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
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右侧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a、b、c、d四地,最可能储藏地下水的是 A.a B.b C.c D.d2.图中①②③④处的岩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右图为宁夏平原及其周围地区地形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完成3-4题。3.贺兰山的构造地貌类型是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火山4.关于宁夏平原形成过程的推断,正确的是 A.岩层断裂下陷,黄河携带的泥沙冲积形成 B.贺兰山隆起,拦截大量洪积物沉积而成 C.岩层断裂下陷,西北风挟带沙尘沉降而成 D.贺兰山隆起,东南风挟带沙尘沉降而成 读右图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回答5~7题。5.图中d处的地貌类型可能是 A.“v”字形河谷 B.洪积扇平原 C.三角洲平原 D.洪积一冲积平原6.关于修建a村到b村公路的方案,叙述较为合理的是 A.线路①距离短,工程量小,成本低 B.线路①路途短,难度小,经济效益高
C.线路②沿谷地修建,难度小,成本较低 D.线路②距离长,工程量大,成本高7.河流Ⅱ经过b村以后 A.溯源侵蚀加强 B.侧蚀作用减弱 C.搬运能力增大 D.堆积作用显著 右图为我国长江某支流的一段河道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8.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河水流速和含沙量的差异是 A.①处流速慢、侵蚀为主,②处流速快、堆积为主 B.①处流速慢、堆积为主,②处流速快、侵蚀为主 C.①处流速快、侵蚀为主,②处流速慢、堆积为主 D.①处流速快、堆积为主,②处流速慢、侵蚀为主9.图示聚落形成条件不包括 A.便于修筑港口,航运价值高 B.有利于泥沙的堆积、土壤的形成 C.水流较缓,便于取水 D.凸岸三面环水,古时可作防御之用 下图为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相似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复杂性11.图中植被种类丰富是因为该地 ①纬度较低 ②地势起伏大 ③河流短急 ④降水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图为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12~13题。12.图中马达加斯加岛东部①自然带的形成,体现了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13.④地自然带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硬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其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据此回答14~16题。 14.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 B.乙、甲 、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15.甲山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16.关于甲山峰雪线高低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坡气温高,降水少,雪线高 B.北坡气温高,降水多,雪线低 C.南坡气温低,降水多,雪线高 D.北坡气温低,降水少,雪线低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17~19题。17.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A.2003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2年18.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A.基本稳定 B.逐年增加 C.先增后减 D.整体趋减19.“所有夫妇,无论城乡、区域、民族,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经 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 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 ④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①④图甲、图乙分别是某市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据此完成20~21题。 20.图甲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高—高—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21.与流动人口相比,户籍人口A.劳动力数量较少 B.劳动力比重较大 C.性别构成较合理 D.文化水平较高下图为2017年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来源TOP10城市分布。深圳新流入常住人口的32.38%来自TOP10城市。据此,回答22~24题。22.从资料可以看出, A.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城市单一 B.人口来源地都集中在大城市 C.吸引人群应以中老年为主 D.该现象属于国内人口迁移23.深圳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优美 B.城市等级较高 C.经济发展迅速 D.文化底蕴深厚24.有关人口迁移对深圳市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扩大了该城市的环境人口容量 B.加速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C.缓解了当地人地矛盾 D.加快该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 下表为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环境承载力表(含预测)。读表,完成25~26题。年份人口(万人)人均消费粮食(kg/年)人均耕地(hm2)可承载人口数
(万人)20103 4714000.1232 58720153 5624500.1212 40320203 6545000.1202 21725.材料所示山西耕地资源人口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的主要成因是 A.人口增加 B.消费水平提高 C.土地资源减少 D.科技进步26.提高山西耕地资源人口环境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有 A.鼓励人口外迁 B.降低山西开放程度C.大力发展经济,控制人口数量 D.宣传节俭,降低生活标准读某城市规划图和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27~28题。 27.按城市功能区划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对应A区为住宅区 B.②对应B区为商业区C.③对应C区为住宅区 D.③对应C区为工业区28.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 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 D.视野开阔,俯瞰全城右图为“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等地价线分布概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依次递减)。读图回答29小题。 29.根据图中信息可推知 A.从a到d分布有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图中等值线弯曲与交通通达度有关C.市区边界与d线重合
D.拟建大型钢铁厂厂址的最佳位置是①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据此回答30~31题。 30.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3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下图为我国三个城市服务范围示意图,据此回答32~33题。 32.图中甲、乙、丙可能是 A.省会、地级市、县 B.地级市、省会、县C.镇、县、地级市 D.镇、地级市、县33.图中甲、乙、丙三地服务范围和功能有增大的趋势 A.甲 B.乙 C.丙 D.均不能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区域,起步区面积约l00km2,远期控制区面积达2000km2。新区的规划建设将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雄安新区的设立,将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据此完成34~36题。34.与北京相比,雄安新区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发展空间较广阔 B.技术力量较雄厚 C.产业基础较雄厚 D.环境承载力较高35.雄安新区的建成将最先影响北京的A.城市等级 B.服务功能 C.功能分区 D.行政范围36.雄安新区的建设对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A.促进城乡良性竞争 B.完善城市等级体系 C.调整城际产业分工 D.优化城市地域结构 右图是四个国家三大产业结构百分比图,如果a、b、c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读图回答37~38题。37.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 ① B.② C. ③ D.④38.若②、③代表世界上的两类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有关②、③叙述正确的是A.②国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B.③国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C.②国城市化起步早,目前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③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化速度较慢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39~40题。39.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A. 蒸发量增加 B. 地下径流量增加 C. 下渗量增加 D. 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40.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延长地表径流集聚时间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A. ①② B. ④⑤ C. ③④ D. ②③二、综合题:4小题,共40分41.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从地形上看,甲地是_________;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地属于________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4分) (2)乙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4分) (3)丙处有一河流流经,但丙处不适宜建水库大坝,简述其理由。(3分) 4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读“一带一路”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自然带分布图 (1)“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我国境内自东向西自然带依次递变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带—— 带,这种变化形成的基础是 。 (2)珠峰南坡山麓的自然带A是 带 ,自然带C对应的代码是________(①高山针叶林带 ②高寒荒漠带 ③高山草甸带)。(2分)(3)珠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同 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这种变化形 成的原因是 。(3分)(4)珠峰南坡自然带比北坡数目多,其主要原因是 。(3分)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下图为某市1980-2009年城市化的过程。 材料二: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城市病)。专家建议打造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1)据材料一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3分) (2)从环境因素考虑,判断材料一中化工厂(大气和水污染严重)的布局是否合理,并分析原因。(3分) (3)材料二中“城市病”的表现有哪些?导致上述“城市病”的“病因”是什么?(3分) (4)简析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2分) 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材料一:图一为“某国四个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 材料二: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计算,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读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图二 )、平均预期寿命比较表(单位:岁)。 年份2000年2010年全国71.4074.83男性69.6372.38女性73.3377.37 (1)读图一,按照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演变的一般规律,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最接近的是 时期(选填①②③④)。(2分)(2)结合材料二,据图表推断我国现阶段的人口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3分) (3)针对我国现阶段的人口问题,提出2个合适的解决措施。(2分)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40题,每题1.5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DCACCDCACCDAA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BBBDCDCBCCDCBC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 答案BABABCBCDD 二、综合题(4题,共40分)41.(11分)(1)山地;向斜(2分)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2分)(2)冲积扇(或洪积扇)(1分)山区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和砾石,流经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 水流速度变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而成(3分)(4)丙处为断层,坝址(地壳)不稳定;易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且容易渗水。(3分)42.【11分】(1)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水分 (3分)(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③ (2分)(3)由赤道向两极 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降低,水热状况变化很大 (3分)(4)南坡山麓的海拔比北坡低,相对高度大;南坡是向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比北坡好(3分)43.(11分)(1)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③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3分)(2)化工厂布局不合理。(1分) 原因:因为化工厂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其大气污染对 居住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2分)(3)表现:居住困难,交通拥堵,受教育费用高,就医困难;环境质量恶化。(2分) 病因: ①城市发展过快,城市规模过大;②城市规划不合理;③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 (任答一点1分)(4)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状况;减少城区环境污染(2分)44.(7分)(1)(2分)④—①—②—③ ③ (2)(3分)问题:人口老龄化; 原因: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出生率不断下降; 人口寿命的延长。 (3)(2分)调整我国人口结构(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延迟退休年龄);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任答2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