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联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
江西省高安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 空中飞行的飞机 B. 河外星系 C. 待发射的卫星 D. 哈雷彗星【答案】D【解析】【详解】空中飞行的飞机是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A错。河外星系属于很多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B错误。待发射的卫星属于地球一部分,不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不是天体,C错。哈雷彗星在宇宙中有固定的运行轨道和运行方向等,是天体,D对。2.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 生物的活动 B. 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 火山的爆发 D. 煤、石油的形成【答案】C【解析】火山的爆发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过程,与太阳辐射无关。生物的活动,大气和水体的运动,煤、石油的形成都有太阳辐射有关。下图是我国30°N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3. 下列四地中,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两地是( )A. A地与B地 B. A地与C地C. C地与D地 D. B地与C地4. 由图可知,下列四地最适宜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地点是( )A. A地 B. B地C. C地 D. D地5. 造成C地比A地太阳辐射总量低的原因主要是( )①地形 ②河流 ③降水 ④纬度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答案】3. B 4. A 5. C【解析】【3题详解】根据同纬度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判断,A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量最多,超过125亿焦耳/m2。C位于成都平原,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量最小,为105亿焦耳/m2,两地差异最大,选B。A和B位于青藏高原,太阳辐射量差异较小,故A错。B和C差异较大,图示C和D太阳辐射差异较小,CD错。【4题详解】太阳能发电站应建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图示A地太阳辐射量大,适宜修建。B地太阳辐射量较多,也适合修建太阳能发电站,C地太阳能最少,最不适宜修建。D地太阳能缺乏,也不适合修建,故选A。【5题详解】A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少,到达地面太阳辐射量多;C地位于成都平原,地势较低,受地势影响,空气厚度不同,影响太阳辐射量多少,故①正确。太阳辐射量受河流因素影响小,故②错误。A地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C地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太阳辐射少,故③正确。图示为30°N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即排除了纬度因素的影响,④错误,选C。【点睛】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因素的分析思路地表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取决于太阳辐射的强度和日照的时数,具体因素包括纬度、昼长、地势和天气等因素,具体分析如下:影响因素纬度地势天气日照时数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年太阳辐射总量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6. 图中太阳大气①、②、③的名称分别是( )A.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B. 日冕层 色球层 光球层C. 光球层 日冕层 色球层D. 色球层 光球层 日冕层7. 平时,人们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太阳大气层是(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③ D. ①8. 太阳黑子和耀斑( )A. 都发生在①层 B. 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C. 都发生在②层 D. 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答案】6. A 7. C 8. B【解析】试题分析:【6题详解】太阳的大气结构由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故A正确。【7题详解】平时用肉眼能观测到的只有光球层, 只有在发生日全食或者用特质仪器观测才能看到的是色球层和日冕层,故C正确。【8题详解】太阳黑子是光球层表面出现的一些黑斑点,即位于①层。耀斑是色球层突然出现大而亮的斑块,即位于②层。故B正确。【考点定位】太阳的大气结构据报道,科学家预计2023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如果2022~2023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A. 2033~2034年 B. 2011~2012年 C. 2006~2007年 D. 2087~2088年10. 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A. 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B. 地球上各地地震频繁C. 无线电长波辐射受中断或衰减 D. 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答案】9. B 10. D【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周期约11年,故如果2022~2023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2011~2012年。【10题详解】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的磁场,使得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一些地理现象。完成下面小题。11. 以下地理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 昼夜现象 B. 昼夜交替现象C. 时差的产生 D. 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12. 刚去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总因为倒时差而不适应,造成中美两国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 地球的公转 B. 地球的自转 C. 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D. 纬度的不同【答案】11. A 12. B【解析】【11题详解】昼夜现象是因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不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故选A。由于地球自转,地球有昼夜交替,B正确。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不同经度上不同时间,产生时差,故C对。沿地表运动的物体受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作用发生偏转,D正确。【12题详解】因地球自转,不同经度有不同地方时,所以美国和中国有时差,故选B。地球绕太阳公转对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和四季五带有影响,与时差无关,A错。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不会产生时差,C错。时差是因为经度不同产生的,与纬度无关,D错。13.有关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B. 度数永远不变C. 地轴与自转轨道面的夹角 D. 自转轨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黄赤交角。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平面赤道面和公转平面黄道面之间的交角,其度数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不变,故只有D项正确。左图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右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 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 中山站 B. 昆仑站 C. 长城站 D. 南极点15. 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右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14. C 15. D【解析】试题分析:【14题详解】因地球是个球体,赤道处周长最长,所以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各地自转的线速度不相同,纬线越长的地方,线速度越大,在上图四个地方中,长城站是纬度最低的,所以自转的线速度最大,故选C。【15题详解】昆仑站建成的时间是2009年1月27日,此时,地球运行的位置处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至第二年的春分日(3月21日前后)时段,也就是如图乙中的④位置,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有关知识。16.下图中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转方向错误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示①②位于北半球,①向南运动,实际偏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向西,①正确。②由南向北运行,偏向运动方向的右侧,②正确。③在赤道上向东运行,不会发生偏转,故③示意错了,选C。④在南半球,实际运动方向偏向运动方向的左侧,正确。17.“×”代表河水自外向里流入,“·”代表河水自里向外流出,判断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差异: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注意结合图示应面对河流流向来看水流的偏向即流水侵蚀严重的河岸一侧,故A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差异,并注意结合偏转方向的判断方法:面对运动方向为前提。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火炬于10月13日上午9:00在我国中山开始传递,回答下面小题。18. 火炬传递时,非洲的达累斯萨拉姆(6°50′S, 39°30′E)的区时是( )A. 10月13日3点 B. 10月13日4点C. 10月13日3点38分 D. 10月13日14点22分19. 火炬从中山开始传递时,地球位置最接近下图(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中的( ) A. 甲到乙之间 B. 乙到丙之间 C. 丙到丁之间 D. 丁到甲之间【答案】18. B 19. D【解析】【18题详解】考查区时的计算,若已知区时为整点,所求点区时也为整点,排除CD。非洲达雷斯萨达姆位于39°30′E,除以15°四舍五入后计算出该地位于东三区,此时北京时间即东八区为10月13日9时,比北京迟5小时,所以火炬传递时是10月13日4时,选B。【19题详解】根据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甲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代表冬至日(12月22日1前后);丙太阳直射北半球,代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根据地球逆时针公转判断,乙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丁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火炬从中山10月13日开始传递,甲到乙之间代表12月22日到次年3月21日,A错。同理排除BC。火炬传递时地球位于9月23日-12月22日之间,即丁和甲之间,选D。读甲图“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和乙图“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回答下面小题。20. 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A. 30° 1月 B. 60° 7月 C. 60° 1月 D. 30° 7月21. 中国国庆节到元旦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 位于南半球,向南移 B. 位于北半球,向北移C. 位于南半球,先南移后北移 D. 位于北半球,先北移后南移【答案】20. B 21. C【解析】试题分析:【20题详解】读图可知,M点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为837千米/小时,约为赤道处的一半,应当位于60°纬线上,N点位地球公转最慢点,应当位于远日点附近,时间为7月,故选B。【21题详解】国庆节(10月1日)到元旦(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从10月1日到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12月22日到1月1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故选C。【考点定位】地球公转与自转的速度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22.2017 年 1 月 15 日北京时间上午约 9 时,国家主席习近平携夫人乘专机离开北京,于当地时间中午 12 时 40 分抵达瑞士苏黎世国际机场(如下图),出席2017 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专机飞行时间约为( )A. 10小时40分 B. 12小时40分 C. 9小时30分 D. 7小时30分【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基础性题目,较简单,求飞行时间时注意将飞机起飞和降落时间统一到一个地点。【详解】读图可知,苏黎世国际机场经度为8.32°E,位于东一区。飞机抵达苏黎世时当地区时12时40分, 北京时间为19时40分。飞机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 15日9时左右,因此飞机飞行时间为,10小时40分。故A正确。【点睛】已知经度求区时,步骤如下:第一步是求时区:经度/15度=商……余数。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如果余数大于7.5,则时区=商数+1。 求8.32°E所在的时区,用公式法求解如下: 8.32°÷15≈0……整8.32°,则该地所在的时区为东1区。第二步是求区时差:区时差的求法有两种情况。A、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区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1小时;B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1小时(不过日界线)或区时差=[(12-东时区数)+(12-西时区数×1小时(过日界线)。第三步是求区时:区时的计算可以分两种情况:过日界线或不经过日界线。不过日界线:A、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过日界线:A.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B、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区时差+1天(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西)。一般采用不过日界线的方法。23.自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区时和日期的变化为( )A. 区时不变,日期减加一天 B. 区时不变,日期减一天C. 日期不变,区时减小 D. 日期不变,区时增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日期早一天,共用一条中央经线,时刻相同。自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时刻不变,日期减一天,A对。B.C.D错。【考点定位】日界线。【名师点睛】了解时区的划分方法,了解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共用一条中央经线,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时刻相同,东十二区的日期早一天。了解东十二区在180°经线的西侧,西十二区在东侧,自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少一天。24.某地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当地有太阳直射现象,以北无直射现象,这点是( )A. 23°26′S,160° E B. 23°26′N,160° EC. 23°26′S,20°W D. 23°26′N,20° W【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文“某地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可判断出某地经度为20° W;再根据“当地有太阳直射现象,以北无直射现象”可判断出某地纬度为23°26′N。综上所述D正确。考点:根据条件推测地理坐标。25.读图,回答下题。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B. 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⑤处,需要l恒星年C. 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D. 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公转速度逐渐变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直射点在④处时,④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由①位置到⑤位置,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为1回归年,时间为365日5时48分46秒,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回归线移动,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变短。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下面小题。 26. 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 大气圈一水圈、生物圈一岩石圈B. 岩石圈一大气圈一水圈、生物圈C. 水圈、生物圈一大气圈一岩石圈D. 水圈、生物圈一岩石圈一大气圈27. 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内地核【答案】26. A 27. B【解析】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26题详解】由题干“蔓延的火山灰”知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首先漂浮在大气圈中,然后慢慢降落进入水圈、生物圈,最终会沉积下来,成为岩石圈的一部分。A对,B、C、D错。故选A。【27题详解】该山体位于火山口,山体组成岩石应是火山岩,即岩浆岩,岩浆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所以组成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软流层,C对。A、B、D错。故选C。28.生物圈占据的空间范围是( )A. 大气圈的全部和水圈的全部 B. 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上部和岩石圈的上部C. 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全部 D.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生物圈占据的空间范围是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D对。A、B、C错。【考点定位】地球外部圈层,生物圈特点。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9. 下列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④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只能通过液体传播B. ④和③向下通过②时,④波速突然下降,③消失C. ④和③在向下通过①时,波速均明显减小D. ①②界面上下的物质均为固态,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30. ①是哪两个圈层的分界面( )A. 地壳和地幔 B. 岩石圈和地壳C. 地幔和地核 D. 地核和地壳【答案】29. B 30. A【解析】【29题详解】图中③为横波、④为纵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速度快,可以在固、液和气体中传播,②为古登堡界面,纵波到达古登堡界面波速突然下降,图中①为莫霍界面,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增加,纵波和横波能通过莫霍界面,但横波不能通过古登堡界面。【30题详解】岩石圈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软流层,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两个圈层的分界线。二、读图分析题(共40分)3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左图是天体系统示意图,总星系指 (字母),河外星系的级别与 (字母)相同。(2)右图中共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其能量的来源是 。(3)写出图②中字母代表的天体名称:A B C (4)据图分析,地球上具有生命的原因.【答案】(1)A;B (2)2;太阳;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3)地球;彗星;火星(4)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存在液态水。【解析】【分析】考查天体及天体系统概念、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难度较低。注意区分天体和天体系统概念的不同,辨别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详解】(1)根据天体系统示意图判断,A为图示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总星系,B为银河系,与其同级别是河外星系。C是太阳系,D为地月系。(2)右图中包括太阳系、地月系等其他行星系,故有2级天体系统。其中太阳由于质量大成为最高级中心天体,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3)从离太阳由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A)、火星(C)。八大行星运行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运行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B天体轨道偏离,不是行星,为太阳系中的彗星。(4)根据图示,宇宙中天体按固定轨道运行,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日地距离适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具有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由于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层和液态水。32.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在图外侧弧线上填画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________。(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3)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___,即一个____________。(4)比较图中A、B、C、D四点自转线速度的大小____________(按从大到小排列),角速度的大小____________。(5)图中B在D的_________方位。【答案】 (1). 逆时针 (2). D (3). 23小时56分4秒 (4). 恒星日 (5). A>C>B>D (6). A=B=C=D (7). 东南【解析】【分析】考查地球自转的特征及方位确定,难度低。【详解】(1)图示为北极点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应标为逆时针。(2)地球自西向东转,①为南极点俯视图,应为顺时针转动,但①标注为逆时针,故A错。②为北极点俯视图,应为逆时针转动,但图示标为顺时针,故B错误。根据③④经度变化规律,0°和90°W,0°位置偏东,自转方向为顺时针,④正确,故选D。(3)地球自转一周即360°,即以遥远的恒星作为参考系,用时需要23小时56分4秒,一个恒星日长度。(4)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变化规律,除了南北两极点外,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其纬度由低到高排序为ACBD,故线速度从大到小排序应为A>C>B>D。地球自转角速度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全球相等,为15°/h,故角速度A=B=C=D。(5)方位判断,可先判断南北再判定东西方向。图示B纬度比D低,故B在D的南方;顺着地球自转方向,B相对于D位置偏东,故B在D东南方。33.读“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上图D位置绘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2)请在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适当位置分别用字母E、F表示近、远日点。(3)地球运行至A点时,太阳直射在 _______(哪条纬线)上,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_(节气)。(4)地球位于上图中_______点到_______点期间,北半球昼长夜短。地球位于上图中_______点到_______点期间,北半球昼长不断缩短。(5)地球绕日公转一周需要______________(时间),叫做1___________年。(6)比较A、B、C、D四天地球公转的角速度_____________(按从大到小排列)。【答案】(1)(晨昏线经过球心垂直向下,东半边为夜半球。)(2)(E绘在DA之间接近D的位置,F绘在BC之间接近B的位置。)(3)赤道,春分。(4)A, C, B, D。(5)365日6时9分10秒,恒星。(6)D>A>C>B。【解析】【分析】考查地球公转特征及其地理意义,难度较低。注意区分昼夜长短状况和昼夜长短变化状况的描述及判断。【详解】(1)在图示D位置标晨昏线,得掌握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平分地球等关键知识。先在地球上画出与地轴垂直且平分地球的赤道(蓝线)。赤道平面与地轴交点为地心。晨昏线(红线)平分地球,过地心垂直向下。目前D位置西半边面向太阳为昼半球;东半边为夜半球。(2)根据地球公转轨道图判断特殊节气位置,连接BD地心与日心,D位置太阳直射南半球,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顺着地球公转方向判断,A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近日点为1月初,在DA之间,靠近D位置。同理,B位置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顺着地球公转方向判断,C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远日点在7月初,位于BC之间,靠近B位置。(3)根据左右两侧地球位置中地心与日心连线判断,D为冬至日,B为夏至日,则地球运行到A点,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4)根据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判断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及昼夜变化状况。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长夜短,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从春分日(A)到秋分日(C)位置。北半球昼长不断缩短,即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南移,也就是夏至日(B)到冬至日(D)。(5)地球绕日公转一周要365日6时9分10秒,即一个恒星年长度。(6)根据图示判断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与冬至日最近,故D公转角速度最快,A速度较快;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与夏至日最近,故B公转速度最慢,C更靠近远日点,速度较慢,故这四天公转角速度排序D>A>C>B。【点睛】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和移动方向定昼夜长短分布及昼夜长短变化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的状况。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图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的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向哪个半球(南、北)移动,哪个半球昼将变长,夜将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如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