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福建省福清市东张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福建省福清市东张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题1.5分,共45分)下图示意某地区沙暴日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图中四地沙暴日数对比正确的是A. 甲>乙 丙>丁 B. 甲<乙 丙>丁C. 甲>乙 丙<丁 D. 甲<乙 丙<丁2. 丁地区沙暴日数有别于周围地区的原因是A. 地势较高,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B. 植被覆盖率低,风力作用显著C. 受山地阻碍,大风日数少 D. 气候湿润,风力作用较弱【答案】1. B 2. C【解析】【1题详解】根据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及分布分析,四地沙暴日数分别为:甲10~20天,乙为20~30天,丙为10~20天,丁为10天以下。所以正确的是甲<乙 丙>丁。故选B。【2题详解】根据等值线的分布分析,丁地沙暴日数为10天以下,比周围地区少,是因为其西北有贺兰山,而沙暴多由干燥的西北风引起,丁地受山地阻碍,大风日数少。故选C。3.某军舰在(160°E,59°S)的海面上,沿160°E经线向南发射导弹,射程为100千米,导弹将落在A. 东半球中纬度海区 B. 东半球高纬度海区C. 西半球中纬度海区 D. 西半球高纬度海区【答案】A【解析】当某军舰在160°E,59°S的海面上,沿160°E经线向南发射导弹,射程为100千米,因为导弹在发射过程中,会受到偏转力的作用,在南半球会偏向左边,所以最后落的地方是会超过160°E,也就是进入了西半球,根据地球上每跨一个纬度大约110千米长的距离,导弹射程为100千米,所以最终导弹没有跨到1个纬度,也就是最终落的纬度还不到60°,所以是位于西半球的中纬度海区,故选C.第18届亚洲运动会于2018年8月18日一9月2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雅加达是继曼谷(泰国)、新德里(印度)后第三个取得第二次亚运会主办权的首都城市。中国队在当地时间9月1日19:30开始的男篮决赛中战胜伊朗,成功夺冠。下图为印度尼西亚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 与新德里相比,雅加达A. 气温年较差大 B. 白昼时间更长C. 光照条件更好 D. 水循环更活跃5. 某上海球迷计划乘机赴现场观看男篮决赛,飞行时间约6时20分,其最合适的出发时间(北京时间)是A. 8月31日13:10 B. 8月31日14:10C. 9月1日12:00 D. 9月1日14:106. 印尼成为欧美品牌的代工企业主要集聚地之一,印尼只负责代工生产,产品运回欧美消费。欧美国家将代工企业向东南亚转移而不是我国西部的主要因素是A. 市场 B. 劳动力 C. 交通 D. 政策【答案】4. D 5. C 6. C【解析】【4题详解】新德里位于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雅加达位于赤道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因此气温年较差较小。水循环较强,太阳辐射较弱光照不足,白昼时间的长短和季节以及纬度有关系,因此正确答案选D。ABC错误。【5题详解】第一种方法:决赛时间是雅加达当地时间9月1日19:30,飞行时间需要6小时20分钟,因此最晚应当在雅加达当地时间9月1日13:30出发,雅加达位于东七区,而北京位于东八区,因此出发地北京时间应当为9月1日14:10左右,考虑到机场到球场的时间,正确答案选C。另一种方法:雅加达当地时间9月1日19:30,北京时间为9月1日20:30,飞行时间需要6小时20分钟,则出发地北京时间至少要9月1日14:10前出发,考虑到机场到球场的时间,所以选C。【6题详解】欧美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时,基本上转向相对不发达地区,我国西部地区相对于东南亚而言,劳动力充足,但是交通不便地形崎岖,而东南亚海陆交通便利,因此主导因素为交通正确答案选C,跟政策无关,东南亚和中国西部都支持。不是看重当地的市场,材料当中已明确提到,最终销往发达国家,因此ABD错误。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7. 图示区域表示的是A. 印度 B. 澳大利亚 C. 巴西 D. 阿根廷8. 图中字母M、S、N、W分别表示A. 谷物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综合性工业中心B. 谷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C. 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D. 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9. 该国广阔的平原地区并不是主要的经济区,其制约因素是A. 科学技术 B. 人口密度 C. 植被状况 D. 水文状况【答案】7. C 8. A 9.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巴西的地理知识。我平时要记住一个国家的轮廓特征。掌握巴西的农作物的分布做第二题的关键。热带雨林气候闷热不利于 人类居住。【7题详解】从国 家轮廓特征和河流可以判断该国为巴西,选择C。【8题详解】M、S分布于巴西高原东南部地区,为谷物种植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N主要分布于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W代表城市,为工业中心;选择A。【9题详解】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广布,气候闷热,不利于 人类居住,人口稀少,经济较落后。所以其制约因素是气候状况。2019年2月4日有一艘科考船从A科考站返回悉尼,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0. 科考船航行途中可能遇到A. 台风 B. 寒潮 C. 冰山 D. 沙尘暴11. 科考船如果按照最短航线方向返航,那么科考船的航向主要是向:A. 东北 B. 正东 C. 正北 D. 东南12. 船员到达悉尼,发现当地A. 门窗向南 B. 炎热干燥 C. 河流水量小 D. 正午人影朝南【答案】10. C 11. A 12. D【解析】试题考查根据经纬网判断方向【10题详解】从图中看A地位于南极洲,2月为南半球的夏季,从南极洲到悉尼航行途中可能遇到冰山,C正确;台风形成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科考船航行纬度较高,不可能遇到台风;寒潮不可能出现在夏季;海中航行不可遇到沙尘暴,ABD错误。【11题详解】从图中看悉尼纬度较A地低,两地都位于南半球,因此悉尼在A地的南方;顺地球自转方向为东,可判断出悉尼在A地东方,可知悉尼位于A地的东南方向,因此从A地到悉尼主要方向是东南,D正确。【12题详解】悉尼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位于其正北方,门窗向北,正午人影朝南,D正确;悉尼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河流水量较大。读下面世界某区域 7 月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13. 影响该区域湖泊的形成主要作用是A. 流水作用 B. 风力作用 C. 冰川作用 D. 内力作用14. P地区的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 商品谷物农业 B. 乳畜业 C. 混合农业 D. 热带种植园农业15. 图中 M 在等温线上,则M 的温度数值是A. 20℃ B. 24℃ C. 16℃ D. 28℃16. 关于甲乙两半岛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甲为加利福尼亚半岛 B. 甲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C. 乙为佛罗里达半岛 D. 乙半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答案】13. C 14. B 15. A 16.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地理知识,要求学生熟悉美国的地理知识,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比较详细的认识。【13题详解】第四纪冰期时 ,五大湖地区接近拉布拉多和基瓦丁大陆冰川中心,冰盖厚2,400米,侵蚀力极强,原有低洼谷地的软弱岩层逐渐受到冰川的刨蚀,扩大而成今日的湖盆。当大陆冰川后退时,冰水聚积于冰蚀洼地中,便形成五大湖的水面。选择C。【14题详解】P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密集,人们喜食乳制品,乳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因此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选择B。【15题详解】闭合的等温线会与相邻的等温线中一条件相等,M为高原高山地区气温低,应该与数值小的等温线相等,选择A。【16题详解】甲为加利福尼亚半岛,A对; 甲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B对; 乙为佛罗里达半岛,C对;乙半岛为亚热带季风及亚热带湿润气候,D错,选择D。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下列各题。17. 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A.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B. 陡崖的相对高度大于100米,小于300米C. ②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①地多D. 甲丙两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18. 当地为发展旅游业,打算修建一条直达山顶的观光索道,最合适的选线是A. 从甲处到山顶 B. 从乙处到山顶 C. 从丙处到山顶 D. 从丁处到山顶【答案】17. C 18. A【解析】【17题详解】依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河流先自南向北,再向东北流,A项错误;图中等高距为50米,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相交,故陡崖相对高度大于或等于100米、小于200米,B错;图中高程为492米的山峰位于东北—西南向的山岭上,则①位于该山岭的西北坡,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而降水少,②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而降水多,C对;冬季日出东南,甲位于河谷附近且东南方位有492米山峰,阻挡视线,故甲地冬半年一段时间内不能看到海上日出,D项错误。据此分析选C。【18题详解】从甲处到山顶的地形是山谷,索道经过山谷上空,与地面高差大,可观赏激流及山谷两侧风光,甲村位于河流沿岸,游人还可以进行水上项目活动,丰富旅游内容,A对;乙处位于山顶,在两个山顶之间修建索道,景观雷同,效益不好;图中等高距是50米,丙处和山顶之间为山脊和陡崖,其中陡崖顶部的相对高度是350--400米之间,导致丙处和山顶之间不通透,不能修建索道;丁处与山顶之间为陡坡,旅游景点少,没有修建索道的价值。据此分析选A合适。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和“南极四点”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9. 关于南极洲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 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B. 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科考的最佳时期C. 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D. 自然环境原始,动植物种类繁多20. 关于图中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冰点距极点的距离为2 000千米 B. 长城站是我国距祖国最近的考察站C. 磁点位于中山站的东北方 D. 磁点位于中山站的西南方21. 12月18日,考察队到达距南极中山站12海里外的陆缘冰区,经过仔细研究,决定放弃原先的冰上运货计划,改用直升飞机往中山站调运物资。其原因可能是A. 空运速度快,运输方便 B. 气温偏高,陆缘冰出现了松软和开裂C. 冰上行走不便 D. 气温很低,不宜长时间野外活动【答案】19. D 20. C 21. B【解析】【19题详解】南极洲气候酷寒,自然环境恶劣,动植物种类较少,D错误。【20题详解】从图中可读出冰点位于78°S附近,距极点约为12°,纬度相差1°的距离为111千米,冰点距极点的距离约为12×111千米;长城站虽然纬度较低,但位于西经度上,中山站是距祖国最近的考察站;结合图中经纬度位置可读出磁点位于中山站的东北方,C正确。【21题详解】空运适宜长距离运输,12海里距离较短,釆用空运不方便;12月为南半球夏季,放弃冰上运货的原因最可能是气温偏高,陆缘冰出现了松软和开裂,B正确;之前决定采用冰上运输,说明冰上行走和气温影响较小。根据该表回答下列各题。地点经纬度一月七月年降水量甲102°E,25°N7.719.81000乙113°E,31°N429120022. 甲、乙两地所在地形区分别是A. 黄土高原、成都平原 B. 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C. 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D. 珠江三角洲、华北平原23. 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 地形类型不同 B. 气候类型不同 C. 海陆位置不同 D. 纬度位置不同24. 甲所在省A. 是我国重要的油菜产区 B. 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C. 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 D. 有京广铁路纵贯南北【答案】22. B 23. A 24. C【解析】试题考查我国南方地区【22题详解】根据甲乙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甲地位于云贵高原,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B正确。【23题详解】甲地位于云贵高原,夏季因海拔高,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冬季因海拔高,受冷空气影响小,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气温年较差较小,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地形类型不同,A正确。【24题详解】根据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甲位于云贵高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C正确。25.关于下图中四个省区叙述正确的是 A. 四个省区由北而南的排序是①②③④ B. 四处省区中没有一个濒临海洋C. 四个省区彼此之间互不相邻 D. 图中①省位于四川省北边【答案】B【解析】关于图中四个省区的叙述,四个省区由北而南的排序是④②③①;四处省区中没有一个濒临海洋;四个省区彼此之间①③和②④相邻;图中①省位于四川省东南边,故选B。26.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部地区1月0℃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吻合。说明A. 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中国东部以平原为主B. 日本1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1月南北温差大C. 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D. 日本1月晴朗天气多,中国1月日照时间短【答案】C【解析】日本是四面环海的岛国,日本距冬季风源地远,受冬季风影响 小,0°等温线分布纬度高。中国东部距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冬季风影响大,0°等温线分布纬度较低。选C正确。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我国地理学家吴传钧先生把我国的山区分为八种类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7. 既属于“华中北亚热带湿润区中山”,又为东西走向的山脉是A. 武夷山 B. 秦岭 C. 大别山 D. 南岭28. 在地理环境中,山脉常常成为一种地理分界线。下列山脉与其地理界线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 地形区分界线——昆仑山——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B. 水系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C. 国界线——大兴安岭——中国、蒙古D. 温度带的分界线——南岭——热带与亚热带29. 与“亚热带丘陵山区”比较,“西北内蒙古温带干旱区高山”最农业优势条件A. 热量资源充足 B. 风力大 C. 土壤肥力高 D. 光照资源丰富30. “泰山”、“五台山”等都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一般说来,到这两个旅游景点观赏的最佳季节是A. 春季 B. 秋季 C. 夏季 D. 冬季【答案】27. B 28. A 29. D 30. C【解析】试题考查我国的山地【27题详解】由表中可知,秦岭、大别山属于华中北亚热带湿润区中山低山,秦岭为东西走向,大别山为西北—东南走向且海拔较低,为低山,B正确;武夷山和南岭属于江南、西南中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28题详解】昆仑山是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A正确;巴颜喀拉山是黄河、长江上游的分水岭,两河都是太平洋水系;大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不是国界线;南岭不是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29题详解】西北内蒙古温带干旱区、高山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资源丰富,D正确;温带地区热量资源不如亚热带地区丰富;风力大不是农业优势条件;西北因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肥力较低。【30题详解】从表中看“泰山”、“五台山”位于我国华北暖温带地区,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夏季植被繁茂,且降水丰富,一般说来,到这两个旅游景点观赏的最佳季节是夏季,C正确。二、综合题(55分)31.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图甲)”和“各类地形比例扇形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反映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__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河流流向的影响是 _________。 (2)图甲中代号表示的内容:山脉:① _________,② _________,③ _________。地形区:A _________,B _________,C _________。其中作为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有 _________。(填序号) (3)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下列地形区中,位于第二级阶梯上的有(多选)( ) A.青藏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土高原 D.华北平原E.四川盆地 F.东北平原 G.南岭 H.塔里木盆地(4)我国地形类型齐全,复杂多样。如图乙所示,我国各种地形类型中,比重最小的是 ______;图中字母M代表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答案】(1)西高东低 大河自西向东流(西源东流) (2)喜马拉雅山脉 横断山脉 巫山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②③ (3)CEH (4)丘陵 平原【解析】(1)图甲中反映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河流流向的影响是大河自西向东流,主要流入太平洋。(2)图甲是沿32°N地形剖面图,代号表示的内容,①喜马拉雅山脉,②横断山脉,③是巫山山脉。地形区名称A是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原。其中作为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有②③。(3)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下列地形区中,位于第二级阶梯上的有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C、E、H对。青藏高原位于第一阶梯,A错。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南岭位于第三阶梯,B、D、F、G错。(4)我国地形类型齐全,复杂多样。如图乙所示,我国各种地形类型中,比重最小的是丘陵,仅占10﹪;图中字母M代表的地形类型是平原,占12﹪。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雨育农业是指完全不依靠河流及地下水源灌溉,或仅有田间坑塘补充供水,以种植一年生作物为主,或兼种多年生作物或兼养家禽、家畜的种植制度。简单地说,就是完全依靠当地自然降水进行耕作的农业。这类农业的生产面积占亚太区域可耕地面积的64%;生产率很低,仅为灌溉农业的48%。以下为伊拉克雨育农业、山地牧场和灌溉农业分布示意图和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料图。(1)描述雨育农业区的气候特征。 (2)比较①②两地冬季日照强度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3)分析伊拉克雨育农业和灌溉农业的分布特点,并从气候资源利用角度分析提升该地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源利用率的措施。【答案】(1)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2)②地强于①地。原因:②地纬度低,冬季日照时间长于①地;①地冬季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弱;②地冬季降水较少,太阳辐射强。(3)雨育农业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与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或位于河流上游),而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措施:冬季,营建温室大棚,改善热量条件;建设水库和渠道等水利工程;收集和储存冬季雨水,夏季加强灌溉。【解析】(1)根据右图中气温、降水信息,雨育农业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2)读图,②地纬度低,冬季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于①地。①地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弱。②地是热带沙漠气候,冬季降水较少,太阳辐射强。所以日照强度②地强于①地。 (3)伊拉克雨育农业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与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或位于河流上游,而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提升该地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源利用率的措施主要是冬季,营建温室大棚,改善热量条件。建设水库和渠道等水利工程。收集和储存冬季雨水,夏季加强灌溉。3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火地岛是世界上除南极大陆以外的最南端的陆地,火地岛南部的德雷克海峡以其狂涛巨浪闻名于世,号称“杀人海峡”。(1)指出火地岛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说明形成的原因。 (2)试分析乌斯怀亚多为低矮木头房子的自然原因。 有旅游者在日记中写到:乌斯怀亚,很小很鲜艳,很静很清凉,很乖很雅丽,很冷很寂寞.这一处清冽、安详、微小的世界尽头,是今朝旅者的南极之门。(3)近年来乌斯怀亚旅游业发展迅速,试说明原因。【答案】(1)规律:降水西多东少。原因:西部地势高,东部地势低;西部为迎风坡,降水多,东部为背风坡,降水少。(2)当地森林覆盖率高,木材充足;雨雪天气多,便于及时排水或防止大雪压跨房屋;位于西风带,风力强劲;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3)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风光;距南极近,南极科考及旅游热的带动;航空和港口交通便利。【解析】结合火地岛的纬度位置和大气环流、等高线知识分析火地岛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乌斯怀亚多为低矮木头房子的自然原因从大气环流、地震等角度进行分析.近年来乌斯怀亚旅游业发展迅速的原因从地理位置、交通、旅游资源、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1)根据图中火地岛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结合图中等高线可知,中部为山地,因此岛的西侧为迎风坡,降水较多;东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2)该地地处西风带,风力大,该地处在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乌斯怀亚的居民多为低矮的木头房子即可减少大风和地震的危害.(3)近年来乌斯怀亚旅游业发展迅速,原因是该地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风光;距南极近,南极科考及旅游热的带动;航空和港口交通便利.34.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 (2)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水坝坝顶的海拔为500米,水库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并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 (3)甲、乙、丙、丁四个村镇附近,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请说明原因。 (4)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甲处成为该区域中心城镇的主要原因。【答案】(1)图示区域属于盆地地形,高度变化较大,海拔在300~1 500米之间;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2) 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规模小。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规模大。 (3)丁处。原因:丁处附近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大,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大。 (4)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位于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城镇供水方便。【解析】(1)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图示区域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属盆地地形。(2)读图选择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A处峡谷口较窄,筑坝工程量小,人口迁移规模小。对环境影响小。选择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淹没土地多。B处峡谷口较宽,筑坝工程量大,人口迁移规模大。对环境的影响大。(3)读图,图中甲、乙、丙处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较平坦,滑坡可能性小。丁处附近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陡,丁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大。(4)甲处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有利于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位于河流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水流平缓,城镇供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