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地理】福建省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地理】福建省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第1页
    【地理】福建省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第2页
    【地理】福建省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福建省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展开

    福建省华安一中、龙海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干湿地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青岛市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⑤⑥ D.①⑥2.青藏高寒区的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好 B.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陕西十大怪: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据此回答34题。3.形成“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是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主要种植(  )A.玉米 B.小麦            C.水稻 D.高粱4.“帕帕不装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  )冬春季节风沙较大 降水较少为减少洗头次数 与当地宗教习惯有关     当地气候炎热方便擦拭汗水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村是晒秋文化的起源地。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农历六月六晒秋节开始,九月九晒秋节达到顶峰。据此回答5~6题。5. 篁岭晒秋时节控制该地的主要天气系统为A. 西南季风     B. 亚洲高压    C. 副热带高压     D. 亚洲低压6. 该地的传统民居屋顶呈现倾斜,其主要功能是A. 为了节省建筑材料                 B. 有利于冬季清扫屋顶积雪C. 有利于通风散热                   D. 有利于多雨季节排水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78题。 7.有关图中从阶段到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中河流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图中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阶段到阶段导致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政策B2C是英文Business—to—Customer(商家对顾客)的缩写,是近年来依赖于互联网迅速崛起的新颖销售模式。如众多年轻人购物首选的淘宝网即属此类经营模式。读B2C交易流程示意图回答9~10题。9B2C模式(  )宜将商业网点布局在中心商务区      依赖于现代物流业的不断发展 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重要方式之一  易受自然环境影响成本高、利润低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在B2C模式中物流公司可以随时了解运输车辆在运输途中所处位置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GIS    数字地球      RS      GPS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某市寻找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该厂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地形平坦;②距河流1千米范围内。下图中“空间资料”是该市地形与河流的空间分布,每一小方格代表1平方千米(该区面积共16平方千米);“属性资料”是地形和河流的类别资料。根据选址条件,对照空间资料和属性资料,符合条件为“1”,不符合条件为“0”,若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为求简化,占有面积比例较大的属性作为评估对象。完成1112题。11.下图是四幅“河流”资料的评估值图,其中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2.根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图中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是(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丙据报道,位于以色列的死海西岸,近年水位以平均每年一米的速度下降。“死海不死”的说法的确已经受到了现实的严峻考验。下图是“死海沿海废弃的水上游乐设施”及“死海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近年来死海面积不断缩小,原因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加剧,蒸发量加大 B.下游大量引水,入湖径流量增多C.地壳运动,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D.围湖造田规模不断扩大14.死海面积不断缩小,对以色列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A.对河流的调节能力下降 B.影响观光旅游业的发展C.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 D.周边地区地下水位抬升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15~16题。15.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16.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提供大量的居住环境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崇明东滩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处。1995年,互花米草被引种到崇明东滩,由于其具有强适应性和强扩散能力,现已大面积分布于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内。下图是崇明东滩三种主要植物群落的面积变动统计图。据此,回答17~19题。17.崇明东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侵蚀           B.海水沉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18.据图可知,崇明东滩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海洋污染严重                         B.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C.陆地向海洋扩展                       D.海岸遭受侵蚀19.互花米草具有适应性强和扩散能力强的特点,可能是因为它具有强大的  A.抗寒能力     B.抗旱能力    C.抗盐能力     D.抗病虫害能力我国西双版纳的雨林生态农业是利用光在森林中垂直衰减的原理模拟雨林结构建立的。结合左图,完成20~21题。20.图中雨林生态农业主要充分利用了(  A. 光照资源      B.土地资源            C.水资源      D. 生物资源21.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  A.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 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D.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读图回答22~23题。22.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3.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该图是怒江大峡谷示意图,读图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完成24~25题。24.图示地区地理环境比较脆弱,人们面临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泥石流                D.地震25.兼顾怒江大峡谷的开发与保护,正确的做法是  A.边采伐边造林,使青山永在 B.只采伐森林,不开发矿产C.设立自然保护区,适当开发旅游观光 D.封山育林,建设大型水电站二、综合题(本题3大题,共50分)26.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图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回答下列问题。(16分)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等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6分) (3)图中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甘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下图所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风沙活动严重影响了列车运行;后来采取了右图的草方格固沙、治沙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据调查发现,图中这片位于宁夏平原南端的绿洲部分地区退化严重。材料二  草方格沙障是用大量麦草、稻草、芦革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的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施工时,先在沙丘上划好施工方格网线,再将修剪均匀整齐的麦草或稻草等材料横放在方格线上,用工具从中部插下约15厘米,并使草的两端翘起,露出地面的高度约20厘米25厘米;再用工具拥沙埋掩草方格沙障的根基部。每隔几年,草方格要进行维护或者重新铺设。该工程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分析图示地区部分绿洲退化的可能原因。(6分) (2)简析草方格沙障能够防沙、治沙的原因。(4分) (3)鉴于草方格沙障优良的治沙功能,有人建议可在西北大规模发展,请分析其理由。(6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下图为世界某国及其周边示意图。该国森林资源丰富,有木材之国之称,林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世界主要的木材出口国之一。近年来,该国做出了限制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决定。(1)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该国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2)指出该国森林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8分) (3)试分析该国限制原木出口量的理由。(6分)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ABACDCABDBAAB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DDBCAACDBC     二、综合题(本题3大题,共50分)26.(16分)(1)(6分)主要原因是水热(或气候)条件的差异。(2分)甲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2分)乙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差,尤其是热量条件不足,只能适应小麦、甜菜等温带作物的生长。(2分)(2)(6分)低温(热量条件较差)。(2分)办法: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2分)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2分)(3)(4分)热量条件优越;(2分)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2分)27.(16分)(1)(6分)过度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过度开垦导致植被破环,土地沙化;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土壤变干、退化;绿洲西部紧邻腾格里沙漠,风沙侵蚀严重。(任答3点得6分)(2)(4分)草方格沙障能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减少风沙对沙丘表面的吹蚀;(2分)植物秸秆能够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2分)(3)(6分)草方格沙障的原料为作物秸秆以及芦苇等,来源丰富;(2分)原料色环保,工程对环境负面影响小;(2分)标本兼治,工程固沙、治沙的效良好。(2分)28.(18分)(1)(4分)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2分)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高温多雨的气候使雨林植被生长旺盛。(2分)(2)(8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2分)水土流失加重,洪涝灾害增加;(2分)生态系统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加重。(2分)(3)(6分)可以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2分)加工木材可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2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2分)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