条件可知,我国热带面积比重小,热带水果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东南亚所处纬度低、以热带为主,亚热带、温带水果产量小;随着我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居民购买力提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得“冷热果”贸易不断升温。3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山东省机动车保有量剧增,截至2010年年底,机动车保有量达2千多万辆,位居全国第一。而自行车出行比例已下降至10%左右。与此同时,公交车辆的营运速度从17千米/小时下降到10千米/小时,各地市空气质量不断下降,酸雨现象加重。下图反映公交车车速与氮氧化物排放的关系。分析该省酸雨现象加重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答案】原因:机动车数量增多;交通拥堵,车速下降;酸性气体含量增加,酸雨加重。措施: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交通管理;完善交通设施,优先发展公交;推广新能源汽车;提倡环保出行方式(近距离步行或以自行车代步)。(答3点即可)【解析】材料中体现出公交车车速越慢,汽车尾气排放越多,故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可以减轻汽车尾气污染,具体减少交通拥堵的措施有合理规划道路,加强交通管理,减少交通拥堵;完善交通设施,优先发展公交;实施弹性上、下班制度,错开交通高峰,减少交通拥堵等。另外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可以减少汽车使用量和改变汽车能源结构,推广新能源汽车,提倡环保出行方式。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