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
展开定远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实验班地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部分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1-2小题。
1.下列关于长城站和中山站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 中山站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干燥 B. 中山站自转线速度较大
C. 长城站上可常年看到极光 D. 长城站在中山站的东南方向
2.南极地区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的形成环境与南极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差甚远,说明( )
A.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 地壳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D. 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环境
火地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1520年,航海家麦哲伦到达此岛时,首先看到当地土著居民在岛上燃起的堆堆篝火,遂将此岛命名为“火地岛”。火地岛上有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也称世界尽头,距南极洲仅有800公里。 读下图,回答下列3-5小题。
3.据图推断,岛上四地中降水最多的是( )
A. 甲地 B.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4.乌斯怀亚闻名世界的是( )
A. 地理位置 B. 自然风光 C. 矿产资源 D. 人文风情
5.当丙地迎来太阳与海面成一线时,当地时间最有可能是( )
A. 1月某日8时 B. 4月某日5时 C. 7月某日16时 D. 10月某日20时
夏日的东北平原,如汐似潮的绿色铺向天际,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二道河农场万亩大田里,齐刷刷的稻苗迎风摇曳,农用“银鹰”低飞在作物上空喷洒叶面肥……在中国的东北角,清晨最早把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农业现代化的曙光初现。读“我国东北某区域图”,完成下面6-7小题。
6.关于图中A、B两地区的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①A区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B区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③限制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盐碱化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A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7.新中国成立后,图示湿地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 )
A. 土地退化 B. 物种骤减 C. 酸雨加重 D. 沙尘暴增加
读“我国资源跨地区调配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8-10小题。
8.箭头⑤的运输方式是( )
A. 管道运输 B. 水陆联运 C. 高压输电 D. 航空运输
9.有专家指出,③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②③⑤
10.①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 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 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 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D. 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完成下面11-12小题。
11.对乙自然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 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
C. 热量不足 D.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12.丙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 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 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央广网呼和浩特12月29日消息:我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呼伦湖,冬捕开始,一网收获十吨鱼。读呼伦湖附近图,完成下列13-15题。
13.图示区域被一列著名山脉穿过,该山脉走向是 ( )
A. 东西 B. 南北 C. 东北西南 D. 西北东南
14.呼伦湖鱼品质远高于其他大湖的淡水鱼,其原因是 ( )
①热量条件好,饵料丰富②生态环境优越③水温低,生长缓慢④冬季捕捞,生长期长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15.图中沿48°N门西向东农业生产类型是 ( )
A. 渔业、放牧业、种植业、林业 B. 种植业、舍饲畜牧业、放牧业、林业
C. 放牧业、林业、舍饲畜牧业、种植业 D. 舍饲畜牧业、淡水渔业、林业、种植业
民勤绿洲位于河西走廊三大内流河之一的石羊河的最下游,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三面包围之中,东南距黄河约200 km,年均降水量110 mm,年均蒸发量2 646 mm。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示意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埋深变化。读图回答下列16-18题。
16.“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位于距县城( )
A. 0~20 km B. 20~40 km C. 40~60 km D. 60~80 km
17.“生态裂谷”附近的地带( )
A. 植被覆盖率较高 B. 风力侵蚀作用较弱
C. 地下水流向荒漠区 D. 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
18.民勤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措施有( )
A. 在荒漠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B. 在绿洲区全面植树造林
C. 在交错带禁止开采地下水 D. 跨流域从黄河调水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19-20小题。
19.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 改善生态环境 ③ 增加农民收入 ④调整农业结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20.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 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 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地区,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下列21-22题。
21.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
A. 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B. 太阳能资源丰富
C. 煤炭资源丰富 D. 水能资源丰富
22.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
B. 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 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节径流量
D. 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完成下面23-24小题。
23.近50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 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 B. 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
C. 字母A处的荒漠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D. 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
24.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 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
B. 降雨量小,持续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C.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动力条件
D. 人类活动中的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25-26题。
25.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
A. 夏季降水增多 B. 夏季气温降低 C. 冬季降水增多 D. 冬季气温增高
26.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A. 温室气体减少 B. 森林覆盖率减小 C. 入湖泥沙量减低 D. 草原生产量减低
巴西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生态系统保持最好的地区之一,但是由于过度采伐,“地球之肺”--热带雨林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11月3日,美国银行承诺将投放100万美元,用于支持大自然保护协会在巴西和印度尼西亚进行的创新模式森林保护工作。据此完成下列27-28题。
27.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
①发展雨林观光旅游业
②发展雨林生态农业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相结合
A. ① ② ④ B. ① ② ③ C. ② ③ ④ D. ①③ ④
28.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29-30题。
29.上图示地区降水的分布特征是( )
A. 由东南向西北地区减少 B. 山区降水小于周边地区
C. 由西向东逐渐增加 D. 河谷降水大于山地
30.近几十年来,弱水流程逐渐缩短,其主要原因是( )
A. 气温较低,冰川融化量较少,补给水量减少
B. 气候变暖,植被减少,蒸发增加
C. 过度开采地下水,河水大量减少
D. 沙尘暴日益频繁,河道淹没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40分)
31.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请据图说明你的判断理由。(2分)
(2)结合左图,分析右图中甲区域的降水特征及其原因。(2分)
(3)左图中中部地区是我国是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区,试分析其发展商品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
(4)虽地处内陆,但P城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原因是什么? (2分)
(5)A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
材料一 甲国位于非洲西北部,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 30%以上。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是首要经济部门,石油开采量居非洲前列,石油和天然气占出口总值 95%以上。还开采和出口铁矿石和磷灰石,另外葡萄酒、柑橘、蔬菜、橄榄油也是其传统出口商品。
材料二 甲国简图及甲国①②两城市气候资料
(1)比较①②两城市的气候特征差异,并分析其成因。(6分)
(2)简述甲国在③地开发油气资源需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4分)
(3)结合图文资料,指出为实现本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6分)
33.据新华社报道,下图中甲地大片湿地被偷偷开垦为耕地,转租暴利惊人。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粮食价格的上涨使土地收益增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分析甲处形成沼泽的主要原因。(4分)
(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乙处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条件?(2分)
(3)甲处湿地开垦后,可能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请提出对湿地合理开发的可行性建议。(4分)
参考答案
1.A 2.C 3.A 4.C 5.A 6.B 7.C 8.C 9.A 10.D 11.A 12.B
13.C 14.C 15.C 16.A 17.D 18.D 19.D 20. C 21.D 22.A 23.A
24.D 25.A 26.B 27.B 28.A 29.A 30.B
31.(1)地形以高原为主。理由是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大多在1000米(500米)以上,且分布比较稀疏(起伏较小)。(2分)
(2)甲区域降水量较多。暖湿气流(夏季风)在山地迎风坡形成地形雨。(2分)
(3)夏季光热充足;日温差较大;有灌溉水源;地势较平坦,土壤肥沃。(4分)
(4)P城旅游资源丰富(敦煌古城遗址),旅游业发达。(2分)
(5)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现有植被,营造防护林(积极植树造林)。(4分)
32.(1)①城市的月均温、年均温低于②城市;因为①城市的纬度比②城市高,获得太阳辐射少。①城市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年降水量大于②城市;
成因:①城市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②城市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东北信风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全年少雨。(6分)
(2)甲油气田位于撒哈拉沙漠腹地,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沙尘暴频繁,施工环境差;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开发历史短,工业和基础设施薄弱。(4分)
(3)对农矿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调整工业结构,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本国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利用海陆交通便利优势,发展港口贸易,参与国际竞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6分)
33.(1)降水较多,蒸发较弱,气候湿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流多,来水量大;冻土广布,水不易下渗;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分条件好 (4分)
(2)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专业化、现代化)程度高;土壤肥沃 (2分)
(3)影响:气候变干,径流减少,生物多样性遭破坏,污染加剧。建议:进行保护性开发,如发展生态旅游、水产养殖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