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
重庆市第三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第I卷 (单项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下图ac、bd为两条经线,它们与两条纬线共同组成一个正方形,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 若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ºE,90ºw,则c位于b的( )A. 东南方向 B. 西北方向C. 西南方向 D. 东北方向2. 如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ºE,150ºE,则ab、bd、cd、aC四条线段所取比例尺的大小关系为( )A. ab>cd>bd=ac B. ab=cd<bd=acC. bd=ac>ab<cd D. ab<cd=bd=ac【答案】1. C 2. A【解析】【1题详解】若ac、bd两条经线的度数分别为100°E、90°W,c点向东看与b点之间的经度距离为170°,属于劣弧距离,因此c点位于b点的西面;图中c点纬度为10°N,b点的纬度为60°N,因此,c点位于b点的南面。答案选C。【2题详解】从图中看,ab、bd、cd、ac四条线段的图上距离是一样的。ab的实际距离为50°*111km*60°的余弦;cd的实际距离为50°*111km*10°的余弦; bd和ac四条线段长度相同都等于50°*111km。因此,从实际距离看bd=ac>cd>ab。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因此四条线段所取的比例尺大小关系为ab>cd>bd=ac,答案选A。3.读下图,判断甲地在乙地的( )A. 东南 B. 西北 C. 正南 D. 正北【答案】A【解析】读图,甲地坐标是0°,45°W,乙点坐标是30°N,135°W。根据经度,甲点在乙点的东方,根据纬度,甲点在乙点的南方,合起来是东南方向,A对。B、C、D错。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题。4. 图中所示小河的流向是( )A. 自西向东 B. 自南向北C. 自西北向东南 D. 自东南向西北5. 量得甲、乙两山图上直线距离为3厘米,则其实际距离大约是( )A. 45 km B. 450 mC. 4.5 km D. 45 m6.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至少是( )A. 100 m B. 200 mC. 300 m D. 400 m【答案】4. C 5. C 6. B【解析】【4题详解】河流是由高处向低处流的,由等高线及海拔可以看出:图示河流由西北向东南流。选C正确。【5题详解】图示比例尺是1:150000,即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1.5km;甲、乙两山图上直线距离为3厘米,由此可算出甲乙两山的实际距离是4.5 km。选C正确。【6题详解】图中陡崖有3条等高线交汇,图示等高距是100米,陡崖的相对高度在(3-1)*100≦H< (3+1)*100,即200≤H<400米,所以陡崖的相对高度至少是200米。选B正确。7.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以每小时1100千米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地点的地理坐标是 ( ) A. 无法确定 B. 50°N,120°EC. 40°N,120°E D. 50°N,120°W【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沿着经线飞行,每小时飞行1100千米,则每小时跨越10个纬度,从北纬60°向北飞行总计80个纬度,到达北极点后在相对的经线上向南运动50个纬度,纬度为北纬40度,经度与西经60度相加为180度,经度为东经120°。世界陆地可分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下图是各大陆的面积和大陆地面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图中字母为各大陆的代号)。据此回答下列小题。8. M大陆是( )A. 非洲大陆 B. 南极大陆 C. 南美大陆 D. 北美大陆9. 濒临四个大洋的大陆是( )A. M B. N C. Q D. P【答案】8. B 9. C【解析】【8题详解】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做亚欧大陆,它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大陆;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大陆;P非洲大陆,Y为北美大陆,X为南美大陆,N为澳大利亚大陆。选B正确。【9题详解】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Q是亚欧大陆。选C正确。读“海底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10. 目前,人类开发的海洋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A. M处 B. N处 C. P处 D. Q处11.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处是板块张裂形成的大陆坡 B. Q处是板块碰撞形成的海沟C. N处是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D. P处附近是火山、地震多发地带【答案】10. B 11. D【解析】【10题详解】海底石油是埋藏于海洋底层以下的沉积岩及基岩中的矿产资源之一,一般位于大陆架处。图中M、N、P、Q四处N处于大陆架处,所以海底石油一般分布在 N处 。故选B。【11题详解】N地为大陆架,位于大陆板块上,故AC错误;P处深度很大,为海沟,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海沟是位于板块分界处,多火山地震,故B错误,D对。读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12. 图中A、B两地的气温值可能是( ) ①8 ℃<A<12 ℃ ②28 ℃<A<32 ℃ ③16 ℃<B<20 ℃ ④8 ℃<B<12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C地附近等温线的分布是受冬季风的影响 ②C地附近等温线的分布是受山河相间分布的影响 ③在山脉地带,地势高气温低,等温线向较高纬凸出 ④在河谷地带,地势低气温高,等温线向较高纬凸出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12. C 13. D【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闭合等值线区域内的数值应该根据周围等值线的变化趋势判读,A附近为24℃和28℃,所以A的温度应大于28℃,即28℃<A<32℃。B附近为24℃和20℃,所以B应小于20℃,即16℃<B<20℃。②③正确,所以本题选择C。【13题详解】C位于横断山区,C处等温线的分布受南北纵列山河相间分布的影响。②对①错;河谷地带,海拔低,气温高,等温线向较高纬凸出,在山脉地带,地势高气温低,等温线向较低纬凸出,故③错,④对,所以本题选择D。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经纬度位置,有助于掌握我国大的地形区经纬度位置。判断下列两组图形,完成下列小题。14. 下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 )A. 阴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B. 昆仑 山天山 阴山 秦岭C. 天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D. 天山 阴山 昆仑山 南岭15. 关于下图中的⑤~⑧所代表的山脉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⑦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B. ⑥山脉东侧的降水多于西侧C. ⑤山脉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D. ⑧山脉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答案】14. C 15. A【解析】【14题详解】结合各山脉大致的地理位置及走向即可确定①为天山、②昆仑山、③为秦岭、④为南岭。正确答案选C。【15题详解】⑤山脉是横断山脉,该处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布;⑥山脉是贺兰山,其东侧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⑦山脉是巫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而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为太行山,故A项错误;⑧山脉是大兴安岭,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正确答案选A。二、综合题16.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经纬度位置:甲______,丙______。(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_,位于寒带的有_____,位于温带的有_____。(3)甲位于乙的______方向,丙位于甲的______方向。 (4)丙、丁之间的距离______(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答案】(1)(60°S,170°W) (70°S,170°E) (2)乙丁 丙丁 丙丁 甲乙 (3)正东 西南 (4)小于【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的综合判读。(1)南极地区俯视图上可以看到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图中甲为西经度,其它三个点的经度都为东经度,甲乙丙丁四地的纬度都是南纬度,由此可以得出甲丙的地理坐标分别是(60°S,170°W)、(70°S,170°E).(2)东半球的范围是从20°W向东到160°E,位于东半球的是乙、丁;60°-90°为高纬度,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丙、丁;66°34′-90°为寒带,符合的是丙、丁;23°26′-66°34′为温带,位于温带的有甲乙.(3)南极地区俯视图上可以看到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甲位于乙的正东方向,丙位于甲的西南方向.(4)丙、丁之间经纬度跨度与丙、乙之间经纬度跨度都相同,但乙的纬度比丁低,故丙、丁之间的距离小于丙、乙之间的距离。17.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⑥______。(2)③④两地的高差为______米,若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千米。(3)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 (用数字表示)。(4)小河干流的流向为______。(5)在小河旁有A、B两个取水口(AC和BC两条线)把水引到C处,应选择的方案是__线,理由是______。(6)图中⑥的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______。【答案】(1)鞍部 山谷 陡崖 (2) 143 6 (3) 1:100000 (4)大致自北向南流 (5) AC AC线虽然引水距离较长,但水从水库引出后可以顺着地势进行自流,而C处地势比B处高,不便于自流引水 (6) 50-150【解析】主要考查了等高线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等高线的相关知识。(1)①位于两座山峰之间,为鞍部;②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⑥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2)读图④海拔为571米,③海拔为428米,两地相差143米,根据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2千米,则图上3厘米代表6千米。(3)图中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2000米,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来的2倍,原比例尺乘以2即可,放大后的比例尺为1∶100000。(4)河流发育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由高处流向低处,根据指向标,大致自北向南流。(5)引水路线的选择应考虑工程量大小、施工难度,能否自流。AC线虽然引水距离较长,但水从水库引出后可以顺着地势进行自流,而C处地势比B处高,不便于自流引水。(6)图中⑥处是陡崖。陡崖处有2条等高线交汇,可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是50-150米。18.读我国某地一月份等温线图(单位:℃),完成下列问题。(1)A地的气温范围______;B地的气温范围______。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2)A地形区为______;C地形区为______。(3)图中河流D是______;该河流在图中河段水文特征有______。(4)C地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葡萄种植业,使之成为我国最佳的优质酿酒葡萄生态产区之一。分析C地区发展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答案】 (1)大于-12℃,小于-6℃ 大于-24℃小于-18℃ A地为内陆盆地,冬季气温高;B地为山脉,气温低。 (2)柴达木盆地 祁连山脉 (3)黄河 该河段处在黄河上游,水流湍急、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有凌汛现象。 (4)地势平坦;气温的日较差大;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有祁连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解析】本题根据等值线图和经纬网判断区域自然特征。(1)一般两条等温线之间的封闭等温线区域温度数值若与两侧温度较高的一条数值相同,则封闭区域温度要高于这条等温线的温度;相反,若封闭区域等温线数值低于较低的一条等温线的数值,则封闭区域温度要低于这条等温线的温度。可依此判断AB的温度;分析气温的差异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条件等方面考虑,图示地区位于内陆,故应主要从地形方面考虑。(2)根据地形和气温的关系,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A气温高为盆地,B气温低为山脉。(3)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为黄河,根据河流的位置、形状和河段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4)葡萄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光照强、温差大、有充足的水源等。从 C 地区的自然特征方面可以进行分析。19.湖泊是指陆地上相对封闭的洼地中蓄积的水体。湖泊按排泄条件可分为外流湖、内流湖;按湖水矿化程度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1)判断图中等高线a、b数值大小:______。图示湖泊按排泄,条件分类,属______湖;按湖水矿化程度分类,属______湖。该类湖泊多分布在______地区,我国多见于______。(2)如果在河流上游的湖泊周围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是否合理?为什么?(3)外流湖参与______水循环,地处河流中游的湖泊作用是______。【答案】(1)a<b 内流 咸水 大陆内部 西北内陆 (2)不合理 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应发展节水农业 (3)海陆间 调节干流径流,减少下游河床淤积【解析】本题考查湖泊的分类和作用。(1)根据河流的流向,b位于a的上游,故a<b。湖泊水只有流入没有流出河流,为内流湖,为咸水湖。内陆地区,降水少,湖泊多为内流湖,此类湖泊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2)水稻种植业需水量大,该湖泊处在内陆地区,水源不足。(3)外流湖有径流入海,故参与海陆间水循环,地处河流中游的湖泊可调蓄河流水位,在河流丰水期,有蓄水的作用, 在枯水期利用储水可以发挥有增加流量的作用,平稳流量,减少下游河床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