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重庆市云阳江口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 生物的生长 B. 水的运动
C. 大气的运动 D. 火山的喷发
【答案】D
【解析】
【详解】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生物生长、大气运动、水体运动的主要能源,故ABC不符合题意;火山的喷发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没有关系,故D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熟练掌握能源的分类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水体运动提供能量,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但它不是地球上唯一的能量来源。
2.关于经线和经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都为半圆 B. 赤道是指0°经线
C. 越往东度数越大,为东经 D. 越往东度数越大,为西经
【答案】C
【解析】
【详解】所有经线都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A错误;赤道是指0°纬线,B错误;以0º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故D错,C对,所以该题选C。
3.与116°E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 )
A. 64°E B. 64°W C. 116°W D. 0°
【答案】B
【解析】
【详解】两条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经度值相加为180°,东西经相反,与东经116°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西经64°,故该题选B。
4.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向右前方跨一步,则他前进的方向是( )
A. 东北方 B. 南方 C. 西南方 D. 东南方
【答案】B
【解析】
【详解】北极点为地球上最北端的位置,从北极点看地球上任何方向都是正南,故该题选B。
5.《汉书》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巳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A. 光球 B. 色球
C. 日冕 D. 大气层之外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记载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现象是太阳黑子活动,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A对;色球层太阳活动是耀斑,是增大增亮的斑块,B错;日冕层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肉眼看不到,C错;黑子发生在太阳外部大气,不是大气层之外,D错,所以该题选A。
【点睛】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日珥是在太阳的色球层上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耀斑,也叫“色球爆发”,其主要观测特征是日面上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太阳风为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
6.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扰乱地球磁场,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干扰
B. 黑子与降水量的多少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
C. 扰乱电离层,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D. 耀斑与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2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太阳活动扰乱地球电离层,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干扰,A错。黑子与降水量的多少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对气候产生影响,B正确,选B。扰乱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C错。耀斑与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D错。
【考点定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下图是“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9. 确定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是依据 ( )。
A. 日地距离 B. 黄赤交角
C. 地球自转周期 D. 地球公转速度
【答案】7. A 8. B 9. B
【解析】
【7题详解】
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是23.5°,图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①,A对。②是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B错。③是地轴与赤道面夹角,是直角,C错。④是钝角,D错。
【8题详解】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即太阳直射23.5°N,北半球的节气应是夏至,B错。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A、C错。冬至时太阳直射23.5°S,D错。
【9题详解】
确定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是依据黄赤交角,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了回归线的度数,B对。日地距离 、地球自转周期、地球公转速度不是确定依据,A、C、D错。
10.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发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下列行星能产生“凌日”现象的是( )
A. 金星 B. 火星 C. 木星 D. 海王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目提示“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再结合太阳与八大行星的相对位置,距太阳由近到远顺序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则只有水和金星可能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属于地内行星,所以在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水星、金星凌日现象。故选A。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与地球相比,M星球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①没有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水
②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③没有坚硬的地表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12. 对M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一闪即逝的流星 B. 夜空明显移动的行星
C. 拖着长尾的彗星 D. 会自己发光的恒星
【答案】11. C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生命存在条件为: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较厚的大气层;M星球在地球轨道内侧,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不利于大气和液态水的存在,不利于生命生存。选C正确。
【12题详解】
M星球绕太阳运动是太阳系的行星,在夜空有明显移动;不是流星和彗星,不会发光不是恒星。选B正确。
【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
1.太阳的稳定——提供光和热
2.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自身条件:
1.温度——①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度
2.生命必需条件:大气——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
3.生物的作用对大气成份的改造:水——③结晶水汽化 原始的大洋
4.地球环境稳定足够长的时间:原因是地球的宇宙环境比较安全,太阳在漫长的时间比较稳定。
13.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
①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②是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是太阳内部核裂变的能量源泉
④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要学生注意区别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详解】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植物生长;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①正确,而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是太阳活动,②错误;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而不是太阳辐射,③错误;煤、石油等是历史时期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太阳能被埋藏到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转化而形成的,故也与太阳辐射有关;人类还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等,故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④正确。故①④正确。故选D。
14.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北京时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大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于10月24日胜利闭幕。大会开幕时,国际标准时为( )
A. 18日1时 B. 18日17时
C. 17日20时 D. 18日10时
【答案】A
【解析】
【详解】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国际标准时间为中时区的区时,相差8个时区,北京比中时区早8小时,10月18日上午9:00减去8小时,即可知国际标准时间为18日1时,故A项正确。
【点睛】区时的计算公式:未知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
1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故面对原始运动方向,则实际运动方向向左偏。所以该题选C。
【点睛】水平运动物体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地转偏向力的规律是“南左北右赤道无”,
读“地球公转轨迹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每年的“双十二”(12月12日)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迹上的位置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 图中abcd四点为二分二至点,当地球位于轨道位置③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 )
A. 南半球 向南移 B. 北半球 向南移
C. 北半球 向北移 D. 南半球 向北移
【答案】16. B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地轴北极远离太阳的位置是冬至日,d是冬至,b是夏至。12月22日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每年的“双十二”(12月12日)这一天,在冬至日前,地球在公转轨迹上的位置是 ②,B对。①在夏至后,③在冬至日后,④在夏至前,A、C、D错。
【17题详解】
图中abcd四点为二分二至点,当地球位于轨道位置③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南回归线,即将向北移动,D对。A、B、C错。
18.读“中心点为地球某一极点的示意图”,M为某一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箭头表示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方向。关于该通信卫星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M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比a点大
B. M绕地球公转的周期比地球自转的周期略大
C. M绕地球公转的角速度跟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D. M的运动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
【答案】C
【解析】
同步卫星角速度与地面的点相等,线速度同步卫星大于地面的点,故A错误,C正确;M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为23时56分4秒,故B错误;M为某一地球同步通信卫星,M的运动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D错误。故选C。
北京时间2017年9月6日20点02分,太阳表面发生了近十多年来最强烈的一次耀斑爆发。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公布的消息,此次耀斑爆发造成了大量带电粒子流轰击地球高层大气,引发高频无线电通讯大面积中断,昼半球地区中断时间超过1个小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 此次太阳活动出现于太阳大气的( )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最外层
20. 太阳活动剧烈时,在下列国家可能观测到极光的是( )
A. 加拿大 B. 墨西哥 C. 新加坡 D. 新西兰
【答案】19. B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由题意该次太阳活动为耀斑,耀斑出现于太阳大气的色球层,B对;光球层是黑子活动,A错; 日冕层是最外层,主要活动是太阳风,C、D错,所以该题选B。
【20题详解】
太阳活动剧烈时,可能观测到极光的是加拿大。因为极光只发生在极圈内极夜时期,正好加拿大部分国土位于北极圈内,故A项正确;墨西哥、新加坡、新西兰三个国家不在极圈内,且纬度较低,因此看不到极光,故BCD项错误。故选A。
【点睛】太阳活动主要有3种:黑子、耀斑、太阳风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
②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
④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
二、综合题(共40分)
21.下图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天体名称。A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H ____________。
(2)E、F又因为其质量和体积较大,故又称其为____________行星,图中G、H字母代表的天体,因其距日较远,故又被称为____________行星。
(3)八大行星运动的共同特征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答案】(1)金星 土星 海王星 (2) 巨 远日 (3)共面性 同向性 近圆性
【解析】
【分析】
本题考察八大行星的位置、分类以及运动特征,难度较小。
【详解】(1)太阳系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读图A、F、H分别代表金星、土星、海王星。
(2)E、F分别为木星和土星,被称为巨行星;G、H分别为天王星和海王星距离太阳远,被称为远日行星。
(3)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运动特征:①同向性:都沿逆时针绕太阳公转;②共面性:轨道面接近同一平面;③近圆性:公转轨道面近似圆性。
22.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空白部分表示昼,A、B两地均处在30°N。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E线为____________ (晨或昏线)
(2)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占全球____________。
A.大于一半 B.少于一半 C.恰好一半 D.无法判断
(3)A点的经度为____________;C点的区时为____________。
(4)A、B、C、D四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____________(用“>”或“=”),D点角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
【答案】 (1)晨 (2) B (3)120°w 10 (4) C>B=A>D 15°/小时
【解析】
【详解】(1)图中的晨昏线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为晨线。
(2)该日与北京时间相同的范围是0:00经线向东到180°,根据150°E是6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6点),可推出0:00经线是60°E,新一天的范围是60°E向东到180°。可推出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少于全球的一半,故该题选B。
(3)读图两条相邻经线间隔30°,A点所在经度与180°经线间隔60°,且A点位于180度经线的东侧,故A的经度为120°W,C点位于150°W上,与E点所在经线时间差4小时,E点为6时,所以C区时为 10时。
(4)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其中C位于赤道上,线速度最大;A、B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D点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故A、B、C、D四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C>A=B>D。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除极点外都相同,D点角速度的大小为15°/时。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如太阳能路灯。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1)纬度相近的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有什么差异?分析其原因。
(2)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太阳能路灯之外,还有哪些(举2个例子,4分)
【答案】(1)拉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于重庆。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尘埃含量小,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中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2)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灶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太阳辐射量分布特征、影响太阳辐射量的因素及原因,难度较小。
【详解】(1)本题考查太阳辐射量大小比较及原因。影响太阳辐射量主要因素包括纬度、地势高低、天气状况等。拉萨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小;晴天多,降水少,太阳辐射量大于重庆。重庆位于盆地,降水多,地势低洼,大气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量少。
(2)联系生活实际或从新闻广播中听到的相关知识分析。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