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图中丙河流流向是( )
A. 先向东北再向东 B. 自西北向东南
C.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 先向北再向东
2.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H是( )
A. 300<△H<500 B. 300≤△H<500
C. 300≤△H≤500 D. 300<△H≤500
3. 若图为等高线示意图,,a<b<c,则四幅剖面图中属于ED剖面的是( )
A. B. C. D.
【答案】1. A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图中有河流分布,说明河流所在地区为河谷,河谷处等高线应该向高处凸,即河流流向和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再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河流流向为先向东北再向东,A选项正确。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为:(n-1)d≤△H<(n-1)d(其中n为陡崖上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读图知,该题等高距为100米,陡崖处等高距重合条数为3条,计算为300≤△H<500,B选项正确。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等高线示意图及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读等高线示意图分析(a<b<c),ED海拔高度相等,等值线凸向低处,所以等值线向低值凸出最大的地方是山脊,故四幅图中属于ED剖面的是甲,A选项正确。故选A。
下图为部分地区经纬网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4. A,B两地和A,D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 )
A. S1和S2相等 B. S1约为S2的一半
C. S1约为S2的1.5倍 D. S1约为S2的两倍
5. 从A点飞往C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
A. 一直向东 B. 一直向西
C. 向西北——西南 D. 向东北——东南
【答案】4. C 5. C
【解析】
【4题详解】
纬度1°间隔,距离111千米,经度1°间隔,在赤道上距离是111千米,60°纬线上长度是赤道的一半。A,B两地和A,D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S1 和S2 ,则 S1 和S2 相等,A对。B、C、D错。
【5题详解】
两点间的东西方向选间隔经度少的一段。从A点飞往C点,整体上向西飞距离近。在北半球,沿最短航线飞行,先向北偏,后向南偏,合理的方向是向西北--西--西南,C对。A、B、D错。
点睛:纬度1°间隔,距离111千米,经度1°间隔,在赤道上距离是111千米,60°纬线上长度是赤道的一半。两点间的东西方向选间隔经度少的一段。在北半球,沿最短航线飞行,先向北偏,后向南偏。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6. 位于甲地附近的某学校组织学生沿图示虚线进行郊游活动,行进过程中
A. 在乙地感受飞流直下 B. 在丙地欣赏峡谷风光
C. 在丁地远眺学校美景 D. 方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7. 该地拟建一水库,最佳的坝址为
A. 乙处 B. 丙处
C. 丁处 D. 戊处
【答案】6. B 7. D
【解析】
【6题详解】
乙地位于山脊,不可能有水,A错;丙地一侧是山,一侧是陡崖,可看到峡谷风光,B正确;丁处与学校间有山脊阻挡不可通视,C错;根据指向标,行进方向由西南向东北,D错。选B正确。
【7题详解】
戊位于峡谷,为河流流出口处,且上游有盆地利于集水,因而该地作为坝址建水库最佳;乙处是山脊没有河流;丙在峡谷处,但没有河流,也缺少集水区;丁处为山坡处,集水区。选D正确。
8.读某区域火山示意图。判断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
A. 变陡了 B. 变缓了 C. 无变化 D. 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小,表示的实际距离远。垂直比例尺大,表示的垂直高度小。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变陡了,A对。B、C、D错。
读“世界某区域地图”,完成下题。
9.据坐标判断,图中甲山脉的长度约为 ( )
A. 300千米 B. 2000千米 C. 500千米 D. 1110千米
【答案】D
【解析】该区域图中,跨经度差约10°。可计算出10°经度差内纬线长度为10°×111km/1°
×850km。甲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且经线与纬线相互垂直,因此可以将甲山脉放入直角三角形ABC中(见下图),AC为斜边且大于BC长度,也就是甲山脉实际长度应略大于850km,答案中最接近的为D项1110km。
下图是某水库大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0. 若水库大坝再加高100米,该地区的四个村庄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A. ①号村庄会被淹没 B. ②号村庄会被淹没
C. ③号村庄会被淹没 D. ④号村庄会被淹没
11. 关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河水流向西北 B. 村庄②的气温明显高于①村
C. 支流甲河画错了 D. 村庄③比④要高出100米
【答案】10. C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若水库大坝再加高100米,即达到200米等高线处,位于200米等高线内的库区会被淹没,该地区的四个村庄可能会③号村庄会被淹没,C对。①号村庄、②号村庄位于库区外,不会被淹没,A、B错。④号村庄海拔在200米以上,不会被淹没,D错。
【11题详解】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乙河水流向东南,A错。村庄②的海拔较高,气温明显低于①村,B错。支流甲河位于山脊上,画错了,C对。村庄③比④要低出100米,D错。
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2. B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在四幅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图上距离相等,而②图的比例尺最大,即②图中坡体实际的水平距离最小,所以坡度最大。
【13题详解】
比例尺越小,表示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四图中,①图的比例尺最小。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4. 河流ab段的流向为( )
A. 自西北向东南 B. 自东南向西北
C. 自东北向西南 D. 自西南向东北
15. 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A. 59米 B. 99米
C. 199米 D. 259米
【答案】14. B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河流在山谷处,是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50m等高线向北(上)凸,可知该处河流是从北(上)向南(下)流,因此ab段是由a流向b,即从东南流向西北。
【15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断崖处重叠等高线最高值是250米,断崖顶部E点海拔在250-300米之间,所以D正确。
读“东亚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6. 图中甲海域沿岸冬、夏季降水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纬度
C. 洋流 D. 海陆位置
17. 下列对于该国河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河流短,流速缓 B. 流量季节变化小
C. 流速快,水能丰富 D. 流量大,航运价值高
【答案】16. A 17. C
【解析】考查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16题详解】
由图中山脉分布可以看出,甲海域为日本濑户内海,沿岸降水少的原因是位于夏季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冬季时又位于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携带的大量水汽的背风坡,降水也少。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故选A。
【17题详解】
日本境内多山,地势崎岖,中间高两侧低,河流大多短小湍急,且位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河流径流量较大,水能丰富。故选C。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某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小题。
18. 气候资料所属的地区是( )
A. 甲地区 B. 乙地区
C. 丙地区 D. 丁地区
19. 有关非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平均海拔较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B. 气候南北对称,以热带气候为主
C. 沙漠广布,没有发育大江大河 D. 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20. 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但终年白雪皑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地势因素 B. 纬度因素
C. 海陆因素 D. 气候因素
【答案】18. A 19. B 20. A
【解析】本题组考查非洲自然地理。第(1)题,根据图中终年高温多雨的特点得出资料显示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甲地区;第(2)题,赤道横贯中部,地势整体较高,导致非洲自然带的对称分布;第(3)题,山顶积雪与海拔、纬度位置有关。
【18题详解】
气候资料显示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图中甲地。
【19题详解】
由于赤道横穿非洲大陆中部,导致非洲气候南北对称,以热带气候为主;非洲多以高原地势为主;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是很多大江大河的源头;非洲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并不发达,选B。
【20题详解】
乞力马扎罗山虽然地处赤道附近,但海拔高,山顶气温低,终年白雪皑皑。
下图为“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1. 图中阴影部分所示气候类型为( )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22. 图示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范围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洋流 C. 海陆轮廓 D. 地形
23. 该气候区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
A. 耐低温干旱的特点 B. 耐高温干旱的特点
C. 喜高温多雨的特点 D. 喜阴喜湿的特点
【答案】21. C 22. D 23. B
【解析】
【21题详解】
读图分析,图中阴影部分的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其中在地中海沿岸分布面积最大,因此该气候类型属于地中海气候,故答案选C项。
【2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读图分析可知,乙地区分布在在南美洲大陆西岸,由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暖湿气流的深入,所以使海洋气流不能深入到内陆,因此分布面积狭小。故答案选D项。
【23题详解】
地中海气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因此该气候区的农作物耐高温、耐旱。故答案选B项。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两地均为荒漠 B. ②地年降水量最少
C. 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D. ④地比①地年温差大
25. ④地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其主要原因是( )
A. 海平面升高 B. 全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均匀
C. 大型工程建设不当 D. 地势低平,容易积水
26. ③国半岛的东西沿海地带最主要的农作物是( )
A. 小麦 B. 水稻 C. 茶 D. 黄麻
【答案】24. C 25. D 26. B
【解析】
【24题详解】
读图,根据海陆轮廓或河流形状,①位于埃及,是热带沙漠区。②位于以色列,是地中海气候区,A错。①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年降水量最少,B错。③地是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C对。④地降水多,阴天多,比①地年温差小,D错。
【25题详解】
④地位于恒河三角洲,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地势低平,容易积水,D对。海平面升高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A错。该地全年降水量大,但季节分配不均匀,B错。与大型工程建设无关,C错。
【26题详解】
③国是印度,半岛的东西沿海地带分别位于冬季风、夏季风的山地迎风坡,水热条件充足。最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B对。小麦 是耐旱作物,分布在恒河平原中游地区,A错。茶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的低山丘陵区,C错。黄麻分布在暖湿的恒河三角洲地区,D错。
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7. 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8. 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27. D 28. C
【解析】
【27题详解】
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气候寒冷;地广人稀,但矿产丰富,铁路主要在南部较温暖的地区,其它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
【28题详解】
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但南部地区较北部纬度低,气候较为温暖,开发历史较长,交通较便利,经济相对发达,人口相对多,所以C正确。
读下列四个海峡位置图,完成下列小题。
29. 四海峡分别是( )
A. 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
B. 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白令海峡
C. 白令海峡、土耳其海峡、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D. 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黑海海峡
30. 有关四海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海峡沟通大西洋与北冰洋 B. 乙海峡沟通印度洋与大西洋
C. 丙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 D. 丁海域面积将会不断扩大
【答案】29. C 30. C
【解析】
【29题详解】
由图中的经纬线和陆地轮廓可以判断,甲是位于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的百令海峡,乙是位于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土耳其海峡,丙是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丁是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C对,ABD错。故选C。
【30题详解】
甲海峡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A错;乙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B错;丙海峡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C正确;丁地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海域面积不断缩小,D错。故选C。
二、综合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匹兹堡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是美国钢铁工业中心,有“世界钢铁之都”之称。20世纪50年代以来,匹兹堡失去昔日的辉煌,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大幅下降。为了改变衰退的局面,匹兹堡推出庞大的复兴计划。进入21世纪,已转型为以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机器人制造、医疗健康等闻名的工商业城市,成为美国城市经济转型的典范。
材料二:匹兹堡的位置示意图。
(1)美国五大湖附近不适宜谷物种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
(2)20世纪初,匹兹堡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________。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人口 由东北迁往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3)匹兹堡是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等。
(4)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1世纪匹兹堡实现经济转型的有利条件。
【答案】(1)气候湿冷(纬度较高气温低、无霜期短、热量不足) 土地贫瘠
(2)工业化阶段(成长阶段) 自然生态环境(环境、气候)
(3)能源、资源丰富;水源充足;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4)政策的大力支持;新兴技术的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环境的改善(整治环境污染)
【解析】
(1)美国五大湖附近纬度高,气候湿冷、无霜期短、热量不足,土地贫瘠,不利于谷物的生长。
(2)20世纪初,匹兹堡是美国的钢铁之都,应处于工业化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东北部相比南部和西部,纬度高,气温低,南部和西部纬度低,光热条件好,所以人口由东北迁往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是由于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3)匹兹堡地处五大湖附近,靠近煤矿和铁矿产地,能源资源丰富;五大湖附近,城市众多,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利于发展钢铁工业。
(4)21世纪美国科技水平高,加之政策的大力支持、新兴技术的推动,利于发展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衰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个契机;整治环境污染,环境的改善,利于吸引新兴产业。
3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南亚地形图。
材料二 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的首府,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俗称“印度硅谷”,英语为其官方语言。班加罗尔是印度科技研究的枢纽,其中的班加罗尔大学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这里有众多高科技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的分支机构。另外,班加罗尔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最热月平均温度27.1℃,最冷月平均温度20.4℃,年降水量924mm。
(1)简述印度河流域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的有利条件。
(2)简析班加罗尔气候宜人、四季如春的原因。
(3)分析班加罗尔发展成“印度硅谷”的有利条件
【答案】(1)纬度较低,气候条件适宜;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农业发达。
(2)虽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但城市海拔较高,故夏季气温不会太高;冬季,北部高大的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气温不会太低,所以全年气候宜人、四季如春。
(3)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吸引信息工业集聚;政府政策的支持;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有利于软件的开发;高校云集,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高,科技力量雄厚;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产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完善;众多跨国企业的进入,为班加罗尔信息工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解析】(1)印度纬度较低,气候条件适宜;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农业发达,形成古文明发源地。
(2)班加罗尔纬度较低,再加上地形阻挡,冬季气温相对高;海拔较高,夏季气温相对低,所以全年气候宜人、四季如春。
(3)该地区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适合搞科研,吸引信息工业集聚;政府政策的支持;高校云集,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高,科技力量雄厚,人才集中;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产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