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秋高三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17年,7.71亿人次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平均每96.6万人拥有一个科普场馆;科普网站、科普类微博和公众号等互联网传播渠道触达人次超过60亿——不久前公布的这份中国科普统计数据,呈现出人们内心科学梦的快速生长、公众科学素质的日益提升。
大力开展科学普及、不断增强公众科学素质的背后,是一个民族对未来的期冀和创新的渴求。改革开放40年来,科普事业在科学的春天里恢复生机并蓬勃发展,公众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断缩小,有效支撑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到2018年,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8.47%,为实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的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科普自身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质量越来越高。2013年6月20日,离地球30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上,神舟十号航天员为全国青少年带来神奇的太空一课,一同领略奇妙的太空世界,激发了孩子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与梦想。科普活动参与度越高,越有助于科学素质的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越高,越能够推动科普事业的水涨船高。二者的良性循环,无疑会涵养出科学事业和创新驱动战略的一片沃土,培育出更多的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创新大军。
从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到尊崇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科学素质的提升既关系每个人成长,也关乎国家乃至人类的共同命运。意识到人类在“宇宙年”最后一天的晚上才出现在地球,或许就会多一分对生命的理解;认识到从发明天文望远镜到在月球踩下脚印只用了几百年时间,可能会更深刻了解科学的重要性,并对创新旅程充满信心。实际上,只有公众科学素质的大力提升和普遍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才会获得更牢固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就像有调查显示,尽管人们担忧人工智能会带来潜在风险,但依然有超过90%的被访者赞成“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人类工作效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这说明,公众充分理解和广泛参与科学,才能够在有关科学伦理等争议性事件中明辨是非。
科技的发展没有止境,科学素质的进步也不会停歇。尤其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的当下,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星际探索、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浪潮,正不断刷新着原有知识体系和认知维度。科学突破的周期越来越短,一次新发现、新突破,很可能就会改写教科书。因此,科学素质的提升需要及时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有科技人士指出,公众科学素质总体水平不高仍然是我国创新发展的“短板”,同时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战,优质科普资源明显供给不足,传播方式和能力还有待提升,科学精神的引领作用有待加强。未来进一步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让更多人具备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仍是一个长期的、富有挑战性的过程。
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政府、教育界、科学共同体和企业、媒体等形成有效协同的社会网络,加上运用好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的机制,发展科普产业,拓展社会公众参与、互动、体验渠道,相信全民科学素质将会进一步提升,创新发展活力会进一步激发,从而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摘编自余建斌《让科学素质跟上科技发展步伐》)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改革开放40年来,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进入了一个较高的阶段。
B. 只有公众科学素质提高了,才能推动科普事业水涨船高。惟其如此,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
C. 科学素质的提升关系着每个人的成长,能让我们对生命多一份理解,所以关乎国家乃至人类的共同命运。
D. 我们只有大力提升和普遍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才能使国家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获得更好的社会基础。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前两段列举数字,说明近年来人们内心科学梦在快速生长,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进入了快速提升的阶段。
B. 有调查证明,尽管人们担忧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但绝大部分被访者依然赞成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益于社会。
C. 第四段采用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子的方法,告诉读者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方法和途径。
D. 文章指出,目前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存在诸多不足。社会需要从多方面努力,方可进一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下,科技浪潮不断刷新着原有知识体系和认知维度,这使得科学素质的提升要及时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B.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孕育兴起,科学突破的周期越来越短,一次新发现、新突破往往可能改写教科书。
C. 推动公民科学素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使更多人具备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是我们未来要应对的挑战。
D. 如果人们充分理解和广泛参与科学,就能进一步提升科学素质,从而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进入了一个较高的阶段”错误。原文为“快速提升的阶段”。B项,“只有公众科学素质提高了,才能推动科普事业水涨船高”错误。“二者”应为“科普活动参与度越高,越有助于科学素质的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越高,越能够推动科普事业的水涨船高”。代词指代对象错误。C项,“所以关乎国家乃至人类的共同命运”逻辑关系错。结合文本内容“科学素质的提升既关系每个人成长,也关乎国家乃至人类的共同命运”分析可知,原文是“既”“也”,并列关系。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第四段采用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子的方法,告诉读者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方法和途径”错误。结合“只有公众科学素质的大力提升和普遍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才会获得更牢固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公众充分理解和广泛参与科学,才能够在有关科学伦理等争议性事件中明辨是非”等分析可知,第四段没有对比论证,未告诉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D项,“如果人们充分理解和广泛参与科学,就能进一步提升科学素质”推断错误。原文为“全民科学素质将会进一步提升,创新发展活力会进一步激发,从而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实支撑”。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伴随信息化时代扑面而来,人类文明及传统生活习俗已发生深刻变化。”近日,在“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上,国家教育体制咨询委员会成员李延保的开场演讲,直击会议主旨—“走向人类教育共同体”。
与此呼应,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丁钢的发言,也引发了与会者的关注与讨论。“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到共享养老院,现在冠名共享的行业越来越多,这当然也影响到教育。未来,从共享课程、共享图书到共享教育资源,共享教育将形成规模。”丁钢认为“共享教育的提出,更多是希望强调如何从终身教育走向终身学习,强调个体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更多关注非系统知识、非系统能力的获得。”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知识成为一种可自由获得的生产资料,大大强化了学习者的主体性。专家断言,未来三五年,学校将发生深刻变化。“在办学体制上汇聚优质教育资源,突破校园界限,不限于固定学习场所;在教学结构上打破國定课时、跨越学科界限、围绕真实生活、重建课程体系,这些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在今后的智能学习过程中,定制服务不再是难题,‘有教无类’能够真正实现”。
教育的作用始终在服务人类与社会中彰显。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共担责任,倡导“全球共同利益”,应该推进人类教育共同体的发展。这没有办法按图索骥,只有在未来实践进程中才能够创建。
(摘编自时晓玲《共享教育将引发学习方式变革》)
材料二:
未来几年,共享教育有可能成为一股巨大的新动能,然而,受诸多因素制约,如经费、设施不足等,宁夏部分地区的共享教育的成效并不显著。
记者走访一些农村学校发现,硬件设施都不错,但软件建设跟不上,网速慢、网络不畅通,导致远程教育课程使用率低,时常遇到那边的教师已经讲完了一个知识点,这边却因网络“卡壳”还没有听到。“学校现在是10兆、50兆宽带,不能满足授课需要,希望能提高到100兆。”相关人士如是说。
此外,一些城市学校仍对信息化发展缺乏认识,存在等待观望、消极被动的现象,部分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另外,有些学校只抓项目建设,不重视应用效果,不想用、不会用的现象依然存在。据反映,目前,宁夏各级各类学校有3406所,进入在线课堂平台的不到十分之一。
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与传统教育相比,制作网络课件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新的负担,应承认教师共享的劳动成果,保障他们的知识产权,鼓励优秀老师制作优秀课件。“应当建立一种激励机制,才会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络平台上。”宁夏教育厅副厅长说。
(摘编自于瑶、杨泽《一根网线撑起共享教育》)
材料三:
可以说,共享教育的前提是,如何尊重每个不同的个体作为教育主体的意愿和需求。
根据“共享经济”的释义,可以对“共享教育”加以释义:共享教育具有弱化知识拥有权和强调使用权的作用,在共享教育体系下,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意愿和需要选择适当的学习手段和方法,克服囿于知识掌握与技能训练的狭隘性,表现出个人对于知识多样性、异质性发展的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并使教育资源得以最大限度被有效利用与共享。即所谓“随需所获,学以为己”。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所有的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持续成长。这点恰恰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相契合。
共享教育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个性化学习问题。相比正式学习,个性化学习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基于技术发展的个性化学习,关键在于从“如何教”走向“如何学”,学习者个性特征与学习环境之间达到了平衡,它强调学习是一个情境化的过程。同时,个性化学习是以个体学习为中心,在任何地方和场所,在流动的任何时间,从差异性需要出发,共享不受限制的多元的教育资源,可在在线与非在线学习平台进行混合学习,并与非正式学习整合。
共享教育的提出是一种面向现实与未来的理念转化。之所以称为转化而不是转换,是因为转换具有替代的含义,而转化不是替代而是迭代。在面对现实与未来的教育理念转化中,基于信息时代的共享经济基础发展起来的极富中国实践內涵的教育观念,就是共享教育。
(摘编自于钢《教育需要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育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深刻变化,引发人们的极大关注,在“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上,专家们对共享教育的好处进行了讨论。
B. 教育的作用在服务人类与社会中得以充分体现,而为了发挥教育更大的作用,就应该推进人类教育共同体的发展,让其服务于全人类。
C. 共享教育和传统教育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只要解决经费、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共享教育的成效就会令人满意。
D. 尊重每个学习者的意愿和需求是共享教育的前提,在共享教育体系下,每个学习者可以“随需所获”,同时每个学习者也是“学以为己”。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共享教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不是处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共享教育就无从诞生和发展。
B. 传统教育阶段,“有教无类”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进入共享教育阶段,“有教无类”能落到实处,不同的人都能得到很好的教育。
C. 对于中小络课件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新的负担,为此,应该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所有教师制作课件并在网络平台上共享。
D. 作为新生事物,共享教育未来会获得蓬勃发展,而在其体系下,人们对知识的拥有权和使用权会被弱化,使教育资源得以最大限度被有效利用与共享。
6. 推进共享教育的发展可从哪些方面着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A
6. ①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共享教育的好处,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并提高教育信息化的能力;②解决制约共享教育发展的经费、设施不足等问题;③尊重每个不同的个体作为教育主体的意愿和需求,促进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倡导个性化学习;④承认教师共享的劳动成果,保障他们的知识产权,鼓励优秀教师制作优秀课件;⑤通过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共担责任,倡导“全球共同利益”,推进人类教育共同体的发展。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项,“只要……就……”绝对化,不合文意。结合材料二内容“共享教育有可能成为一股巨大的新动能,然而,受诸多因素制约,如经费、设施不足等,宁夏部分地区的共享教育的成效并不显著”分析可知,原文是“受诸多因素制约,如经费、设施不足等,宁夏部分地区的共享教育的成效并不显著”。故选C。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B项,“‘有教无类’只是停留在口头上”错误。结合“‘在办学体制上汇聚优质教育资源,突破校园界限,不限于固定学习场所;在教学结构上打破國定课时、跨越学科界限、围绕真实生活、重建课程体系,这些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在今后的智能学习过程中,定制服务不再是难题,‘有教无类’能够真正实现”分析可知,“‘有教无类’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说法于文无据。C项,“鼓励所有教师制作课件”错。结合文本内容“制作网络课件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新的负担,应承认教师共享的劳动成果,保障他们的知识产权,鼓励优秀老师制作优秀课件”分析可知,不是“所有教师”,是“优秀教师”,并且是“制作优秀课件”。D项,“人们对知识的拥有权和使用权会被弱化”错。结合“共享教育具有弱化知识拥有权和强调使用权的作用,在共享教育体系下,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意愿和需要选择适当的学习手段和方法,克服囿于知识掌握与技能训练的狭隘性,表现出个人对于知识多样性、异质性发展的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并使教育资源得以最大限度被有效利用与共享”分析可知,是“人们对知识的拥有权会被弱化,使用权被突出”。故选A。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与文本有关内容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解答此题,要遵循“答案源于文本”的原则,题干要求回答“推动共享教育的发展可从那些方面着力”只要从文本概括出共享教育的特点,分析共享教育的发展跟哪些因素有关,如硬件、软件,教育者、受教育者,理念和做法等,然后加以转换、组织即可。结合材料一内容分析,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共享教育的好处,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并提高教育信息化的能力;结合“未来几年,共享教育有可能成为一股巨大的新动能,然而,受诸多因素制约,如经费、设施不足等,宁夏部分地区的共享教育的成效并不显著”分析可知,解决制约共享教育发展的经费、设施不足等问题;结合“共享教育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个性化学习问题。相比正式学习,个性化学……它强调学习是一个情境化的过程”分析可知,尊重每个不同的个体作为教育主体的意愿和需求,促进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倡导个性化学习;结合“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与传统教育相比,制作网络课件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新的负担,应承认教师共享的劳动成果,保障他们的知识产权,鼓励优秀老师制作优秀课件”分析可知,承认教师共享的劳动成果,保障他们的知识产权,鼓励优秀教师制作优秀课件;结合“教育的作用始终在服务人类与社会中彰显。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共担责任,倡导‘全球共同利益’,应该推进人类教育共同体的发展。这没有办法按图索骥,只有在未来实践进程中才能够创建”分析可知,通过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共担责任,倡导“全球共同利益”,推进人类教育共同体的发展。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父亲的手指
甫跃辉
尘土飞扬的大路在两个孩子的脚下延伸。路面上,雨天留下的一个个泥坑,让太阳火热的舌头舔干了。
“你真晓得阿爸的手指掉在什么地方?”许亮再次停下,转身盯着弟弟。
“真的!”许明说.
大路尽头灰蒙蒙的,他们一前一后,后面的人踩着前面人的影子。厚厚的灰尘,在脚下发出喑哑的扑突声。许亮眼前浮现出父亲痛苦的脸。他感到那张脸很陌生,他使劲回想他熟悉的父亲的脸。
父亲是个好木匠,爱笑。舅舅教会他如何造出桌椅板凳后,十五岁的父亲就离开村子。几年后回来,舅舅仍只会造此桌椅板凳,他已是建筑队的师傅了。他们眼里,父亲就是英雄:头发根根竖立,精神抖擞;那双手宽大有力,兄弟一起也扳不过他一只手。
许亮上学那年,那双大手放下锯子,握住了方向盘,离开了村子。端午,父杀没回来;中秋,父亲没回来;过年,父亲没回来。他们和母亲常到村口,望着那条通向村外的大路,大路尽头灰蒙蒙的。直到夏天,父亲回来了,他们没看见汽车。他们问汽车在哪,父亲笑笑。
父亲的大手又握住锯子了。锯齿飞速旋转的刨木机前,父亲咬紧牙关,鼓看腮帮,用胸口抵住粗重的原木,一步步挨近刨木机, 旋转的锯齿割进原木,火花四溅,锯末纷飞,剌耳的声音像细铁丝,勒得耳朵热辣辣的。常去建筑队玩耍的两兄弟,张大嘴巴,看看父亲的手擦着旋转成白亮亮一圈的锯齿推过去,缩回来。
父亲回家后,他们很少看到他笑。一天晚上,许亮从梦里醒来。
“下个月?怎么拿得出来?”父亲说。
“总要想想。早晓得,就不去开什么车了。”
“好好,我明天就去卖刨木机还钱。”
父亲的笑越来越少了。只有和木匠们聊天,还会炫耀他那双大手。“瞧瞧!哪个木匠有这样一双手?当木匠的,谁的手指不要断几根?”舅舅就是的,他的右手只剩三个指头……以后呢?父亲再不会炫耀他那双大手了吧。
昨天放学回家,母亲说:“你爸的手指给刨木机割掉了。我要和他去医院,他死活不让,说不过掉了个手指。我怎么放得下心?”
“我去!”许亮有点兴奋。
“你敢去?”母亲脸上亮堂了,就如当初给父亲的车灯突然照亮。
“怎么不敢。”他也成了父亲那样的英雄。“不过掉了个手指。”他想像着父亲说话的样子。
医院。父亲的头发很长了,乱糟糟地趴在他的脑门耳际。见到许亮,父亲努力笑了笑,两个酒窝裂成两条可怕的伤疤。
“你怎么来了?”父亲的声音落在阴湿静谧的空气里,像水渗入沙子。
“妈跟我说的。”许亮嗫嚅道,“阿爸,我们回家吧。”
“你先回去,我今晚……”父亲声音虚弱,嘶嘶地吸着气。
许亮很失望。他原以为父亲不等他说,便会跳下床,扯掉绷带,骑上单车带他回家的……
“总算回啦!”母亲跑过来,“你爸怎么样?医生说什么?有没有好些?”
“不过掉了一个手指,阿爸才不在乎,是吧!”许明神气十足,热切地望着哥哥。
“阿爸说没事。”许亮很累,想要尽快摆脱弟弟的目光。晚上睡下后,许明又问了许多问题. 许亮没有回答,总不能告诉他父亲是胆小鬼吧。
夏天的夜晚,他们只穿一条小短裤,月光在他们光溜溜的小腿上爬动。许亮翻了个身,仍然睡不着。许明凑到他耳朵边,得意地说:“我晓得阿爸的手指掉在什么地方。”
第二天早上,父亲没回来。中午,父亲没回来。母亲看看许亮,许亮不看她。他不想再去看父亲了。母亲说:“你再去瞧瞧,咋还不回来?”许亮没法违抗,带着弟弟出了门。
“先去建筑队,找到手指,再到医院,就能让医生接上手指了!”许亮想,这主意不错。事实上昨天晚上他已经这么想了。
建筑队大院四周堆满木头。刨木机周围干干净净,找不到一丝血迹。他们也没找到父亲的手指。“你不是说晓得在什么地方吗?”许亮瞪着弟弟,“走吧!”
弟弟没动。他们不甘心就这么回去。忽然,有嗡嗡声传来,一只绿头苍蝇,掠过他们眼前,留下一条绿色的细线。许亮被一种强大而可怕的力量拽着,不由自主地跟上那只苍蝇。苍蝇钻进废木头堆,他蹲下,趴在地上。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一丝隐约的血腥钻进鼻孔,他找了一片长长的树皮,往废木堆里扒拉了好半天。苍蝇飞出来,接着跳出一个东西。
一条粗大的烧焦的虫子。父亲的手指。
“我们把手指带到医院。”许亮说。
“好!但是……谁,谁来拿?”许亮没有接话。
他们把手指留在了建筑队,他们也没去诊所。像打了败仗的士兵,他们踩着自己的影子回家了。当年父亲的汽车正是从他们脚下的大路开进村子的,候在村口的他们,听到车轮碾过路面的隆隆声,兴奋地朝声音传来的方向奔跑。突然,车停了,强烈的灯光射向他们。他们眯起眼睛,明亮的灯光中,父亲朝他们走来,年轻,强壮,高大。
拐进家门,父亲躺在院子里,左手缠着绷带;右手耷拉着,手掌垂下,疲惫、无力。父亲看见他们,挣扎着坐起,咧了咧嘴,笑了。平淡而宁静的夕阳中,他们站着,和父亲对视了几秒钟。
许亮的脸渐渐地红了。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 小说从许亮兄弟俩寻找“父亲的手指”写起,紧扣题目,制造悬念,既有利于故事的展开,又使全篇叙事紧凑,重心突出。
B. 小说中几处点染的景物具有象征意味,如“灰蒙蒙的大路”,是人物迷茫心理的外化;父亲汽车的灯光,则是希望的象征。
C. 小说多处使用对比手法,如父亲失去汽车和手指前后的对比,许亮兄弟俩的对比等,这些描写为许亮的心理变化提供了依据。
D. 小说反复提到父亲的大手,以及对刨木机高速旋转情景的细致描写,为故事进一步发展埋下伏笔,体现了作者构思上的匠心。
8. 小说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9. 请简要分析许亮心理变化的过程。
【答案】7. C 8. 有进取精神;不甘于做木匠;有责任担当;努力工作还债;坚韧:受伤后用微笑宽慰家人;断指之后,一人去医院,两处努力笑。
9. 断指之后,父亲表现出来的脆弱,使许亮感到失望;和弟弟去寻找手指的经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归家后,父亲挣扎着坐起向他们挤出微笑,使他对父亲又了更深的理解,并为自己的武断和软弱感到惭愧。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C项,“父亲失去汽车和手指前后的对比,许亮兄弟俩的对比等”错误。结合“他不想再去看父亲了”“许亮没法违抗,带着弟弟出了门”“弟弟没动。他们不甘心就这么回去”“他们把手指留在了建筑队,他们也没去诊所。像打了败仗的士兵,他们踩着自己的影子回家了”“平淡而宁静的夕阳中,他们站着,和父亲对视了几秒钟。许亮的脸渐渐地红了”等及兄弟两人的对话分析可知,文中没有许亮兄弟俩的对比。故选C。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结合“父亲是个好木匠,爱笑。舅舅教会他如何造出桌椅板凳后,十五岁的父亲就离开村子。几年后回来,舅舅仍只会造此桌椅板凳,他已是建筑队的师傅了”分析可知,父亲有进取精神,不甘于做木匠;结合“直到夏天,父亲回来了,他们没看见汽车。他们问汽车在哪,父亲笑笑”“父亲的大手又握住锯子了。锯齿飞速旋转的刨木机前,父亲咬紧牙关,鼓看腮帮,用胸口抵住粗重的原木,一步步挨近刨木机,旋转的锯齿割进原木,火花四溅,锯末纷飞,剌耳的声音像细铁丝,勒得耳朵热辣辣的。常去建筑队玩耍的两兄弟,张大嘴巴,看看父亲的手擦着旋转成白亮亮一圈的锯齿推过去,缩回来”“父亲回家后,他们很少看到他笑。一天晚上,许亮从梦里醒来……我明天就去卖刨木机还钱”等分析可知,父亲有责任担当,努力工作还债;结合“见到许亮,父亲努力笑了笑,两个酒窝裂成两条可怕的伤疤”“拐进家门,父亲躺在院子里,左手缠着绷带;右手耷拉着,手掌垂下,疲惫、无力。父亲看见他们,挣扎着坐起,咧了咧嘴,笑了”等分析可知,父亲受伤后仍然努力笑,写出了父亲的坚韧。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情节的概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分条作答。结合“许亮眼前浮现出父亲痛苦的脸。他感到那张脸很陌生,他使劲回想他熟悉的父亲的脸”“父亲的头发很长了,乱糟糟地趴在他的脑门耳际。见到许亮,父亲努力笑了笑,两个酒窝裂成两条可怕的伤疤”“父亲声音虚弱,嘶嘶地吸着气。许亮很失望。他原以为父亲不等他说,便会跳下床,扯掉绷带,骑上单车带他回家的……”等分析可知,断指之后,父亲表现出来的脆弱,使许亮感到失望;结合“他不想再去看父亲了……许亮没法违抗,带着弟弟出了门”“有嗡嗡声传来,一只绿头苍蝇,掠过他们眼前,留下一条绿色的细……堆里扒拉了好半天。苍蝇飞出来,接着跳出一个东西”“好!但是……谁,谁来拿?”“他们把手指留在了建筑队,他们也没去诊所。像打了败仗的士兵,他们踩着自己的影子回家了”等分析,和弟弟去寻找手指的经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软弱;结合“他们眯起眼睛,明亮的灯光中,父亲朝他们走来,年轻,强壮,高大”“父亲看见他们,挣扎着坐起,咧了咧嘴,笑了。平淡而宁静的夕阳中,他们站着,和父亲对视了几秒钟。许亮的脸渐渐地红了”等分析可知,归家后,他对父亲又了更深的理解,并为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感到惭愧。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百禄,字子功。锴之子也。第进士,又举才识兼茂科。熙宁中,提点江东、利、梓路刑狱,加直集贤院。 利州武守周永懿以贿败,百禄请复故事,用文吏领兵,从之。 熊本治泸蛮事,有夷酋力屈请降,裨将贾昌言欲杀以为功,百禄谕之不听,往谓本曰:“杀降不祥,活千人者封子孙。奈何容骄将横境内乎?”本矍然,即檄止之。七年,召知谏院。属岁旱,请讲求急务,收还法令之未便者,以救将死之民。司马光复差役法,患吏受赇,欲加流配。百禄固争曰:“苟绳以重典,黥面赭衣,必将充塞道路。”光悟曰:“微君言,吾不悉也。”遂已。元祐元年,改刑部侍郎。议者欲汰胥吏,吕大防趣废其半,百禄曰:“不可。废半则失职者众, 不若以渐消之,自今阙吏勿补,不数岁,减斯过半矣。”不听。俄兼侍读,进翰林学士。为帝言分别邪正之目,凡导人主以某事者为公正,某事者为奸邪,以类相反,凡二十余条。愿概斯事以观其情,则邪正分矣。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勤于民事,狱无系囚。僚吏欲以圄空闻,百禄曰:“千里之畿,无一人之狱,此至尊之仁,非尹功也。”不准。熙河范育言:“阿里骨酷暴且病,温溪心八族皆思内附,可以计纳。”百禄曰:“中国以信抚四夷,阿里骨未有过,温溪心虚实未可知,无衅而动,非策也。”又请进筑纳迷等三城,百禄曰是皆良田为必争之地我既城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虽欲弃之为费已甚亦不能矣帝皆从之右仆射苏颂坐稽留除书免,百禄以同省罢为资政殿学士、知河中,徙河阳、河南。薨,年六十五,赠银青光禄大夫。
(节选自《宋史·范百禄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百禄曰/是皆良田/为必争之地/我既城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虽欲弃之/为费已甚/亦不能矣/帝皆从之/
B. 百禄曰/是皆良田/为必争之地/我既城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虽欲弃之为费/已甚/亦不能矣/帝皆从之/
C. 百禄曰/是皆良田/为必争之地/我既城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虽欲弃之为费/已甚/亦不能矣/帝皆从之/
D. 百禄曰/是皆良田/为必争之地/我既城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虽欲弃之/为费已甚/亦不能矣/帝皆从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科”在文中是科举取士的名目,古时分科取士,以所设科目而言,有博学宏词科等。
B. “加”指于原有官职外,兼领其他官职以示尊崇。如汉朝的侍中、给事中等皆加官。
C. “流配”也称流放,是古代刑罚名, 在文中指对受贿的官吏施以降职或罢官的处罚。
D. “尹”官名,北宋始于开封置府,尹总领府事,掌管司法、民政、赋役、户口等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范百禄心地善良,力阻杀害降民。在他管辖边事的时候,贾昌言想杀害请降的夷人,来向朝廷邀功请赏,范百禄极力阻止。
B. 范百禄头脑清醒,敢提不同意见。大旱年,他奏请收回对百姓不利的法令;司马光想流配犯罪官吏,范百禄的反对使他打消念头。
C. 范百禄恪尽职守,不愿宣扬功绩。任翰林学士时,为皇帝列举区别公正和奸邪之法; 任开封府尹时, 有人想把无囚一事上报朝廷,被他阻止。
D. 范百禄思虑周全,做事富有眼光。有人提议接纳想要归附朝廷的温溪心八族,并推进构筑三座城的计划,均被范百禄否定。
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利州武守周永懿以贿败,百禄请复故事,用文吏领兵,从之。
(2)不若以渐消之,自今阙吏勿补,不数岁,减斯过半矣。
【答案】10. D 11. C 12. A
13. (1)利州武守周永懿因受贿之事败露,范百禄请求恢复旧例,用文官率领军队,朝廷(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2)不如用逐渐削减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从现在起官吏空缺就不要添补,过不了几年,削减的官员就会超过一半。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百禄曰是皆良田为必争之地我既城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虽欲弃之为费已甚亦不能矣帝皆从之”,这句话的含义是:范百禄说:“这都是良田,是必争之地,我们如果(在那里)筑了城,若敌人的骑兵时常出动,我们怎么耕种呢?之后即便我们想废弃它们,但消耗的费用已经很多了,也不可能废弃了。”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根据对文句的理解,“我何以耕”我们怎么耕种呢?“我”是我们的意思,做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所以可以排除AC两项。根据对文句的理解,“后虽欲弃之”之后即便我们想废弃它们,“之”是标志着断句的词语,所以可以排除B。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要求,要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选项C,“在文中指对受贿的官吏施以降职或罢官的处罚”错,“流配”是指将犯人驱逐到边远地区。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要求,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选项A,“在他管辖边事时”错,原文是“熊本治泸蛮事”,熊本治理泸蛮事务。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解答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以”因为;“败”败露;“故事”旧例;“领”率领;“之”代词,他的建议。(2)“不若”不如;“以”介词,用;“之”代词,指问题;“减”削减。
【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范百禄字子功,是范锴的儿子。考中进士后,又考取了才识兼茂科。熙宁年间,担任江东、利、梓路刑狱提点官,加封直集贤院的头衔。利州武守周永懿因受贿之事败露,范百禄请求恢复旧例,用文官率领军队,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熊本治理泸蛮事务,有少数民族首领竭力请求投降,副将贾昌言想杀死他们来邀功,范百禄劝阻贾昌言却不被听从,范百禄就去对熊本说:“杀害投降的人不吉利,救活上千人的人,他的子孙会受到封赏。怎么能容许骄纵的将领在境内横行呢?”熊本惊觉起来,马上下达文书阻止贾昌言。七年,范百禄掌管谏院。碰上大旱之年,范百禄奏请处理当前紧急的事务,收回那些对百姓不利的法令,来拯救即将死亡的百姓。司马光恢复差役法,担心官吏受贿,想对受贿的官吏施以流放的处罚。范百禄坚决地争论说:“如果用重法来惩治,那么脸上被刺字和穿着囚衣的人将充满道路。”司马光醒悟后说:“没有您的提醒,我不知道啊。”这件事就此作罢。元祜元年,改任吏部侍郎。议论朝政的人想要淘汰官吏,吕大防催促要废除一半人,范百禄说:“不可以。废除一半那么失去职务的人就会很多,不如用逐渐削减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从现在起官吏空缺就不要添补,过不了几年,削减的人数就会超过一半。”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不久范百禄兼任侍读,提升为翰林学士。他给皇帝说区分邪人和正人的条目,大凡引导君主做某类事情的是公正,做某类事情的是奸邪,按类别区分正邪,一共二十多条。希望(皇帝)大致根据这些事情来观察情况,那么邪正就区分开来了。范百禄以龙图阁学士身份担任开封府尹。他勤劳于民事,监狱里没有被关押的囚犯。僚史想把监狱里空无一囚的事上奏,让皇上知道,范百禄说:“千里的皇畿,监狱里空无一人,这是皇上的仁德,不是府尹的功劳。”不许上奏。熙河范育说:“阿里骨残酷暴虐,而且有病在身,温溪心八族都想归附朝廷,可以采用计策接纳他们。”范百禄说:“朝廷以诚信安抚四夷,阿里骨没有过错,温溪心的实际情况也不可知,没有罪责,我们却采取军事行动,不是好的计策。”(范育)又请求进筑纳迷等三座城,范百禄说:“这都是良田,是必争之地,我们如果(在那里)筑了城,若敌人的骑兵时常出动,我们怎么耕种呢?之后即便我们想废弃它们,但消耗的费用已经很多了,也不可能废弃了。”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右仆射苏颂因拖延任命文书,范百禄因受牵连被罢为资政殿学士、河中府知府,及后更被流放至河阳、河南。后范百禄去世,享年六十五岁,追赠银青光禄大夫。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秋思①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②,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③百尺楼。
【注】①陆游作本诗时年已七十九岁,闲居故乡山阴。②火牛:古代火攻战具,牛的双角绑上利刃,尾巴绑上易燃物点燃令半冲向敌军。③元龙:陈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第二句和杜甫《旅夜书怀》中“天地一沙鸥”句,都借“沙鸥”意象表现诗人的闲适淡泊。
B. 颔联写自己闲暇无所事事的时候才感觉度日如年,即使是天大的事,喝醉了也就放下了。
C. 颈联借助寒砧、深巷、残月、梧桐等诸多意象,描绘出一幅凄清冷寂的画面,融情于景。
D. 尾联用典,借志在扶世救民的陈登登上高楼极目远眺之事,寄寓自己壮志不能伸的惆怅。
15.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内心世界,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14. A 15. ①本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诗人本已闲居可以享受闲适而又不甘于闲居闲适的矛盾心情;诗人虽以沙鸥闲适自由自比,但又说闲居度日如年。②虽说事大如天,但醉后亦休;虽说醉可休事,但一闻砧杵之声而生感慨,一见梧桐叶落而思故园。③诗人想要放眼远望,而又无元龙百尺楼可登。种种矛盾在心中纠缠,使其郁闷难释。
【解析】
【14题详解】
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A项,“都借“沙鸥”意象表现诗人的闲适淡泊”赏析有误。两个“沙鸥”意象特征不同,杜甫诗中“沙鸥”是“凄苦孤独”的意象。故选A。
【15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主旨的理解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对诗歌有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读懂诗歌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有时诗中还会有直接抒情的词句。本诗要求分析诗人矛盾的内心世界。结合诗下写作背景可知,诗人此时闲居山阴,本应享受这个安闲自在的生活,却又说“日长似岁闲方觉”,感觉这种生活度日如年。诗人说“事大如天醉亦休”,意思是即使是天大的事,喝醉了也就无事了。但是“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这深秋之时,闻一声砧杵之声,诗人就心生感慨,看见井边掉落的梧桐叶而生出故园之思。“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意思是想极目远眺,苦于没有登高的地方,哪能像陈登站在百尺楼上,高论天下大事呢?诗人想极目远眺,却又无高处可登。这些都能体现诗人矛盾的心情。
【点睛】理解诗歌的情感,首先要知道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1、忧国伤时。有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的,有反映离乱的痛苦的,有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有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的。2、建功报国。有建功立业的渴望的,有保家卫国的决心的,有报国无门的悲伤的,有山河沦丧的痛苦的,有年华消逝,有壮志难酬的悲叹的,有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有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的。3、思乡怀人。有羁旅愁思的,有思亲念友的,有边关思乡的,有闺中怀人的,4、生活杂感。有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的,有昔胜今衰的感慨的,有借古讽今的情怀的,有青春易逝的伤感的,有仕途失意的苦闷,有告慰平生的喜悦。5、长亭送别。有依依不舍的留念,有情深意长的勉励。
那么,在考场上,题量大,时间紧,如何才能快速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切入:一、从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许多古代诗歌,标题对文中的内容就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二、从序言。有的序。三、从诗人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三、从诗人。要知人论世。四、从诗句,这是最重要的依据。从全诗的角度理解诗中所写之事,运用的意象,描写的画面,所写的典故,以及直接抒情的词句来考虑。
(三)名句名篇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我”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却毫无羡慕的意思的原因。
(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视觉角度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同时通过夸张手法极为新颖传神地描摹出塞外的严寒。
(3)白居易《观刈麦》中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1)以中有足乐者 (2).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 (2)纷纷暮雪下辕门 (4). 风掣红旗冻不翻 (5). (3)妇姑荷箪食 (6). 童稚携壶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的题,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本题要注意“奉”“辕”“掣”“箪”“携”等词语的书写。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甲午到辛亥的十几年里,虽然西学成了中国知识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是,真正把西学当作学术,对之下了一点学术上功夫的人可说 ,恐怕只能举出严复、王国维二人。当时,绝大多数谈论西学的人都不懂西语。在严复看来,“既治西学,自必用西文西语,而后得其真”,这是 的道理。( )保守势力反对的理由,不外乎是:其一,出自鄙视“蛮夷”的传统心理,认为学外语丢份;其二,出自狭隘的爱国情绪,认为普及西语替西人培养奴才,并且会贬低国语。严复对此 地指出:“国之所患,在于无学,而不患国语之不尊。”他承认习西语者中为西人奔走的浅薄之辈 ,但又宽容地表示,不能苛责急谋生计的学子,根本原因还是为上者不能量才用人,迫使习西语者相率而听外人之招。其实,不必保守派阻挠,当时的新学人士对西文普遍存有畏难心理,因此都指望读现成的译本。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凤毛麟角 不言而喻 一针见血 数见不鲜
B. 硕果仅存 可想而知 一针见血 司空见惯
C. 凤毛麟角 可想而知 单刀直入 数见不鲜
D. 硕果仅存 不言而喻 单刀直入 司空见惯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甲午以后,清政府曾在新式学堂中推行普及西语教育,遭到保守势力的抵制,而严复是最坚决地为普及西语教育辩护的人。
B. 甲午以后,清政府曾在新式学堂中推行普及西语教育,严复是最坚决地为普及西语教育辩护的人,而遭到保守势力的抵制。
C. 甲午以后,清政府虽然曾在新式学堂中推行普及西语教育,遭到保守势力的抵制,但严复是最坚决地为普及西语教育辩护的人。
D. 甲午以后,虽然清政府曾在新式学堂中推行普及西语教育,而严复是最坚决地为普及西语教育辩护的人,但遭到保守势力的抵制。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出自狭隘的爱国情绪,认为普及西语会替西人培养奴才,并且贬低国语。
B. 出自狭隘爱国情绪,认为普及西语会贬低国语,并且替西人培养奴才。
C. 出自于获隘的爱国情绪,认为普及西语会贬低国语,并且替西人培养奴才。
D. 出自于狭隘的爱国情绪,认为普及西语会替西人培养奴才,并且贬低国语。
【答案】17. A 18. A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硕果仅有,比喻经过淘汰,留存下的稀少可贵的人或物;根据文意“只能举出严复、王国维二人”,用“凤毛麟角”。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可想而知,能够经过推想而知道,可想而知;不能作定语,因此用“不言而喻”。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的简短而能切中要害。单刀直入,比喻说话直截了当,不绕弯子;文中的语境“指出”,语意强调深刻,用“一针见血”。数见不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司空见惯,指某事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语境是“浅薄之辈”,用“数见不鲜”。故选A。
【18题详解】
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选填衔接句。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句中“遭到保守势力的抵制”的并非严重,且为照应下文先说“保守势力反对的理由”,再说严复对此的看法,故排除BD;C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故选A。
【19题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两处错误,第一,“出自于”成分赘余,去掉“于”;第二,“贬低国语”和“替西人培养奴才”语意上是递进关系,应该由轻到重,由表及里,先“贬低国语”,后“替西人培养奴才”。题中A项,语序不当;C项“出自于”赘余;D项,语序不当,且赘余。故选B。
20.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华诞。参照例句,为这个盛大节日写一副对联,字数不限,但必须合符对联要求。
例句:横批 祖国万岁
上联 七十年风雨沧桑中华兴盛
下联 半世纪艰难坎坷祖国腾飞
横批 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盛世情怀 (2). 看九州小康民强国富 (3). 庆七旬中华沧海桑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的写作。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对联的特点,比如字数、句式、词性、结构,特别是内容要符合要求。横批要能涵盖内容或情感。本题要求为新中国成立70华诞写一副对联。格式可以参照例句,七十年风雨沧桑中华兴盛,半世纪艰难坎坷祖国腾飞,“七十年”对“半世纪”属于时间的对应;“风雨沧桑”对“艰难坎坷”,写国家走过的艰难道路;“中华兴盛”对“祖国腾飞”主谓结构,表达对祖国崛起的赞美。横批“祖国万岁”对应主题“祖国华诞”。内容方面可以写国家的巨大变化,歌颂盛世豪情。
【点睛】对联题明其特点 ①字数相等。②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③词性相对。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④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⑤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不能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21.下列是一则通知的正文,有五处表述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为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母校将于1月6日在教学楼103室举办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讲座,本次讲座主要涉及以下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本次讲座我们邀请了德高望重的金老师,他将用丰富详实的历史材料,为大家带来精神上的盛宴。请各班班主任认真组织,拜托同学们准时莅临,耐心聆听。
【答案】①“母校”改为“学校”②“1月6日”后应加具体时间,如“上午九点半”③“拜托”改为“希望”④“莅临”改为“参加”⑤“耐心”改为“用心”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称自己正在读的学校,不用“母校”。“1月6日”后应加具体时间,如“上午九点半”。“拜托”,请托,托人帮忙办事的敬词,改为“希望”。“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改为“参加”。“耐心”指心里不急躁,不厌烦,修饰“聆听”,改为“用心”。
【点睛】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选择恰当词语、语体和语气。第—,恰当利用词语的感情色彩。现代汉语中不少词语的褒贬色彩很浓,利用得好,不但语言得体,还能产生极好的表达效果。有时还可以故意改变词语的褒贬色彩。第二,正确使用书面用语和口语。书面用语比较庄重正规,口语比较平和亲近,它们不分孰优孰劣,只是应当使用在不同的地方。第三,正确使用敬辞和谦辞。对上级、长辈等应当使用敬辞;谦辞要用在自己身上,把谦辞用在对方身上,就显得不尊重对方。第四,正确选用传达话语的手段。要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选用不用的传达话语的手段。第五,根据场合、对象准确遣词造句。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足不出户,约车、购物、叫外卖,都只需动动手指就轻松搞定;外出,有智能精准的导航,简洁方便的智能翻译;生病了,有准确高效的智能医生。可以说,对大多数人而言,人工智能已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而另一方面,2017年5月,阿尔法狗战胜人类天才少年柯洁;8月九寨沟地震发生18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的机器人,就写了篇新闻稿,用时25秒;2018年,机器人索菲娅被授予沙特公民身份,虚拟歌手洛天依网络爆红;2019年,京东、顺丰同时宣布:无人机快递时代即将到来,200万快递员将全面失业。计算机学博士李开复说,基于当前技术的发展程度与合理推测,在15年内,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将具备取代40% -50 %岗位的技术能力。也就是说,未来很多人可能变成无用之人。
对于人工智能,一些人表示欢迎,并期望人工智能能够在更多领域造福人类;另一些人则担心人工智能最终会抢了自己的饭碗……对此,你有何看法?人工智能将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要求: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我看人工智能
人之于人工智能,胜在心绪多变,胜在举手投足间皆是有灵气的,胜在拥有一双温热的生机盎然的眼眸。
今时,当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产业之规模盛大,是前所未有的,其高超之技能,一定程度上的人性的设计为高速运转的社会提供了诸多助力。然以人工智能代替低效劳动的行为,合理存在于世的条件是有其限定范围。若任其泛滥,及人类一切行为则可笑可悲了。
惟妙惟肖的机器人“钢琴家”必有指尖疾弹只留残影的能力,也必能精准无误地奏出每个音符。可令我存疑的是,它是否能如郎朗一般形体随旋律而动,表情随旋律而变,时而眉若平波又峰峦,擎着汗水露出沉醉其中的笑。聆听之人早已被他眼中满盈的春水牵引着入境,贪婪享受着那抹润泽的感觉。依我之见,机器人恐是力不能及吧。
《见字如面》是以信见史的电视节目,我为其深陷了心魂。欧阳修厉斥高若讷的刚正不阿的节操,杨恽之不流于当世的逍遥放纵,陆小曼的才气与风韵,及与徐志摩之鹣鲽情深,这一切的情愫与风格,于朗读者们自是能准确表达,感人至深,而于机器人呢,可行?纵使他有语言系统,纵它可扫描以辨文字,又何以理解金岳霖先生以理性克制情感的原始冲动,且为林徽因终生未婚配,只能待其香消玉殒后,聊以“一声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为其作结的情操之何其高尚?又何以明白陈寅恪先生坚守从不请假的原则,不遥领职务的坚守之伟大?又何以悟懂蔡琴对于前夫亡故的五味杂陈?机器人,只是人为输入程式的机器人,于此点上是无能为力的。
听闻如今已有了可以假乱真的仿生动物,我听来实在不解其存在之意义,轻抚倒也是柔软,可却无法触及灵魂的温热,眼波流转的是电光,而非似锦春华。
窃以为,人工智能于情感的理解与表达是能力有限的,体悟人性之多变,情感的深层表层差异,这终是力不能及。然,我们也不可一叶障目,人工智能在物质层面上的贡献又是不可否认的,某些方面是可以代替人类。正确发展人工智能应限于特定范围,全面代替人类便可笑至极了。它永远不可能以电子构建人们灵眸中的春意霞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就人工智能将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首先看材料,材料中说了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对大多数人而言,人工智能已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又指出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很多人可能变成无用之人。材料中提及两方面的情况,考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谈人工智能的好处,也可以从消极方面说人工智能的危害,还可以综合起来谈,一定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参考立意:人工智能让生活更美好,生活需要人工智能,拥抱人工智能,积极心态面对人工智能,警惕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想说爱你不容易,辩证看待人工智能。
参考素材:
1.不必忧虑,人工智能由人类发明,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未人所控制。它的智能高度发达也足以证明了人类的伟大。如阿尔法狗战胜顶尖世界围棋手,说明了人在利用人工智能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2.人工智能只是人类的第三只手。电脑储藏了广博精深的知识,现代人不需要古人那样皓首穷经,可以帮助人们迅速查找知识,方便快捷。人们可以借助各类交通工具上天入海,周游世界,甚至太空,甚至时间旅行。它的出现,使人类“善假于物”,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不是很好吗?
3.可以造福人类,让人类走向大同世界。近闻国产机器人将于明年文科高考,未来的孩子可以不再被繁重的知识学习拖累,而可以腾出时间来社会实践,创新发展,提高能力,掌握生存技能。
人工智能的无约束发展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科技掌握在人类手中,总体上机器智能不可能超越人类智能。
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带来的弊端要在发展中去解决。
行文结构:开头明确提出中心论点,“人之于人工智能,胜在心绪多变,胜在举手间的灵气,胜在拥有一双温热的生机盎然的眼眸”;接下来以辩证的思维分析人工智能为社会发展提供了诸多助力,但人工智能存于世的特定条件和范围,得出分论点“人工智能是不能代替人类的一切行为”;接下来为证明中心论点,列举三个极富时代感的事例,论证特奥之于郎朗、《见字如面》等电视节目中有关人的情感与机器人的程式设计、仿生动物柔软的皮毛和永远不可能拥有的温热的灵魂。最后一段收束全文,首尾呼应,强调了人工智能的优势,但更强调了人工智能永远构建不了人类眼眸中的春意霞光。结构严谨,结尾照应开头,并点题收束全篇。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秋高三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17年,7.71亿人次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平均每96.6万人拥有一个科普场馆;科普网站、科普类微博和公众号等互联网传播渠道触达人次超过60亿——不久前公布的这份中国科普统计数据,呈现出人们内心科学梦的快速生长、公众科学素质的日益提升。
大力开展科学普及、不断增强公众科学素质的背后,是一个民族对未来的期冀和创新的渴求。改革开放40年来,科普事业在科学的春天里恢复生机并蓬勃发展,公众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断缩小,有效支撑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到2018年,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8.47%,为实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的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科普自身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质量越来越高。2013年6月20日,离地球30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上,神舟十号航天员为全国青少年带来神奇的太空一课,一同领略奇妙的太空世界,激发了孩子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与梦想。科普活动参与度越高,越有助于科学素质的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越高,越能够推动科普事业的水涨船高。二者的良性循环,无疑会涵养出科学事业和创新驱动战略的一片沃土,培育出更多的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创新大军。
从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到尊崇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科学素质的提升既关系每个人成长,也关乎国家乃至人类的共同命运。意识到人类在“宇宙年”最后一天的晚上才出现在地球,或许就会多一分对生命的理解;认识到从发明天文望远镜到在月球踩下脚印只用了几百年时间,可能会更深刻了解科学的重要性,并对创新旅程充满信心。实际上,只有公众科学素质的大力提升和普遍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才会获得更牢固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就像有调查显示,尽管人们担忧人工智能会带来潜在风险,但依然有超过90%的被访者赞成“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人类工作效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这说明,公众充分理解和广泛参与科学,才能够在有关科学伦理等争议性事件中明辨是非。
科技的发展没有止境,科学素质的进步也不会停歇。尤其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的当下,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星际探索、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浪潮,正不断刷新着原有知识体系和认知维度。科学突破的周期越来越短,一次新发现、新突破,很可能就会改写教科书。因此,科学素质的提升需要及时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有科技人士指出,公众科学素质总体水平不高仍然是我国创新发展的“短板”,同时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战,优质科普资源明显供给不足,传播方式和能力还有待提升,科学精神的引领作用有待加强。未来进一步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让更多人具备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仍是一个长期的、富有挑战性的过程。
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政府、教育界、科学共同体和企业、媒体等形成有效协同的社会网络,加上运用好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的机制,发展科普产业,拓展社会公众参与、互动、体验渠道,相信全民科学素质将会进一步提升,创新发展活力会进一步激发,从而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摘编自余建斌《让科学素质跟上科技发展步伐》)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改革开放40年来,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进入了一个较高的阶段。
B. 只有公众科学素质提高了,才能推动科普事业水涨船高。惟其如此,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
C. 科学素质的提升关系着每个人的成长,能让我们对生命多一份理解,所以关乎国家乃至人类的共同命运。
D. 我们只有大力提升和普遍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才能使国家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获得更好的社会基础。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前两段列举数字,说明近年来人们内心科学梦在快速生长,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进入了快速提升的阶段。
B. 有调查证明,尽管人们担忧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但绝大部分被访者依然赞成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益于社会。
C. 第四段采用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子的方法,告诉读者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方法和途径。
D. 文章指出,目前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存在诸多不足。社会需要从多方面努力,方可进一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下,科技浪潮不断刷新着原有知识体系和认知维度,这使得科学素质的提升要及时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B.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孕育兴起,科学突破的周期越来越短,一次新发现、新突破往往可能改写教科书。
C. 推动公民科学素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使更多人具备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是我们未来要应对的挑战。
D. 如果人们充分理解和广泛参与科学,就能进一步提升科学素质,从而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进入了一个较高的阶段”错误。原文为“快速提升的阶段”。B项,“只有公众科学素质提高了,才能推动科普事业水涨船高”错误。“二者”应为“科普活动参与度越高,越有助于科学素质的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越高,越能够推动科普事业的水涨船高”。代词指代对象错误。C项,“所以关乎国家乃至人类的共同命运”逻辑关系错。结合文本内容“科学素质的提升既关系每个人成长,也关乎国家乃至人类的共同命运”分析可知,原文是“既”“也”,并列关系。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第四段采用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子的方法,告诉读者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方法和途径”错误。结合“只有公众科学素质的大力提升和普遍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才会获得更牢固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公众充分理解和广泛参与科学,才能够在有关科学伦理等争议性事件中明辨是非”等分析可知,第四段没有对比论证,未告诉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D项,“如果人们充分理解和广泛参与科学,就能进一步提升科学素质”推断错误。原文为“全民科学素质将会进一步提升,创新发展活力会进一步激发,从而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实支撑”。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伴随信息化时代扑面而来,人类文明及传统生活习俗已发生深刻变化。”近日,在“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上,国家教育体制咨询委员会成员李延保的开场演讲,直击会议主旨—“走向人类教育共同体”。
与此呼应,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丁钢的发言,也引发了与会者的关注与讨论。“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到共享养老院,现在冠名共享的行业越来越多,这当然也影响到教育。未来,从共享课程、共享图书到共享教育资源,共享教育将形成规模。”丁钢认为“共享教育的提出,更多是希望强调如何从终身教育走向终身学习,强调个体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更多关注非系统知识、非系统能力的获得。”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知识成为一种可自由获得的生产资料,大大强化了学习者的主体性。专家断言,未来三五年,学校将发生深刻变化。“在办学体制上汇聚优质教育资源,突破校园界限,不限于固定学习场所;在教学结构上打破國定课时、跨越学科界限、围绕真实生活、重建课程体系,这些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在今后的智能学习过程中,定制服务不再是难题,‘有教无类’能够真正实现”。
教育的作用始终在服务人类与社会中彰显。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共担责任,倡导“全球共同利益”,应该推进人类教育共同体的发展。这没有办法按图索骥,只有在未来实践进程中才能够创建。
(摘编自时晓玲《共享教育将引发学习方式变革》)
材料二:
未来几年,共享教育有可能成为一股巨大的新动能,然而,受诸多因素制约,如经费、设施不足等,宁夏部分地区的共享教育的成效并不显著。
记者走访一些农村学校发现,硬件设施都不错,但软件建设跟不上,网速慢、网络不畅通,导致远程教育课程使用率低,时常遇到那边的教师已经讲完了一个知识点,这边却因网络“卡壳”还没有听到。“学校现在是10兆、50兆宽带,不能满足授课需要,希望能提高到100兆。”相关人士如是说。
此外,一些城市学校仍对信息化发展缺乏认识,存在等待观望、消极被动的现象,部分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另外,有些学校只抓项目建设,不重视应用效果,不想用、不会用的现象依然存在。据反映,目前,宁夏各级各类学校有3406所,进入在线课堂平台的不到十分之一。
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与传统教育相比,制作网络课件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新的负担,应承认教师共享的劳动成果,保障他们的知识产权,鼓励优秀老师制作优秀课件。“应当建立一种激励机制,才会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络平台上。”宁夏教育厅副厅长说。
(摘编自于瑶、杨泽《一根网线撑起共享教育》)
材料三:
可以说,共享教育的前提是,如何尊重每个不同的个体作为教育主体的意愿和需求。
根据“共享经济”的释义,可以对“共享教育”加以释义:共享教育具有弱化知识拥有权和强调使用权的作用,在共享教育体系下,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意愿和需要选择适当的学习手段和方法,克服囿于知识掌握与技能训练的狭隘性,表现出个人对于知识多样性、异质性发展的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并使教育资源得以最大限度被有效利用与共享。即所谓“随需所获,学以为己”。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所有的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持续成长。这点恰恰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相契合。
共享教育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个性化学习问题。相比正式学习,个性化学习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基于技术发展的个性化学习,关键在于从“如何教”走向“如何学”,学习者个性特征与学习环境之间达到了平衡,它强调学习是一个情境化的过程。同时,个性化学习是以个体学习为中心,在任何地方和场所,在流动的任何时间,从差异性需要出发,共享不受限制的多元的教育资源,可在在线与非在线学习平台进行混合学习,并与非正式学习整合。
共享教育的提出是一种面向现实与未来的理念转化。之所以称为转化而不是转换,是因为转换具有替代的含义,而转化不是替代而是迭代。在面对现实与未来的教育理念转化中,基于信息时代的共享经济基础发展起来的极富中国实践內涵的教育观念,就是共享教育。
(摘编自于钢《教育需要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育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深刻变化,引发人们的极大关注,在“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上,专家们对共享教育的好处进行了讨论。
B. 教育的作用在服务人类与社会中得以充分体现,而为了发挥教育更大的作用,就应该推进人类教育共同体的发展,让其服务于全人类。
C. 共享教育和传统教育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只要解决经费、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共享教育的成效就会令人满意。
D. 尊重每个学习者的意愿和需求是共享教育的前提,在共享教育体系下,每个学习者可以“随需所获”,同时每个学习者也是“学以为己”。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共享教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不是处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共享教育就无从诞生和发展。
B. 传统教育阶段,“有教无类”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进入共享教育阶段,“有教无类”能落到实处,不同的人都能得到很好的教育。
C. 对于中小络课件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新的负担,为此,应该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所有教师制作课件并在网络平台上共享。
D. 作为新生事物,共享教育未来会获得蓬勃发展,而在其体系下,人们对知识的拥有权和使用权会被弱化,使教育资源得以最大限度被有效利用与共享。
6. 推进共享教育的发展可从哪些方面着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A
6. ①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共享教育的好处,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并提高教育信息化的能力;②解决制约共享教育发展的经费、设施不足等问题;③尊重每个不同的个体作为教育主体的意愿和需求,促进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倡导个性化学习;④承认教师共享的劳动成果,保障他们的知识产权,鼓励优秀教师制作优秀课件;⑤通过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共担责任,倡导“全球共同利益”,推进人类教育共同体的发展。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项,“只要……就……”绝对化,不合文意。结合材料二内容“共享教育有可能成为一股巨大的新动能,然而,受诸多因素制约,如经费、设施不足等,宁夏部分地区的共享教育的成效并不显著”分析可知,原文是“受诸多因素制约,如经费、设施不足等,宁夏部分地区的共享教育的成效并不显著”。故选C。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B项,“‘有教无类’只是停留在口头上”错误。结合“‘在办学体制上汇聚优质教育资源,突破校园界限,不限于固定学习场所;在教学结构上打破國定课时、跨越学科界限、围绕真实生活、重建课程体系,这些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在今后的智能学习过程中,定制服务不再是难题,‘有教无类’能够真正实现”分析可知,“‘有教无类’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说法于文无据。C项,“鼓励所有教师制作课件”错。结合文本内容“制作网络课件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新的负担,应承认教师共享的劳动成果,保障他们的知识产权,鼓励优秀老师制作优秀课件”分析可知,不是“所有教师”,是“优秀教师”,并且是“制作优秀课件”。D项,“人们对知识的拥有权和使用权会被弱化”错。结合“共享教育具有弱化知识拥有权和强调使用权的作用,在共享教育体系下,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意愿和需要选择适当的学习手段和方法,克服囿于知识掌握与技能训练的狭隘性,表现出个人对于知识多样性、异质性发展的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并使教育资源得以最大限度被有效利用与共享”分析可知,是“人们对知识的拥有权会被弱化,使用权被突出”。故选A。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与文本有关内容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解答此题,要遵循“答案源于文本”的原则,题干要求回答“推动共享教育的发展可从那些方面着力”只要从文本概括出共享教育的特点,分析共享教育的发展跟哪些因素有关,如硬件、软件,教育者、受教育者,理念和做法等,然后加以转换、组织即可。结合材料一内容分析,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共享教育的好处,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并提高教育信息化的能力;结合“未来几年,共享教育有可能成为一股巨大的新动能,然而,受诸多因素制约,如经费、设施不足等,宁夏部分地区的共享教育的成效并不显著”分析可知,解决制约共享教育发展的经费、设施不足等问题;结合“共享教育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个性化学习问题。相比正式学习,个性化学……它强调学习是一个情境化的过程”分析可知,尊重每个不同的个体作为教育主体的意愿和需求,促进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倡导个性化学习;结合“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与传统教育相比,制作网络课件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新的负担,应承认教师共享的劳动成果,保障他们的知识产权,鼓励优秀老师制作优秀课件”分析可知,承认教师共享的劳动成果,保障他们的知识产权,鼓励优秀教师制作优秀课件;结合“教育的作用始终在服务人类与社会中彰显。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共担责任,倡导‘全球共同利益’,应该推进人类教育共同体的发展。这没有办法按图索骥,只有在未来实践进程中才能够创建”分析可知,通过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共担责任,倡导“全球共同利益”,推进人类教育共同体的发展。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父亲的手指
甫跃辉
尘土飞扬的大路在两个孩子的脚下延伸。路面上,雨天留下的一个个泥坑,让太阳火热的舌头舔干了。
“你真晓得阿爸的手指掉在什么地方?”许亮再次停下,转身盯着弟弟。
“真的!”许明说.
大路尽头灰蒙蒙的,他们一前一后,后面的人踩着前面人的影子。厚厚的灰尘,在脚下发出喑哑的扑突声。许亮眼前浮现出父亲痛苦的脸。他感到那张脸很陌生,他使劲回想他熟悉的父亲的脸。
父亲是个好木匠,爱笑。舅舅教会他如何造出桌椅板凳后,十五岁的父亲就离开村子。几年后回来,舅舅仍只会造此桌椅板凳,他已是建筑队的师傅了。他们眼里,父亲就是英雄:头发根根竖立,精神抖擞;那双手宽大有力,兄弟一起也扳不过他一只手。
许亮上学那年,那双大手放下锯子,握住了方向盘,离开了村子。端午,父杀没回来;中秋,父亲没回来;过年,父亲没回来。他们和母亲常到村口,望着那条通向村外的大路,大路尽头灰蒙蒙的。直到夏天,父亲回来了,他们没看见汽车。他们问汽车在哪,父亲笑笑。
父亲的大手又握住锯子了。锯齿飞速旋转的刨木机前,父亲咬紧牙关,鼓看腮帮,用胸口抵住粗重的原木,一步步挨近刨木机, 旋转的锯齿割进原木,火花四溅,锯末纷飞,剌耳的声音像细铁丝,勒得耳朵热辣辣的。常去建筑队玩耍的两兄弟,张大嘴巴,看看父亲的手擦着旋转成白亮亮一圈的锯齿推过去,缩回来。
父亲回家后,他们很少看到他笑。一天晚上,许亮从梦里醒来。
“下个月?怎么拿得出来?”父亲说。
“总要想想。早晓得,就不去开什么车了。”
“好好,我明天就去卖刨木机还钱。”
父亲的笑越来越少了。只有和木匠们聊天,还会炫耀他那双大手。“瞧瞧!哪个木匠有这样一双手?当木匠的,谁的手指不要断几根?”舅舅就是的,他的右手只剩三个指头……以后呢?父亲再不会炫耀他那双大手了吧。
昨天放学回家,母亲说:“你爸的手指给刨木机割掉了。我要和他去医院,他死活不让,说不过掉了个手指。我怎么放得下心?”
“我去!”许亮有点兴奋。
“你敢去?”母亲脸上亮堂了,就如当初给父亲的车灯突然照亮。
“怎么不敢。”他也成了父亲那样的英雄。“不过掉了个手指。”他想像着父亲说话的样子。
医院。父亲的头发很长了,乱糟糟地趴在他的脑门耳际。见到许亮,父亲努力笑了笑,两个酒窝裂成两条可怕的伤疤。
“你怎么来了?”父亲的声音落在阴湿静谧的空气里,像水渗入沙子。
“妈跟我说的。”许亮嗫嚅道,“阿爸,我们回家吧。”
“你先回去,我今晚……”父亲声音虚弱,嘶嘶地吸着气。
许亮很失望。他原以为父亲不等他说,便会跳下床,扯掉绷带,骑上单车带他回家的……
“总算回啦!”母亲跑过来,“你爸怎么样?医生说什么?有没有好些?”
“不过掉了一个手指,阿爸才不在乎,是吧!”许明神气十足,热切地望着哥哥。
“阿爸说没事。”许亮很累,想要尽快摆脱弟弟的目光。晚上睡下后,许明又问了许多问题. 许亮没有回答,总不能告诉他父亲是胆小鬼吧。
夏天的夜晚,他们只穿一条小短裤,月光在他们光溜溜的小腿上爬动。许亮翻了个身,仍然睡不着。许明凑到他耳朵边,得意地说:“我晓得阿爸的手指掉在什么地方。”
第二天早上,父亲没回来。中午,父亲没回来。母亲看看许亮,许亮不看她。他不想再去看父亲了。母亲说:“你再去瞧瞧,咋还不回来?”许亮没法违抗,带着弟弟出了门。
“先去建筑队,找到手指,再到医院,就能让医生接上手指了!”许亮想,这主意不错。事实上昨天晚上他已经这么想了。
建筑队大院四周堆满木头。刨木机周围干干净净,找不到一丝血迹。他们也没找到父亲的手指。“你不是说晓得在什么地方吗?”许亮瞪着弟弟,“走吧!”
弟弟没动。他们不甘心就这么回去。忽然,有嗡嗡声传来,一只绿头苍蝇,掠过他们眼前,留下一条绿色的细线。许亮被一种强大而可怕的力量拽着,不由自主地跟上那只苍蝇。苍蝇钻进废木头堆,他蹲下,趴在地上。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一丝隐约的血腥钻进鼻孔,他找了一片长长的树皮,往废木堆里扒拉了好半天。苍蝇飞出来,接着跳出一个东西。
一条粗大的烧焦的虫子。父亲的手指。
“我们把手指带到医院。”许亮说。
“好!但是……谁,谁来拿?”许亮没有接话。
他们把手指留在了建筑队,他们也没去诊所。像打了败仗的士兵,他们踩着自己的影子回家了。当年父亲的汽车正是从他们脚下的大路开进村子的,候在村口的他们,听到车轮碾过路面的隆隆声,兴奋地朝声音传来的方向奔跑。突然,车停了,强烈的灯光射向他们。他们眯起眼睛,明亮的灯光中,父亲朝他们走来,年轻,强壮,高大。
拐进家门,父亲躺在院子里,左手缠着绷带;右手耷拉着,手掌垂下,疲惫、无力。父亲看见他们,挣扎着坐起,咧了咧嘴,笑了。平淡而宁静的夕阳中,他们站着,和父亲对视了几秒钟。
许亮的脸渐渐地红了。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 小说从许亮兄弟俩寻找“父亲的手指”写起,紧扣题目,制造悬念,既有利于故事的展开,又使全篇叙事紧凑,重心突出。
B. 小说中几处点染的景物具有象征意味,如“灰蒙蒙的大路”,是人物迷茫心理的外化;父亲汽车的灯光,则是希望的象征。
C. 小说多处使用对比手法,如父亲失去汽车和手指前后的对比,许亮兄弟俩的对比等,这些描写为许亮的心理变化提供了依据。
D. 小说反复提到父亲的大手,以及对刨木机高速旋转情景的细致描写,为故事进一步发展埋下伏笔,体现了作者构思上的匠心。
8. 小说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9. 请简要分析许亮心理变化的过程。
【答案】7. C 8. 有进取精神;不甘于做木匠;有责任担当;努力工作还债;坚韧:受伤后用微笑宽慰家人;断指之后,一人去医院,两处努力笑。
9. 断指之后,父亲表现出来的脆弱,使许亮感到失望;和弟弟去寻找手指的经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归家后,父亲挣扎着坐起向他们挤出微笑,使他对父亲又了更深的理解,并为自己的武断和软弱感到惭愧。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C项,“父亲失去汽车和手指前后的对比,许亮兄弟俩的对比等”错误。结合“他不想再去看父亲了”“许亮没法违抗,带着弟弟出了门”“弟弟没动。他们不甘心就这么回去”“他们把手指留在了建筑队,他们也没去诊所。像打了败仗的士兵,他们踩着自己的影子回家了”“平淡而宁静的夕阳中,他们站着,和父亲对视了几秒钟。许亮的脸渐渐地红了”等及兄弟两人的对话分析可知,文中没有许亮兄弟俩的对比。故选C。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结合“父亲是个好木匠,爱笑。舅舅教会他如何造出桌椅板凳后,十五岁的父亲就离开村子。几年后回来,舅舅仍只会造此桌椅板凳,他已是建筑队的师傅了”分析可知,父亲有进取精神,不甘于做木匠;结合“直到夏天,父亲回来了,他们没看见汽车。他们问汽车在哪,父亲笑笑”“父亲的大手又握住锯子了。锯齿飞速旋转的刨木机前,父亲咬紧牙关,鼓看腮帮,用胸口抵住粗重的原木,一步步挨近刨木机,旋转的锯齿割进原木,火花四溅,锯末纷飞,剌耳的声音像细铁丝,勒得耳朵热辣辣的。常去建筑队玩耍的两兄弟,张大嘴巴,看看父亲的手擦着旋转成白亮亮一圈的锯齿推过去,缩回来”“父亲回家后,他们很少看到他笑。一天晚上,许亮从梦里醒来……我明天就去卖刨木机还钱”等分析可知,父亲有责任担当,努力工作还债;结合“见到许亮,父亲努力笑了笑,两个酒窝裂成两条可怕的伤疤”“拐进家门,父亲躺在院子里,左手缠着绷带;右手耷拉着,手掌垂下,疲惫、无力。父亲看见他们,挣扎着坐起,咧了咧嘴,笑了”等分析可知,父亲受伤后仍然努力笑,写出了父亲的坚韧。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情节的概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分条作答。结合“许亮眼前浮现出父亲痛苦的脸。他感到那张脸很陌生,他使劲回想他熟悉的父亲的脸”“父亲的头发很长了,乱糟糟地趴在他的脑门耳际。见到许亮,父亲努力笑了笑,两个酒窝裂成两条可怕的伤疤”“父亲声音虚弱,嘶嘶地吸着气。许亮很失望。他原以为父亲不等他说,便会跳下床,扯掉绷带,骑上单车带他回家的……”等分析可知,断指之后,父亲表现出来的脆弱,使许亮感到失望;结合“他不想再去看父亲了……许亮没法违抗,带着弟弟出了门”“有嗡嗡声传来,一只绿头苍蝇,掠过他们眼前,留下一条绿色的细……堆里扒拉了好半天。苍蝇飞出来,接着跳出一个东西”“好!但是……谁,谁来拿?”“他们把手指留在了建筑队,他们也没去诊所。像打了败仗的士兵,他们踩着自己的影子回家了”等分析,和弟弟去寻找手指的经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软弱;结合“他们眯起眼睛,明亮的灯光中,父亲朝他们走来,年轻,强壮,高大”“父亲看见他们,挣扎着坐起,咧了咧嘴,笑了。平淡而宁静的夕阳中,他们站着,和父亲对视了几秒钟。许亮的脸渐渐地红了”等分析可知,归家后,他对父亲又了更深的理解,并为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感到惭愧。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百禄,字子功。锴之子也。第进士,又举才识兼茂科。熙宁中,提点江东、利、梓路刑狱,加直集贤院。 利州武守周永懿以贿败,百禄请复故事,用文吏领兵,从之。 熊本治泸蛮事,有夷酋力屈请降,裨将贾昌言欲杀以为功,百禄谕之不听,往谓本曰:“杀降不祥,活千人者封子孙。奈何容骄将横境内乎?”本矍然,即檄止之。七年,召知谏院。属岁旱,请讲求急务,收还法令之未便者,以救将死之民。司马光复差役法,患吏受赇,欲加流配。百禄固争曰:“苟绳以重典,黥面赭衣,必将充塞道路。”光悟曰:“微君言,吾不悉也。”遂已。元祐元年,改刑部侍郎。议者欲汰胥吏,吕大防趣废其半,百禄曰:“不可。废半则失职者众, 不若以渐消之,自今阙吏勿补,不数岁,减斯过半矣。”不听。俄兼侍读,进翰林学士。为帝言分别邪正之目,凡导人主以某事者为公正,某事者为奸邪,以类相反,凡二十余条。愿概斯事以观其情,则邪正分矣。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勤于民事,狱无系囚。僚吏欲以圄空闻,百禄曰:“千里之畿,无一人之狱,此至尊之仁,非尹功也。”不准。熙河范育言:“阿里骨酷暴且病,温溪心八族皆思内附,可以计纳。”百禄曰:“中国以信抚四夷,阿里骨未有过,温溪心虚实未可知,无衅而动,非策也。”又请进筑纳迷等三城,百禄曰是皆良田为必争之地我既城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虽欲弃之为费已甚亦不能矣帝皆从之右仆射苏颂坐稽留除书免,百禄以同省罢为资政殿学士、知河中,徙河阳、河南。薨,年六十五,赠银青光禄大夫。
(节选自《宋史·范百禄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百禄曰/是皆良田/为必争之地/我既城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虽欲弃之/为费已甚/亦不能矣/帝皆从之/
B. 百禄曰/是皆良田/为必争之地/我既城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虽欲弃之为费/已甚/亦不能矣/帝皆从之/
C. 百禄曰/是皆良田/为必争之地/我既城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虽欲弃之为费/已甚/亦不能矣/帝皆从之/
D. 百禄曰/是皆良田/为必争之地/我既城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虽欲弃之/为费已甚/亦不能矣/帝皆从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科”在文中是科举取士的名目,古时分科取士,以所设科目而言,有博学宏词科等。
B. “加”指于原有官职外,兼领其他官职以示尊崇。如汉朝的侍中、给事中等皆加官。
C. “流配”也称流放,是古代刑罚名, 在文中指对受贿的官吏施以降职或罢官的处罚。
D. “尹”官名,北宋始于开封置府,尹总领府事,掌管司法、民政、赋役、户口等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范百禄心地善良,力阻杀害降民。在他管辖边事的时候,贾昌言想杀害请降的夷人,来向朝廷邀功请赏,范百禄极力阻止。
B. 范百禄头脑清醒,敢提不同意见。大旱年,他奏请收回对百姓不利的法令;司马光想流配犯罪官吏,范百禄的反对使他打消念头。
C. 范百禄恪尽职守,不愿宣扬功绩。任翰林学士时,为皇帝列举区别公正和奸邪之法; 任开封府尹时, 有人想把无囚一事上报朝廷,被他阻止。
D. 范百禄思虑周全,做事富有眼光。有人提议接纳想要归附朝廷的温溪心八族,并推进构筑三座城的计划,均被范百禄否定。
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利州武守周永懿以贿败,百禄请复故事,用文吏领兵,从之。
(2)不若以渐消之,自今阙吏勿补,不数岁,减斯过半矣。
【答案】10. D 11. C 12. A
13. (1)利州武守周永懿因受贿之事败露,范百禄请求恢复旧例,用文官率领军队,朝廷(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2)不如用逐渐削减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从现在起官吏空缺就不要添补,过不了几年,削减的官员就会超过一半。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百禄曰是皆良田为必争之地我既城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虽欲弃之为费已甚亦不能矣帝皆从之”,这句话的含义是:范百禄说:“这都是良田,是必争之地,我们如果(在那里)筑了城,若敌人的骑兵时常出动,我们怎么耕种呢?之后即便我们想废弃它们,但消耗的费用已经很多了,也不可能废弃了。”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根据对文句的理解,“我何以耕”我们怎么耕种呢?“我”是我们的意思,做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所以可以排除AC两项。根据对文句的理解,“后虽欲弃之”之后即便我们想废弃它们,“之”是标志着断句的词语,所以可以排除B。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要求,要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选项C,“在文中指对受贿的官吏施以降职或罢官的处罚”错,“流配”是指将犯人驱逐到边远地区。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要求,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选项A,“在他管辖边事时”错,原文是“熊本治泸蛮事”,熊本治理泸蛮事务。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解答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以”因为;“败”败露;“故事”旧例;“领”率领;“之”代词,他的建议。(2)“不若”不如;“以”介词,用;“之”代词,指问题;“减”削减。
【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范百禄字子功,是范锴的儿子。考中进士后,又考取了才识兼茂科。熙宁年间,担任江东、利、梓路刑狱提点官,加封直集贤院的头衔。利州武守周永懿因受贿之事败露,范百禄请求恢复旧例,用文官率领军队,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熊本治理泸蛮事务,有少数民族首领竭力请求投降,副将贾昌言想杀死他们来邀功,范百禄劝阻贾昌言却不被听从,范百禄就去对熊本说:“杀害投降的人不吉利,救活上千人的人,他的子孙会受到封赏。怎么能容许骄纵的将领在境内横行呢?”熊本惊觉起来,马上下达文书阻止贾昌言。七年,范百禄掌管谏院。碰上大旱之年,范百禄奏请处理当前紧急的事务,收回那些对百姓不利的法令,来拯救即将死亡的百姓。司马光恢复差役法,担心官吏受贿,想对受贿的官吏施以流放的处罚。范百禄坚决地争论说:“如果用重法来惩治,那么脸上被刺字和穿着囚衣的人将充满道路。”司马光醒悟后说:“没有您的提醒,我不知道啊。”这件事就此作罢。元祜元年,改任吏部侍郎。议论朝政的人想要淘汰官吏,吕大防催促要废除一半人,范百禄说:“不可以。废除一半那么失去职务的人就会很多,不如用逐渐削减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从现在起官吏空缺就不要添补,过不了几年,削减的人数就会超过一半。”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不久范百禄兼任侍读,提升为翰林学士。他给皇帝说区分邪人和正人的条目,大凡引导君主做某类事情的是公正,做某类事情的是奸邪,按类别区分正邪,一共二十多条。希望(皇帝)大致根据这些事情来观察情况,那么邪正就区分开来了。范百禄以龙图阁学士身份担任开封府尹。他勤劳于民事,监狱里没有被关押的囚犯。僚史想把监狱里空无一囚的事上奏,让皇上知道,范百禄说:“千里的皇畿,监狱里空无一人,这是皇上的仁德,不是府尹的功劳。”不许上奏。熙河范育说:“阿里骨残酷暴虐,而且有病在身,温溪心八族都想归附朝廷,可以采用计策接纳他们。”范百禄说:“朝廷以诚信安抚四夷,阿里骨没有过错,温溪心的实际情况也不可知,没有罪责,我们却采取军事行动,不是好的计策。”(范育)又请求进筑纳迷等三座城,范百禄说:“这都是良田,是必争之地,我们如果(在那里)筑了城,若敌人的骑兵时常出动,我们怎么耕种呢?之后即便我们想废弃它们,但消耗的费用已经很多了,也不可能废弃了。”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右仆射苏颂因拖延任命文书,范百禄因受牵连被罢为资政殿学士、河中府知府,及后更被流放至河阳、河南。后范百禄去世,享年六十五岁,追赠银青光禄大夫。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秋思①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②,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③百尺楼。
【注】①陆游作本诗时年已七十九岁,闲居故乡山阴。②火牛:古代火攻战具,牛的双角绑上利刃,尾巴绑上易燃物点燃令半冲向敌军。③元龙:陈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第二句和杜甫《旅夜书怀》中“天地一沙鸥”句,都借“沙鸥”意象表现诗人的闲适淡泊。
B. 颔联写自己闲暇无所事事的时候才感觉度日如年,即使是天大的事,喝醉了也就放下了。
C. 颈联借助寒砧、深巷、残月、梧桐等诸多意象,描绘出一幅凄清冷寂的画面,融情于景。
D. 尾联用典,借志在扶世救民的陈登登上高楼极目远眺之事,寄寓自己壮志不能伸的惆怅。
15.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内心世界,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14. A 15. ①本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诗人本已闲居可以享受闲适而又不甘于闲居闲适的矛盾心情;诗人虽以沙鸥闲适自由自比,但又说闲居度日如年。②虽说事大如天,但醉后亦休;虽说醉可休事,但一闻砧杵之声而生感慨,一见梧桐叶落而思故园。③诗人想要放眼远望,而又无元龙百尺楼可登。种种矛盾在心中纠缠,使其郁闷难释。
【解析】
【14题详解】
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A项,“都借“沙鸥”意象表现诗人的闲适淡泊”赏析有误。两个“沙鸥”意象特征不同,杜甫诗中“沙鸥”是“凄苦孤独”的意象。故选A。
【15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主旨的理解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对诗歌有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读懂诗歌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有时诗中还会有直接抒情的词句。本诗要求分析诗人矛盾的内心世界。结合诗下写作背景可知,诗人此时闲居山阴,本应享受这个安闲自在的生活,却又说“日长似岁闲方觉”,感觉这种生活度日如年。诗人说“事大如天醉亦休”,意思是即使是天大的事,喝醉了也就无事了。但是“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这深秋之时,闻一声砧杵之声,诗人就心生感慨,看见井边掉落的梧桐叶而生出故园之思。“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意思是想极目远眺,苦于没有登高的地方,哪能像陈登站在百尺楼上,高论天下大事呢?诗人想极目远眺,却又无高处可登。这些都能体现诗人矛盾的心情。
【点睛】理解诗歌的情感,首先要知道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1、忧国伤时。有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的,有反映离乱的痛苦的,有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有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的。2、建功报国。有建功立业的渴望的,有保家卫国的决心的,有报国无门的悲伤的,有山河沦丧的痛苦的,有年华消逝,有壮志难酬的悲叹的,有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有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的。3、思乡怀人。有羁旅愁思的,有思亲念友的,有边关思乡的,有闺中怀人的,4、生活杂感。有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的,有昔胜今衰的感慨的,有借古讽今的情怀的,有青春易逝的伤感的,有仕途失意的苦闷,有告慰平生的喜悦。5、长亭送别。有依依不舍的留念,有情深意长的勉励。
那么,在考场上,题量大,时间紧,如何才能快速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切入:一、从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许多古代诗歌,标题对文中的内容就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二、从序言。有的序。三、从诗人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三、从诗人。要知人论世。四、从诗句,这是最重要的依据。从全诗的角度理解诗中所写之事,运用的意象,描写的画面,所写的典故,以及直接抒情的词句来考虑。
(三)名句名篇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我”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却毫无羡慕的意思的原因。
(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视觉角度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同时通过夸张手法极为新颖传神地描摹出塞外的严寒。
(3)白居易《观刈麦》中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1)以中有足乐者 (2).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 (2)纷纷暮雪下辕门 (4). 风掣红旗冻不翻 (5). (3)妇姑荷箪食 (6). 童稚携壶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时,以《考试说明》规定的篇目为主,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的题,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本题要注意“奉”“辕”“掣”“箪”“携”等词语的书写。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甲午到辛亥的十几年里,虽然西学成了中国知识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是,真正把西学当作学术,对之下了一点学术上功夫的人可说 ,恐怕只能举出严复、王国维二人。当时,绝大多数谈论西学的人都不懂西语。在严复看来,“既治西学,自必用西文西语,而后得其真”,这是 的道理。( )保守势力反对的理由,不外乎是:其一,出自鄙视“蛮夷”的传统心理,认为学外语丢份;其二,出自狭隘的爱国情绪,认为普及西语替西人培养奴才,并且会贬低国语。严复对此 地指出:“国之所患,在于无学,而不患国语之不尊。”他承认习西语者中为西人奔走的浅薄之辈 ,但又宽容地表示,不能苛责急谋生计的学子,根本原因还是为上者不能量才用人,迫使习西语者相率而听外人之招。其实,不必保守派阻挠,当时的新学人士对西文普遍存有畏难心理,因此都指望读现成的译本。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凤毛麟角 不言而喻 一针见血 数见不鲜
B. 硕果仅存 可想而知 一针见血 司空见惯
C. 凤毛麟角 可想而知 单刀直入 数见不鲜
D. 硕果仅存 不言而喻 单刀直入 司空见惯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甲午以后,清政府曾在新式学堂中推行普及西语教育,遭到保守势力的抵制,而严复是最坚决地为普及西语教育辩护的人。
B. 甲午以后,清政府曾在新式学堂中推行普及西语教育,严复是最坚决地为普及西语教育辩护的人,而遭到保守势力的抵制。
C. 甲午以后,清政府虽然曾在新式学堂中推行普及西语教育,遭到保守势力的抵制,但严复是最坚决地为普及西语教育辩护的人。
D. 甲午以后,虽然清政府曾在新式学堂中推行普及西语教育,而严复是最坚决地为普及西语教育辩护的人,但遭到保守势力的抵制。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出自狭隘的爱国情绪,认为普及西语会替西人培养奴才,并且贬低国语。
B. 出自狭隘爱国情绪,认为普及西语会贬低国语,并且替西人培养奴才。
C. 出自于获隘的爱国情绪,认为普及西语会贬低国语,并且替西人培养奴才。
D. 出自于狭隘的爱国情绪,认为普及西语会替西人培养奴才,并且贬低国语。
【答案】17. A 18. A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硕果仅有,比喻经过淘汰,留存下的稀少可贵的人或物;根据文意“只能举出严复、王国维二人”,用“凤毛麟角”。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可想而知,能够经过推想而知道,可想而知;不能作定语,因此用“不言而喻”。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的简短而能切中要害。单刀直入,比喻说话直截了当,不绕弯子;文中的语境“指出”,语意强调深刻,用“一针见血”。数见不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司空见惯,指某事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语境是“浅薄之辈”,用“数见不鲜”。故选A。
【18题详解】
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选填衔接句。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句中“遭到保守势力的抵制”的并非严重,且为照应下文先说“保守势力反对的理由”,再说严复对此的看法,故排除BD;C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故选A。
【19题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两处错误,第一,“出自于”成分赘余,去掉“于”;第二,“贬低国语”和“替西人培养奴才”语意上是递进关系,应该由轻到重,由表及里,先“贬低国语”,后“替西人培养奴才”。题中A项,语序不当;C项“出自于”赘余;D项,语序不当,且赘余。故选B。
20.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华诞。参照例句,为这个盛大节日写一副对联,字数不限,但必须合符对联要求。
例句:横批 祖国万岁
上联 七十年风雨沧桑中华兴盛
下联 半世纪艰难坎坷祖国腾飞
横批 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盛世情怀 (2). 看九州小康民强国富 (3). 庆七旬中华沧海桑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的写作。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对联的特点,比如字数、句式、词性、结构,特别是内容要符合要求。横批要能涵盖内容或情感。本题要求为新中国成立70华诞写一副对联。格式可以参照例句,七十年风雨沧桑中华兴盛,半世纪艰难坎坷祖国腾飞,“七十年”对“半世纪”属于时间的对应;“风雨沧桑”对“艰难坎坷”,写国家走过的艰难道路;“中华兴盛”对“祖国腾飞”主谓结构,表达对祖国崛起的赞美。横批“祖国万岁”对应主题“祖国华诞”。内容方面可以写国家的巨大变化,歌颂盛世豪情。
【点睛】对联题明其特点 ①字数相等。②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③词性相对。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④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⑤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不能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21.下列是一则通知的正文,有五处表述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为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母校将于1月6日在教学楼103室举办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讲座,本次讲座主要涉及以下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本次讲座我们邀请了德高望重的金老师,他将用丰富详实的历史材料,为大家带来精神上的盛宴。请各班班主任认真组织,拜托同学们准时莅临,耐心聆听。
【答案】①“母校”改为“学校”②“1月6日”后应加具体时间,如“上午九点半”③“拜托”改为“希望”④“莅临”改为“参加”⑤“耐心”改为“用心”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称自己正在读的学校,不用“母校”。“1月6日”后应加具体时间,如“上午九点半”。“拜托”,请托,托人帮忙办事的敬词,改为“希望”。“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改为“参加”。“耐心”指心里不急躁,不厌烦,修饰“聆听”,改为“用心”。
【点睛】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选择恰当词语、语体和语气。第—,恰当利用词语的感情色彩。现代汉语中不少词语的褒贬色彩很浓,利用得好,不但语言得体,还能产生极好的表达效果。有时还可以故意改变词语的褒贬色彩。第二,正确使用书面用语和口语。书面用语比较庄重正规,口语比较平和亲近,它们不分孰优孰劣,只是应当使用在不同的地方。第三,正确使用敬辞和谦辞。对上级、长辈等应当使用敬辞;谦辞要用在自己身上,把谦辞用在对方身上,就显得不尊重对方。第四,正确选用传达话语的手段。要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选用不用的传达话语的手段。第五,根据场合、对象准确遣词造句。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足不出户,约车、购物、叫外卖,都只需动动手指就轻松搞定;外出,有智能精准的导航,简洁方便的智能翻译;生病了,有准确高效的智能医生。可以说,对大多数人而言,人工智能已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而另一方面,2017年5月,阿尔法狗战胜人类天才少年柯洁;8月九寨沟地震发生18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的机器人,就写了篇新闻稿,用时25秒;2018年,机器人索菲娅被授予沙特公民身份,虚拟歌手洛天依网络爆红;2019年,京东、顺丰同时宣布:无人机快递时代即将到来,200万快递员将全面失业。计算机学博士李开复说,基于当前技术的发展程度与合理推测,在15年内,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将具备取代40% -50 %岗位的技术能力。也就是说,未来很多人可能变成无用之人。
对于人工智能,一些人表示欢迎,并期望人工智能能够在更多领域造福人类;另一些人则担心人工智能最终会抢了自己的饭碗……对此,你有何看法?人工智能将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要求: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我看人工智能
人之于人工智能,胜在心绪多变,胜在举手投足间皆是有灵气的,胜在拥有一双温热的生机盎然的眼眸。
今时,当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产业之规模盛大,是前所未有的,其高超之技能,一定程度上的人性的设计为高速运转的社会提供了诸多助力。然以人工智能代替低效劳动的行为,合理存在于世的条件是有其限定范围。若任其泛滥,及人类一切行为则可笑可悲了。
惟妙惟肖的机器人“钢琴家”必有指尖疾弹只留残影的能力,也必能精准无误地奏出每个音符。可令我存疑的是,它是否能如郎朗一般形体随旋律而动,表情随旋律而变,时而眉若平波又峰峦,擎着汗水露出沉醉其中的笑。聆听之人早已被他眼中满盈的春水牵引着入境,贪婪享受着那抹润泽的感觉。依我之见,机器人恐是力不能及吧。
《见字如面》是以信见史的电视节目,我为其深陷了心魂。欧阳修厉斥高若讷的刚正不阿的节操,杨恽之不流于当世的逍遥放纵,陆小曼的才气与风韵,及与徐志摩之鹣鲽情深,这一切的情愫与风格,于朗读者们自是能准确表达,感人至深,而于机器人呢,可行?纵使他有语言系统,纵它可扫描以辨文字,又何以理解金岳霖先生以理性克制情感的原始冲动,且为林徽因终生未婚配,只能待其香消玉殒后,聊以“一声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为其作结的情操之何其高尚?又何以明白陈寅恪先生坚守从不请假的原则,不遥领职务的坚守之伟大?又何以悟懂蔡琴对于前夫亡故的五味杂陈?机器人,只是人为输入程式的机器人,于此点上是无能为力的。
听闻如今已有了可以假乱真的仿生动物,我听来实在不解其存在之意义,轻抚倒也是柔软,可却无法触及灵魂的温热,眼波流转的是电光,而非似锦春华。
窃以为,人工智能于情感的理解与表达是能力有限的,体悟人性之多变,情感的深层表层差异,这终是力不能及。然,我们也不可一叶障目,人工智能在物质层面上的贡献又是不可否认的,某些方面是可以代替人类。正确发展人工智能应限于特定范围,全面代替人类便可笑至极了。它永远不可能以电子构建人们灵眸中的春意霞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就人工智能将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首先看材料,材料中说了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对大多数人而言,人工智能已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又指出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很多人可能变成无用之人。材料中提及两方面的情况,考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谈人工智能的好处,也可以从消极方面说人工智能的危害,还可以综合起来谈,一定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参考立意:人工智能让生活更美好,生活需要人工智能,拥抱人工智能,积极心态面对人工智能,警惕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想说爱你不容易,辩证看待人工智能。
参考素材:
1.不必忧虑,人工智能由人类发明,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未人所控制。它的智能高度发达也足以证明了人类的伟大。如阿尔法狗战胜顶尖世界围棋手,说明了人在利用人工智能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2.人工智能只是人类的第三只手。电脑储藏了广博精深的知识,现代人不需要古人那样皓首穷经,可以帮助人们迅速查找知识,方便快捷。人们可以借助各类交通工具上天入海,周游世界,甚至太空,甚至时间旅行。它的出现,使人类“善假于物”,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不是很好吗?
3.可以造福人类,让人类走向大同世界。近闻国产机器人将于明年文科高考,未来的孩子可以不再被繁重的知识学习拖累,而可以腾出时间来社会实践,创新发展,提高能力,掌握生存技能。
人工智能的无约束发展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科技掌握在人类手中,总体上机器智能不可能超越人类智能。
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带来的弊端要在发展中去解决。
行文结构:开头明确提出中心论点,“人之于人工智能,胜在心绪多变,胜在举手间的灵气,胜在拥有一双温热的生机盎然的眼眸”;接下来以辩证的思维分析人工智能为社会发展提供了诸多助力,但人工智能存于世的特定条件和范围,得出分论点“人工智能是不能代替人类的一切行为”;接下来为证明中心论点,列举三个极富时代感的事例,论证特奥之于郎朗、《见字如面》等电视节目中有关人的情感与机器人的程式设计、仿生动物柔软的皮毛和永远不可能拥有的温热的灵魂。最后一段收束全文,首尾呼应,强调了人工智能的优势,但更强调了人工智能永远构建不了人类眼眸中的春意霞光。结构严谨,结尾照应开头,并点题收束全篇。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