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展开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0小题,1-10每小题1分,11-50每小题1.5分,共70分,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 B. 是一颗恒星C. 自身能发光 D. 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答案】D【解析】【详解】金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近,平均温度比地球高,故D对。金星位于地球和水星之间,A错;是一颗行星,B错;行星自身不能发光,C错。2.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A. 恒星 B. 彗星 C. 高空飞行的飞机 D. 陨石【答案】C【解析】【详解】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包括恒星、行星、彗星、行星、流星、星际尘埃等。高空中飞行的飞机在地球上,不是天体。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A. 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B.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C. 有昼夜更替现象 D. 唯一有水和大气存在的行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普通性表现在它是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之一,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是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考点:地球的特殊性。4.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是:A. 生物能 B. 太阳能 C. 矿物能源 D. 地球内能【答案】B【解析】【详解】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生物运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B对。其余选项可排除。5.太阳的色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A. 黑子和耀斑 B. 耀斑和日珥 C. 黑子和日珥 D. 耀斑和黑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太阳活动,色球层上出现的大气活动是耀斑和日珥,B对。黑子出现在光球层,ACD可排除。我国史书曾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回答下面小题:6.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高层大气 D. 日冕层7.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黑气区域”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B. “黑气区域”温度比周围高C. “黑气区域”释放出大量偏黑色的气体 D. “黑气区域”含有大量的水气和尘埃【答案】6. A 7. A【解析】【6题详解】根据题中所述可知描述的是黑子,黑子出现在光球层。A对。其余选项可排除。【7题详解】太阳的光球层之所以出现黑子,是因为该区域的温度比其他区域的要低,看起来才“黑”一些,故A对;其余选项可排除。8.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约为( )A. 12°/小时 B. 15°/小时 C. 18°/小时 D. 24°/小时【答案】B【解析】【详解】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除极点外均是15°/时,B对9.当伦敦时间(零时区)为上午8时,此时北京时间(东八区)是A. 14时 B. 15时 C. 16时 D. 17时【答案】C【解析】【分析】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东边的比西边的早。【详解】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东边的比西边的早,0时区与东8区相差8小时,当伦敦时间为上午8时,此时北京时间是16时,C对。A、B、D错。10.夏至日时,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A. 北京 B. 哈尔滨 C. 南昌 D. 广州【答案】B【解析】【详解】夏至日时,昼长由南向北增长,我国各地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白昼最长的是哈尔滨,B对。其它三地纬度较低,白昼时间较短,A、C、D错。11.从3月21日至9月23日,正午时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可能是A. 赤道以北地区 B. 赤道以南地区 C.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D.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答案】C【解析】【详解】从3月21日至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正午时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可能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C对。赤道以北地区有正午影子朝南时段,A错。该时段,赤道以南地区、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影子始终朝南,B、D错。【点睛】从3月21日至9月23日,对应节气是春分-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正午时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可能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12.牡丹江的经纬网约为(130°E、45°N),在地球的五带划分中属于A. 热带 B. 北寒带 C. 北温带 D. 南温带【答案】C【解析】【详解】0°—北回归线是热带,北回归线—北极圈是北温带,北极圈—北极点在北寒带。45°N在北温带,C对。13.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A. 盆地 B. 平原 C. 海洋 D. 大陆断层【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大洋部分的平均厚度为约6千米,故四个选项中,大洋的地壳最薄。考点:该题考查地壳。14.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A. 矿产 B. 矿物 C. 岩石 D. 地壳【答案】B【解析】【分析】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矿物。矿物是在一定条件下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单质或化合物。【详解】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矿物,矿物是在一定条件下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单质或化合物,B对。由矿物组成岩石,岩石组成地壳,有用矿物富集到一定程度,形成矿产,A、C、D错。15.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按成因分别属于A. 岩浆岩和沉积岩 B. 变质岩和沉积岩C. 沉积岩和变质岩 D. 岩浆岩和变质岩【答案】D【解析】【详解】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冷凝形成的,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按成因分别属于岩浆岩和变质岩,D对。A、B、C错。16.下列岩石属于岩浆岩的是A. 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 B. 砾岩、玄武岩、板岩C. 石灰岩、大理石、花岗岩 D. .页岩、玄武岩、片麻岩【答案】A【解析】【详解】下列岩石属于岩浆岩的是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都是岩浆冷凝形成的,A对。砾岩、石灰岩、页岩都属于沉积岩,大理石、板岩、片麻岩都属于变质岩,B、C、D错。【点睛】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冷凝形成,玄武岩、流纹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17.喜马拉雅山脉位于A. 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 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C. 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欧亚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六大板块分布位置,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是板块的消亡边界,C对。A、B、D错。读下左图和下右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各题。18. 上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A. 三角洲 B. 沙丘C. 冲积扇 D. 沙漠19. 上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 风力侵蚀 B. 风力堆积C. 流水侵蚀 D. 流水堆积【答案】18. C 19. B【解析】试题分析:【18题详解】由图可知,甲在山麓地带形成,故甲为山麓冲积扇。【19题详解】乙图为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考点:该题考查外力作用。20.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A. 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B. 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C.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 D. 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答案】B【解析】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选择B项。下图各箭头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完成下面小题。21. 图中体现“大气保温作用”的是A. ① B. ③ C. ④ D. ⑤22. 影响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因素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21. C 22. C【解析】【21题详解】图中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⑤是大气辐射,其中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故C对。【22题详解】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来自于地面辐射,对流层是大气的最底层,故C对;其余选项可排除。23.关于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B. 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C. 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D. 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图示①处空气上升,则反映近地面气压较低,A错误;垂直方向上,越往上气压越低,故③处气压始终较④处低,B错误;⑥从盛行下沉气流,判断气温较低,近地面为高压,C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大气运动及读图综合分析。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而冷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垂直方向上气压分布规律:越往高空,气压越低;属于典型性试题。24.在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符合热力学原理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上图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可以知道,当大气受热时,气流是上升的,上升后形成低气压,相反大气受冷时同,气流是下沉的,形成高气压;如上图,A表示的气流方向正好相反;B图表示的是夜晚,夜晚时海洋气温更高,气压更低,应该是陆地吹向海洋;C图表示白天,白天时陆地气温更高,气压更低,应由海洋吹向陆地;城市与郊区相比较,郊区的气温更低,气压更高,近地面风应该是郊区吹向市区,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环流的有关知识.25.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动力是:A. 重力 B. 摩擦力 C. 地转偏向力 D. 水平气压梯度力【答案】D【解析】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选择D项。26.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示意图,其中风向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根据图示等压线数值,A、B线是由低压吹向高压,A、B错。水平运动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C线向左偏,C错。D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向右偏,D对。点睛:在水平方向上,空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风向向右偏。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为气压带。27. 图中字母M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28. 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A. B. C. D. 【答案】27. B 28. B【解析】试题分析:【27题详解】根据C所在的纬度位置判断,位于600~700之间,考虑到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应该表示的是副极地低气压带。故选C。【28题详解】B处风带位于极地东风带,从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图示半球为南半球,南半球的极地东风为东南风,所以能正确表示B处风带风向的是C。考点: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读“亚洲东部大气环流形势图”回答下面小题。29. B处气压的名称是A. 亚洲高压 B. 亚洲低压C. 蒙古高压 D. 阿留申低压30. 图示所示的季节是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31. 关于F处风的描述正确的是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主要成因B. 风向为东南风C. 在F风的影响下会出现寒冷干燥的特征D. 来自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答案】29. B 30. B 31. D【解析】【29题详解】图中的亚欧大陆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可判断是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夏季陆地上的气压是亚洲低压,故B正确。ACD的气压出现在北半球的冬季,可排除。【30题详解】根据上小题分析可知识北半球的夏季,B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31题详解】F处的风向是西南风,其成因主要是来自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成,在其影响下,形成高温多雨的特征,故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下图为近地面等压线和风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2. 在垂直方向上,中心气流呈上升运动的是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33. 4图中,表示北半球的是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答案】32. A 33. C【解析】【32题详解】在垂直方向上,中心气流呈上升运动的是中心气压为低压,据图可看出①②中心是低压,故A对,③④中心是高压可排除。【33题详解】北半球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图中的 ①③向右偏,故是北半球,C对;其余②④向左偏,是南半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4. 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名称是A. 反气旋 B. 气旋 C. 暖锋 D. 冷锋35. 关于该天气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冷气团区域气温低,气压高B. 暖气团是主动抬升的C. 我国北方春季发生的沙尘暴与其相关D. 受其影响,会有阴雨降温大风等天气现象【答案】34. D 35. B【解析】【34题详解】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是冷锋,故D对。【35题详解】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前进,暖气团被迫抬升,故B说法是错误,其余说法是正确的,本题要求选出说法错误的选项,故选B。读“水循环模式图”,回答下面小题36. 城市建设中的地面硬面化会对水循环的哪个环节产生重要影响A. 蒸发 B. 降水 C. 水汽输送 D. 下渗37. 与图中环节有关的现象是A. 我国的夏季风 B. 我国的南水北调C. 华北抽取地下水 D. 我国的冬季风38. 关于水循环的表述正确的是A.图中没有表达出陆地循环类型 B.环节只发生在海洋上C.破坏植被会减少下渗 D.围湖造田对⑤环节没有影响【答案】36. D 37. A 38. C【解析】【36题详解】城市建设中的地面硬面化阻挡了水的下渗,使得城市水位会迅速上升,故D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37题详解】图中①环节是水汽输送,该水汽来自海洋,符合条件是是我国的夏季风,A正确。B影响是地表径流,其余选项可排除。【38题详解】陆地内循环包括植物蒸腾和蒸发,以及降水环节,图中有这些环节,A错;环节③是海水的蒸发,是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水循环共有的环节,B错;破坏植被会减少下渗,增加地表径流,C对;围湖造田对⑤环节地表径流影响大,使得地表径流减小,D错。39.下列渔场的形成主要与上升流有关的是A. 日本北海道渔场 B. 英国的北海渔场C. 秘鲁渔场 D. 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答案】C【解析】【详解】ABD中的渔场都是寒暖流交汇而成,秘鲁渔场是上升补偿流形成的渔场,C对,其余选项可排除。40.图中,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圈呈逆时针流动,中低纬度环流圈呈顺时针流动,南半球只有中低纬度环流圈,且呈逆时针流动。故选C。41.关于北大西洋暖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在东南信风的影响下形成的 B. 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C. 伦敦冬季气温高于北京与其无关 D. 将极地地区的热量带到了赤道【答案】B【解析】【详解】暖流对流经沿岸起增温增湿的作用,B对。是在盛行西风的影响下形成,A错;伦敦冬季气温高于北京与其有关,C错;将低纬度的热量带到了极地附近,D错。42.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B. 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C. 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石块较多D. 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杂乱堆积特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土壤与成土母质的关系。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发育的土壤具有明显的质地分层特征;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石块较多。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4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是A. 气候 B. 土壤 C. 地貌 D. 城市【答案】D【解析】【详解】自然地理环境是自然环境自身形成。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等,城市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形成,故D对。44.内蒙古地区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经济利益大量挖发菜,严重破坏了草场,造成的后果可能是A. 西北地区洪涝灾害多发 B. 华北地区春季沙尘暴天气多发C. 南方地区变得干旱 D. 天山冰川大量融化【答案】B【解析】【详解】内蒙古土质疏松,大量挖发菜,使得土壤更为疏松,在春季多风的季节,导致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的沙尘暴多发,B对,A错 ;南方地区变得干旱与其无关,C错;天山冰川大量融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D错。45.由于热带雨林的破坏和矿物燃料的燃烧,导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该现象的产生体现了A.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 地理环境的和谐性 D. 地理环境的持续性【答案】A【解析】【详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的变化,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由于热带雨林的破坏和矿物燃料的燃烧,导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该现象的产生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对。其余选可排除。46.我国内蒙古高原由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森林的更替,此种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属于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 垂直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B【解析】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森林的更替,其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是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对。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是随着纬度变化的,A错。垂直分异规律是随海拔高度变化,C错。地方性分异规律是局地小范围的变化,D错。47.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该时期指A. 中生代末期 B. 太古代末期 C. 元古代末期 D. 新生代末期【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环境的变化。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该时期指中生代末期。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48.春节夜晚时,海口的学生穿着单衣看烟花,我们穿着棉袄点爆竹,这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 垂直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知两地出现了热量差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A对;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是以水分差异为基础的,B可排除;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在山地,可排除,此现象是地带性分异规律,可排除D。49.新疆天山脚下的绿洲,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D【解析】【详解】新疆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正常的自然带是温带荒漠带,但却出现了绿洲,是由于该地有了充足的水源,故体现的是地方性分异规律。D对,其余选项可排除。50.下列诗句表述的意思和下图中表示的原理类似的是A. 才从塞北踏雪来,又像江南看杏花 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答案】C【解析】【详解】从图中可看出这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才从塞北踏雪来,又向江南看杏花,说明两地的热量差异,体现的是纬度地带性,A错;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体现经度地带性,是水分差异为基础的,B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体现的是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以山地不同海拔水热为基础,C对;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不是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可排除D。第Ⅱ卷(共3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30分,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5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示意图,当地球分别位于①③位置时,北半球分别为何节气,①是____________日 , ③____________日。 (2)处在图中②、④位置时太阳直射________,此时全球昼夜分布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3)近日点时间____月初(1月或7月 ),地球公转速度____,处在图中______之间。【答案】(1)夏至 冬至 (2)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3) 1 快 32之间【解析】【详解】(1)图中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示意图,当地球分别位于①③位置时,①处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夏至日 , ③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冬至日。 (2)处在图中②处是春分,④位置是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分布情况是昼夜等长。(3)近日点时间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快,处在图中③②之间。52.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海域位于________半球,b洋流的性质为________。(2)a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3)如果该图表示太平洋,a洋流可代表的洋流名称为___,a与另一只洋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是______。(4)形成c洋流的盛行风是___________,该洋流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答案】(1)北半球 寒流 (2)增温增湿 (3)日本暖流 北海道渔场 (4)东北信风 北赤道暖流【解析】【详解】(1)图中洋流呈顺时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 b洋流为寒流。(2)a洋流是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3)如果该图表示太平洋,a洋流可代表的洋流名称为日本暖流,a与另一只洋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是北海道渔场。(3)形成c洋流的盛行风是东北信风,该洋流的名称是北赤道暖流。53.读“我国某地1月气象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段时期该地气压变化呈____趋势,气温变化呈____趋势。由此判断引起天气变化的原因是______过境。(2)从冷暖性质看,12日该地受___气团控制,17日受____气团控制。(3)在_______日前后天气变化最为剧烈,可能出现____、____天气。【答案】 (1)上升 下降 冷锋 (2)暖 冷 (3)14 大风 雨雪【解析】第(1)题,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这段时期气压上升,气温下降,应为冷锋过境。第(2)题,12日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应受暖气团控制;18日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应受冷气团控制。第(3)题,冷锋过境时,天气变化剧烈,据图中信息可知,14日、15日两天气温、气压变化大,应为冷锋过境,多会出现大风、雨雪等天气。54.读下图“北京、成都、伦敦三地位置示意及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英国伦敦位于亚欧大陆_______侧,受盛行_______风和______(洋流性质)的影响,形成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2)与伦敦相比,北京的气候特点是______(不定项选择填空)。 A.全年气温变化小 B.夏季气温高 C.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D.冬季气候湿润(3)与北京相比,成都冬季气温更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资料: 猕猴桃生长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温暖湿润地区,对强光照射比较敏感,不耐旱涝。猕猴桃的生长期为210~240天,其中发芽期气温需高于10℃,结果期气温需高于20℃。(4)判断北京、成都、伦敦三地中最适合种植猕猴桃的地区,并说明理由。(答出2点即可)【答案】(1)西 西 暖流 (2)B C (3)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地形 (4)成都适合猕猴桃生长;理由是成都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月均温高于10℃长达9个月(240天以上);月均温高于20℃长达5个月(150天以上);多云雨,强光照射少,适合猕猴桃生长【解析】试题分析:(1)结合世界行政分布图、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及洋流分布图,英国位于亚欧大陆的西海岸的40°N—60°N之间,常年受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2)结合北京和伦敦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比较分析,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温差大;而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选B、C。(3)考查中国气候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成都地处亚热带,纬度低,热量多;同时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四周为山脉,盆地内热量不易外散;且山脉阻挡冬季风的深入。故影响因素为纬度和地形。(4)选择地点加以判断,从气温、降水、日照与猕猴桃生长条件的对应角度说明,合理即可得分,共3分。成都适合猕猴桃生长;理由是成都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月均温高于10℃。长达9个月(240天以上),月均温高于20℃长达5个月(150天以上),多云雨,强光照射少,适合猕猴桃生长。北京不适合猕猴桃生长;理由是北京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半湿润地区,易发生干旱。纬度较高,积温小,生长期短。伦敦不适合猕猴桃生长;理由是伦敦地处中纬度,且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造成热量不足,满足不了猕猴桃生长的热量需求。【考点定位】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