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地理】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地理】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第1页
    【地理】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第2页
    【地理】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展开

    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2019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搭载3名宇航员飞天。6月24日,在航天员刘旺的操作下,成功实现载人手控“天宫一号”“神舟九号”交会对接,在中国载人航天史上迈出重要一步。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顺利对接时太阳直射点(  )
    A. 正在向北移动 B. 正在向南移动 C. 已移动到最南端 D. 在南半球
    2. “神舟九号”飞船飞天至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这段时间内地球公转的速度(  )
    A. 最快 B. 最慢 C. 变慢 D. 变快
    【答案】1. B 2. C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及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对接时间为6月24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正在向南移动,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2题详解】
    6月16日到6月24日这段时间,地球逐渐靠近远日点,而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故这段时间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3.12月2日至次年1月1日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是(  )
    A. 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B. 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C. 一直向北移 D. 一直向南移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详解】12月2日至次年1月1日这段时间内,先向南移后向北移,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4.下图“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中,序号与其表示的天体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一地月系 B. ②一银河系 C. ③一太阳系 D. ④一河外星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根据所学的天体系统的等级关系,①是银河系,A错。②是河外星,B错。③是太阳系,C对。④是地月系,D错。
    考点:天体系统等级。
    5.以下肯定与太阳活动无关的现象是(   )
    A. 有线电视信号突然中断 B. 磁暴 C. 出现美丽的极光 D. 旱涝灾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①扰乱地球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
    ②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
    ④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
    因此B、C、D是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活动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而非有线通讯,A错。
    考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6. ③行星是(    )
    A. 水星 B. 地球 C. 天王星 D. 木星
    7. 属于远日行星的是(    )
    A. ② B. ④ C. ⑤ D. ⑥
    【答案】6. B 7. D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分布以及分类,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6题详解】
    由距离太远远近排列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7题详解】
    天王星和海王星属于远日行星,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8.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

    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地球的外部圈层中,大气圈分布的最高,岩石圈分布在最底层,对应图中的C。水圈分布在大气圈底部,岩石圈顶部,对应图中的B。生物圈指的是全部的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所以兼跨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三个圈层,对应图中的A。所以D对。A、B、C错。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9.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由于地球自转引起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运动方向,顺着物体运动方向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从图中纬度分布规律可以看出,第一幅图为南半球,根据南半球左偏可知水流向乙处偏,乙处水流速度快冲刷严重,甲处流速慢沉积为主,小岛最终与甲岸相连。第二幅图的纬度向北增加,为北半球,北半球右偏,丙处水流速度较快,丁处水流速度较慢以沉积作用为主,最终小岛与丁岸相连,选项C正确。
    10. 一架飞机从上海(东八区)于10月1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A. 10月1日3时 B. 10月1日15时
    C. 10月2日3时 D. 10月2日15时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地方时的计算,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详解】本题要求熟练掌握全球时区的划分与分布,理解并熟记区时的计算方法。根据时区的分布可知西八区位于东八区以西,而且两地相差16个时区;根据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可知当飞机由我国上海于10月1日5时起飞时,西八区的区时是9月30日13时,10小时后飞机到达西八区,时间应该是9月30日23时,故选项D正确。
    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  )
    A. 北半球中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 D. 南半球低纬度
    12.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 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B. 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 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D. 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答案】11. A 12. 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分析,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11题详解】
    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的线速度是1670km/h,图示的线速度大约是地球的一半左右,应是中纬度地区;且其线速度的变化自南向北递减,是北半球。选A正确。
    【12题详解】
    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a的自转的线速度大于b 地,说明a的海拔高。选C正确。
    【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影响因素。从不同纬度看,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所以线速度也是从赤道向两极减小。从同一纬度看,海拔的高低会影响转圈的大小,海拔越高,转的圈越大,线速度也越大;海拔越低,转的圈越小,线速度也越小。
    读下图,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图中所示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3. D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据图中箭头特点可知,①为地面吸收,②为大气吸收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故选D。
    【14题详解】
    大气逆辐射把地面散失热量还给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故选C。
    15.由于地面受热不均而形成的气压带有( )
    ①赤道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极地高气压带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是气压带内容的考查,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而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气压带的成因。
    点评:只要掌握了气压带的成因,本题就迎刃而解了。
    【规律总结】表解近地面气压带与风带
    (1)全球的气压带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特性

    气流

    影响

    气候极地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90°附近

    热力原因

    冷高压

    下沉

    冷干

    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

    南北纬60°附近

    动力原因

    冷低压

    上升

    温湿

    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

    南北纬30°附近

    动力原因

    热高压

    下沉

    干热

    赤道低气压带(1个)

    0°附近

    热力原因

    热低压

    上升

    湿热

    (2)全球的风带
    风带

    分布

    风向

    属性(影响气候)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东风带
    (2个)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冷干

    中纬西风带
    (2个)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

    低纬信风带
    (2个)

    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干燥

    16.东亚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是( )
    A. 海陆热力差异 B. 纬度位置 C.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 洋流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东亚季风成因,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详解】东亚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的海陆热力差异较大,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东亚季风的成因。亚洲与太平洋之间存在明显的海陆热力差异,冬季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形成冷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蒙古高压与太平洋低压、赤道低压之间存在气压梯度力,并且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反气旋,其中的偏北风南下影响亚洲东部大面积地区,这就是东亚的冬季风,夏季在印度一带形成热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带断裂、保留的海洋上,北太平洋上存在一个高压中心,北太平洋高压中偏南气流影响东亚地区,这就是东亚地区的夏季风。
    17.当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时,印度半岛盛行(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季风环流。当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是,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日期为1月初,为北半球的冬季。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吹西南风,冬季吹东北风。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18.下图中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风的形成。近地面的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故D项正确。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模式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纬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 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洋东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半球5°~1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 B. 图示10°~20°地区盛行东北风
    C. 图示30°~40°地区盛行西北风 D. 图示20°~30°地区盛行上升气流
    20. 与上图中M点气候特点相匹配的气候数据资料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19. C 20. B
    【解析】
    试题分析:
    【19题详解】
    图示半球是南半球,在大洋东岸即大陆西岸,根据图示气压带位置,副热带高压带北移,5°—10°是热带草原气候,主要盛行东南信风,A错。图示10°—20°地区盛行东南风,B错。图中30°—40°地区是地中海气候,此时受西风带控制,盛行西北风 ,C对。图示20°—30°地区盛行下沉气流,D错。
    【20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图示M点是热带草原气候。读气候资料图分析,甲 是热带雨林气候,A错。乙是热带草原气候,B对。丙是地中海气候,C错。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错。
    考点: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
    有一则关于长沙的天气资料:前两天天高云淡,气温较低,第三、四天云量逐渐增多,云层加厚,出现连续性降水,第五天雨过天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 根据资料分析,长沙的这次降雨类型是( )
    A. 地形雨 B. 锋面雨 C. 台风雨 D. 对流雨
    22. 影响长沙地区这次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
    A. B.
    C. D.
    【答案】21. B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由天气资料可以判断,为暖锋过境,由此可以判断长沙的这次降雨类型是锋面雨。正确答案选B。
    【22题详解】
    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靠拢,迫使暖气团抬升形成。正确答案选B。
    23.秘鲁附近海区成为著名渔场的主要原因是(    )
    A. 有暖流经过 B. 有寒流经过 C. 与海上的上升流有关 D. 与寒暖流交汇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秘鲁渔场的成因,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详解】秘鲁附近海区成为著名渔场的主要原因是秘鲁寒流为离岸流,底部海水上泛形成上升补偿流,带来了营养盐,吸引渔群集聚,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点睛】从洋流对渔场影响的角度讲,世界上有四大渔场,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的。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
    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下面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4.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海区位于南半球 B. ①处洋流的性质为寒流,温度最低
    C. ②处洋流的性质为暖流,温度最高 D. ③处洋流主要是由西风吹拂形成的
    25. 流经①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答案】24. D 25. C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洋流的分布以及判断,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24题详解】
    图中30度纬线附近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以北为西南风(西风带),以南为东北新风带,说明是北半球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洋流系统,洋流风向为顺时针,则①为暖流,②为寒流,③位于中纬度,受西风吹拂而形成。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25题详解】
    从上述分析可知,②为北半球寒流。图中A气温北高南低,洋流自低温流向高温,为南半球寒流;同理,B为南半球暖流,C为北半球暖流,D为北半球寒流,故D正确。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26. 图示内容反映的是(    )
    A. 断层 B. 地垒 C. 地堑 D. 褶皱
    27. 关于图示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处地形是谷地,因此应是向斜构造 B. 乙处地形是山地,因此应是背斜构造
    C. 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因此是背斜构造 D. 乙处岩层向下弯曲,因此是背斜构造
    【答案】26. D 27. C
    【解析】
    试题分析:
    【26题详解】
    图示岩层发生弯曲,故判断为褶皱,甲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判断为背斜;乙处中间岩层向下凹陷,判断为向斜。
    【27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甲处为背斜,但地表中间低,四周高,为谷地;乙处为向斜,但地表中间高,两边低,为山岭。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形成的地貌。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利用岩层的弯曲判断地质构造,并结合地表的起伏判断地形。注意区别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的差异。
    2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以下各图与泰山的形成原因相吻合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泰山的形成原因是断层上升的一侧形成的断块山,图A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山,图B岩层向下弯曲是向斜山,图C两侧岩层不连续是断块山,C正确;图D是火山。
    考点:山地的形成
    【知识拓展】山地成因主要有三大类,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褶皱有两个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上图中A为背斜山、B为向斜山;断块山是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层形成的,如上图中的C图;火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如D图。
    29.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图示①表示褶皱,为内力作用;②表示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③表示河口三角洲,为流水沉积;④表示断层,为内力作用。故选B项。
    30.读甲、乙两图,回答下题。甲乙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是(   )

    A. 流水侵蚀
    B. 流水沉积
    C. 风力侵蚀
    D. 风力沉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地貌成因。甲是冲积扇流水出山口堆积作用形成。乙是三角洲是流水入海口堆积作用形成的。B项正确。故选B。
    【考点定位】河流堆积地貌
    31.下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⑥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河流作用。图示河流曲流处,凹岸受侵蚀严重,故①③侵蚀较重;⑤⑥相比较,由于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水流向右冲刷,即⑤处侵蚀较重。选A项。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2. 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
    A. 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 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 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 沉积岩、变质岩
    33. 图中②表示的是(    )
    A. 外力作用 B. 变质作用 C. 上升、冷却凝固 D. 重熔再生
    【答案】32. A 33. B
    【解析】
    试题分析:
    【32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A表示来自地幔的岩浆,岩浆喷出地表后会形成喷出岩E;而岩浆如果侵入地下则形成侵入型岩浆岩B;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后会形成沉积岩D;沉积岩又会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
    【33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C表示变质岩;则②表示各类岩石转变成变质岩的过程为变质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循环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掌握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并能结合形成三大类岩石的地质作用判断即可。
    34.牵一发而动全身,说明了地理环境的(    )
    A. 差异性 B. 整体性 C. 综合性 D. 区域性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整体性的表现。①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如:水土流失的实例
    ②“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如:热带雨林的砍伐、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读某区域自然景观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35. 形成图中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的基础是(    )
    A. 地形 B. 水分 C. 热量 D. 土壤
    36. 图中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 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35. B 36. B
    【解析】
    试题分析:
    【35题详解】
    图示景观是从海洋到内陆,其植被为森林-草原-荒漠,是因从海洋到内陆,水分逐渐减少。故选B。
    【36题详解】
    图示地域分异是沿经度变化方向,植被有规律的更替,是经度地带性规律。故选B。
    考点: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下图“某河流弯曲处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7. 下列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沿EF断面的是(    )
    A. B. C. D.
    38. 有关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在E地 B. 此河流一定位于南半球
    C. 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在F地 D. 此河流一定位于北半球
    【答案】37. D 38. A
    【解析】
    试题分析:
    【37题详解】
    根据凹岸、凸岸理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E处是凹岸,受水流侵蚀,河岸较陡。F岸泥沙堆积,河岸较缓。对照选项,只有D符合,D对。
    【38题详解】
    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E地,河岸较陡,水流较深,便于筑港和船只停靠。A对,C错。无法判断所在南、北半球,B、D错。
    考点:凹岸、凸岸理论,港口选址的条件。
    下图为今年暑假北京某校学生乘飞机赴英国修学旅行路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9. 旅行的起点和终点经过的主要自然带有(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40. 旅行途中看到自然景观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水分 B. 热量 C. 地形 D. 洋流
    【答案】39. B 40. A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陆地自然带以及地域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分析,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39题详解】
    北京和伦敦分别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陆地自然带都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40题详解】
    从北京赴英国路线属于中纬度大陆地区,沿东西方向;在中纬度大陆东西方向主要表现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以水分为基础形成的。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第Ⅱ卷
    二、综合题(共40分)
    41.读下面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l)写出板块名A___________ ,B_________。F_______。
    (2)______板块俯冲到____板块之下形成了深海沟和岛弧链。
    (3)____板块周围边缘成为世界最大的地震火山带。
    (4)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下列现象的成因: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的原因_______ 。红海面积的变化________。
    【答案】 (1)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美洲板块 (2)太平洋 亚欧 (3)太平洋 (4)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相互碰撞挤压)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板块构造学说,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详解】(1)由图可知,ABC对应的板块分别为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2)洋块俯冲到陆块下方形成深海沟和岛弧链,比如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了深海沟和岛弧链;(3)太平洋板块周围边缘成为世界最大的地震火山带;(4)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的原因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相互碰撞挤压),红海面积的变化是因为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故红海面积增大。
    42.读“太平洋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④洋流的流向,主要受风带影响的是__________,能够形成渔场的是________。
    (2)图中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其分布规律按时针运动方向,北半球为_______,南半球为________。
    (3)图中①—④洋流,按照洋流性质为寒流的是_________,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_____作用。
    (4)如果②处海域出现了原油污染事故,洋流对该污染物能够起到________作用,也会把污染物_________到其他海域。
    (5)图示太平洋周边区域地震、火山多发的原因是地处_______。(选择填空)
    A. 板块内部    B. 大陆边缘    C. 海陆交界处    D. 板块交界处
    【答案】(1)① ④
    (2)顺时针 逆时针
    (3)② ④ 降温减湿
    (4)净化 扩散
    (5)D
    【解析】
    (1)据图可知,①位于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带内,主要受风带影响。④为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将底层盐类物质带至表层,形成秘鲁渔场。
    (2)据图可知,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
    (3)该海域为太平洋,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①为北太平洋暖流,②为加利福尼亚寒流,③为东澳大利亚暖流④为秘鲁寒流。因此按照洋流性质为寒流的是②④,寒流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暖流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
    (4)洋流对该污染物能够起到净化作用,也会把污染物扩散到其他海域。
    (5)据板块构造理论可知,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故选D。
    【点睛】世界洋流分布规律:(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相反。(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3)南极大陆外围,在南纬40°~6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4)北印度洋,形成“夏顺(时针)冬逆(时针)”的季风洋流,这主要与该海域夏季刮西南季风,冬季刮东北季风有关。
    43.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________季。

    (2)下图为两种气候类之对应的数字序号。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
    (3)气候类型⑦的成因是__;图中显示的季节里,④所示地区气候类型的特征为__;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
    (4)气候类型①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___,由气候①→②→③→④→⑤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带变化反映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以___________的变化为基础。
    【答案】(1)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
    (2)④;⑤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炎热干燥;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4)热带雨林带;由赤道向两极(纬度地带性);热量。
    【解析】
    考查全球的气候类型分布规律与气候类型的判读。
    (1)上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偏北,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夏季。
    (2)图中分别是①热带雨林、③热带沙漠、④地中海、⑤温带海洋性、⑥温带季风和⑦亚热带季风气候;甲、乙分别是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故图中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与之对应的数字序号分别是甲④;乙⑤。
    (3)气候类型⑦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图中显示的季节里,④所示地区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其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气候类型⑤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分布的一般规律是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4)气候类型①是热带雨林气候,所示地区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带;由气候①→②→③→④→⑤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带变化反映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即纬度地带性,该规律的形成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44.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若该区有石油分布,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______地,该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④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
    (3)图中戊处是______地形,其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处是____________(地貌名称)
    (5)丁处是____________(地貌名称)请简述丁处地貌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
    【答案】(1)甲 背斜(2)海陆间循环(3)山岭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4)冲积扇
    (5)河口三角洲 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解析】
    【详解】(1)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甲地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为背斜,因此钻探石油应选择在甲地。
    (2)图中①表示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降水、④表示径流,由①②③④环节构成的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代表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水循环。
    (3)图中戊处的地形是山地,戊处岩层向下弯曲,地质构造为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受侵蚀,形成山岭。
    (4)丙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河流携带的沉积物在此处大量堆积,形成扇状冲积地貌,为山前冲积扇。
    (5)丁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地貌上为河口三角洲,其成因是因为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由于海水的顶托作用及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点睛】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横剖面呈“V”字形。堆积地貌多见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包含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等,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漫滩平原一般分布在中下游地区,三角洲平原分布在河口地区。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