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山西省祁县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展开山西省祁县第二中学校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中a、b、c分别对应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针对图中③国人口问题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 鼓励生育
B. 提前退休
C. 提倡少生优生
D. 鼓励人员出国
【答案】1. B 2.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区域人口问题的解决措施。
【1题详解】
一般情况下,人口自然增长快,0—14岁人口所占比重就相对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②国0—14岁人口占比最大,达60%,所以四国中②国人门自然增长最快。故本题选择B。
【2题详解】
读图可知,③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约为21%,老龄化问题严重,因而鼓励生育是其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故本题选择A。
下图为“某平原地区城市等地价线分布概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依次递减),该城市盛行偏北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依据a→d数值变化规律,下列城市功能区由中心向四周依次排列最合理的是
A.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C. 行政区、工业区、住宅区
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4. 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选择厂址的最佳位置可能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3. B 4.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
【3题详解】
城市中心地带地价最高,同时交通通达度最高,消费人群最多,这里适宜布局商业区,离市中心最远的地方低价最便宜,适宜布局占地面积大的工业区,住宅区居中,既方便购物,又方便上下班。故由中心到四周的顺序应该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正确答案为B。ACD错误。
【4题详解】
该地盛行偏北风,①③地处于城区盛行风的上风向地带,不适合布局有空气污染的钢铁厂,②地附近有高科技产业,高科技产业对环境要求高,此地不适合布局污染严重的钢铁厂,④地处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低价较低,且距离城区较远,适宜布局钢铁厂,故正确答案为D,ABC错误。
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甲、乙两区域均为小麦区,但两者农业生产存在明显差异,其差异主要表现为
A. 农业的生产水平 B. 农作物播种季节
C. 农产品的商品率 D. 农业机械化程度
6. 美国生猪养殖场集中分布在丙带内,主要影响因素是
A. 自然环境 B. 饲料供应
C. 交通条件 D. 市场需求
7. 丁地采用旱地直播技术种植高产水稻,其主要目的是
A. 提高粮食产量 B. 节约灌溉用水
C. 推广先进技术 D. 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5. B 6. B 7. 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美国的部分农业带为背景资料考查有关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在解答此组题目时要善于抓住区域地理特征,并善于运用比较法进行分析。第1题要熟练掌握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区别;第2题要抓住丙带,也就是玉米带能为养殖业提供的条件;第3题要特别理解旱地直播的含义,并抓住题干中的“主要目的”关键词。
【5题详解】
甲乙两区域都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区,农业的生产水平、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农业机械化程度方面没有明显差异,ACD不对;甲是春小麦,在春季播种,乙是冬小麦,在秋季播种,二者的农作物的播种季节有较大差异,B正确。
【6题详解】
生猪养殖对自然环境要求不大,A不对;该区是美国的玉米带分布地,有大量的饲料,饲料供应充足,B对;该区的交通条件和市场需求相比于其他地区没有明显优势,CD不对。
故答案为B。
【7题详解】
水稻旱地直播,省去了很多环节,但是单产较低,不能提高粮食产量,A不对;旱地直播技术种植旱稻,能节约灌溉用水,但从图上看,美国水稻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水源丰富,因此在美国种植旱稻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节约灌溉水源,B不对;美国在该地使用播种技术的原因是为了缓解劳动力短缺,不是为了推广技术,C不对;美国劳动力短缺,采用旱地直播技术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D对。
答案选D。
下表为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2014年某招聘会部分招工信息。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8. 从表中可以看出,滨海县的主要工业类型为
A. 技术指向型 B. 劳动力指向型
C. 动力指向型 D. 原料指向型
9. 不同企业聚集在滨海县的主要原因是
A. 企业间存在投入—产出关系 B. 加强技术和信息交流
C. 保护该县生态环境 D.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答案】8. B 9. D
【解析】
【分析】
1.按照主导因素的不同,可以将工业分为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动力导向型、技术导向型等。
2.工业联系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和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的联系。具有联系的工业在空间上趋向集聚。据表可知,盐城市滨海县的企业集聚是为了共用基础设施。
【8题详解】
表中工业部门对劳动者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数量要求较多,工资水平较低,应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题详解】
集聚存盐城市滨海县的企业之间不存在生产上的联系,它们的集聚是为了共用基础设施。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读下图“经纬网方格图”,完成下列小题。
10. 甲地位于
A. 北半球,西半球
B. 南半球,西半球
C. 北半球,东半球
D. 南半球,东半球
11. 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不考虑风等因素,速度最快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一样快
【答案】10. A 11. C
【解析】
考查经纬网图,意在考查图的能力和在具体经纬网图中判别方向、判断距离的能力。
【10题详解】
图中纬度值向北增大,说明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180°经线以西为东经度,以东为西经度,可以读出甲的坐标为(60°N,170°W),因此甲地位于北半球、西半球,选A。
【11题详解】
甲乙丙三地从170°W出发驶向180°经线,经度都相差10°,但甲乙丙三地纬度不同,甲最高丙最低(纬度越高,纬线周长越短),即甲的航行路程最短丙最长。同时达到说明所花时间相同,则甲的速度最慢丙最快,故选C。
读下图:世界区域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图中①表示的大洋是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13. 图中A与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A. 苏伊士运河 B. 白令海峡
C. 巴拿马运河 D. 土耳其海峡
14. 下列称号与图中C大陆不相符的是
A. 热带大陆 B. 高原大陆
C. 黑非洲 D. 寒冷大陆
【答案】12. B 13. C 14. 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大洲与大洋。
【12题详解】
由轮廓图可知,图中①大洋为大西洋,故答案B正确。
【13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A、B为北、南美洲,其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故答案C正确。
【14题详解】
由图可知,C大陆为非洲,其称之为高原大陆、黑非洲、热带大陆;寒冷大陆是南极大陆,故答案D正确。
15.非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C
【解析】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为广大,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和地中海气候面积较小,故答案选C。
读地球表面海陆起伏曲线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6. 从成因上看,世界最高山峰与世界最深海沟都位于
A. 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
B. 两个大陆板块交界处
C. 两个大洋板块交界处
D. 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
17.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30%
B. 全球陆地近一半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
C. 海洋平均深度数值远远大于大陆平均海拔数值
D. 大陆架的海水深度是全球海水平均深度的1/2
【答案】16. A 17.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和陆地海洋。
【16题详解】
世界最高的山峰为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边界;世界最深的海沟为马里亚纳海沟,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边界。故A项正确。
【17题详解】
直接结合选项和图示内容分析即可,海洋平均深度约为4 千米,而陆地平均高度约为1 千米,故C项正确。
一位去巴厘岛的游客在游记中写道:在乌布行走,常能看到随山势修筑的层层稻田,错落有 致……走着走着,便会毫无预兆地遭遇一场阵雨,于是便在路旁的亭子里停下来听雨赏雨, 看到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下图为巴厘岛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影响乌布稻田的主导自然条件是( )
A. 地势平坦 B. 土壤肥沃
C. 水热充足 D. 河网密布
19. 乌布稻田的分布,有利于缓解( )
A. 水土流失 B. 农业污染
C. 土地沙化 D. 耕地缺水
20. 在乌布遭遇毫无预兆的一场阵雨的成因最有可能是( )
A. 对流活动强烈 B. 台风活动频繁
C. 冷暖气团交汇 D. 东北信风控制
21. 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光照足 B. 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
C. 以平原为主,海拔低,气温高 D.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答案】18. C 19. A 20. A 21. D
【解析】
本题通过巴厘岛的乌布考查了农业的区位条件、水土流失的治理,降水的类型和板块运动等相关知识点。水稻是一种好暖喜湿的农作物,只有在水热条件优越的条件下才能满足其生长。修梯田后田地的坡度减小,水的侵蚀作用减弱,有利于缓解水土流失。赤道附近和中纬度夏季的午后多发生对流雨。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层多裂隙,地球内部的热能释放出来。
【18题详解】
水稻是一种好暖喜湿的农作物,只有在一定的水热条件下才能满足其生长,故答案选C。
【19题详解】
修梯田后田地的坡度减小,水的侵蚀作用减弱,有利于缓解水土流失,答案选A。
【20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巴厘岛主要在赤道附近,气温高,水汽充足,空气对流运动强烈。 因日照很强,蒸发旺盛,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至高空冷却,凝结成雨,故答案选A。
【21题详解】
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说明地下有裂隙,地球内部的热能才会释放出来。巴厘岛地处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容易使岩层产生裂隙,释放地球内部的热能,故答案选D。
22.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读图可知,关于图中①~④人口密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人口增长率高,迁入人口比重大
B. ②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表现明显
C. ③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
D. ④制造业发达,是产业转移的承接区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分布。
【详解】①是亚洲东部,人口增长数量较多,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迁入人口比重较小;②是南亚,经济较落后而城市化水平较低;③位于欧洲西部,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利;④为美国,制造业发达,是产业转移的迁出地。C正确。
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国面积、人口、经济水平等各不相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3. 人口在1亿以上、居民属于黄色人种的有 ( )
A. 印度 B. 尼日利亚
C. 埃及 D. 印度尼西亚
24. 不是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是 ( )
A. 埃及 B. 土耳其
C. 美国 D. 印度
25. “南北对话”指的是( )
A. 南美洲国家和北美洲国家之间的商谈
B. 南半球国家和北半球国家之间的商谈
C.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的商谈
D. 美国和中国之间有关政治、经济等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
【答案】23. D 24. D 25. C
【解析】
【23题详解】
人口在1亿以上、居民属于黄色人种的有印度尼西亚,D对。印度、埃及是白色人种,A、C错。尼日利亚是黑色人种,B错。
【24题详解】
不是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是印度,领土都在亚洲,D对。埃及地跨亚非两洲,A错。土耳其地跨亚欧两大洲,B错。美国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C错。
【25题详解】
“南北对话”指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的商谈,发达国家主要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在南半球,所以称“南北对话”,C对。A、B、D错。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50分)
26.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经纬度位置:甲______,丙______。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_,位于寒带的有_____,位于温带的有_____。
(3)甲位于乙的______方向,丙位于甲的______方向。
(4)丙、丁之间的距离______(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
【答案】 (1)(60°S,170°W) (70°S,170°E) (2)乙丁 丙丁 丙丁 甲乙 (3)正东 西南 (4) 小于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综合判读。
【详解】(1)南极地区俯视图上可以看到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图中甲为西经度,其它三个点的经度都为东经度,甲乙丙丁四地的纬度都是南纬度,由此可以得出甲丙的地理坐标分别是(60°S,170°W)、(70°S,170°E).
(2)东半球的范围是从20°W向东到160°E,位于东半球的是乙、丁;60°-90°为高纬度,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丙、丁;66°34′-90°为寒带,符合的是丙、丁;23°26′-66°34′为温带,位于温带的有甲乙.
(3)南极地区俯视图上可以看到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甲位于乙的正东方向,丙位于甲的西南方向.
(4)丙、丁之间经纬度跨度与丙、乙之间经纬度跨度都相同,但乙的纬度比丁低,故丙、丁之间的距离小于丙、乙之间的距离。
27.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 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①_____ ③_____ ,⑥________ 。
(2)⑤、⑦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_________ 米,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厘米,其实地水平距离是 ________ 千米。
(3)小河流向__________方。计划把水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为什么?
【答案】(1)①盆地 ③山谷 ⑥鞍部
(2)11 4.6
(3)东北 AC;因为A处比C处高,引水顺势自流。
【解析】
【分析】
本题考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点。
【详解】(1)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得知,①闭合等高线,外高内低为盆地③等高线凸向高处,中间低于两侧为山谷 ⑥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为鞍部。
(2)从上述图中标注的、⑦两地海拔为568米和557米,两地相对高度为11米。图中一厘米代表2千米,那么图上水平距离2.3厘米,代表实际水平距离为4.6千米。
(3)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判断河流流向东北方。AC出可以借助地势,因为A处比C处高,引水顺势自流。
28.II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I图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II图为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一甲 B.④-一乙 C.⑦一丙 D.⑥一丁
(2)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小是北半球的__________(季节)
(3)据图分析,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亚洲东部外,其他地区有没有⑥气候分布?为什么?
(5)目前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原因是?
【答案】(1)D
(2)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
(3)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或信风控制)
(4)没有 该气候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其他大洲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
(5)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多,大量砍伐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减少。
【解析】
【详解】(1)根据图中各气候类型的位置可知,①-⑦分别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甲终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为地中海气候;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故选D
(2)A气压带位于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图中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偏北,说明直射点向北移动,为北半球夏季。
(3)气候类型的一般分布规律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描述,从图中可以看出,⑤气候类型分布在40*-60°之间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类型③为热带沙漠气候,根据其纬度位置可推测,该气候是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所形成的。
(4)⑥为温带季风气候,是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冬夏季风交替控制而形成的,亚洲东部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显著,因此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同纬度大陆东岸其它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显著,因此没有典型的季风现象,也就不会形成温带季风气候。
(5)全球气候变暖是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多,大量砍伐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