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06 反应原理综合题(题型精练)-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之突破反应原理题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4850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突破06 反应原理综合题(题型精练)-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之突破反应原理题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4850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突破06 反应原理综合题(题型精练)-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之突破反应原理题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485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突破06 反应原理综合题(题型精练)-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之突破反应原理题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485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突破06 反应原理综合题(题型精练)-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之突破反应原理题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485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突破06 反应原理综合题(题型精练)-备战2021年高考化学之突破反应原理题
展开突破06 反应原理综合题(2)
限时:35分钟
1.(天津新高考模拟卷)将4molN2O4放入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O4(g) 2NO2(g),平衡体系中N2O4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D点v(正)________v(逆)(填“>”“=”或“<”)。
②A、B、C点中平衡常数K的值最大的是________点。 时,N2O4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若达平衡时间为5 s,则此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③若其条件不变,在原平衡基础上,再加入一定量,达到新平衡时,与原平衡相比,NO2的体积分数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① < ② C 25% 0.1mol•L-1•S-1 ③减小
【解析】①由图可知,D点未达到平衡状态,A点达到平衡状态,D→A时反应物N2O4的体积分数增大,反应逆向进行,即v正<V逆;
②图2可知,随温度升高,平衡时N2O4的体积分数不断减小,说明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A、B、C点中平衡常数K的值最大的是C点;T2平衡时N2O4的体积分数为60%;
则:=60%,解得:x=1,故N2O4的转化率为=25%;若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为5s,则此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S-1;
③若其条件不变,在原平衡基础上,再加入一定量NO2,看做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与原平衡相比,NO2的体积分数将减小。
2.某科研小组研究臭氧氧化—碱吸收法同时脱除SO2和NO工艺,氧化过程反应原理及反应热、活化能数据如下:
反应Ⅰ:NO(g)+ O3(g)NO2(g)+O2(g) ΔH1 =-200.9 kJ·mol-1 Ea1=+3.2 kJ·mol-1
反应Ⅱ:SO2(g)+ O3(g)SO3(g)+O2(g) ΔH2 =-241.6 kJ·mol-1 Ea2=+58 kJ·mol-1
已知该体系中臭氧发生分解反应:2O3(g)3O2(g)。请回答:
其他条件不变,每次向容积为2 L的反应器中充入含1.0 mol NO、1.0 mol SO2的模拟烟气和2.0 mol O3,改变温度,反应相同时间t后体系中NO和SO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相同温度下NO的转化率远高于SO2,结合题中数据分析其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P点一定为平衡状态点
B.温度高于200 ℃后,NO和SO2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显著下降,最后几乎为零
C.其他条件不变,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可提高NO和SO2的转化率
【答案】 (1)反应Ⅰ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Ⅱ的活化能,相同条件下更易发生反应 (2)BC
【解析】 (1)反应Ⅰ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Ⅱ的活化能,相同条件下更易发生反应,因此相同温度下NO的转化率远高于SO2。
(2)图中曲线属于描点法所得图像,P点不一定为图像的最高点,即不一定为平衡状态点,可能是建立平衡过程中的一点,故A错误;根据图像,温度高于200 ℃后,2O3(g)3O2(g)反应进行程度加大,体系中的臭氧浓度减小,NO和SO2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显著下降,当臭氧完全分解,则二者转化率几乎为零,故B正确;其他条件不变,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使得2O3(g)3O2(g)平衡逆向移动,臭氧浓度增大,则反应Ⅰ:NO(g)+O3(g)NO2(g)+O2(g)和反应Ⅱ:SO2(g)+O3(g)SO3(g)+O2(g)平衡正向移动,NO和SO2的转化率提高,故C正确。
3.下列是碳热还原法制锰合金的三个反应,CO与CO2平衡分压比的自然对数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浓度计算所得的平衡常数)。
Ⅰ.Mn3C(s)+4CO2(g)3MnO(s)+5CO(g) Kp(Ⅰ)
Ⅱ.Mn(s)+CO2(g)MnO(s)+CO(g) Kp(Ⅱ)
Ⅲ.Mn3C(s)+CO2(g)3Mn(s)+2CO(g) Kp(Ⅲ)
(1)ΔH>0的反应是________(填“Ⅰ”“Ⅱ”或“Ⅲ”)。
(2)1 200 K时,在一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有17.7 g Mn3C(s)和0.4 mol CO2,只发生反应Ⅰ,5 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O的浓度为0.125 mol·L-1,则0~5 min内v(CO2)=________。
(3)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Mn(s)并充入一定量的CO2(g),只发生反应Ⅱ,下列能说明反应Ⅱ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容器的体积不再改变
B.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
C.气体的总质量不再改变
【答案】 (1)Ⅲ (2)0.02 mol·L-1·min-1 (3)BC
【解析】 (1)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Ⅲ升高温度,ln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故选Ⅲ。(2)0~5 min内v(CO2)=v(CO)=×=0.02 mol·L-1·min-1。
(3)反应Ⅱ.Mn(s)+CO2(g)MnO(s)+CO(g)为气体体积不变的放热反应,根据“变量不变达平衡”进行判断。 反应为气体不变的反应,反应过程中容器的体积不是变量,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选项A不选;反应是一个固体质量增大的反应,固体的质量为变量,当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选项B选;反应是一个气体质量减小的反应,气体的总质量为变量,当不再改变说明达平衡状态,选项C选。
4.CO2和CO可作为工业合成甲醇(CH3OH)的直接碳源,还可利用CO2根据电化学原理制备塑料,既减少工业生产对乙烯的依赖,又达到减少CO2排放的目的。
(1)利用CO2和H2反应合成甲醇的原理为:CO2(g)+3H2(g)CH3OH(g)+H2O(g)。
上述反应常用CuO和ZnO的混合物作催化剂。相同的温度和时间段内,催化剂中CuO的质量分数对CO2的转化率和CH3OH的产率影响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ω(CuO)/%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CH3OH的产率 | 25% | 30% | 35% | 45% | 50% | 65% | 55% | 53% | 50% |
CO2的转化率 | 10% | 13% | 15% | 20% | 35% | 45% | 40% | 35% | 30% |
由表可知,Cu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催化效果最佳。
(2)利用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醇,发生如下反应:CO(g)+2H2(g)CH3OH(g),其两种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曲线如图1中a、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上述反应的ΔH=-91 kJ·mol-1
B.a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为510 kJ·mol-1
C.b过程中第Ⅰ阶段为吸热反应,第Ⅱ阶段为放热反应
D.b过程使用催化剂后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和ΔH
E.b过程的反应速率:第Ⅱ阶段>第Ⅰ阶段
(3)①在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充入CO和H2,测得平衡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则压强p2________(填“>”“<”或“=”)p1;平衡由A点移至C点、D点移至B点,分别可采取的具体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C点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②甲和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的体积相同,向甲中加入1 mol CO和2 mol H2,向乙中加入2 mol CO和4 mol H2,测得不同温度下CO的平衡转化率如图3所示,则L、M两点容器内压强:p(M)________(填“>”“<”或“=”,下同)2p(L);平衡常数:K(M)________K(L)。
【答案】 (1)60% (2) ACE (3)①< 保持压强为p2,将温度由250 ℃升高到300 ℃ 保持温度为300 ℃,将压强由p3增大到p1 75% ②> <
【解析】 (1)由表可知,CuO的质量分数为60%催化效果最佳。
(2)由图所示:ΔH=419 kJ·mol-1-510 kJ·mol-1=-91 kJ·mol-1,故A正确;a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为419 kJ·mol-1,故B错误;第Ⅰ阶段反应之后的产物能量高于起始产物的能量,所以第Ⅰ阶为吸热反应,同时第Ⅰ阶段反应之后的产物能量高于最终产物的能量,所以第Ⅱ阶段为放热反应,故C正确;b过程使用催化剂后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但ΔH不变,故D错误;b过程第Ⅱ阶段的活化能小于第Ⅰ阶段,所以反应速率:第Ⅱ阶段>第Ⅰ阶段,故E正确。
(3)①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由图所示,300 ℃时,C点的转化率小于B点,故p2<p1;平衡由A点移至C点是恒压的条件下使平衡逆向移动,措施为保持压强为p2,将温度由250 ℃升高到300 ℃;D点移至B点是温度不变平衡正向移动,可采取的具体措施为保持温度为300 ℃,将压强由p3增大到p1;在C点时,甲醇的体积分数为50%,设甲醇的物质的量为n,则反应的CO的物质的量为n,剩余CO的物质的量为n,则CO的转化率为×100%= 75%。
②M和L点,CO的转化率相同,因为体积相同,且乙中气体是甲中气体的2倍,则相同温度时,p(M)=2p(L),M点的温度高,所以p(M)>2p(L);平衡常数只和温度有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反应进行的限度越小,平衡常数越小,所以K(M)<K(L)。
5..[2018·北京,27(2)(3)(4)](2)对反应3SO2(g)+2H2O(g)===2H2SO4(l)+S(s) ΔH=-254 kJ·
mol-1,在某一投料比时,两种压强下,H2SO4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p2________p1(填“>”或“<”),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将ⅱ补充完整。
ⅰ.SO2+4I-+4H+===S↓+2I2+2H2O
ⅱ.I2+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I-
(4)探究ⅰ、ⅱ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 mL SO2饱和溶液加入2 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
序号 | A | B | C | D |
试剂组成 | 0.4 mol·L-1KI | a mol·L-1KI 0.2 mol·L-1H2SO4 | 0.2 mol·L-1H2SO4 | 0.2 mol·L-1KI 0.000 2 mol I2 |
实验现象 | 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出现浑浊 | 溶液变黄,出现浑浊较A快 | 无明显现象 | 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为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 |
①B是A的对比实验,则a=________。
②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D>A。结合ⅰ、ⅱ反应速率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 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H2SO4的物质的量增大,体系总物质的量减小,H2SO4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3)SO2 SO 4H+
(4)①0.4 ②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但H+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
③反应ⅱ比ⅰ快;D中由反应ⅱ产生的H+使反应ⅰ加快
【解析】 (2)由图可知,一定温度下,p2时H2SO4的物质的量分数比p1时大,结合3SO2(g)+2H2O(g)===2H2SO4(l)+S(s)知,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即正反应方向移动,H2SO4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因此p2>p1。
(3)根据歧化反应的特点,反应ⅰ生成S,则反应ⅱ需生成H2SO4,即I2将SO2氧化为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2H2O+SO2===SO+4H++2I-。
(4)①对比实验只能存在一个变量,因实验B比实验A多了H2SO4溶液,则B中KI溶液的浓度应不变,故a=0.4。
③加入少量I2时,反应明显加快,说明反应ⅱ比反应ⅰ快;D中由反应ⅱ产生的H+使反应ⅰ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