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357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357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357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60分)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目前人们对其利用越来越广泛。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下列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的是( )
A. 太阳灶 B. 太阳能热水器
C. 太阳能发电 D. 煤炭
2. 下列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是( )
A. 低纬度、太阳高度角大的海南岛
B. 降水少、晴天多的吐鲁番
C. 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的青藏高原
D. 地广人稀的东北平原
【答案】1. D 2. C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能的分布和利用,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1题详解】
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为地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太阳辐射能,故太阳灶、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器是直接利用太阳能,故ABC项不符题意。而煤炭、石油等能源是历史时期的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埋到地下经漫长的地质作用演化而形成的,属于间接利用太阳能,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
【2题详解】
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故C项正确;而海南岛、吐鲁番、东北平原的太阳能都没有青藏高原丰富,故ABD项错误。故选C。
3.金星,中国古称“太白金星”,若处早晨称“启明星”,若处黄昏则称“长庚星”。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人们常称金星是地球的姐妹行星。令人费解的是金星自转方向为由东向西。在金星上看太阳是( )
A. 东升西落 B. 西升东落
C. 直升直落 D. 不见太阳
【答案】B
【解析】金星自转方向为由东向西。故在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B对。
4.六盘水位于贵州省西部,有“中国凉都”之称,其经纬度约为东经105度,北纬25度。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经度约东经116度,纬度北纬40度,据此下列关于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
A. 冬至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六盘水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B. 我们的钟表显示的时间就是我们六盘水的地方时
C. 就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而言,六盘水的要大于北京的
D. 由于经纬度不同,就算是春分时,六盘水和北京的昼长也不可能相同
【答案】C
【解析】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北京比六盘水的纬度高,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六盘水的正午太阳高度角,A错;我们的钟表显示的时间就是我们120°E的地方时,B错;就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而言,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故六盘水的要大于北京的,C对;春分时,全球昼夜平分,六盘水和北京的昼长相同,D错。
下图表示四个国家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 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 图中 ② 国最可能的是( )
A. 印度 B. 德国
C. 日本 D. 中国
7. 图中属于人口增长模式中“低—低—低”模式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5. B 6. A 7. D
【解析】
【5题详解】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可算出图示四国的自然增长率②最高。选B正确。
【6题详解】
②国是高出生,低死亡,自然增长率高的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是发展中国家印度;德国、日本、中国都是三低型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选A正确。
【7题详解】
图示四国,④是三低模式;①是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原始型;②③是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选D正确。
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桑蚕和蔗糖基地,但这些已成为历史。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渔业养殖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
A. 混合农业 B. 乳畜业
C. 水果园艺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9.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 )
A. 农业技术改进 B. 劳动力的转移
C. 市场需求的变化 D. 自然条件改变
【答案】8. A 9. C
【解析】
【8题详解】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同时也是密集农业。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这里的桑基鱼塘、桑基鱼塘逐渐减少,果基鱼塘、花基鱼塘、杂基鱼塘不断增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场需求变化。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人口迁移自古就有,但原因各不相同,且环境与人口迁移之间会相互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0. 从迁移方向看,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 由城市到农村 B. 由农村到城市
C. 由城市到城市 D. 由农村到农村
11. 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 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C. 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D. 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12. 我国“十一黄金周”,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
A. 国际人口迁移 B. 国内人口迁移
C. 省内人口迁移 D. 人口流动
【答案】10. B 11. B 12. D
【解析】
【10题详解】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现阶段发展速度快,故大量的人口由农村到城市,选B。
【11题详解】
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旅游、购物及出差等,也涉及人口地理位置的变化,但这种地理位置的变化是临时性的,不属于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也没有具体距离的界定。故A、C、D错误;出国留学,这种居住地地理位置的改变,相对来说属于长期性的改变,故属于人口迁移,所以该题选B。
【12题详解】
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旅游、购物及出差等,也涉及人口地理位置的变化,但这种地理位置的变化是临时性的,不属于人口迁移,属于人口流动。选D。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3.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 风化作用 B. 风蚀作用
C. 水蚀作用 D. 沉积作用
14.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 滥伐森林 B. 过度放牧
C. 开山取石 D. 环境污染
【答案】13. C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南方部分丘陵山区由于人多地少,过度开发,加上土壤本身的特性,红壤区的土壤生产力低下,水土流失严重,并在不少地区严重退化,形成“红色荒漠化”。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C正确。
【14题详解】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陡坡开垦或过度垦殖,或者毁林开荒,砍林取薪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土地退化。A正确。
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按顺序依次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 )
A.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16. 如上图中四种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气候类型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15. B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①图雨热不同期,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②图表示全年高温多雨,应该是热带雨林气候; ③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④图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故B对。
【16题详解】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成因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故选C。地中海气候是副高和西风的交替控制,热带雨林气候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故其余选项可排除。
17.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属于( )
A. 湿润区、亚热带 B. 湿润区、热带
C. 半湿润区、亚热带 D. 半湿润区、暖温带
【答案】A
【解析】
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自然分界线,是我国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所以选A。
18.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
A. 云贵高原 B. 青藏高原
C. 黄土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答案】A
【解析】云贵高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崎岖,多地震,地质不稳定,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故A正确;青藏高原,高寒气候,以低温冷害、冰雪灾害为主,故B不符合题意;黄土高原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较多,没有云贵高原频繁,故C不符合题意;内蒙古高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地势平坦,以干旱、风沙、盐渍化为主,D错误。答案选A项
根据美国卫星拍摄的最新冰山照片显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开始融化,部分冰山从南极大陆边缘厚冰层中解体出来,并向附近海域漂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 监测冰山移动方向和速度最好采用( )
A. 飞机 B. 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 D. 全球定位系统
20. 对冰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移动方向预测主要应用( )
A. GIS B. GPS
C. RS D. 电子地图
【答案】19. C 20. A
【解析】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9题详解】
冰山与周围海水相比,温度和性质差异大,利用遥感影像可以迅速发现冰山的变化和移动方向、速度,所以适合用遥感技术来进行跟踪研究;地理信息系统是指地图的信息化和数据化,不适合冰川移动这种小范围地区研究;飞机速度快,持续飞行时间短,不适合对移动缓慢的冰川进行研究。全球定位系统一般适合对移动较快的或较大范围内运动的小目标进行监控和精确定位,而冰山移动速度较慢,且不需要精确定位。
【20题详解】
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主要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二、综合题(共40分)
21.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__;A、C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2)图中①、②两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分别称为_____和_______。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分别称_____和_______。
【答案】 (1) C A 等压线密集
(2)低压 高压 气旋 反气旋
【解析】
(1)具体一点风向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北半球向右偏转,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C.风力大小取决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图中A、B两处相比,A处风力较大.
(2)图中①越往中心气压越低,是低压中心;②越往中心气压高,是高压中心;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①叫气旋,②叫反气旋。
22.华网巴西利亚2011年6月8日报道 巴西国家供应公司8日发布2010年至2011年最新粮食产量预报说,巴西今年粮食产量将达到1.615亿吨,比上一年度的1.492亿吨增长8.2%,再次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巴西的地形有何特征?
(2)巴西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国,试述其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1)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整体上南高北低
(2)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水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
【解析】
(1)从地形和地势两方面描述地形特征。
(2)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23.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1)从河流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评价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
【答案】(1)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2)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
(3)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解析】
(1)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与流域面积、地形、降水等关系密切。日本列岛山地为主,沿海平原狭窄,使得河流大多很短,当然流域面积也就不大;日本列岛山地海拔较高(普遍1000-2000m),并且离海边较近,河流落差较大,因此水流很湍急,有较为丰富的水能资源;流量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夏季有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集中而且降水量多,河流流量最大,冬季很少, 流程短。
(2)航运价值的优劣取决于:气候----流量,落差----水流速度、航行条件;水能价值优劣取决于:水量、落差。日本河流因落差大、流速快、流量小、流程短而不利于航运,但因水流湍急而水能丰富。
(3)两地降水量的多少的原因在于夏季风风向、地形、迎风坡、背风坡。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