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479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479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64790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永春一中高三期初(文科)地理试卷(2019.8)
(命题:郭丽艳 审题:康振福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近年来,浙江多地将农作物秸秆、农药包装物等分散分布的农业废弃物收集起来,集中进行循环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完成1、2题。
- 影响农业废弃物分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 B.技术 C.资金 D.劳动力
2. 与分散处理农业废弃物相比,集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产业集聚 B.降低运输成本 C.提高规模效益 D.促进产业协作
下图为“等高线图”,已知等高距为25米,AB为一空中索道。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25米
B.D处可能形成瀑布
C.A处坡面径流的方向是西北
D.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由西南向东北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E三地中,B处是建火情瞭望哨最佳地点
B.若要在B或E附近选一处建寺庙,B比E更合适
C.B处是欣赏瀑布比较理想的地点
D.若图示区域将可能发生泥石流,正在欣赏瀑布的游客应往南逃走
5.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和某月0℃等温线图,
据图可以判断( )
A 该地为南半球
B 该地为北半球
C 该地南坡为迎风坡
D 该地北坡为迎风坡
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6~7题。
6. 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
7. 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处在盛行西风背风坡 B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结合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垂直变化率指山地海拔每升高100米,太阳辐射增强的数值,单位:w/100m),完成8-9题。
8. 该地太阳辐射垂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7月最大 B.12月最大
C.6月随高度递增 D.11月随高度递减
9. 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月份不是6月,而是8月,其主要原因可能是8月( )
A.晴天多 B.白昼长 C. 太阳高度大 D. 空气质量好
读沿23° 26' 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 图中B海域表层洋流的性质和流向是( )
A.暖流、向南流 B. 寒流、向南流
C.暖流、向北流 D. .寒流、向北流
11. 甲区域范围内共有板块( )
A. 1块 B. 2 块 C. 3 块 D. 4 块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海域底部岩石以石灰岩为主
B. 目前对海洋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A区域
C. 图示区域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D. 图中岛屿上河短水急,水能丰富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图1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图2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13、14题。
- 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 )
①降雨较多,蒸发量小 ②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
③地势低平,流速缓慢 ④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 B.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
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 D.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
径流系数,是指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图为我国某区域
1月和7月的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关于图示区域等值线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1月的等温线比7月密集,主要是受海陆因素的影响
B.A处气温年较差不超过22℃
C.B处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高,是由于海拔第气温高
D.C处等温线大致东北—西南走向,主要是受海陆因素作用的结果
16.调查发现图中的A处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A处径流系数增大,下渗也增大
②A处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势,不稳定径流增大
③A处径流系数增大,对河流补给变得不够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④A处径流系数增大,使当地气候将变得更加湿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正式运营,沿途美景吸引游客前往。读下图回答17-18题。
17.贵广高铁全程的桥隧比例达到81%,其主要原因是( )
A.地貌复杂 B. 降低成本 C.客流需求 D.保护耕地
18.游客在桂林看到的峰林景观,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褶皱隆起 B. 风力侵蚀 C.流水溶蚀 D.冰川侵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0时30分,PQ为晨昏线)一艘海轮从M港出发,将一批货物运往N港。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示时期( )
A. M地昼长夜短 B. N地日出东北
C. M地白昼长于N地 D.M地正午桅杆影长大于N地
20.经过Z海峡时,轮船航行情况是( )
A. 逆风逆水 B.顺风顺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顺水
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地河谷剖面图。该河谷两侧山坡植被景观截然不同,一侧植被茂盛,另一侧植被稀疏。完成21-22题。
21.从成因看,该河谷为( )
A.地堑谷 B.断层谷
C.背斜谷 D.向斜谷
22.该地河谷植被茂盛的一侧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①侧,光照较强
B.②侧,热量较多
C.①侧,蒸发较弱
D.②侧,降水较多
冰雾是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在冬季,当近地面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微小冰晶而形成。为减轻冰雾带来的灾害,当地因地制宜设计了高效日光温室,保证喜温作物越冬生产。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两层。左图示意大兴安岭冰雾的日变化,右图示意该日光温室景观。据此完成23-25题。
23.一天中,冰雾高峰期出现在9时前后的原因是( )
①地面辐射弱 ②相对湿度大 ③降温最快 ④风速较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该日光温室前屋面的朝向是( )
A.东北 B.正南 C.东南 D.西南
25.冰雾出现日,为增强日光温室的效果,当地农民掀起和盖上草苫的时间分别是( )
A.14时前后、20时前后 B.10时前后、15时前后
C.日出前后、日落前后 D.正午前后、日落前后
“理想大陆”是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要素干扰的假想大陆。图1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2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26、27题。
- 北回归线沿线自然带的分布,图2与图1明显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海远近 B.沿岸洋流 C.海陆分布 D.海拔高度
27. 图2中甲自然带为图1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28~29题。
28.该山地可能是( )
A.秦岭 B.南岭 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
29.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热量
30. 下图为北温带地区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0≤H0<H1<H2<90°,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地该时段黑夜先变短后变长
B. 该时段直射点不可能在赤道
C. 该地该时段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D .该地该时段白昼先变短后变长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三大题,共40分)
3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盐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盛行偏北大风。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突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图5)。锡瓦什湾海水盐度很高,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1920年11月7日,苏俄红军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里米亚半岛的白军自恃为“天险”的锡瓦什湾,打响了解放克里米亚半岛的战役。
(1)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图示“沙嘴”的形成原因。(8分)
(2)推测当时白军自恃锡瓦什湾为“天险”的原因。(6分)
32.(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对科罗拉多河流域的综合开发较早,中上游已修建44座大坝,具有防洪、发电和灌溉的功能,在此过程中,该河流域农业快速发展,已成为美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过去农业多采用引水漫灌的方式灌溉,由此引发了许多问题。图为科罗拉多河流域简图。
(1)说明K-H河段综合开发前径流量的时空变化特点。(4分)
(2)说明当地在农业生产中推广滴灌技术的意义。(4分)
(3)分析中上游修建大坝对河口三角洲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8分)
33. (10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徒步穿越山脊线旅行在我国悄然兴起。下图示意我国秦岭山地中部的一条著名山脊徒步穿越线路,线路长度70-100公里,穿越该线路需5-7天,穿越强度和危险度较高,最佳登山穿越时间是6月、9月和10月。
说明该线路吸引徒步穿越者的原因并指出穿越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永春一中2020届高三期初(文科)地理参考答案(2019.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ACDAB 6-10:BDAAC 11-15:CDDBB
16-20:BACDB 21-25:BCADD 26-30:CBCBD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4分)(1)众多河流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亚速海;常年存在的海流呈逆时针方向将泥沙搬运到锡瓦什湾东部;锡瓦什湾岛屿众多,海底地形平坦,水深浅,海流运动速度减缓;锡瓦什湾盐度和亚速海盐度差异大;海流所携带的泥沙容易沉积,形成狭长沙嘴。(答4点得8分)
(2)湾内淤泥黏重深厚,不利步兵行进;冬季风强劲且寒冷,水温低风浪大;湾面宽阔,涉水强渡难度大;水位浅,不利运兵船通行;气味腐臭,不利于长时间停留。(答3点得6分)
32.(16分)(1)自上游(K、北)至下游(H、南),径流量减小/上游(北部)河段径流量较大/下游(南部)河段径流量较小;(2分)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春夏径流量大/春夏为汛期/春夏为丰水期, 秋冬径流量小/秋冬为枯水期(2分)
(2)节约用水,缓解水资源紧张;(2分)减轻土地盐碱化现象(2分)
(3)来水来沙减少,三角洲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三角洲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水质变差;加剧土地盐碱化现象。(答对4点得8分)
33.(10分)原因:自然景观丰富多样/贴近自然环境;(2分)较高的挑战性/能满足徒步穿越者探险休闲的需求;(2分)山脊线路视野开阔/视角好(2分)
注意的问题:注意安全/防冻/防迷失/防自然灾害/带齐相关物品;(2分)保护自然环境(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