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展开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大洲是
A. 亚洲 B. 非洲
C. 南美洲 D. 北美洲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二战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大洲为非洲。
2.下列因素中,一般情况下往往对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
A. 较高的工资待遇 B.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 家庭成员异地居住 D. 迁入区优美的环境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目前,影响人口迁移最经常、最主要的因素:经济因素。
3.关于环境人口容量叙述正确的是
A. 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 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 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 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答案】C
【解析】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A正确;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可能扩大,B错误;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C正确;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发表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中提出,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D错误。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规划前的地域结构图,该市工业以茶叶、食品加工为主,辖区内有世界级自然风景名胜(距市中心直线距离40多千米)。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4. 为增强该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规划中应优先扩大
A. 绿色用地 B. 工业用地
C. 交通用地 D. 商业用地
5. 从完善该城市主要功能出发,需合理布置功能,新建住宅区应选在
A. 甲区域 B. 乙区域
C. 丙区域 D. 丁区域
【答案】4. D 5. D
【解析】
试题分析:
【4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作为旅游区,该地区交通便利但商业用地比例较小,而商业是重要的旅游服务部门,需优先发展。
【5题详解】
丁城市远离原市中心,环境幽静且空间较大,靠近河流,环境好,临近公路和铁路,交通方便,是新住宅区的理想区位。
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
6.划分城市等级的主要依据是
A. 城市的人均收入 B. 城市的建筑特色
C. 城市的布局形式 D. 城市的服务范围
【答案】D
【解析】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D正确。
7.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A. 人口迁移 B. 自然条件
C. 人口数量 D. 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
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因此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就是经济发展。
8.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
A. 地形条件 B. 光热条件
C. 土壤条件 D. 市场条件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大棚能够在热量不足的情况下,利用大棚发展反季节生产。主要改变了热量条件。
9.我国的商品粮主要来自于
A. 江淮地区 B. 四川盆地
C. 东北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江淮地区、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小,商品率低,东北平原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多,而且耕地集中连片,适宜机械化生产,人均粮食占有量高,商品率高。是商品粮主要产区。故答案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商品粮基地主要区位条件。
10.当前,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围,其原因是
A. 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
B. 由于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
C. 大城市周围劳动力充足
D. 大城市周围土地租金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故分布在大城市的周围,B项正确;大城市周围不一定有充足的牧草供应,故A项错误;劳动力的数量、质量不是影响乳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乳畜业不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故租金对乳畜业的影响较小,D项错误。
考点:农业地域类型
11.在季风区内,每年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因素是
A. 地质灾害 B. 寒潮侵袭
C. 水旱灾害 D. 台风侵袭
【答案】C
【解析】
季风区,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旱涝灾害比较频繁。
12.从2000年开始,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在北京和天津等城市落户,影响这些基地落成的主导因素是
A. 原料产地 B. 消费市场
C. 交通运输 D. 劳动力低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北京和天津是牛奶企业的主要消费市场,故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在北京和天津等城市落户判断影响该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材料的基本信息,从材料中反映企业布局的基本特征进而分析即可。
13.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先后进入我国汽车工业,这种现象反映了
A. 世界汽车工业生产更趋于集聚 B. 汽车工业需大量劳动力投入
C. 汽车工业技术与管理的空间集中 D. 跨国公司需寻找最优区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汽车工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跨国公司进入我国汽车行业,为了广阔的市场而非廉价的劳动力,它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导致汽车工业技术与管理的空间扩散。
考点:本题考查产业转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影响不同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并能结合产业转移的基本原理和影响综合分析即可。
14.与新兴工业相比,传统工业的明显特点是
①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②工业集中分布
③工业分散布局
④技术高度集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详解】传统工业区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大型企业为主,工业分布相对集中,技术高度集中,②④正确;新兴工业区以中小企业为主,工业生产相对分散,①③错,所以选C。
15.介于世界两个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间的海洋运输航线是
A. 北大西洋航线 B. 北太平洋航线
C. 欧亚澳航线 D. 西欧至南美东岸航线
【答案】A
【解析】
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地理格局,首先理清世界两个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是指西欧和北美,这两个地区分布在北大西洋两岸。所以介于世界两个工业最发达地区之间的海洋运输航线,是北大西洋航线,它是目前最繁忙的航线。故答案选A。
16.在西部大开发中,铁路等基础建设必须先行,这主要是因为铁路建设
A. 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入
B. 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较长
C. 投资回报较高,实现持续发展
D. 加快商品流通,促进共同发展
【答案】D
【解析】
我国在西部大开发中建设铁路,主要是加强与东部地区的联系,加快商品流通,促进共同发展,选择D。
17.我国有三条或三条以上铁路干线通过的城市有
A. 郑州、西安 B. 兰州、西宁
C. 北京、成都 D. 上海、天津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中国的交通运输。
【详解】通过北京的有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通过成都的有宝成线、成渝线、成昆线,C正确;通过郑州的只有京广线和陇海线;通过西宁的只有兰青线和青藏线;经过上海的有京沪线和沪宁线。
18.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A.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B. 城市建设用地扩大
C. 沼泽地和盐碱地的改良 D. 滩涂养殖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土地生产力与土壤成分结构有关。水土流失易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N、P、K的流失;土地沙化则是造成土壤结构变化,引起地力下降。良好的土壤性状是既能保温蓄肥,又能透水透气。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土地退化的基本表现即可判断。
19.为了使我国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应该
A. 扩大耕地面积 B. 提高粮食产量
C. 发展生态农业 D. 控制人口数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详解】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注意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故“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保障,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方式,C正确;我国耕地面积在减少,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控制人口数量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ABD错误。故选C。
20. 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A.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B. 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温度异常
C. 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 D. 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渍化
【答案】B
【解析】
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温度异常,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甚至影响全球气候变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渍化 ,这些只是局部地区的小范围的环境问题。选择B。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和甘蔗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完成下面小题。
21. 这一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 三江平原 B. 华北平原
C. 太湖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22. 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以下作物中最适宜种植的两种是
A. 水稻、甘蔗 B. 花卉、蔬菜
C. 花卉、甘蔗 D. 蔬菜、甘蔗
【答案】21. D 22. B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和农业区位布局。能够从农作物的种类判断区域位置,理解从经济效益考虑如何布局农业生产。
【21题详解】
从该地区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甘蔗的信息看,应为珠江三角洲区。三江平原、华北平原、太湖平原没有甘蔗。
【22题详解】
单位面积土地收益=单产量×(市场价格一生产成本一运费率×运输距离),据此可以算得当运距为1公里时,四种农作物的经济收益分别为:花卉40元,蔬菜10.5元,稻米4.76元,甘蔗5.9元,所以最适合种花卉和蔬菜。
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 市场指向型 B. 劳动力指向型
C. 原料指向型 D. 动力指向型
24. 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 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 产品科技含量高
C. 以航空运输为主
D. 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25. 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 环渤海地区 B. 长江三角洲地区
C. 珠江三角洲 D. 中、西部地区
【答案】23. C 24. D 25. D
【解析】
试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23题详解】
从图中看甲类工厂原料投入构成比例最高,是原料指向型,C正确。
【24题详解】
从图中看乙类工厂技术投入构成比例最高,是技术指向型工业,运费低的原因是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产品科技含量高,以航空运输主,技术指向型工业对原料需求少,市场是面向全国甚至全球市场,所以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是最不可能是的原因,D正确。
【25题详解】
从图中看丙类工厂工资投入构成比例最高,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适宜布局在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的中、西部地区,D正确。
第Ⅱ卷
本卷共5题,共50分,答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的答题区域内,超出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26.读“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1957年,我国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2)1975年以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化有何特点?
(3)1975年后,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其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我国目前属于哪一种人口增长模式_________________。
(5)2000年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这一年净增人口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等。
(2)死亡率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3)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4)“现代型”
(5)9600000左右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
【详解】(1)1949年新中国成立,1949年—1957年我国人口死亡率下降的原因是战争的结束后,社会稳定,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等。
(2)从表中看1975年以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略有下降,总体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3)1975年后,我国逐步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
(4)从表中看,2000年我国出生率为1.4%,死亡率为0.65%,自然增长率为0.75%,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
(5)年净增人口=总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人口为12.95亿,自然增长率为0.75%,可算出净增人口为9700000左右。
27.读“美国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中,属于传统工业区的是_________,这类工业区很多都是在丰富的_________基础上,以煤炭、_________、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区为主,以_________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2)B地的“硅谷”既是美国微电子工业的发祥地,又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它所创造的_________、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推动了全世界电子工业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3)与B工业区相比,A工业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 (1) A 煤、铁资源 钢铁 大型企业 (2)微电子工业基地 新技术 (3)原料和能源消耗大 运输量大 污染严重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详解】(1)图中A地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工业区,属于传统工业区,传统工业区很多都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发展起来的,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部门为主,以大型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图中B地位于美国旧金山,是以微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区。
(2)图中B地是世界最大的微电子工业基地,它所创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推动了全世界电子工业技术的发展。
(3)与B新兴工业区相比,A传统工业区的主要工业部门是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大多是是重化工业,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
28.读“平原与山区商业网点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幅图中表示平原商业网点的是_________图,表示山区商业网点的是_________图。
(2)山区商业网点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
(3)山区商业网点密度比平原地区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乙 甲 (2)沿公路和河流呈带状分布 临近公路与河流的地方交通便利。 (3)小 山区人口相对稀少,交通不如平原便利,吸引的购物者比平原少。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详解】(1)甲图中有山地,表示山区商业网点;乙地大部分为农业用地,道路平直,可推测出地形平坦,乙图表示平原商业网点。
(2)甲图表示山区商业网点,从图中看,商业网点沿公路和河流呈带状分布,原因是临近公路与河流的地方交通便利,便于货物和人员的集散。
(3)甲、乙两图比较可看出,甲图商业网点密度比乙图小,原因是山区人口相对稀少,购买能力差,山区交通不如平原便利,吸引的购物者和销售者比平原地区少。
29.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1)图甲和图乙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A和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经营方式一般多为_________经营,都大规模种植的农作物为:A的农作物是_________,B的农作物是_________,C的产品主要是_________,C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_。
(3)乙图所示D农业地域的主要农产品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甲图中农业地域类型中我国东北西北也有的是_________,北京、上海 等大城市有的是_________。
【答案】(l)商品谷物农业 乳畜业 混合农业
(2)家庭农场 小麦 玉米 小麦 乳肉产品 市场
(3)小麦和羊毛 (4)A或B C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陆地轮廓可知,图甲为美国农业分布图,结合该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可知A和B为商品谷物农业(现代旱作谷物农业);C为五大湖沿岸的乳畜业 ;图乙是澳大利亚,D为分布在该国东南、西南部的现代混合农业。
(2)结合两国农业经营特点可知,农场经营方式一般多为家庭农场;A为美国的玉米带,农作物是玉米;
B为小麦带,农作物是小麦;C为乳畜带,产品主要是乳畜产品;乳畜产品不适合长途运输,而五大湖沿岸
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市场需求量大,因而该农业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
(3)图中澳大利亚东南、西南部等的现代混合农业---小麦、牧羊带,所以D农业地域的主要农产品是小麦和羊毛。
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农场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而且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可成为麦田的肥料,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小麦种植的忙季在秋春两季,冬季为小麦生长季节,农事较闲,而冬季正好是牧羊活动的忙季,农民能够合理有效地安排农活;农民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生产上具有灵活性、市场上具有适应性。
(4)我国东北西北也有以小麦、玉米为主的商品谷物农业,即甲图中农业地域类型A/B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因而城市周边有乳畜业,即C。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0.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的甲地为鞍山钢铁公司,乙地为宝山钢铁公司。其钢铁工业基本形成一定的工业地域。这种工业集聚的最终目的是_________(选择填空)。
A.提高企业知名度
B.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C.扩大再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D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2)图中①②③箭头均表示_________的运输方向,箭头④表示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进口的_________。
(3)从乙钢铁厂区位选择可以看出,现代工业生产_________对工厂的区位影响逐渐加强,而_________对工厂的区位影响逐渐减弱。
(4)分析影响辽中南工业区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的区位因素。
【答案】(1)B
(2)煤炭 铁矿石
(3)市场 原料
(4)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辽河水源,劳动力资源,辽河平原的农业资源等。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传统工业区。
【详解】(1)钢铁工业集聚的最终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B正确;工业集聚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再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也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但不是最终目的。
(2)鞍山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煤炭需要从外地运入,图中①②③箭头均表示煤炭的运输方向;箭头④表示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进口的铁矿石。
(3)图中乙地是宝山钢铁厂,煤、铁资源都需要从外地运入,但临近市场,说明现代工业生产中市场对工厂区位影响逐渐加强,而原料对工厂区位影响逐渐减弱。
(4)辽中南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区位条件是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市场广阔,水源和劳动力充足。
【点睛】工业集聚的意义:①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②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