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苏省涟水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380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江苏省涟水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380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江苏省涟水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3806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江苏省涟水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江苏省涟水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分)
下图示意某日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N、B间的距离约为( )
A. 5000千米 B. 10000千米 C. 15000千米 D. 20000千米
2.从C地出发,经过D、E、F地,最后回到C地,其走向是( )
A. 先向正东走,再向正西走 B. 先向东北走,再向西南走
C. 先向东北走,再向东南走 D. 一直向东北
下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曲线①和③分别表示(对北半球而言) ( )
A. 冬至和夏至 B. 夏至和冬至
C. 冬至和春(秋)分 D. 春分和秋分
4.该地点最可能是( )
A. 呼和浩特(41°N,112°E) B. 墨尔本(38°S,145°E)
C. 旧金山(37°N,122°W) D. 巴西利亚(15.5°S,48°W)
下图为“某区城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区域内M山与甲村之间的高差可能为( )
A. 290 m B. 300 m C. 490 m D. 500 m
6.有关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②从P点能看到甲村
③R河段的流向是从西北到东南 ④甲村所在地形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下图中甲、乙、丙、丁示意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气压带、风带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副极地低气压带 B. 乙—盛行西风带
C. 丙—东北信风带 D. 丁—副热带高气压带
8.图示季节( )
A. 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 北京地区盛行东南风
C. 东非高原动物大规模北迁 D. 墨累—达令盆地牧草枯黄
读图,回答9~10题。
9.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 )
A. 气温高,日较差大 B. 风小雾大,降水多
C. 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D. 昼更短,夜更长
10.途经该区域的洋流( )
A. 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
B. 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降低、湿度增大
C. 能够进入到印度洋海域,融化海冰
D. 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
下图为某盆地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据此回答11~12题。
11.与我国其他沙漠相比,该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海拔高,年均温低,蒸发弱 ②纬度高,年均温低,蒸发弱
③季节性积雪融水较丰富 ④山地降水较丰富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2.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A. 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B. 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C. 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 D. 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下图显示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与3000米高空的垂直气压差分布状况,地面上甲乙两地相差28千米。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两地( )
A. 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B. 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C. 甲地降水概率较大 D. 乙地等压面向高凸
14.甲乙之间的风向是(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如图为“我国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气压值大于1010hpa,小于1015hpa
B. 南京和兰州相比,南京气温日较差较大
C. 杭州和徐州相比,徐州风力较大
D. 在A线附近易形成暖锋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云贵高原以阴雨天气为主 B. 此时甲乙天气特征相似
C. 此季节,澳大利亚西南部森林火险等级高 D. 此季节,乙地区易出现沙尘暴
2018年7月,中国贵州的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左图为梵净山著名的“蘑菇石”,由许多层状变质岩堆叠而成, 上粗下细屹立在悬崖边。右图为梵净山植被垂直带谱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该蘑菇石上粗下细特征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差异侵蚀 B. 流水沉积 C. 风力沉积 D. 变质作用
18.梵净山没有积雪冰川带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较干旱 B. 地形崎岖 C. 相对高度小 D. 海拔较低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图中甲、丙在晨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读图,回答19~20题。
19.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
A. 南半球 B. 北半球 C. 东半球 D. 西半球
20.关于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
B. 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
C. 甲、乙、丁三地的自转角速度、线速度均相同
D. 各地日出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
一带一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扩大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目前,我国正与俄罗斯积极营造“冰上丝绸之路”,为中欧之间、中俄之间的经济交流提供第三条交流渠道。下图为“三条丝绸之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关于海上丝路和冰上丝路沿途自然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印度洋夏季大洋环流流向与南印度洋一致
B. 内罗毕沿岸终年吹离岸风,水温较同纬度低
C. 受暖流影响,一月份鹿特丹均温高于大连
D. 冰上丝路太平洋航线的大型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22.与海上丝绸之路相比,冰上丝绸之路( )
A. 沿岸港口多,航运安全性高 B. 航程更短,运输成本较低
C. 沿途自然条件恶劣,通航期短 D. 联系的国家更多,利于国际合作
读“江苏省常年各月雾霾日数变化图”(下图),回答23~24题。
江苏省常年各月雾霾日数变化图
23.往年6月份是江苏省雾霾多发的时间,其原因可能有( )
A. 大气对流运动微弱 B. 企业排放废气增多
C. 夏季风势力强劲 D. 地面燃烧秸秆
24.图中有利于雾霾天气形成的地点有(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水文站,观测发现,M、N两河流的径流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读图完成25~26题。
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M、N两河主要位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M、N两河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可能是7月
C. 大陆沿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D. 大洋沿岸海水等温线向北弯曲
26.若乙站的实测径流变化小于甲站,最可能的原因是N河( )
A. 流域植被覆盖率高 B. 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库
C. 流域面积较大 D. 河流小,流量小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27.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示意图,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海域洋流流向判断,图示季节是北半球 ▲ 季,该季节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
(2)比较 D、E 两地 7 月降水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3)从 A→B→C 三地,气候的 ▲ (大陆性或海洋性)增强,三地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 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基础是 ▲ 。
(4)2017 年意大利西西里岛(乙处附近)的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火山喷发的过程及形成的岩石分别属于右图中的 ▲ 环节(字母)、 ▲ (数字序号)。分析此次火山喷发如何体现圈层间的相互作用。 ▲ 。
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环节为 ▲ 。
(2)图中②、③两处的地貌类型分别为 ▲ 、 ▲ ,其成因同为 ▲ 。
(3)②、③两处地貌的形成体现出的水循环地理意义是 ▲ 。
(4)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 ▲ ,对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是 ▲ ,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特征。
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
(5)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易发生透水事故的是 ▲ 地区,原因是 ▲ 。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世界部分区域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图2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图1中甲气压带名称是 ▲ ,乙风带盛行风向是 ▲ 。
(2)图1所示季节为北半球 ▲ 。该季节,②地气候特征是 ▲ ,②、⑦两地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
(3)①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是 ▲ ,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是 ▲ 。
(4)图1中①地到④地所属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 ,该分异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5)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其成因是 ▲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案 | B | C | A | B | C | D | B | A | C |
题号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案 | A | B | C | B | D | C | C | A | C |
题号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
答案 | BD | AC | CD | BC | AD | AB | BD | AB |
|
27.(本题为20分)
(1)夏季(2分) 炎热干燥(2分)
(2)
(3)大陆性(2分) 从沿海到内陆(2分) 水分(2分)
(4)e(1分) 4(1分)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等物质将在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中迁移,实现了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2分)
28.(本题为20分)
(1)地表径流(2分)
(2)河口三角洲(2分) 山前冲积扇(2分) 流水沉积作用(2分)
(3)不断塑造地表(2分)
(4)对气候:气温年较差变大;降水的变率增加;气候变得干燥;降水量减少等。(任答两点得2分)
对水文:径流量变化加大(或者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少);含沙量增加。(任答两点得2分)
整体性(2分)。
(5)甲(2分) 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在此汇集(2分)
29.(本题为20分)
(1)副热带高气压带(2分) 东南风(2分)
(2)冬季(2分) 温和湿润(2分) 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2分)
(3)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分)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分)
(4)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2分) 热量(2分)
(5)位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必答,得1分);沿岸海域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任答一点,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