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试卷
展开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读某区域锋面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戊地的天气系统是A.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冷锋 D.北半球暖锋2.对图中四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刮西南风 B.乙地气温较高 C.丙地风速最大 D.丁地气压最低 “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我国东部地区经历了一次较为明显的天气变化过程,多地进入“速冻”模式。下面甲、乙两图分别为同一地区一周的气压(单位:hPa)变化(甲图日期在前,乙图日期在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地气压为1014 hPa B.D地风向为偏北风C.E地盛行上升气流 D.B地风力增大4.图中描述正确的是A.F锋面过境后气温降低 B.C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C.E地由阴雨天气变为晴朗天气 D.G线经过区域受冷锋控制“你妈喊你穿秋裤啦!” 2017年11月16日,中央气象台友情发布“秋裤”预警:11月18日~19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将被“秋裤”占领,特别是东北部分地区,甚至需要“棉裤”登场救急。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5.导致“秋裤”预警的“罪魁祸首”是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B.阿留申低压C.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D.江淮准静止锋6.常与图例“闻君将至惊坐起,急问秋裤在哪里”中的“君”相伴而至的是A.连续阴雨 B.天高云淡 C.浓雾蔽天 D.云雨大风7.“秋裤分割线”在M处向北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 B.地表形态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下图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图,回答下题。8.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9.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 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南 ⑤西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格陵兰岛是世界最大岛屿,约83. 7%的面积被冰雪覆盖。下图示意格陵兰岛冰川上广泛出现的因深色尘埃而形成的圆形孔洞。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0.近年来格陵兰岛南部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蔬菜等农产品产量不断提升,主要得益于A.格陵兰岛降水增多 B.全球气候变暖,热量条件改善C.南部地区土壤肥力提升 D.农业技术条件不断提升11.图中圆形孔洞的出现反映出冰川上的深色尘埃会A.增强地面辐射,加速全球变暖 B.减弱太阳辐射的吸收,减缓全球变暖C.减弱地面辐射,减缓全球变暖 D.增强太阳辐射的吸收,加速全球变暖萨吾尔山东西横跨中哈两国,是天山和阿尔泰山脉中部的过渡段该山脉是新疆内陆与北冰洋水系的分水岭。下图示意1977年萨吾尔山不同坡度冰川面积及1977~2017年萨吾尔山不同坡度冰川面积退缩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1977~2017年,萨吾尔山A.0°~5坡度的冰川退缩面积最大 B.不同坡度冰川退缩率相差小C.冰川退缩率大致随坡度增加而增加 D.部分坡度冰川面积有所增加13.从长期来看,萨吾尔山冰川面积的变化可能会A.增加塔里木盆地的水源供给 B.增加准尔盆地的干早程度C.减少周边地区沙尘天气的发生概率 D.带动山麓地带的农业发展14.为减缓全球冰川面积退速度,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绿洲地区大规模种植人工林 B.干旱地区实行跨流域调水C.大力发展粗放型经济模式 D.广泛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2018年春,北京的一场四月雪为清明小长假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一位摄影爱好者发现在一片铺着方形地砖且空着的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馒头”状的小雪堆(下图),且每个雪堆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据了解,这种方砖的中心有个空洞,会露出土壤,属近年流行的“可呼吸”地面铺装。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5.关于此次北京普降罕见大雪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A.春季迅速增温导致的强对流天气 B.强冷空气南下形成的冷锋天气C.暖湿气流北上形成的暖锋天气 D.冷气团湿度增大而产生的明显降水16.照片显示的“雪馒头”形成的原因有①土壤较地砖比热容大,升温较慢,其上积雪融化较慢②地砖中心空洞积雪厚③土温比气温低,积雪融化慢④砖面比泥土升温快,温度高,其上积雪融化较快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7.与水泥地面比,这种方砖铺设的地面使A.热岛效应更强 B.地下径流更少C.城市内涝减轻 D.蒸发量比较小某流域洪涝多发,为治理灾害,当地在该河一条支流的河口修建了水闸。下图示意某年6月26日至9月24日该水闸上下游水位(水面海拔)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8.在该河支流河口修建水闸的主要目的是 A.阻止支流洪水汇入干流 B.防止干流洪水进入支流C.减轻干流河床泥沙淤积 D.减轻支流河床泥沙淤积19.为有效防御洪涝,在支流河口附近地区可以A.建蓄洪区 B.裁弯河道 C.植树造林 D.河道清淤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0.上图中的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①②均向北流动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2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洋流只会加剧海洋污染 B.洋流只会阻碍海洋交通C.洋流会使流经地区气温升高、气候变干 D.寒暖流交汇的浅海大陆架,多形成渔场22.下列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流降温增湿,暖流增温降湿B.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温度水平差异大,引起空气强烈上升,产生暴雨现象C.北太平洋渔场和秘鲁渔场均处于寒暖流交汇处D.洋流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也会使污染范围扩大下图是世界部分重要海上航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下列航程中,基本是顺水的是A.大连到温哥华 B.悉尼到香港 C.新加坡到亚丁港 D.旧金山到利马24.下列港口中,洋流能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的是A.珀斯 B.利马 C.横滨 D.旧金山25.下图能正确表示北印度洋海域夏季季风和洋流的是A. B.C. D.二、综合题(共5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原因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2019年12月,我国北方多地普降大雪,造成多条高速公路封闭,交通出行受阻,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下图为12月某日8时的地面天气形势图。(1)此时甲地的风向是______。甲、乙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时丙处受_________(天气系统)控制,近地面水平方向上气流呈_________,(逆时针或顺时针,辐合或辐散),温差较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丁气压中心实际上是_________气压带在陆地上被切断而保留在海洋上的部分。(4)此时B地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过境时天气特征是_________。27.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共13分)材料一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材料二 海绵城市有一定的标准,其中指标之一是通过自然和人工手段,控制年径流总量的比例,称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α)。如上图,该城市年径流总量中,不到40%的水排放出去,则年径流总量控制率>60%。下图表示我国大陆地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α的最低和最高限值)。 (注:图例中越往下表示值越高)(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海绵城市建设主要要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有 等。(2分)(2)简要描述我国“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高低的分布规律(2分),以及影响该指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2分)。(3)从水循环发生领域看,南京地区的水循环主要属于哪种类型(1分)?列举水循环对南京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至少列举三个方面)(3分)。 (4)简述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地区的主要意义(至少列举三个方面)(3分)。 28.读“太平洋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共12分)(1)图中①—④洋流的流向,主要受风带影响的是_____。(填序号)(2分)(2)图中洋流③的名称是________(1分),按成因来说属于____流(1分)。(3)假设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某城市一位同学向海洋扔了一个交友漂流瓶,几个月后被日本一位同学捡到,则该漂流瓶最有可能经过图中的洋流是________(按顺序填序号)(3分)。(4)若图中②海区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是 (1分);不利的影响是 (1分)。(5)日本渔业资源非常丰富,且日本人喜爱吃鱼,日本最大的渔场是_____渔场(1分),其形成原因是_____(1分)和_____(1分)交汇,海水发生搅动,饵料丰富。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1)若此图示意白天的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AD代表近地面、BC代表高空,表示海洋的是_____;若D点为正南方向,A点为正北方向,假设此图为南半球,DA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风。(2)若此图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示意图,则D为_________气压带。(3)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A、D两地表示海洋的是_____,目前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_______(甲/乙/丙/丁)。(4)若此图为中低纬度洋流模式示意图,则为_______半球;按性质判断乙是_______。 30.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共6分)材料一 2010年11月29日,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月亮宫”酒店迎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坎昆会议在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资金和技术等议题进行国际谈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分歧较大。材料二 我国北方15个省(市、区)2005年1月气温距平及采暖耗能变化图。 (1)从图中看,北方大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________(偏高或偏低)(1分);其中1月平均气温偏高明显且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1分)。(2)近年来,我国北方许多城市逐步把由单位和住户的分散取暖改为市政集中统一供暖,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2分)。
【参考答案】1-5.DBDCA 6-10.DBACB 11-15.DCBDB 16-20.DCBAB 21-25.DDACD26.(原因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1)西北 甲 甲地等压线比乙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风力更大 (2)反气旋(高压) 顺时针辐散 大 晴天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晚上大气逆辐射弱 (3) 副极地低气压带 冷锋 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 27.(13分)(1)地表径流、下渗等,如答地下水也可以(2分)。(2)南低北高、东低西高(2分);主要受降水量和降水量变率影响(2分)。(3)海陆间水循环(1分);水资源更新、塑地表形态、影响土壤物质的淋溶与沉积、影响大气水热分配与传递(3分)。 (评分时,对某个要素影响表达准确完整得1分,若只写要素而无具体影响不得分。)(4)缓解内涝、开辟水源、提高水质、改善居住环境等(3分)。28.(12分)(1)①③ (2分) (2)北太平洋暖流 风海流 (2分) (3) ④①② (3分) (4)加快净化速度 扩大污染范围 (2分) (5)北海道 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 (3分)29.(每空1分,共7分)(1)D 东南(2)副热带高气压带 (3)A 丁 (4)北 暖流30.(6分)(1)偏高 青海(2分)(2)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12分)(3)①发展并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