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2 试卷
展开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甲图示意墨西哥城市分布,乙图示意我西藏城镇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甲图中沿海城市数量少的主要原因
A. 优良的港湾少 B. 地势过于低平
C. 气候湿热 D. 沿海飓风多发
2. 图中城市(镇)分布特征及主要原因是
A. 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B. 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因为高原地区光照充足
C. 乙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热量充足
D. 乙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水运便利
【答案】1. C 2. C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甲图中墨西哥所在的纬度较低,位于热带地区,全年高温,而沿海地区,由于地势较低,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而高原地区因地势高,天气较凉爽,更适合人类居住。故答案选C项。
【2题详解】
读图,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不是平原,因为该地位于热带地区,高原上气温较低,适宜居住,不是因为高原地区光照充足A、B错。乙图是我国西藏,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充足,适宜生产居住,D错、C对。故答案选C项。
点睛: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
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在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找出某个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因此,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特点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来进行。在这两大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可以称为动态因素。而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与河流相比,前者可以称为宏观因素,后者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可称为微观因素。
公交等时线是指从某一地点出发,利用公交出行,所用出行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成的平滑曲线。下图为广州市某日以市中心天河城为出发点的公交等时线(单位:秒)。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从天河城出发,50分钟时间内的平均公交车速最慢的是
A. 华师方向 B. 广州东站方向
C. 动物同方向 D. 珠江新城方向
4. 图示区域南部可能有
A. 河流流经 B. 高速公路穿过
C. 工业区布局 D. 大片农田
【答案】3. B 4. A
【解析】
【分析】
准确理解等时线的含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等时线密度越大,说明单位时间行走的越近,车速越慢,反之越快;一般桥梁有一定的承重限制,所以单位时间过桥的车辆有一定要求,那么对其速度有一定的限制。
【3题详解】
由材料公交等时线上各点到出发点的用时相等,若公交车速度越快,则相同时间行走距离越远,等时线越稀疏。读图50分钟内(3000秒)从天河城到广州东站方向行走距离最短,故该方向车速最慢,B正确。
【4题详解】
读图根据公交等时线的分布特点,南部等时线先稀疏后密集,说明南部方向公交车行走速度先快后慢,高速公路、工业区、农田对公交车车速影响不大;若有河流流经,则需要过桥,桥梁对同时通行车辆的数量和速度有一定的限制,影响车辆通行速度,A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措,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问题。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 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 )
①水泥路面多 ②下水道多
③绿地多 ④人口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
②禁止开采地下水
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⑤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⑤
【答案】5. A 6. C
【解析】
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城市水泥路面多,地表径流增强。下水道多,地表水集水快。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增加下渗。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持天然池塘、河道。
【5题详解】
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城市水泥路面多,地表径流增强,①对。下水道多,地表水集水快,②对。绿地多,下渗多,地表径流减弱,水位过程线推迟,③错。人口多,与地表径流提前无直接关系,④错。A对,B、C、D错。
【6题详解】
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增加下渗,①对。禁止开采地下水,与城市洪水无关,②错。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持天然池塘、河道,利于排水,③对。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利于增加下渗,④对。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是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不能减轻城市洪水,⑤错。C对,A、B、D错。
下图表示人口数量变动状况(迁移差额率正值表示人口迁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图中丙点表示的人口变动状况正确的是
A. 人口增加 B. 人口减少
C. 变动较大 D. 基本不变
8. 能正确反映西亚地区近年人口变动状况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7. D 8.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
【7题详解】
图中纵坐标代表自然增长率,横坐标代表迁移差额率,丙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迁移差额率为-10‰,所以人口变动状况基本不变,D正确。
【8题详解】
西亚地区多为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由于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迁移差额率为正值,所以乙点能反映西亚地区人口变动情况。B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回答下列各题。
9.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A. 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B. 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C. 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最少
D. 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短缺
10. 针对以后我国劳动适龄人口的状况,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①吸引外来移民迁入
②提高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③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④延迟退休年龄
⑤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④
【答案】9. B 10. C
【解析】
试题分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若年增长率为正值,说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在上升;年增长率越大,比重上升的幅度越大,A错。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B对。2015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大于 ,劳动适龄人口数量持续增加,至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为 时数量达到最大值,C错;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是在l980年,D错。故选B。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将来的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会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不足可以提高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延迟退休,全面放开二孩,②④⑤对。而由于我国人口总量大,大量吸引外来移民,会给我国环境带来影响,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导致用工更紧缺,①③错。故选C。
考点:人口问题及缓解措施 图表阅读分析能力
自2000年以来,每年春运,“摩托大军”都会从珠三角出发返乡过节(如图)。近年来,这一群体的数量在逐渐减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 “摩托大军”最可能开往
A. 河北 B. 广西 C. 山西 D. 陕西
12. 导致近年来“摩托大军”数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水平 B. 交通管制
C. 生态环境 D. 文化观念
【答案】11. B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摩托车属于短途交通工具,骑摩托车返乡的务工人员,一般都来自距离珠三角相对较近的地区,广西距离珠三角较近,“摩托大军”最有可能开往广西,B对。河北、山西、陕西距珠三角较远,骑摩托车返乡的可能性较小,A、C、D错。
【12题详解】
随着经济发展,经济水平提高,人们选择高铁或汽车返乡,导致近年来“摩托大军”数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水平,A对。没有实行交通管制,B错。生态环境、文化观念不是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C、D错。
中国与印度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大国。下图显示1901年以来中国和印度人口规模和城镇化率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注:中国1949年以前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史》。因缺乏1921年和1941年的数据,用1928年和1937年的人口总数替代,1949年以后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年鉴》(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13. 1991年以来,与中国相比,印度
A. 流动人口少 B. 人口增长速度慢
C. 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 D. 城镇人口数量增长多
14. 印度城市化
A. 速度一直比中国慢 B. 1951-1991速度一直比中国快
C. 水平始终比中国低 D. 总体上水平低,速度慢
【答案】13. A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1991年以来,印度总人口比中国少,城市化率低于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比中国慢,人口增长速度比中国低,B错误;印度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C错误;因为中国总人口多,且城市化增长速度比印度要快,所以城镇人口数量增长比印度多,D错误;中国城市化水平高,总人口比印度多,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中,所以流动人口数量比印度多,故A正确。
【14题详解】
读图1961年至1981年之间,印度城市化水平比中国高,发展速度比中国快,故A、C错误;印度城市化水平在2011年之前处于30%以下,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总体水平较低,发展速度慢,故D正确。
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4%,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6%。这意味着两亿多进城农民工因户籍限制等因素成了身在城市却难以享受市民待遇的特殊“两栖”群体。
据此完成下列各问题。
15. “两栖”群体产生的原因是
A. 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B. 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C. 产业转移的影响 D. 交通条件的改善
16. 缩小两个城镇化率差距的最有效措施是
A. 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 B. 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C. 保障两栖群体的收入 D. 拓宽住房保障渠道
【答案】15. B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两栖”群体产生主要是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农村经济落后,导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选B正确。
【16题详解】
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可有效缩小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与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差距;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保障“两栖”群体的收入及拓宽住房保障渠道并不能完全解决两栖人群在城市生活的不平等待遇。选A正确。
家住我国东部某三线城市的王女士,准备在当地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宅。王女士考察了数家楼盘,并选取了四组做了下表。
楼盘 | 均价(元/m2) | 用地面积(m2) | 楼房走向 | 容积率(%) | 建蔽率(%) |
甲 | 5 800 | 9 500 | 南北 | 140 | 50 |
乙 | 4 500 | 6 800 | 东北—西南 | 300 | 60 |
丙 | 2 800 | 13 000 | 东西 | 270 | 30 |
丁 | 3 600 | 8 600 | 西北—东南 | 180 | 50 |
注: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建蔽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17. 房价构成中,土地价格所占比重较大。四个楼盘中,甲楼盘均价最高,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靠近学校,属学区房 B. 远离市区,空气清新
C. 城市中心,交通便利 D. 靠近河流,属江景房
18. 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如果布局不当,楼房之间经常会因“狭管效应”出现瞬时强风。上表四个小区中,最容易出现瞬时强风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7. C 18.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和气候对建筑物布局的影响。
【17题详解】
城市地租主要受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影响。四个楼盘中,甲楼盘均价最高,所以甲地楼盘所在地的地价较高, 市中心地价最高,且容积率低,C正确。
【18题详解】
我国东部城市普遍被季风气候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或西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或东北风,表中甲丙两个小区楼房走向为南北和东西走向,不利于“狭管效应”的形成;乙、丁两地都有可能存在“狭管效应”,但图表中乙地的建蔽率较高,不利于通风,所以瞬间强风出现的可能性增强。B正确。
图Ⅰ为我国某大城市主干街道上的甲、乙两个公交车站台分布图,经统计,不同时刻上下车人数随时间变化有明显差异(见图Ⅱ、图Ⅲ)。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图Ⅰ所示区域最可能是
A. 商业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公交枢纽
20. 关于街道M、N方向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A. M、N方向皆为郊外 B. M、N方向皆近商业区
C. M方向近市中心 D. N方向近旅游区
【答案】19. B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图中两站台都是7:00上车人数多、下车人数少,17:00上车人数少、下车人数多,且站台人数多时为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时间,说明该区域人员多数早出晚归,符合住宅区的特点。故B正确。
【20题详解】
我国交通为右行制,据图可知,上车人数最多的是甲站台,因此M方向出行人多,同理N方向出行人数少,而出行时间又为上班时间,因此M方向应靠近市中心。选C正确。
【点睛】本题由一定难度,注意我国交通为右行制的常识。
海南的羊山地区是指海口市西南部,由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熔岩地区,“数缸订婚”是海南羊山地区的奇特婚习之一。千百年来,羊山地区流传着一首关于嫁女的歌谣:“嫁女不嫁金,嫁女不嫁银,数数门前檐下缸,谁家缸多就成亲”。这些缸都很大,高度到成年人的腰部,缸口50多厘米,主要排放在屋外的甬道边上(如图所示)。该地区在夏季经常普降暴雨,但人们从不担心道路或庄稼受洪涝灾害的威胁。完成下面小题。
21. 对这种风俗理解正确的是( )
A. 当地水资源缺乏,用以存水 B. 历史因素,人们对水缸的钟爱
C. 制陶业比较发达 D. 彰显财富地位
22. 暴雨之后,当地没有积水成灾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缸起到削峰的作用 B. 土层较薄,岩石破碎,松软易风化
C. 植被覆盖率差,涵养水源功能不好 D. 地势起伏较大
【答案】21. A 22. D
【解析】
【2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图中大水缸主要放在房檐下面,极有可能是储水之用,当地夏季虽然经常普降暴雨,但是由于地势起伏大(火山熔岩地区),缺乏存储空间,A对。其他因素不会导致当地大量的水缸摆放到庭院中,BCD错。故选A。
【22题详解】
水缸的容量有限,不会起到削峰的作用,A错。该地为火山熔岩地区,地势起伏大,降雨后排水条件好,不易发生洪涝,B对。洪涝灾害与涵养水源功能无关, C错。暴雨发生后是否发生涝灾,与土壤和岩石无关,D错。故选B。
1楼养鱼,2楼养猪,12楼种植西红柿……“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践的关键因素是
A. 粮食需求 B. 气候变化
C. 技术水平 D. 劳动力数量
24. “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 ②减轻物流业的能源消耗
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23. C 24. B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央视新闻友提问智利总统:从智利进口的车厘子价格能不能便宜些?中国是车厘子进口大国,其中智利是最大来源国,占据中国进口总量的80%以上,车厘子抗寒力弱,喜温暖而润湿的气候,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5-16℃的地方栽培。完成下列各小题。
25. 目前,吴忠超市智利车厘子售价近百元每斤,价格高昂的主要原因是
A. 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
B. 空运冷藏运输,运输成本高
C. 进口产品,收取高额关税
D. 高端商品,供应不足
26. 智利是南半球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出口优质水果,智利的水果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原因包括
①位于南半球,可向北半球市场提供反季节供应
②经度东西跨度大,水热组合差异大,水果种类丰富
③地形、气候复杂多样,水果生产期错开,保障一年中各季均有水果出口
④周围的山地、沙漠、海洋形成天然屏障,有效阻止外来病虫害侵入,水果品质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7. 关于智利的叙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处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B. 智利是拉丁美洲比较富裕的国家,它拥有非常丰富的矿、林、水产资源
C. 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夏季凉爽多雨雾,冬季高温干燥
D. 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由于盛行上升气流成为最干旱的地方之
【答案】25. B 26. D 27. B
【解析】
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智利的环境特征。
【25题详解】
以前有的地方车厘子售价较低,是因为海运成本低,但车厘子不够新鲜,吴忠超市智利车厘子售价近百元每斤,价格高昂的主要原因是空运冷藏运输,运输成本高,车厘子新鲜。故选B。
【26题详解】
智利是南半球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出口优质水果的原因有位于南半球,可向北半球市场提供反季节供应,①正确;纬度南北跨度大,经度东西跨度小,②错误;地形、气候复杂多样,农产品种类丰富,水果生产期错开,保障一年中各季均有水果出口,③正确;周围的山地、沙漠、海洋形成天然屏障,有效阻止外来病虫害侵入,水果品质高,④正确。故选D。
【27题详解】
智利处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地震,A错误;智利是拉丁美洲比较富裕的国家,它拥有非常丰富的矿、林、水产资源,B正确;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夏季干燥温和,冬季凉爽多雨雾,C错误;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由于盛行下沉气流成为最干旱的地方之一,D错误。故选B。
“海水稻”是指能够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水稻。稻米呈胭脂红色,硒含量比普通大米高7.2倍,具有基本不需要施肥、抗病虫、耐盐碱的独特生长习性。有专家设想计划用三年时间培育出“海水稻”新品种,其灌溉种植的耐盐率提高不低于1%(用淡水稀释海水),产量达200~ 300公斤/亩。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28. “海水稻”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市场 B. 政策 C. 科技 D. 环境
29. 将来可以重点开发“海水稻”地区是
A. 长江三角洲 B. 江南丘陵
C. 云贵高原 D. 黄淮海平原
30. “海水稻”并非新鲜事物,推广它的制约因素主要是
A. 成本高 B. 品质差 C. 产量低 D. 机械化程度低
【答案】28. C 29. D 30. C
【解析】
【2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海水稻”是指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产的水稻;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流水堆积而成,土壤肥沃,水稻土广布,无盐碱地,故A错误;江南丘陵地区地势较高,降水较多,土壤黏重,酸性较大,故B错误;云贵高原地区地势较高,起伏大,土层较薄,不易重点发展“海水稻”,故C错误;黄淮海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沿海滩涂面积广阔,盐碱化土地较多,适宜重点开发“海水稻”,故D正确。
【29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 “海水稻”有基本不需要施肥、抗病虫、耐盐碱的独特生长习性,所以其生产成本低,故A错误;稻米呈胭脂红色,硒含量比普通大米高7.2倍,品质优良,故B错误;亚洲水稻种植业整体机械化水平、商品率较低,不仅仅是“海水稻”的特有的问题,故D错误;“海水稻”亩产200~ 300公斤,产量较低,所以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故C正确。
【点睛】本题通过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重点考察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海水稻”的生长习性可以得出其耐盐碱,适宜在盐碱地中生长,且使用化肥、农药数量少,富含硒,得出其品质优良,但是其产量200-300公斤/亩,说明单产低,为其发展的不利因素。
二、综合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武汉市城区略图。
材料二 下面两图分别示意武汉市迁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及武汉市迁入人口就业结构。
材料三 下图为主要人口迁出省区迁往武汉市的人口统计图。
(1)简述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2)根据材料说明武汉市迁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特点。
(3)分析四川比浙江迁入武汉人口多的原因。
【答案】(1)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临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河流交汇处,临近铁路枢纽,水陆交通便利 (2)特点迁入人口以本省人口为主;省外迁入人口以附近省区为主 (3)四川省人口总量较浙江省大;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更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区位因素以及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区位因素分析。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等方面分析。据图可知,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有利于对外交往和城市的扩张;位于河流的交汇处,水源充足,取水方便,利于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同时水上交通便利;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适合人类的生存;京广铁路穿过,陆上交通便利。
(2)据图进行分析,省内人口迁入比重占73.7%,外省迁入人口占26.3%,说明迁入人口以本省人口为主;从各省迁入人口数量来看,四川、河南、江西等周边省份迁入为主。
(3)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是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四川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武汉,而且四川的人口总数较多,从而导致有四川迁入武汉的人口较多;浙江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与武汉的经济差距较小,而且浙江的人口总数较少,从而导致从浙江迁往武汉的人口数量较少。
32.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地附近河流的流向为_________。
(2)为促进城市化的进程,乙处最适合布局的功能区为_________(填工业区或住宅区),原因是_________。
(3)批发市场在图中的主要优势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b、c、d四地,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并分析其原因。
(5)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当地农业部门统计发现该城市外围种水稻的面积越来越小,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自西北流向东南 (2) 工业区 地处城市郊外,地价低;临近高速公路,交通便捷;靠近河流的下游,且处在与季风垂直的郊外,对城区的污染小 (3)交通便利、地价较低 (4) d 河流上游 ;靠近风景区;地势高 (5)城市化进程加快,农用地转变成城市用地,耕地面积减少;城市人口的增加,城郊农业的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水稻种植的面积减少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合理规划和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和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结合方向可知,d附近的河流流向由西北流向东南。
(2) 读图分析可知,乙功能区位于远离市中心的郊外,地价较低,而且附近由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位于河流的下游,不易污染水源,该地位于我国的东南部,盛行西北和东南季风,乙地处于与季风垂直的郊外,对城区的污染小,因此该地适合工业的布局,形成工业区。
(3)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读图分析可知,批发市场占地面积较大,位于城市的边缘,地价较低,而且该地由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
(4)影响高级住宅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环境,故图示d位于河流的上游,邻近湖泊和风景区,环境优美,故适宜布局高级住宅区。
(5)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变化的原因。城市周围水稻种植面积的减小主要与土地面积的减小、农业结构的调整有关。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和建设用地不断增多,耕地面积不断减小,导致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同时,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从而促使城郊农业的不断发展,导致农业结构调整,水稻种植的面积不断减少。
点睛:城市的合理规划
(1)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以达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
(2)合理城市规划的作用:具有超前性,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有利于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3)城市的布局形式:是城市总体布局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基本形态有集中紧凑与分散疏松两类。在我国,中小城市只要有条件,大多采用集中紧凑式,有些大城市为了解决市区人口拥挤、工业集中、交通不畅、污染严重等问题,可以分散城市布局。
(4)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协调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
工业用地靠近交通便捷区位;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方便的联系;需劳动力多的工业区接近居民区;
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减少对居民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污染大或有火灾危险的企业远离城市,污染空气和水源的工业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
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在防护带中一般可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留有发展余地。
(5)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要设计多个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得到最优方案。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夏季葡萄收获后,若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易腐烂、发酸、变色。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在四壁有洞孔的荫房内晾制出的葡萄干糖分保留多、不发酸、色泽碧绿、状如珍珠,其“无核绿葡萄干”享誉世界。
材料二 初酿出来的葡萄酒口味生涩,需贮藏(要求温度维持在12~15℃,相对湿度70%左右)一段时间待其自然老熟后,才会芬芳浓郁、口味醇厚。渤海湾沿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地,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葡萄集中产地分布图。
(1)试分析吐鲁番地区所产葡萄多用于制葡萄干而较少用于酿酒的原因。
(2)吐鲁番地区的果农每年都会把葡萄植株埋入土中一段时间,之后再把葡萄植株从土里取出来放到葡萄架上,请指出这么做的时间并分析原因。
(3)地中海沿岸葡萄产区的果农常在葡萄园的地表铺放鹅卵石,而吐鲁番地区的果农却是在葡萄园地面铺盖秸秆,试分析这两种做法作用的异同。
【答案】(1)制葡萄干多的原因:吐鲁番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易于晾制葡萄干;葡萄干便于保存和运输。较少用于酿酒的原因:深居内陆,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当地葡萄酒的市场需求有限;酿酒技术不先进,葡萄酒产业基础薄弱;空气湿度小,昼夜温差大,不利于将葡萄酒贮藏至自然老熟。
(2) 时间:冬季原因:冬季气温低;把葡萄植株埋入土中可减少大风和暴雪天气对葡萄植株的伤害;地下土壤湿度较大,保温保湿效果好,利于葡萄植株成活,次年从土中取出,可快速恢复葡萄植株的生长。
(3)同:都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都有利于减弱风力或流水对土壤的侵蚀,起到保土保肥的作用;都可抑制杂草生长。不同:铺放鹅卵石有利于增大昼夜温差,促进葡萄糖分的积累;铺盖秸秆可减弱夜晚和冬季低温对葡萄植株的不利影响,起到保温作用;秸秆腐烂后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增加土壤的肥力。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新疆农业的开发与保护。
【详解】(1)分析吐鲁番地区所产葡萄多用于制葡萄干而较少用于酿酒的原因应从生产条件、技术、市场等方面来分析;(2)吐鲁番地区冬季气温低,多大风和暴雪,把葡萄植株埋人土中可减少大风和暴雪天气对葡萄植株的伤害;地下土壤湿度较大,保温保湿效果好,利于葡萄植株成活,次年从土中取出,可快速恢复葡萄植株的生长。(3)两地夏季都高温少雨,铺放鹅卵石和铺盖秸秆都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都有利于减弱风力或流水对土壤的侵蚀,起到保土保肥的作用;都可抑制杂草生长。不同的是铺放鹅卵石有利于增大昼夜温差,促进葡萄糖分的积累;铺盖秸秆可减弱夜晚和冬季低温对葡萄植株的不利影响,起到保温作用;秸秆腐烂后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增加土壤的肥力。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