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北京市顺义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顺义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统练
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 本试卷共8页,五大部分,23小题。
3. 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客观题必须用2B铅笔作答,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每当大的灾难降临时,文学都会被大众记起,它所扮演的角色也分外值得人细品。
一类是视文学为预言,从过往的小说中寻找佐证。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美国作家迪恩·孔茨写于1981年的科幻小说《黑暗之眼》中就虚构了一种会在2020年蔓延的名为“武汉400”的病毒。一类则是视文学为镜子,从历史作品中窥见当下,洞察人性,反映现实。如加缪描写1940年法属阿尔及利亚的《鼠疫》。
而科幻文学作为涵盖两者的特殊文学种类,便被放到聚光灯下进行检视。如某小说中科学狂人培养低毒性病毒,任其在人类中传播,以这种极端方法持续化解危险的临界状态。这也是在科幻小说中才能出现的思想实验,借此探讨一系列非常态下的科技与伦理问题。
科幻作家或者科幻小说并不必然地承担“预测未来”这一功能,而更多地是通过想象性的叙事,提出种种未来的可能性,而其中许多故事的未来都是带有高度风险与挑战的。正是借由讲故事,我们传播关于科技、人文与美学的观念,引起问题意识,展开思辨讨论,以这种实验来“摊薄”未来的风险。
对于这次疫情,孩子们最需要借助阅读科幻小说来获得的理解是,人类需要敬畏自然,尊重其他物种与环境,才能让文明可持续发展下去。我们常说人类是万物灵长,但当人类活动过度破坏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乃至于整个星球的生态平衡时,这个庞大的系统必然会通过种种方式来寻求再平衡,而人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分子,与其他物种都应该是平等的。
今天发生的一切并非偶然,在可见的未来,倘若人类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生产方式,灾难将会以更极端更频繁的形式再度降临。而对孩子来说,如果能通过阅读科幻小说的方式,在心智中建立起“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我们的未来才不会重蹈覆辙。
(取材于陈楸帆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科幻文学作品被人牢记,是因为它能预言社会发展。
B.在科幻作品中可以展现非常态下的科技与伦理话题。
C.科幻作家、作品没有义务承担“预测未来”的功能。
D.科幻文学可以在作品中展现某些问题,引发人讨论。
材料二
人类是一个技术性的物种。我们借助技术,生活在一个和自然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中。因此,很多人产生了一种幻觉,似乎世界就是按照人的意志被塑造的。然而这显然不是事实。
人类虽然已经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但相对于自然界来说,仍旧渺小得微不足道。
人类早已把飞船送上了太空,然而就连最近的月球,载人登陆的记录也只是停留在半个世纪前。飞得最远的飞行器“旅行者1号”,飞了整整35年,才在2012年抵达太阳系的边缘位置,而且即将在2025年耗尽全部电力,彻底和人类失去联系。银河的尺度是10万光年,人类最远的尝试,只是在它的边缘角落里徘徊。就连地球,我们所知也甚少。深入地下的最高纪录,是苏联留下的科拉超深钻孔,达到地下12公里多,和地球6300多公里的半径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所以,尽管人类建造起高楼大厦,制造出飞机汽车,能够控制局部环境,对于自然来说,仍旧只是微不足道、能力有限的一种生物而已。
在这种认识下,对灾难的想象就成了人类生存试验的提前功课。小行星撞击地球,全球火山爆发,气候变化……各种各样的灾难都会考验人类的生存能力。这种灾难,也许永远不会来,也许很快就会发生。因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有太大的局限,小行星从地球附近经过,未必能够得到及时的预警,地球内部突然发生剧烈的变化,那更是无法预期的事,因为除了偶然性的局部地震之外,全球性地质变动远在人类的经验之外。
灾难能够带来警示,带来反思。它让我们学会在自然面前保持谦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了解那些虚构的灾难,可以帮助孩子塑造世界观,意识到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温和的环境之中,但稍稍放开眼界,就会发现我们的生存环境其实很脆弱,从而减少因为人类的技术优势而滋长的自大。这也是一种科学普及的良好途径。许多描述灾害的小说或者电影,多少都带有科学的元素,不敢说这就能够让人立志走上科学道路,但至少可以埋下许多种子,这和科幻小说的普遍意义是一致的。孩子们在成长,对灾难的思考无疑有助于帮助他们正确地理解这个世界。
(取材于江波的文章)
2.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不同意世界是按照人类意识塑造出来的说法。
B.“旅行者1号”会在抵达太阳系边缘时耗尽电力。
C.人类可以控制局部环境,但仍是能力有限的生物。
D.人类对从地球旁经过的小行星有时无法及时预警。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所有科幻小说中的世界都有高风险性和挑战性。
B.材料二认为某些自然现象的发生,由于认知局限无法预期。
C.两则材料中关于科幻作品能产生积极作用的看法是相似的。
D.两则材料中关于人类对待生存环境认知的看法是一致的。
材料三
时下这场疫情,让我们真正认识了一件事:一种结构简单的非细胞微生物,居然可以在技术文明快速发展的人类社会引起轩然大波。人类社会如何从这场灾难中学习到足够的经验和教训,却是一个持久的课题。如果从少年儿童成长的角度来说,有一项需要立即深入开展的,恐怕就是灾难教育。
灾难教育的首要价值在于,它能让少年儿童对人类社会曾经深陷和可能面临的各种灾难有客观的认识。如此,才能在灾难真正袭来时冷静客观地面对。
当然,灾难教育的价值远不止如此。海德格尔曾说:向死而生。在存在主义者看来,“死”的必然在场能够催生出自我的存在感,进而激发出强烈的生命意志,实现精神的觉醒与迸发。这个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灾难教育的本质,或许有所裨益:灾难教育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教育。作为个体的人,只有在直面灾难时,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健康的重要;才知道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有多欠缺;也只有在这时,人性的矛盾和光辉才能抛开各种伪饰,得以真实呈现。
灾难教育的实施,可以通过对灾难的“预演”,去培养少年儿童的危机意识和认识世界的探索精神,并学会在灾难面前葆有人性的光辉。
灾难教育的形式和手段是多样的,其中一个可选项就是科幻阅读。科幻作品致力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的“假想式预演”,因而人类可能面临什么样的灾难,就成为科幻小说的一大创作主题。少年儿童阅读灾难题材科幻作品,其实就是通过阅读的方式进行灾难教育。
但有一点不得不说明,这类作品中会出现各种沉重甚至阴暗的情节与氛围的描写。从文艺创作的角度来说,这是烘托主题的必要手法;从灾难教育的角度来说,这是对灾难的“真实”呈现。对那些出于情节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必要的描写,哪怕有些阴暗,我们也不需要视为洪水猛兽。我们要明白,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他们的视野,可能跟我们所认为的大相径庭;更要相信我们的孩子有足够的理解、辨识和接受能力。换个角度说,如果连一些沉重、阴暗的描写都无法接受,当真正的灾难袭来时,又怎能去面对呢?
(取材于马传思的文章)
4.下列关于灾难教育的价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使人客观冷静认识灾难。
B.激发出强烈的生命意志。
C.培养探索世界的精神。
D.增强科幻作品深刻性。
5. 结合三则材料,简述科幻作品可以起到哪些教育作用。(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
燕赵论
苏辙
昔者三代之法,使天下立学校而教民,行乡射饮酒之礼。于岁之终,田事既毕,而会其乡党之耆老①,设其笾豆酒食之荐,而天子之大夫亲为之行礼。盖以为田野之民,裸裎②其股肱,而劳苦其筋力,长幼亲作,以趋一时之利,习于鄙野之俗,而不知孝悌之节,顽冒无耻,不可告语,而易与为乱。是以因其休息而教之以礼,使之有所不忘于其心。故三代之民,虽耕田荷任之贱,其所有为者甚鄙,而其中必有所守,其心甚朴,而亦不至于无知以犯非义。何者?其上之人不以为鄙而不足教,而其民亦喜于为善也。
至于后世之衰,天下之民,愚者不知君臣父子之义,而天下之风俗日已败乱。今夫轻扬而剽悍、好利而多变者,吴、楚之俗也;劲勇而沉靖、椎钝③而少文者,燕、赵之俗也。以轻扬剽悍之人,而有好利多变之心,无三代王者之化,宜其起而为乱矣。若夫北方燕、赵之国,其劲勇沉靖者,可以义动,而椎钝少文者,可以信结也。然而燕、赵之间,其民常至于自负其勇以为盗贼,无以异于吴、楚者,何也?其劲勇近于好乱,而其椎钝近于无知。上失其道,而燕、赵之良民,不复见于当世,而其暴戾之夫每每乱天子之治。仲尼曰:“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为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为盗。”故古之圣人止乱以义,止盗以义,使天下之人皆知父子君臣之义,而谁与为乱哉?
昔者唐室④之衰,燕、赵之人,八十年之间,百战以奉贼臣,竭力致死,不顾败亡,以抗天子之兵,而以为忠臣义士之所当然。当此之时,燕、赵之士,惟无义也,故举其忠诚专一之心,而用之天下之至逆,以拒天下之至顺,而不知其非也。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夫民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故夫燕、赵之地,常苦夫士大夫之寡也。
(取材于宋·苏辙《苏辙集》)
注释:①耆老:老年人。②裎:裸体。③椎钝:朴实愚钝。④唐室:唐王朝。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会其乡党之耆老 会:聚集,召集
B.而不知孝悌之节 节:节制
C.虽耕田荷任之贱 贱:低微的
D.百战以奉贼臣 奉:遵从,遵守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于岁之终 不复见于当世
B.而天子之大夫亲为之行礼 使之有所不忘于其心
C.是以因其休息而教之以礼 因无恒心
D.可以义动 故古之圣人止乱以义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设其笾豆酒食之荐
准备好盛放在笾豆中的美酒和食物
B. 无三代王者之化
缺少夏商周三代时王道的教化
C. 其民常至于自负其勇以为盗贼
吴、楚的百姓竟然对自己的勇敢感到骄傲,大胆做强盗
D. 常苦夫士大夫之寡也
常常苦于士大夫数量的缺少
9.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其上之人不以为鄙而不足教,而其民亦喜于为善也。
②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10.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引用孔子、孟子语句的作用。(5分)
(二) 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共6分)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选文,回答(1)(2)题。
【甲】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①必闻,在家②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
【乙】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
注释:①邦:诸侯国。②家:大夫封地。
(1) 孔子认为什么是“达”,什么是“闻”。(4分)
(2) 孔子认为士不达之时,该如何做呢?(2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14题。(共12分)
阁夜①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②终黄土,人事音书漫③寂寥。
注释:①此诗是公元766年作者在四川夔州西阁夜中所作。此时作者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都死了。从去年十月到这年八月四川混战也暂告一个段落。②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字子阳,扶风人。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此处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③漫:随它去。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催短景”与“景翳翳以将入”中的“景”字都是“日光”的意思。
B.第四句说霜雪停后天空澄澈,仰视银河群星,星斗摇动,照射着三峡。
C.第五句意思是说,因长久征战,百姓的哭声传彻四野,暗示战事惨烈。
D.第六句“夷歌”指少数民族歌谣,作者多处听到渔夫樵子唱的“夷歌”。
13.诗中“天涯”含有沦落天涯之意。下列诗句中“天涯”用意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故乡何处天涯远,黄粱梦断行云断。(唐·无名氏《木兰花·春日述怀》)
B.天涯流落岁将残,望断故园心眼。(唐·无名氏《西江月·登城晚望》)
C.宜富贵,逞奢华。一团和气遍天涯。(唐·无名氏《鹧鸪天》)
D.江上昔年同出处,天涯今日共风尘。(唐·灵一《送明素上人归楚觐省》)
14. 本诗抒发多重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诗人要表达哪些思想情感。(6分)
15.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①诗中“卧龙跃马终黄土”说英雄人物终归黄土,苏轼在《前赤壁赋》中也有类似的语句: , 。杜甫在《蜀相》中也称颂过诸葛亮的才能与忠心: , 。
②古人重视积累,荀子在《劝学》中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庄子在《逍遥游》中这样谈积累:“ , 。”
四、本大题共5小题,23分。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在河西走廊聆听
从江南到河西走廊,从东海之滨到祁连山下,地势渐渐隆起,水汽渐渐稀薄,渐渐稀薄的还有人间烟火。面对广袤,轻微缺氧的头脑有点混沌,耳朵却变得灵敏,或并非灵敏,是混沌中生出的幻听。
先听见九月的风里响起一声驼铃。正午时分,一匹灰白色骆驼驮着我,穿行在张掖丹霞地貌的壮丽中。骆驼停留在一棵蓬蓬草前,打了一个响鼻,我听见脚下古老的土地响起流水声,叮叮咚咚,像一声声泉的耳语,从骆驼刺和蓬蓬草的叶尖涌出地面,汇集成浩瀚的绿意,幻化成远古时代的汪洋。光阴煮海,时间将曾经的大海煮了几亿年,熬成这片集雄、险、奇、幽、美于一身的地貌,蜜般柔软,糖果般多彩,极地冰川般肃穆。
经过峡谷某个拐角处时,骆驼和我一起向上仰望,我顺着它的视线伸出手,在红色崖壁的沙砾中摸到一颗极小的贝壳。亿万年来,这颗小小的贝壳经历了些什么?陨石雨,沸腾的岩浆,汹涌的海水,生命诞生,人类进化,金戈铁马……直到此刻,它和大海一起,被时间定格成无边的静美。
站在彩色丘陵的某个高处俯瞰,我听到猎猎风声里响起苍凉悠远的乐声,嘟嘟克笛孤独的音色,如游刃穿行于风中,引领着长号、提琴、竖琴、定音鼓等,如泣如诉的旋律渐渐恢弘。眼前一层一层的山浪向着同一个方向倾斜,天上一层一层的白云也向着同一个方向倾斜,像一支支队伍在雄浑的音乐里行进,时光之河浩浩汤汤穿过河西走廊。我看见光线急速变幻中一张张年轻的脸,年轻的张骞带着嘱托,开启了出使西域的凿空之旅,年轻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策马扬鞭,年轻的玄奘独自踏上五万里西行的生死旅途,年轻的一行行驼队掠过地平线上的落日,足印迅速被风沙吹老。历史与今天、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文明之光在这里闪耀。
时间深处,日夜萦绕着一曲曲动人的音律。“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古为河西四郡(张掖、武威、酒泉、敦煌)之一的张掖,是丝绸之路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长河中对华夏文明产生深远影响。张掖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荒漠与绿洲共存,南国风韵与塞上风情共生,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没有国界的音乐语言成为交流的使者。北魏时,当地音乐与龟兹乐相结合的《秦汉伎》,以《西凉乐》之名流传。唐代,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交流,孕育出响彻世界的“唐乐”高峰,《十部乐》涵盖丝路沿线各民族的音乐。甘州边塞曲流入中原后,成为教坊大曲,《八声甘州》《甘州曲》等词牌、曲牌流传至今……上下两千年、纵横近万里的时空里,河西走廊成为一个音乐的长廊。时间来到二十一世纪,希腊音乐家雅尼创作了充盈着史诗情怀的《河西走廊之梦》,嘟嘟克笛引领的恢弘旋律,美得让人流泪。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音乐的交流,是人心的交流。科学告诉我们,物质经过漫长时光与无数组合,才产生了生命,地球经历了四十多亿年的沧海桑田,才产生了人类。人类历史于无垠的时间,短暂只如一瞬,那么,人与人之间为何不争分夺秒去爱?
焉支山下,山丹军马场,我不知道一匹解甲归田的军马,是否愿意和我聊聊祖先辉煌的曾经。它是一头漂亮极了的汗血宝马,通身黝黑发亮,偶尔抖一下耳朵,眨着长睫毛,安静地承受着人类好奇的抚摸,却不知从哪里透着一副不羁的神情。在它的附近,两匹棕红色大马在隔着栏杆亲昵。
我试图去识别一匹马的耳语。我轻轻从它的侧面摸上它的脸颊,将脸贴近它的脸,蹭到了粗糙而柔软的鬃毛,看到了长睫毛下它的瞳孔里浮现祖先们奔驰在辽阔草原上的画面,听到了它的耳蜗里响彻金戈铁马之声。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在此创建了山丹皇家军马场,两千年来,这里见证了一个东方古国的沧桑巨变。
九月的焉支山下,大马营草原上万马奔腾,一道道马脊如一望无垠的麦浪起起伏伏,传递着李白的朗声吟诵:“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群山偃旗息鼓,人们放马归山,解甲归田,马和诗歌的耳语里有一个相同的暗号:“回家”。
在离军马场一百多公里的民乐,夕阳斜照进一个酒库,一个个巨大的棕色酒缸上,覆盖着一块块异常鲜亮的红缎子,像盖着红盖头的新娘。一个小勺伸进了酒缸,睡了三十年的酒醒了,叹了一口气,吐出一串咕咚咕咚的耳语,浓郁的香味瞬间弥漫开来。在汉代酿酒古法的基础上,民乐人用高粱、玉米、大麦、小麦、大米、豌豆等九种粮食酿制了独具一方风味的美酒。三十年陈的白酒在玻璃酒壶里,呈现夕阳一样的淡淡金黄。我与金黄对视,看见清澈的酒里凝结着浓稠的历史,是与江南的黄酒截然不同的另一种风骨。我想,从前,它一定是出征酒,万马嘶鸣,尘土飞扬,一碗碗烈酒被仰脖喝尽,一只只酒碗被摔得粉碎;它也是庆功酒,团圆酒,被百战归来的人群痛饮,化作眼泪飙飞,化作一场场思念的雪。此刻,它是一杯民间的酒,沁入了寻常百姓日子的酒,像一个静坐于喜宴主桌的老人,微笑着,眼神安详。
我浅尝几口酒便醉了,歪在飞驰的面包车里,半梦半醒间,听两位朋友高一声低一声的对话,像一声声耳语。他们一个来自天津,一个来自西宁,隔着车子的过道,两人从一碗“炒炮仗”开始,讲青海的面,天津的面。车窗外夜色降临,耳蜗里似乎又有别的耳语响起,却是我熟悉的乡音。东海边江南被桂花树覆盖的娘家小院里,想必七旬母亲正双手合十,喃喃祈祷,每一个晨昏,她心中的话总是:国泰民安。
世界安宁,我们才能听得见亲人们的耳语。母亲的耳语是一个涟漪,传给了千万里之外的我,从耳蜗传到心脏,传向四肢,传给车轮,通过车胎与地面的摩擦,传给了我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并得到了它的回应。于是,我听见整个河西走廊上,响着悠长的声声驼铃。
(取材于苏沧桑同题散文)
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轻微缺氧的头脑有点混沌 混沌:模糊,不分明。
B.如游刃穿行于风中 游刃:庖丁运用自如的刀,形容自由穿梭。
C.开启了出使西域的凿空之旅 凿空:空前绝后。
D.化作眼泪飙飞 飙飞:到处飞溅。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由绵绵绿意的植被,联想到此处在远古时曾为大海。沧桑变化形成了壮丽的丹霞地貌。
B.诸多历史杰出人物曾行走在河西走廊,印证了河西走廊连接古今中西辉煌悠久,如今落寞。
C.民乐陈酿风味独特,作者认为它与江南黄酒风格不同的原因在于凝聚着浓郁的历史因素。
D.同伴聊起各自的家乡吃食,让作者顿生思乡之意,想到江南桂花小院,母亲的生活场景。
18.文章写到了河西走廊中张掖峡谷丘陵、焉支山下山丹军马场、民乐这些地点。请分别概括这些地点的景观风物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19. 作者说“音乐的交流,是人心的交流”。实际上其他艺术的交流也同样是“人心的交流”。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类“人心的交流”的体会。要求:写出具体的“交流”对象以及获得的体验、感悟,音乐除外。(6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20题。(共5分)
20.有人用“黠而侠”评价《红楼梦》中刘姥姥,意思是说刘姥姥既有“狡黠”的一面,又有“侠义”的一面。请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刘姥姥的“黠”和“侠”的理解。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1.语言基础应用(5分)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2)题。
南宋朱熹说:“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成功靠的是信念,而非条件。顽强的意志是成就梦想的可靠保证。只有拥有顽强的意志,我们才能不为困难吓倒,不为逆境 。没有顽强的意志,我们只能是在不幸面前徘徊不定,在逆境当中 。意志坚定,是一切成就大事业的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劳苦不足以使他们 ,困难不足以使他们丧志。不管处境如何,他们总能坚持与忍耐。他们内心强大,神鬼难近。
(1) 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 屈服 首鼠两端 心灰
B. 折服 裹足不前 心灰
C. 折服 首鼠两端 灰心
D. 屈服 裹足不前 灰心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结合文意将它修改为正确的句子。要求:注意上下文内容衔接,保留原有信息,不超过30个字。(2分)
22.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①愁苦与恐惧是人类躲不开的情感,请从《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位人物,谈谈他们是如何面对所遭受到的愁苦或恐惧的。
②当前疫情形势逐渐被控制,人们防控意识逐渐松动,小区、超市里出现了“不戴口罩”,忽视安全距离的现象。请你劝说他们注意防控。要求:语言得体,条理清晰。
③请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为开头写一段抒情文字,表达渴望疫情结束的愿景。要求: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23.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50分)
①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诞生于1937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师生徒步三千多里从湖南长沙走到云南昆明,低矮破旧的校舍,艰苦的办学条件,甚至缺衣少食,但师生凭借一股“刚毅坚卓”的顽强意志,战胜了环境的恶劣,取得了诸多世界级学术成果,在中国风雨飘摇的时代培养出了邓稼先、李政道、杨政宁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孕育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刚毅坚卓”也成为联大校训。
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认识?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②请以“我的战‘疫’手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主题积极健康,有思想内涵;写现实生活,有场面描写、细节描写;语言得体。
顺义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统练
语文参考答案
1.A 2.B 3.A 4.D
5.参考:①借助故事,传播关于科技、人文与美学的观念,引起问题意识,展开思辨讨论,以降低未来的风险。2分
②培养孩子敬畏自然的认识,让文明可持续发展。或帮助孩子建立关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2分
③科幻文学作品是一种科学普及的良好途径。或,阅读科幻文学作品有利于人们了解一些科学元素、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2分
④通过阅读科幻文学的方式可以进行灾难教育。2分
注意:第一条、第二条,答出任意一条即可得2分,同时答出,只得2分。
6.B 7.C 8.C
9.参考:①那些官居上位的人士不认为他们鄙陋且不值得教化,那些百姓也就愿意做好事了。
②没有固定的资产却有固定的道德观念,只有士人(读书人)才能做到。
意思对即可。
10.参考:意义:孔子认为:君子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沦为盗贼。有勇而无礼则乱。孔子主张用礼义来规范勇。紧呈上文燕赵人民好勇乱治,引出“止乱以义,止盗以义”的主张。2分
孟子认为只有士人可以做到有固定的道德观念。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资产,就会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就会放纵邪恶无所不为。燕赵士人的现状是缺少礼义的观念,要想办法对他们施以教化。2分
作用:引用权威语言,强化论证,增强说服力。1分
意思对即可。
11.参考:(1)达,是品德正直,爱好礼义,还能察言观色,谦恭待人。
闻,是外表有仁的样子,行为上却常常违背,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从不反省。
(2)谋求安身立命的本领,追求自己能有值得他人尊敬的知识。
12.B 13.C
14.参考:①第一句中的“催”字写出时光流逝,进而抒发光阴荏苒,岁序逼人的无奈伤感。
②首联叙写冬夜寒景,环境寒怆,抒发作者沦落“天涯”的思乡之愁苦心情。第六句中的“夷歌”再次回扣作者身处“天涯”之意,作者客居他乡。
③二三两联中的“鼓角”、“五更”、“声悲壮”表明了兵戈未息、战争频繁不断,抒发作者对于时局动荡不安的悲痛的情感。拂晓之时听到千家的恸哭,哭声传遍四野,对战乱中人民的抱有同情之心,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④尾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奸都同归于尽,眼前的朋友的音书消息、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抒发作者悲愤感伤的情绪。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得满分。
15.①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②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或,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16.C 17.B
18.参考:作者在河西走廊中张掖峡谷丘陵看到当地经时间冲刷后形成的壮美雄奇的地貌,引发作者对河西走廊自然风貌的欣赏赞美。同时联想到河西走廊历史文化,抒发作者对其历史、人物的赞叹与思考。
在军马场作者看到辽阔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场景,抒发了张掖当下人们放马归山、解甲归田后和平气象的慨叹、赞颂。
在民乐作者由陈酿感怀,抒发对民乐人如今平静祥和生活的赞美与欣赏。
19.【参考】略
20. 开放性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黠,即聪明。刘姥姥小说中说她是久经世故,二进贾府时,情知是王熙凤等戏耍她,但是她还是有意配合凤姐鸳鸯哄贾母高兴,是装傻。讲故事也有意迎合贾母宝玉的好奇心理,投其所好。
侠,即有义气,敢担当。当贾府溃败时,巧姐被卖。刘姥姥知恩图报,救下巧姐。
21. (1)D
(2) 拥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2分。
答成: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得1分。
一面对一面2分,两面对两面1分。
22.略
23. 第①题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50—42分)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二类卷
(41—33分)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三类卷
(32—25分)
基本符合题意、主题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四类卷
(24—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0分为基准分浮动。
第②题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50—42分)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二类卷
(41—33分)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较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三类卷
(32—25分)
基本符合题意、论点基本明确
论据较恰当充实、论证基本合理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四类卷
(24—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论点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0分为基准分浮动。
说明:作文没写题目,扣2分。
说明:作文没有抄写题目,扣2分。
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 本试卷共8页,五大部分,23小题。
3. 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客观题必须用2B铅笔作答,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每当大的灾难降临时,文学都会被大众记起,它所扮演的角色也分外值得人细品。
一类是视文学为预言,从过往的小说中寻找佐证。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美国作家迪恩·孔茨写于1981年的科幻小说《黑暗之眼》中就虚构了一种会在2020年蔓延的名为“武汉400”的病毒。一类则是视文学为镜子,从历史作品中窥见当下,洞察人性,反映现实。如加缪描写1940年法属阿尔及利亚的《鼠疫》。
而科幻文学作为涵盖两者的特殊文学种类,便被放到聚光灯下进行检视。如某小说中科学狂人培养低毒性病毒,任其在人类中传播,以这种极端方法持续化解危险的临界状态。这也是在科幻小说中才能出现的思想实验,借此探讨一系列非常态下的科技与伦理问题。
科幻作家或者科幻小说并不必然地承担“预测未来”这一功能,而更多地是通过想象性的叙事,提出种种未来的可能性,而其中许多故事的未来都是带有高度风险与挑战的。正是借由讲故事,我们传播关于科技、人文与美学的观念,引起问题意识,展开思辨讨论,以这种实验来“摊薄”未来的风险。
对于这次疫情,孩子们最需要借助阅读科幻小说来获得的理解是,人类需要敬畏自然,尊重其他物种与环境,才能让文明可持续发展下去。我们常说人类是万物灵长,但当人类活动过度破坏其他物种的生存环境,乃至于整个星球的生态平衡时,这个庞大的系统必然会通过种种方式来寻求再平衡,而人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分子,与其他物种都应该是平等的。
今天发生的一切并非偶然,在可见的未来,倘若人类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生产方式,灾难将会以更极端更频繁的形式再度降临。而对孩子来说,如果能通过阅读科幻小说的方式,在心智中建立起“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我们的未来才不会重蹈覆辙。
(取材于陈楸帆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科幻文学作品被人牢记,是因为它能预言社会发展。
B.在科幻作品中可以展现非常态下的科技与伦理话题。
C.科幻作家、作品没有义务承担“预测未来”的功能。
D.科幻文学可以在作品中展现某些问题,引发人讨论。
材料二
人类是一个技术性的物种。我们借助技术,生活在一个和自然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中。因此,很多人产生了一种幻觉,似乎世界就是按照人的意志被塑造的。然而这显然不是事实。
人类虽然已经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但相对于自然界来说,仍旧渺小得微不足道。
人类早已把飞船送上了太空,然而就连最近的月球,载人登陆的记录也只是停留在半个世纪前。飞得最远的飞行器“旅行者1号”,飞了整整35年,才在2012年抵达太阳系的边缘位置,而且即将在2025年耗尽全部电力,彻底和人类失去联系。银河的尺度是10万光年,人类最远的尝试,只是在它的边缘角落里徘徊。就连地球,我们所知也甚少。深入地下的最高纪录,是苏联留下的科拉超深钻孔,达到地下12公里多,和地球6300多公里的半径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所以,尽管人类建造起高楼大厦,制造出飞机汽车,能够控制局部环境,对于自然来说,仍旧只是微不足道、能力有限的一种生物而已。
在这种认识下,对灾难的想象就成了人类生存试验的提前功课。小行星撞击地球,全球火山爆发,气候变化……各种各样的灾难都会考验人类的生存能力。这种灾难,也许永远不会来,也许很快就会发生。因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有太大的局限,小行星从地球附近经过,未必能够得到及时的预警,地球内部突然发生剧烈的变化,那更是无法预期的事,因为除了偶然性的局部地震之外,全球性地质变动远在人类的经验之外。
灾难能够带来警示,带来反思。它让我们学会在自然面前保持谦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了解那些虚构的灾难,可以帮助孩子塑造世界观,意识到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温和的环境之中,但稍稍放开眼界,就会发现我们的生存环境其实很脆弱,从而减少因为人类的技术优势而滋长的自大。这也是一种科学普及的良好途径。许多描述灾害的小说或者电影,多少都带有科学的元素,不敢说这就能够让人立志走上科学道路,但至少可以埋下许多种子,这和科幻小说的普遍意义是一致的。孩子们在成长,对灾难的思考无疑有助于帮助他们正确地理解这个世界。
(取材于江波的文章)
2.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不同意世界是按照人类意识塑造出来的说法。
B.“旅行者1号”会在抵达太阳系边缘时耗尽电力。
C.人类可以控制局部环境,但仍是能力有限的生物。
D.人类对从地球旁经过的小行星有时无法及时预警。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所有科幻小说中的世界都有高风险性和挑战性。
B.材料二认为某些自然现象的发生,由于认知局限无法预期。
C.两则材料中关于科幻作品能产生积极作用的看法是相似的。
D.两则材料中关于人类对待生存环境认知的看法是一致的。
材料三
时下这场疫情,让我们真正认识了一件事:一种结构简单的非细胞微生物,居然可以在技术文明快速发展的人类社会引起轩然大波。人类社会如何从这场灾难中学习到足够的经验和教训,却是一个持久的课题。如果从少年儿童成长的角度来说,有一项需要立即深入开展的,恐怕就是灾难教育。
灾难教育的首要价值在于,它能让少年儿童对人类社会曾经深陷和可能面临的各种灾难有客观的认识。如此,才能在灾难真正袭来时冷静客观地面对。
当然,灾难教育的价值远不止如此。海德格尔曾说:向死而生。在存在主义者看来,“死”的必然在场能够催生出自我的存在感,进而激发出强烈的生命意志,实现精神的觉醒与迸发。这个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灾难教育的本质,或许有所裨益:灾难教育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教育。作为个体的人,只有在直面灾难时,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健康的重要;才知道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有多欠缺;也只有在这时,人性的矛盾和光辉才能抛开各种伪饰,得以真实呈现。
灾难教育的实施,可以通过对灾难的“预演”,去培养少年儿童的危机意识和认识世界的探索精神,并学会在灾难面前葆有人性的光辉。
灾难教育的形式和手段是多样的,其中一个可选项就是科幻阅读。科幻作品致力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的“假想式预演”,因而人类可能面临什么样的灾难,就成为科幻小说的一大创作主题。少年儿童阅读灾难题材科幻作品,其实就是通过阅读的方式进行灾难教育。
但有一点不得不说明,这类作品中会出现各种沉重甚至阴暗的情节与氛围的描写。从文艺创作的角度来说,这是烘托主题的必要手法;从灾难教育的角度来说,这是对灾难的“真实”呈现。对那些出于情节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必要的描写,哪怕有些阴暗,我们也不需要视为洪水猛兽。我们要明白,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他们的视野,可能跟我们所认为的大相径庭;更要相信我们的孩子有足够的理解、辨识和接受能力。换个角度说,如果连一些沉重、阴暗的描写都无法接受,当真正的灾难袭来时,又怎能去面对呢?
(取材于马传思的文章)
4.下列关于灾难教育的价值,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使人客观冷静认识灾难。
B.激发出强烈的生命意志。
C.培养探索世界的精神。
D.增强科幻作品深刻性。
5. 结合三则材料,简述科幻作品可以起到哪些教育作用。(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
燕赵论
苏辙
昔者三代之法,使天下立学校而教民,行乡射饮酒之礼。于岁之终,田事既毕,而会其乡党之耆老①,设其笾豆酒食之荐,而天子之大夫亲为之行礼。盖以为田野之民,裸裎②其股肱,而劳苦其筋力,长幼亲作,以趋一时之利,习于鄙野之俗,而不知孝悌之节,顽冒无耻,不可告语,而易与为乱。是以因其休息而教之以礼,使之有所不忘于其心。故三代之民,虽耕田荷任之贱,其所有为者甚鄙,而其中必有所守,其心甚朴,而亦不至于无知以犯非义。何者?其上之人不以为鄙而不足教,而其民亦喜于为善也。
至于后世之衰,天下之民,愚者不知君臣父子之义,而天下之风俗日已败乱。今夫轻扬而剽悍、好利而多变者,吴、楚之俗也;劲勇而沉靖、椎钝③而少文者,燕、赵之俗也。以轻扬剽悍之人,而有好利多变之心,无三代王者之化,宜其起而为乱矣。若夫北方燕、赵之国,其劲勇沉靖者,可以义动,而椎钝少文者,可以信结也。然而燕、赵之间,其民常至于自负其勇以为盗贼,无以异于吴、楚者,何也?其劲勇近于好乱,而其椎钝近于无知。上失其道,而燕、赵之良民,不复见于当世,而其暴戾之夫每每乱天子之治。仲尼曰:“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为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为盗。”故古之圣人止乱以义,止盗以义,使天下之人皆知父子君臣之义,而谁与为乱哉?
昔者唐室④之衰,燕、赵之人,八十年之间,百战以奉贼臣,竭力致死,不顾败亡,以抗天子之兵,而以为忠臣义士之所当然。当此之时,燕、赵之士,惟无义也,故举其忠诚专一之心,而用之天下之至逆,以拒天下之至顺,而不知其非也。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夫民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故夫燕、赵之地,常苦夫士大夫之寡也。
(取材于宋·苏辙《苏辙集》)
注释:①耆老:老年人。②裎:裸体。③椎钝:朴实愚钝。④唐室:唐王朝。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会其乡党之耆老 会:聚集,召集
B.而不知孝悌之节 节:节制
C.虽耕田荷任之贱 贱:低微的
D.百战以奉贼臣 奉:遵从,遵守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于岁之终 不复见于当世
B.而天子之大夫亲为之行礼 使之有所不忘于其心
C.是以因其休息而教之以礼 因无恒心
D.可以义动 故古之圣人止乱以义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设其笾豆酒食之荐
准备好盛放在笾豆中的美酒和食物
B. 无三代王者之化
缺少夏商周三代时王道的教化
C. 其民常至于自负其勇以为盗贼
吴、楚的百姓竟然对自己的勇敢感到骄傲,大胆做强盗
D. 常苦夫士大夫之寡也
常常苦于士大夫数量的缺少
9.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其上之人不以为鄙而不足教,而其民亦喜于为善也。
②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10.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引用孔子、孟子语句的作用。(5分)
(二) 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共6分)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选文,回答(1)(2)题。
【甲】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①必闻,在家②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
【乙】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
注释:①邦:诸侯国。②家:大夫封地。
(1) 孔子认为什么是“达”,什么是“闻”。(4分)
(2) 孔子认为士不达之时,该如何做呢?(2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14题。(共12分)
阁夜①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②终黄土,人事音书漫③寂寥。
注释:①此诗是公元766年作者在四川夔州西阁夜中所作。此时作者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都死了。从去年十月到这年八月四川混战也暂告一个段落。②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字子阳,扶风人。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此处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③漫:随它去。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催短景”与“景翳翳以将入”中的“景”字都是“日光”的意思。
B.第四句说霜雪停后天空澄澈,仰视银河群星,星斗摇动,照射着三峡。
C.第五句意思是说,因长久征战,百姓的哭声传彻四野,暗示战事惨烈。
D.第六句“夷歌”指少数民族歌谣,作者多处听到渔夫樵子唱的“夷歌”。
13.诗中“天涯”含有沦落天涯之意。下列诗句中“天涯”用意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故乡何处天涯远,黄粱梦断行云断。(唐·无名氏《木兰花·春日述怀》)
B.天涯流落岁将残,望断故园心眼。(唐·无名氏《西江月·登城晚望》)
C.宜富贵,逞奢华。一团和气遍天涯。(唐·无名氏《鹧鸪天》)
D.江上昔年同出处,天涯今日共风尘。(唐·灵一《送明素上人归楚觐省》)
14. 本诗抒发多重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诗人要表达哪些思想情感。(6分)
15.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①诗中“卧龙跃马终黄土”说英雄人物终归黄土,苏轼在《前赤壁赋》中也有类似的语句: , 。杜甫在《蜀相》中也称颂过诸葛亮的才能与忠心: , 。
②古人重视积累,荀子在《劝学》中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庄子在《逍遥游》中这样谈积累:“ , 。”
四、本大题共5小题,23分。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在河西走廊聆听
从江南到河西走廊,从东海之滨到祁连山下,地势渐渐隆起,水汽渐渐稀薄,渐渐稀薄的还有人间烟火。面对广袤,轻微缺氧的头脑有点混沌,耳朵却变得灵敏,或并非灵敏,是混沌中生出的幻听。
先听见九月的风里响起一声驼铃。正午时分,一匹灰白色骆驼驮着我,穿行在张掖丹霞地貌的壮丽中。骆驼停留在一棵蓬蓬草前,打了一个响鼻,我听见脚下古老的土地响起流水声,叮叮咚咚,像一声声泉的耳语,从骆驼刺和蓬蓬草的叶尖涌出地面,汇集成浩瀚的绿意,幻化成远古时代的汪洋。光阴煮海,时间将曾经的大海煮了几亿年,熬成这片集雄、险、奇、幽、美于一身的地貌,蜜般柔软,糖果般多彩,极地冰川般肃穆。
经过峡谷某个拐角处时,骆驼和我一起向上仰望,我顺着它的视线伸出手,在红色崖壁的沙砾中摸到一颗极小的贝壳。亿万年来,这颗小小的贝壳经历了些什么?陨石雨,沸腾的岩浆,汹涌的海水,生命诞生,人类进化,金戈铁马……直到此刻,它和大海一起,被时间定格成无边的静美。
站在彩色丘陵的某个高处俯瞰,我听到猎猎风声里响起苍凉悠远的乐声,嘟嘟克笛孤独的音色,如游刃穿行于风中,引领着长号、提琴、竖琴、定音鼓等,如泣如诉的旋律渐渐恢弘。眼前一层一层的山浪向着同一个方向倾斜,天上一层一层的白云也向着同一个方向倾斜,像一支支队伍在雄浑的音乐里行进,时光之河浩浩汤汤穿过河西走廊。我看见光线急速变幻中一张张年轻的脸,年轻的张骞带着嘱托,开启了出使西域的凿空之旅,年轻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策马扬鞭,年轻的玄奘独自踏上五万里西行的生死旅途,年轻的一行行驼队掠过地平线上的落日,足印迅速被风沙吹老。历史与今天、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文明之光在这里闪耀。
时间深处,日夜萦绕着一曲曲动人的音律。“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古为河西四郡(张掖、武威、酒泉、敦煌)之一的张掖,是丝绸之路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长河中对华夏文明产生深远影响。张掖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荒漠与绿洲共存,南国风韵与塞上风情共生,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没有国界的音乐语言成为交流的使者。北魏时,当地音乐与龟兹乐相结合的《秦汉伎》,以《西凉乐》之名流传。唐代,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交流,孕育出响彻世界的“唐乐”高峰,《十部乐》涵盖丝路沿线各民族的音乐。甘州边塞曲流入中原后,成为教坊大曲,《八声甘州》《甘州曲》等词牌、曲牌流传至今……上下两千年、纵横近万里的时空里,河西走廊成为一个音乐的长廊。时间来到二十一世纪,希腊音乐家雅尼创作了充盈着史诗情怀的《河西走廊之梦》,嘟嘟克笛引领的恢弘旋律,美得让人流泪。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音乐的交流,是人心的交流。科学告诉我们,物质经过漫长时光与无数组合,才产生了生命,地球经历了四十多亿年的沧海桑田,才产生了人类。人类历史于无垠的时间,短暂只如一瞬,那么,人与人之间为何不争分夺秒去爱?
焉支山下,山丹军马场,我不知道一匹解甲归田的军马,是否愿意和我聊聊祖先辉煌的曾经。它是一头漂亮极了的汗血宝马,通身黝黑发亮,偶尔抖一下耳朵,眨着长睫毛,安静地承受着人类好奇的抚摸,却不知从哪里透着一副不羁的神情。在它的附近,两匹棕红色大马在隔着栏杆亲昵。
我试图去识别一匹马的耳语。我轻轻从它的侧面摸上它的脸颊,将脸贴近它的脸,蹭到了粗糙而柔软的鬃毛,看到了长睫毛下它的瞳孔里浮现祖先们奔驰在辽阔草原上的画面,听到了它的耳蜗里响彻金戈铁马之声。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在此创建了山丹皇家军马场,两千年来,这里见证了一个东方古国的沧桑巨变。
九月的焉支山下,大马营草原上万马奔腾,一道道马脊如一望无垠的麦浪起起伏伏,传递着李白的朗声吟诵:“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名将古谁是,疲兵良可叹。何时天狼灭?父子得闲安。”群山偃旗息鼓,人们放马归山,解甲归田,马和诗歌的耳语里有一个相同的暗号:“回家”。
在离军马场一百多公里的民乐,夕阳斜照进一个酒库,一个个巨大的棕色酒缸上,覆盖着一块块异常鲜亮的红缎子,像盖着红盖头的新娘。一个小勺伸进了酒缸,睡了三十年的酒醒了,叹了一口气,吐出一串咕咚咕咚的耳语,浓郁的香味瞬间弥漫开来。在汉代酿酒古法的基础上,民乐人用高粱、玉米、大麦、小麦、大米、豌豆等九种粮食酿制了独具一方风味的美酒。三十年陈的白酒在玻璃酒壶里,呈现夕阳一样的淡淡金黄。我与金黄对视,看见清澈的酒里凝结着浓稠的历史,是与江南的黄酒截然不同的另一种风骨。我想,从前,它一定是出征酒,万马嘶鸣,尘土飞扬,一碗碗烈酒被仰脖喝尽,一只只酒碗被摔得粉碎;它也是庆功酒,团圆酒,被百战归来的人群痛饮,化作眼泪飙飞,化作一场场思念的雪。此刻,它是一杯民间的酒,沁入了寻常百姓日子的酒,像一个静坐于喜宴主桌的老人,微笑着,眼神安详。
我浅尝几口酒便醉了,歪在飞驰的面包车里,半梦半醒间,听两位朋友高一声低一声的对话,像一声声耳语。他们一个来自天津,一个来自西宁,隔着车子的过道,两人从一碗“炒炮仗”开始,讲青海的面,天津的面。车窗外夜色降临,耳蜗里似乎又有别的耳语响起,却是我熟悉的乡音。东海边江南被桂花树覆盖的娘家小院里,想必七旬母亲正双手合十,喃喃祈祷,每一个晨昏,她心中的话总是:国泰民安。
世界安宁,我们才能听得见亲人们的耳语。母亲的耳语是一个涟漪,传给了千万里之外的我,从耳蜗传到心脏,传向四肢,传给车轮,通过车胎与地面的摩擦,传给了我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并得到了它的回应。于是,我听见整个河西走廊上,响着悠长的声声驼铃。
(取材于苏沧桑同题散文)
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轻微缺氧的头脑有点混沌 混沌:模糊,不分明。
B.如游刃穿行于风中 游刃:庖丁运用自如的刀,形容自由穿梭。
C.开启了出使西域的凿空之旅 凿空:空前绝后。
D.化作眼泪飙飞 飙飞:到处飞溅。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由绵绵绿意的植被,联想到此处在远古时曾为大海。沧桑变化形成了壮丽的丹霞地貌。
B.诸多历史杰出人物曾行走在河西走廊,印证了河西走廊连接古今中西辉煌悠久,如今落寞。
C.民乐陈酿风味独特,作者认为它与江南黄酒风格不同的原因在于凝聚着浓郁的历史因素。
D.同伴聊起各自的家乡吃食,让作者顿生思乡之意,想到江南桂花小院,母亲的生活场景。
18.文章写到了河西走廊中张掖峡谷丘陵、焉支山下山丹军马场、民乐这些地点。请分别概括这些地点的景观风物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19. 作者说“音乐的交流,是人心的交流”。实际上其他艺术的交流也同样是“人心的交流”。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类“人心的交流”的体会。要求:写出具体的“交流”对象以及获得的体验、感悟,音乐除外。(6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20题。(共5分)
20.有人用“黠而侠”评价《红楼梦》中刘姥姥,意思是说刘姥姥既有“狡黠”的一面,又有“侠义”的一面。请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对刘姥姥的“黠”和“侠”的理解。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1.语言基础应用(5分)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2)题。
南宋朱熹说:“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成功靠的是信念,而非条件。顽强的意志是成就梦想的可靠保证。只有拥有顽强的意志,我们才能不为困难吓倒,不为逆境 。没有顽强的意志,我们只能是在不幸面前徘徊不定,在逆境当中 。意志坚定,是一切成就大事业的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劳苦不足以使他们 ,困难不足以使他们丧志。不管处境如何,他们总能坚持与忍耐。他们内心强大,神鬼难近。
(1) 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A. 屈服 首鼠两端 心灰
B. 折服 裹足不前 心灰
C. 折服 首鼠两端 灰心
D. 屈服 裹足不前 灰心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结合文意将它修改为正确的句子。要求:注意上下文内容衔接,保留原有信息,不超过30个字。(2分)
22.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①愁苦与恐惧是人类躲不开的情感,请从《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位人物,谈谈他们是如何面对所遭受到的愁苦或恐惧的。
②当前疫情形势逐渐被控制,人们防控意识逐渐松动,小区、超市里出现了“不戴口罩”,忽视安全距离的现象。请你劝说他们注意防控。要求:语言得体,条理清晰。
③请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为开头写一段抒情文字,表达渴望疫情结束的愿景。要求: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23.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50分)
①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诞生于1937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师生徒步三千多里从湖南长沙走到云南昆明,低矮破旧的校舍,艰苦的办学条件,甚至缺衣少食,但师生凭借一股“刚毅坚卓”的顽强意志,战胜了环境的恶劣,取得了诸多世界级学术成果,在中国风雨飘摇的时代培养出了邓稼先、李政道、杨政宁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孕育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刚毅坚卓”也成为联大校训。
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认识?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②请以“我的战‘疫’手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主题积极健康,有思想内涵;写现实生活,有场面描写、细节描写;语言得体。
顺义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统练
语文参考答案
1.A 2.B 3.A 4.D
5.参考:①借助故事,传播关于科技、人文与美学的观念,引起问题意识,展开思辨讨论,以降低未来的风险。2分
②培养孩子敬畏自然的认识,让文明可持续发展。或帮助孩子建立关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2分
③科幻文学作品是一种科学普及的良好途径。或,阅读科幻文学作品有利于人们了解一些科学元素、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2分
④通过阅读科幻文学的方式可以进行灾难教育。2分
注意:第一条、第二条,答出任意一条即可得2分,同时答出,只得2分。
6.B 7.C 8.C
9.参考:①那些官居上位的人士不认为他们鄙陋且不值得教化,那些百姓也就愿意做好事了。
②没有固定的资产却有固定的道德观念,只有士人(读书人)才能做到。
意思对即可。
10.参考:意义:孔子认为:君子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沦为盗贼。有勇而无礼则乱。孔子主张用礼义来规范勇。紧呈上文燕赵人民好勇乱治,引出“止乱以义,止盗以义”的主张。2分
孟子认为只有士人可以做到有固定的道德观念。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资产,就会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就会放纵邪恶无所不为。燕赵士人的现状是缺少礼义的观念,要想办法对他们施以教化。2分
作用:引用权威语言,强化论证,增强说服力。1分
意思对即可。
11.参考:(1)达,是品德正直,爱好礼义,还能察言观色,谦恭待人。
闻,是外表有仁的样子,行为上却常常违背,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从不反省。
(2)谋求安身立命的本领,追求自己能有值得他人尊敬的知识。
12.B 13.C
14.参考:①第一句中的“催”字写出时光流逝,进而抒发光阴荏苒,岁序逼人的无奈伤感。
②首联叙写冬夜寒景,环境寒怆,抒发作者沦落“天涯”的思乡之愁苦心情。第六句中的“夷歌”再次回扣作者身处“天涯”之意,作者客居他乡。
③二三两联中的“鼓角”、“五更”、“声悲壮”表明了兵戈未息、战争频繁不断,抒发作者对于时局动荡不安的悲痛的情感。拂晓之时听到千家的恸哭,哭声传遍四野,对战乱中人民的抱有同情之心,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④尾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奸都同归于尽,眼前的朋友的音书消息、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抒发作者悲愤感伤的情绪。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得满分。
15.①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②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或,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16.C 17.B
18.参考:作者在河西走廊中张掖峡谷丘陵看到当地经时间冲刷后形成的壮美雄奇的地貌,引发作者对河西走廊自然风貌的欣赏赞美。同时联想到河西走廊历史文化,抒发作者对其历史、人物的赞叹与思考。
在军马场作者看到辽阔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场景,抒发了张掖当下人们放马归山、解甲归田后和平气象的慨叹、赞颂。
在民乐作者由陈酿感怀,抒发对民乐人如今平静祥和生活的赞美与欣赏。
19.【参考】略
20. 开放性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黠,即聪明。刘姥姥小说中说她是久经世故,二进贾府时,情知是王熙凤等戏耍她,但是她还是有意配合凤姐鸳鸯哄贾母高兴,是装傻。讲故事也有意迎合贾母宝玉的好奇心理,投其所好。
侠,即有义气,敢担当。当贾府溃败时,巧姐被卖。刘姥姥知恩图报,救下巧姐。
21. (1)D
(2) 拥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2分。
答成: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得1分。
一面对一面2分,两面对两面1分。
22.略
23. 第①题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50—42分)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二类卷
(41—33分)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三类卷
(32—25分)
基本符合题意、主题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四类卷
(24—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0分为基准分浮动。
第②题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50—42分)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二类卷
(41—33分)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较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三类卷
(32—25分)
基本符合题意、论点基本明确
论据较恰当充实、论证基本合理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四类卷
(24—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论点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0分为基准分浮动。
说明:作文没写题目,扣2分。
说明:作文没有抄写题目,扣2分。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