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化学】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衔接班)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化学】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衔接班)第1页
    【化学】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衔接班)第2页
    【化学】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衔接班)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衔接班)

    展开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衔接班)
    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a:40 Zn:65 S:32 P:31 Cl:35.5 Na:23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古代典籍中有“石胆……浅碧色,烧之变白色者真”的记载,其中石胆是指(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选项给出的四种物质中只有、晶体有色,而和均为无色晶体,加热分解生成CuSO4和H2O,CuSO4呈白色;而加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的Fe2O3呈红棕色,所以符合题意的物质是,故合理选项是A。
    2.已知 (x) (y) (z)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B. y完全氢化后的产物q,q的二氯代物有7种
    C. x、y、z均能使溴水因加成反应而褪色
    D. x、y、z互为同系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 x中的苯环与乙烯基的平面重合时,所有原子才在同一平面上,A错误;
    B. y完全氢化后的产物q为,q的二氯代物中一氯原子固定在2的碳原子上时,有3种;固定在1的碳原子上有4种,合计7种,B正确;
    C. x、y均含碳碳双键,故其能使溴水因加成反应而褪色,z不含碳碳双键,则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
    D. x、y、z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
    答案为B
    3.微型银-锌电池可用作电子仪器的电源,其电极分别是和,电解质为溶液,电池总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池工作过程中,溶液浓度降低
    B. 电池工作过程中,电解液中向正极迁移
    C. 负极发生反应
    D. 正极发生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电池总反应可知,Z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氧化银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作正极,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正极电极反应式为Ag2O+H2O+2e-═2Ag+2OH-,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详解】A.由电池总反应为Ag2O+Zn+H2O═2Ag+Zn(OH)2可知,反应中n(KOH)不变,但电池反应消耗了H2O,所以电池工作过程中,KOH溶液浓度升高,故A错误;
    B.电池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电解液中OH-向负极迁移,故B错误;
    C.由电池总反应可知,Z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故C正确;
    D.氧化银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作正极,注意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电极反应式为Ag2O+H2O+2e-═2Ag+2OH-,故D错误;
    故选:C。
    4.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 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Cl2=2Fe3++2Cl-
    B. 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32-+CO2+H2O=2HCO3-
    C. 向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双氧水:3H2O2+I-=IO3-+3H2O
    D. 向硫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SO2:2S2-+5SO2+2H2O=3S↓+4HSO3-
    【答案】BD
    【解析】
    【详解】A.FeBr2电离产生的Fe2+、Br-都具有还原性,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Cl2,Fe2+、Br-都会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A错误;
    B.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Na2CO3、CO2、H2O发生反应生成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CO2+H2O=2HCO3-,B正确;
    C.H2O2具有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会将I-氧化为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H++2I-=I2+2H2O,C错误;
    D.向硫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SO2,由于酸性H2SO3>H2S,由于SO2过量,发生的反应有:S2-+2SO2+2H2O=H2S+2HSO3-,SO2+ 2H2S=3S↓+2H2O,总反应方程式为2S2-+5SO2+2H2O=3S↓+4HSO3-,D正确;
    故合理选项BD。
    5.用化学用语表示 NH3+ HCl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 B. HCl 的电子式:
    C. NH3的结构式: D. Cl−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C
    【解析】
    【分析】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15;
    B、HCl中只含共价键;
    C、NH3中含个N-H键;
    D、Cl-最外层有8个电子。
    【详解】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15,可表示为,选项A错误;
    B、HCl中只含共价键,其电子式为,选项B错误;
    C、NH3中含个N-H键,NH3的结构式为:,选项C正确;
    D、Cl-最外层有8个电子,Cl−结构示意图为,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6.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 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灼烧碎海带应用坩埚,A错误;
    B、海带灰的浸泡液用过滤法分离,以获得含I-的溶液,B正确;
    C、MnO2与浓盐酸常温不反应,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需要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C错误;
    D、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用饱和NaCl溶液吸收尾气Cl2,尾气Cl2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D错误;
    答案选B。
    7.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0.1 mol·L−1KI 溶液:Na+、K+、ClO− 、OH−
    B. 0.1 mol·L−1Fe2(SO4)3溶液:Cu2+、NH4+ 、NO3−、SO42−
    C. 0.1 mol·L−1HCl 溶液:Ba2+、K+、CH3COO−、NO3−
    D. 0.1 mol·L−1NaOH溶液:Mg2+、Na+、SO42−、HC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I-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
    B项,在Fe2(SO4)3溶液中离子相互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B选;
    C项,在HCl溶液中CH3COO-不能大量存在,故C不选;
    D项,Mg2+、HCO3-都能与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答案选B。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B. 反应4Fe(s)+3O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
    D. 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不能全部转化为电能,理论上能量转化率高达85%~90%,A项错误;
    B项,反应4Fe(s)+3O2(g)=2Fe2O3(s)的ΔS0,该反应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
    C项,N2与H2反应为可逆反应,3molH2与1mol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数小于6mol,转移电子数小于66.021023,C项正确;
    D项,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的催化作用具有的特点是:条件温和、不需加热,具有高度的专一性、高效催化作用,温度越高酶会发生变性,催化活性降低,淀粉水解速率减慢,D项错误;
    答案选C。
    9.以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的结构简式是
    B. ①②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取代、消去
    C. 反应②③的条件分别是浓硫酸加热、光照
    D. 加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褪色则可证明已完全转化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根据逆向思维的方法推导,C为,B为,A为,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故A错误;
    B.根据合成路线,反应①为光照条件下的取代反应,反应②为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反应③为加成反应,反应④为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故B正确;
    C.反应②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需要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反应③为烯烃的加成反应,条件为常温,故C错误;
    D.B为环戊烯,含碳碳双键,环戊二烯含碳碳双键,均能使高锰酸钾褪色,则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能证明环戊烷已完全转化成环戊二烯,故D错误;
    答案选B。
    10.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 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 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r(W) > r(Z) > r(Y)
    B. 由X、Y 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
    C. 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
    D. 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为O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为Na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IIIA族,Z为Al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W为S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作答。
    【详解】A项,Na、Al、S都是第三周期元素,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r(Y)r(Z)r(W),A项错误;
    B项,由X、Y组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Na2O中只有离子键,Na2O2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B项错误;
    C项,金属性:Na(Y)Al(Z),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C项错误;
    D项,非金属性:O(X)S(W),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D项正确;
    答案选D。
    11.用如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  )

    乙烯的制备
    试剂X
    试剂Y
    A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
    H2O
    KMnO4酸性溶液
    B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
    H2O
    溴水
    C
    CH3CH2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
    NaOH溶液
    KMnO4酸性溶液
    D
    CH3CH2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
    NaOH溶液
    溴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A.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制备的乙烯中含有乙醇,乙烯和乙醇都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B.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制备的乙烯中含有乙醇,乙醇不与溴水反应;
    C.乙醇和浓硫酸在170℃以上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黑色碳、二氧化硫气体和水,二氧化硫、乙醇能与KMnO4酸性溶液反应,SO2中+4价S具有还原性,能还原酸性KMnO4溶液,使其紫色褪去,乙醇也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
    D.乙醇和浓硫酸在170℃以上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黑色碳、二氧化硫气体和水,二氧化硫能与溴水反应使其褪色。
    【详解】A.溴乙烷的消去反应:+NaOHCH2=CH2↑+NaBr+H2O,利用KMnO4+CH2═CH2+H2SO4→CO2↑+K2SO4+MnSO4+H2O,导致酸性KMnO4溶液褪色,检验乙烯;但乙烯中含有杂质乙醇,乙醇能与KMnO4酸性溶液反应,5C2H5OH+4KMnO4 +6H2SO4→5CH3COOH+4MnSO4+11H2O+2K2SO4,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故需用水除杂,乙醇能和水任意比互溶,而乙烯难溶于水,选项A正确;
    B.乙醇易挥发,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NaOHCH2=CH2↑+NaBr+H2O,利用CH2=CH2+Br2→CH2BrCH2Br溶液褪色检验乙烯,乙烯中含有的杂质是乙醇,乙醇不与溴水反应,故无需除杂,选项B错误;
    C.乙醇在浓硫酸加热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气体,CH3-CH2-OH CH2═CH2↑+H2O,同时乙醇和浓硫酸还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故乙烯中含有的杂质有乙醇、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硫、乙醇能与KMnO4酸性溶液反应,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导致酸性KMnO4溶液褪色,5C2H5OH+4KMnO4 +6H2SO4→5CH3COOH+4MnSO4+11H2O+2K2SO4,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故需用NaOH溶液吸收二氧化硫,NaOH溶液也能溶解乙醇,选项C正确;
    D.乙醇在浓硫酸加热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气体,CH3-CH2-OH CH2═CH2↑+H2O,利用CH2=CH2+Br2→CH2BrCH2Br溶液褪色检验乙烯,同时乙醇和浓硫酸还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乙烯中含有的杂质有乙醇、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硫能与溴水反应,SO2+2H2O+Br2═H2SO4+2HBr,乙醇与水互溶,二氧化碳不影响乙烯的检验,需要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硫,故D正确;
    答案选B。
    1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
    A. 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B. KAl(SO4) 2·12H2O溶于水可形成 Al(OH)3胶体
    C. 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可生成NH3
    D. Cu与FeCl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2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FeCl2溶液中含Fe2+,NH4SCN用于检验Fe3+,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不会显红色,A项错误;
    B项,KAl(SO4)2·12H2O溶于水电离出的Al3+水解形成Al(OH)3胶体,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Al(OH)3(胶体)+3H+,B项正确;
    C项,实验室可用NH4Cl和Ca(OH)2混合共热制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C项正确;
    D项,Cu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CuCl2和Fe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FeCl3=CuCl2+2FeCl2,D项正确;答案选A。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浊液变清
    苯酚的酸性强于H2CO3的酸性
    B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
    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C
    向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
    Fe2+的氧化性强于Cu2+的氧化性
    D
    向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Ksp(AgCl) >Ksp(AgI)
    【答案】B
    【解析】
    【分析】A项,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
    B项,CCl4将I2从碘水中萃取出来,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C项,Fe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Cu2+的氧化性强于Fe2+;
    D项,向NaCl、NaI的混合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NaCl、NaI的浓度未知,不能说明AgCl、AgI溶度积的大小。
    【详解】A项,向苯酚浊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浊液变清,发生反应+Na2CO3→+NaHCO3,酸性:H2CO3HCO3-,A项错误;
    B项,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说明CCl4将I2从碘水中萃取出来,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B项正确;
    C项,向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Fe+Cu2+=Fe2++Cu,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性Cu2+Fe2+,C项错误;
    D项,向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先达到AgI的溶度积,但由于NaCl、NaI的浓度未知,不能说明AgCl、AgI溶度积的大小,D项错误;
    答案选B。
    14.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是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说明该反应的ΔH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