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 2018-2019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2017年10月18日清晨,美丽的“双星伴月”出现在东方的低空,金星、火星与月球组成一张笑脸,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的天体类型包括( )
A.恒星和卫星 B.行星和卫星 C.恒星和行星 D.行星和彗星
2.下列关于图中天体与地球距离描述准确的是( )
A.金星距离地球最近 B.火星距离地球最近
C.月球距离地球最近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与金星和火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坚硬的岩石圈 B.适宜的温度条件 C.强烈的太阳辐射 D.频繁的地震活动
下图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 )
A.①、②层 B.①、③层 C.②、③层 D.②、④层
5.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周期大约是( )
A.9年 B.11年 C.13年 D.15年
6.下列现象主要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地球“磁暴”现象
C.厄尔尼诺现象 D.极地冰川融化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18日9时,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此时,伦敦的区时是2017年10月( )
A.18日1时 B.18日6时 C.19日4时 D.19日11时
8.此季节,北京( )
A.春暖花开 B.高温酷热 C.枫叶正红 D.大雪纷飞
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据此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9.当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始时,北半球最接近的节气是( )
A.秋分 B.立秋 C.立冬 D.冬至
10.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北半球白昼渐短
C.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D.北极圈内极夜范围在缩小
依据地球公转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1.若某地所处的昼弧长于夜弧,说明该地( )
①昼长最长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 ②昼长夜短 ③处于夏半年 ④可能位于赤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下列四个城市,按6月22日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 B.上海、广州、北京、哈尔滨
C.哈尔滨、北京、广州、上海 D.广州、上海、哈尔滨、北京
2017年10月10日,智利北部(19°S,70°W)当地区时1时32分发生了6.3级地震,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90千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此次地震发生在(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14.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为( )
A.6时32分 B.9时32分 C.12时32分 D.14时32分
15.智利多地震的原因主要是位于( )
A.环大西洋火山地震带 B.印度洋火山地震带
C.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地中海火山地震带
下图为我国某地貌景观图。据此完下列各题。
16.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17.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 )
A.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18.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水污染 D.大气污染
下图为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局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图中①所在板块为( )
A.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大西洋板块 D.美洲板块
20.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未来可能形成大洋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地中海地区
21.图中③处板块相互碰撞形成了( )
A.喜马拉雅山脉 B.阿尔卑斯山脉 C.安第斯山脉 D.落基山脉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2.烟熏是农作物预防冻害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是导致图中的( )
A.a增强 B.b增强 C.d增强 D.e增强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短波辐射,b为长波辐射
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a较小有关
C.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d
D.b的全年总量最大值出现在赤道
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4.正确反映e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
A. B. C. D.
25.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
A.abe B.bcd C.cde D.ade
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6.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形成的气候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7.我国有大面积分布的气候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8.③气候夏季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受极地高气带压控制 B.受副热带高气带压控制
C.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较小 D.受大陆吹向海洋气流控制
2018 年春末,某天气系统经过我国华北地区,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下图示意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温、气压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9.该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30.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可能出现( )
A.连续性降水 B.沙尘暴 C.风和日丽 D.风暴潮
某实验小组做如下实验:在花岗岩表面淋上25℃左右的水,记录其内外温度变化。下图为所测得的岩石内外温度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31.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 )
A.高温变质 B.侵入冷凝 C.高压成岩 D.喷出冷却
32.该实验模拟的地质作用是( )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溶蚀作用 D.风化作用
读下图“北半球某日天气系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33.图中a、b、c、d四处风向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34.根据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④处将有锋面过境,过境时可能出现天气状况是( )
A.大风和雨、雪天气 B.气温升高,天气晴朗
C.连续性降水 D.气温降低,天气晴朗
35.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昏线的线段数字是( )
A.①③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30分)
36.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东西向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岩层弯曲形态判断,图中①处为_______(背斜、向斜),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该处由中心往两翼岩层变化是:______________。
(2)简述图中谷地③的形成原因。
(3)判断图中河流②的流向,并从地转偏向力的角度,说明理由。
37.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是亚洲季风图,此时对应右图中的 ________(填 E、F、G 字母)。
(2)亚欧大陆上形成_______(大气活动中心名称),它切断了______气压带(填写右图中的数字序号),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上。
(3)此时,B处盛行_____季风(风向),主要成因是_________。
(4)A处的气候类型名称是_________,该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
(5)此时,开普敦(34°S,18°E)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B
【解析】考查天体类型及生命存在的条件。
1.金星、火星与月球组成一张笑脸,图中的天体类型包括行星和卫星,B正确。
2.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距离地球最近,C正确。
3.与金星和火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是自身条件,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液态水。B正确。
4.C
5.B
6.B
【解析】
4.读图,图中①层是太阳内部大气,②层是光球层,③层是色球层,④层是日冕层。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即分别是②、③层,C对。A、B、D错。
5.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周期是相邻的两个高峰值或两个相邻的低峰值之间的时间间隔,大约是11年,B对。A、C、D错。
6.主要由太阳活动引起的现象是地球“磁暴”现象,是太阳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干扰地球的磁场,使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B对。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极地冰川融化是人类不合理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多造成的,A、C、D错。
7.A
8.C
【解析】
7.伦敦所在时区为0时区,区时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因此伦敦的区时为10月18日1时,A正确。
8.10月为我国秋季,C正确。
9.C
10.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只要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即可正确作答。
9.由材料可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行时间为11月5日,冬至在每年的12月22日,立冬在冬至以前1个半月,大约在11月7日前后,而秋分在9月23日,立秋在8月8日前后,故选C。
10.由材料可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行时间为11月5日至10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渐短,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圈极夜范围扩大,故选B。
【点睛】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1)移动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2)移动位置:3月21日春分,太阳直射赤道;过后,直射点北移,到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以后直射点南移,秋分(9月23日)时又直射赤道.继续南移,冬至日(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以后又北移。(3)移动周期:一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4)移动速度:一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移动速度快,七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移动速度慢,大约每4日移动1纬度。
11.B
12.A
【解析】
11.根据某地昼弧长于夜弧判断,某地此时昼长夜短,②正确;此时昼长夜短,说明某地此时处于夏半年,③正确。当地与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与昼长无关,①错误。春季有一段时间是昼短夜长,比如北半球春季,3月-3.21日前后,昼短夜长,3.21过后进入昼长夜短的夏半年,故④错误,选B。
12.6月22日代表夏至日,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汕头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排除BC;伦敦纬度最高,距离北回归线最远,故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排除D;北京距离北回归线较远,故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排在第三,故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为汕头、海口、北京、伦敦,故选A。
13.B
14.D
15.C
【解析】
13.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是33千米,岩石圈在大陆部分厚度约80千米,岩石圈下面是上地幔。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90千米,发生在上地幔,B对。A错。下地幔范围是400-2900千米深度,地核是2900千米到地心,C、D错。
14.地震发生时,智利当地区时10日1时32分,智利位于西五区,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相差13个时区,即13个小时,东边的比西边的早,北京时间为14时32分,D对。A、B、C错。
15.智利多地震的原因主要是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C对。A、B、D错。
点睛: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是33千米,岩石圈在大陆部分厚度约80千米,岩石圈下面是上地幔。西五区与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即13个小时,东边的比西边的早。智利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
16.A
17.C
18.B
【解析】
16.图示地貌景观沟壑纵横,应是黄土高原的地貌。形成该她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A对。黄土高原属于半湿润区,风力侵蚀作用主要分布在干旱区,B错。冰川侵蚀作用形成U形谷,C错。距海洋远,没有海水侵蚀作用,D错。
17.该地貌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主要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C对。云贵高原是石灰岩高原,主要是喀斯特地貌,A错。内蒙古高原地表平坦,B错。青藏高原远看是山,近看成川,边缘陡峭,内部平坦,D错。
18.该地区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地形坡度大,流水侵蚀强烈。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B对。沙漠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A错。该地区经济落后,工业不发达,水污染、大气污染不是最主要环境问题,C、D错。
19.D
20.B
21.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板块构造学说,意在考查学生对板块分布及宏观地形的影响,只要掌握板块分布及对地形的影响即可正确作答,难度一般。
19.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被分割成六大板块,图中①所在板块为美洲板块,故选D。
20.板块的边界地带分为消亡边界和生长边界,生长边界地区是新的海洋产生的地区,图中②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将来会形成大洋,故选B。
21.图中③处板块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相互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脉,故选A。
22.A
23.C
【解析】
22.b为太阳辐射,d为地面辐射,a为大气逆辐射,烟熏能够增加大气中的尘埃和二氧化碳,增加大气对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的吸收,可增加大气的逆辐射,提高地面温度,从而起到防冻作用。
23.太阳辐射为短波,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都为长波辐射,a为大气逆辐射,为长波辐射,b为太阳辐射,为短波,A错;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是因为云雾多,与a大小无关,B错。d是地面辐射,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C对;b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赤道附近云量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D错。
【考点定位】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名师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保温作用主要是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再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第1题应从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来考虑,大气中二氧化碳越多,大气逆辐射越强,保温作用越强。第2题考查到各种辐射波的波长长短,在我们学到的各种辐射中,只有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都为长波辐射;近地面的大气热量来源于地面辐射;各地获得太辐射量的多少与纬度、天气状况、地势高低有关系,分析各地受到的太阳辐射多少要从影响各地太阳辐射的因素来考虑。
24.B
25.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压带分布的规律是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气压带名称的命名是根据它的纬度分布。风带的记忆应在记忆气压带的基础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再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终确定风向。
24.读图可知,e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地区,两侧分别为极地东风带和盛行西风带,北半球的极地东风为东北风,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故选B。
25.气流上升或者由低纬流向高纬,水汽凝结产生降水,图中a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b为信风带,由高纬流向低纬,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d为西风带,由低纬流向高纬,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气流,故选D。
【点睛】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1)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2)高低气压相间分布。
(3)信风带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4)一般地,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30°纬线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60°纬线附近;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90°纬线附近。
26.D
27.A
28.B
【解析】
26.根据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形成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各月降水分配均匀,与图④特征符合,D对。①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是热带沙漠气候,不受西风带影响,A、B错。③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C错。
27.结合上题分析,①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是热带沙漠气候,③是地中海气候,④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我国有大面积分布的气候是①,A对。我国没有其它三种气候类型分布,B、C、D错。
28.③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带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所以降水少,B对。与地处山地背风坡无关,A错。位于大陆西岸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C错。冬季受由海洋吹向大陆的气流控制,D错。
点睛:根据气温和降水特征判断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各月降水分配均匀。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带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所以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
29.C
30.B
【解析】本题考查锋面气旋的判读。准确掌握锋面类型、锋面位置及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是解题关键,难度一般,基础性强。
29.读图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应为冷锋过境,故选C。
30.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图示为冷锋过境,冷锋过境容易发生沙尘暴天气,而连续性降水多为暖锋过境,风和日丽主要是受单一气团控制,而风暴潮属于海水运动带来的,故选B。
31.B
32.D
【解析】本题组考查岩石的形成。
31.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是岩浆侵入未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选B。
32.该实验通过在花岗岩表面淋上25℃左右的水,记录其内外温度变化,通过观察可知,岩石内温度变化从55℃-47℃,较慢;而岩石表面温度从56℃-37℃左右,显然,岩石表层温度变化大,岩石表层温差大导致岩石分崩离析,故本实验模拟的是物理风化作用,选D。
33.C
34.A
【解析】本题考查风向有关知识。只要准确掌握近地面风向的受力状况即可正确作答,难度一般,基础性强。
33.近地面风向是在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共同作用下与等压线斜交。由图中等值线来看,B处闭合等压线内部为高压中心,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为垂直于等压线自内向外,在向右的地砖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有夹角,C处风向正确,而ad均由低压指向高压,AD错。c处地偏力向左偏,B错。故选C。
34.读图可知,④处为冷锋,冷锋过境往往出现大风、雨雪天气,故选A。
35.B
【解析】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是晨线。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①③⑤,B对。②④⑥代表昏线,A、C、D错。
【考点定位】晨昏线。
【名师点睛】
记住晨昏线的定义,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沿纬线,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是晨线,由昼进入夜的分界线是昏线。
36.(1)向斜;由新到老
(2)该地的地质构造为背斜,因顶部受张力影响,岩层相对破碎,易被外力作用侵蚀形成谷地。
(3)河流从南向北流。理由:河流东岸的坡度大,说明东岸受河流侵蚀作用强,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河流右岸受到侵蚀(冲刷),即由南向北流的河流,东岸(右岸)侵蚀强,坡度陡,所以该河流的流向为从南向北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意在考查学生地图的获取及灵活运用能力,总体难度不大,基础性较强,只要掌握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即可正确作答。
(1)读图可知,图中①处中间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从岩层新老关系看,两侧老中间新。
(2)读图可知,图中③处中间岩层向上弯曲,应为背斜构造,一般形成山岭,而该地谷地的形成与外力侵蚀有关。
(3)河流东岸的坡度大,说明东岸受河流侵蚀作用强,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河流右岸受到侵蚀(冲刷),即由南向北流的河流,东岸(右岸)侵蚀强,坡度陡,所以该河流的流向为从南向北流。
【点睛】
从形态上看,背斜一般岩层向上拱起,向斜一般岩层向下弯曲。在地貌上,有时候背斜发育成山岭,向斜发育成谷地。但是,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如果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则其中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等,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等。
37.(1)E
(2)亚洲低压或者印度低压;②
(3)西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4)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5)温和多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季风与气候特征,意在考查学生对于季风的形成原因的掌握情况,只要掌握季风的形成原因即可正确作答,基础性强,难度一般。
(1)读图可知,此时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我国东部盛行东南季风,应为北半球夏季,此时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北移,对应图中E图。
(2)读图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夏季,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保留在海洋上。
(3)此时,B处盛行西南季风,是由于南半球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偏力向右偏转形成的。
(4)读图可知,A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受季风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是其特征。
(5)开普敦位于南半球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