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地理】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实验部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地理】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实验部第1页
    【地理】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实验部第2页
    【地理】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实验部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实验部 试卷

    展开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实验部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卷(选择题 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层顶    B.层底部    C.层中部    D.下图为“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34题。3.与成都相比,拉萨(  )A.白天大气辐射强     B.夜晚大气逆辐射强C.白天太阳辐射强     D.夜晚地面辐射强4.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  )A.纬度差异较大     B.经度差异较大C.地面状况不同        D.人类活动的差异5.为了抑制全球变暖,需要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直接减弱的主要是(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C.大气逆辐射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作用读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示意图完成67题。6.图中数字表达的含义正确的是(  )A.①—地面反射 B.②—大气反射C.③—大气散射 D.④—地面吸收7.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将导致(  )A.增加    B.②减弱     C.增强     D.④减弱图是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8108.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相邻地区存在气流升降运动    B.地区之间存在热量差异C.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    D.相邻地区的地面状况差异9.图中①②③④处,气压最高的是    A.    B.    C.    D.10.图中①②③④处,气温最高的是    A.    B.    C.    D.11.霜冻往往出现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A.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B.空气中水汽多地表降温快C.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D.大气保温作用强地表降温慢 下图为海陆热力环流示意图,看图回答1213题。12.图中正确表示海陆热力环流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3.关于海陆热力环流说法正确的是    A.白天吹陆风    B.夜晚吹海风    C.白天吹海风  D.夜晚无风读下图,回答1416题。14.关于该图反映的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地面    B.高空   C.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  D.不考虑摩擦力15.图中d代表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风向     D.摩擦力16.图中的A地与B地相比    A.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           B.风向相反    C.A地风速小于B地             D.摩擦力一定相同如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17.着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A地温度高,气压低     B.垂直方向气流:A处上升,B处下沉C.B地温度低,气压高     D.水平方向气流:由A流向B18.若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则此时(   A.为白天,吹海风    B.为白天,吹陆风 C.为夜晚,吹海风    D.为夜晚,吹陆风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海陆分布使气压带的分布变得非常复杂。据此回答1920题。19.1月份被亚洲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20.有关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②高气压带均是由空气遇冷收缩下沉而形成的③气压带的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④高气压带易成云致雨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21.有关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22.2009年1月初时,我国广大东部地区盛行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下图为“气压分布形势图”,读图完成2325题。23.该气压分布形势,一般出现的时间是(  )A.1、2月   B.5、6月     C.7、8月   D.10、11月24.在这种气压分布状况下A地盛行(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25.图中的气压分布格局差异,反映了(  )A.太阳辐射在不同季节的差异     B.大气环流的多样性C.海陆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D.局部因素制约大气环流26.关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B.南半球的气压带断裂为块状C.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保留在海洋上D.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保留在陆地上读右面的模式图,完成题。27.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丁两地中,丁是陆地B.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C.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①气流温暖湿润下图为“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单位:mm)。读图完成2829题。28.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的冬季主要盛行(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29.据图示信息可推断,该区域(  )A.地势大致东高西低   B.东、西部地域差异显著C.最大湖泊为内陆湖   D.全年的降水集中在夏季下图为四个不同地点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图。读图回答3032题。30.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31.乙地和丙地降水季节分配不同,主要原因是    A.纬度不同     B.大气环流不同 C.下垫面不同        D.人类活动的不同32.对丁地气候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受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C.全年受西风控制       D.受东南季风与西北季风交替控制3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中(  ) A.①③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   B.②④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C.③⑥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   D.⑤⑥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回答3436题。34.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  )A.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C.四种气候类型D.五种气候类型35.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   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   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6.下列地点与图中数码对应可能性最大的是(  )A.惠灵顿—②  B.巴黎—③  C.威尼斯—④  D.开普敦—⑤下图中P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Q地常年受西风影响,P、Q两地的西侧均为海洋,40°为纬度。读图回答3738题。37.以下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中,最可能为P地的是(  )38.Q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下图,完成3940题。 39.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40.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卷(非选择题 共20分)41.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为________(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_。(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__________风,D处盛行_____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4)夏季,D处盛行____________风,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季风气候形成原因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5BDCCA     6-10 BCBBA   11-15 CBCAD  16-20 CDACC21-22 ADADC  26-30 CCBBC  31-35 BCABB  36-40 CCDCA41.(20分,每空2分)(1)1(2)亚洲高压或者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副极地低气压带(3)西北 东北 寒冷干燥(4)西南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