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焓变大于0的是( )
A. 灼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 B. Zn和稀H2SO4反应制氢气
C. Ba(OH)2·8H2O和NH4Cl反应 D. HCl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有化合价升降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吸热反应)焓变大于零。
【详解】A项:灼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是吸热的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
B项:Zn和稀H2SO4反应制氢气,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
C项:Ba(OH)2·8H2O和NH4Cl反应,是吸热非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
D项:HCl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是放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本题选A。
2.关于中和热测定实验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B. 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既可以搅拌又避免损坏温度计
C. 向盛装酸的烧杯中加碱时要小心缓慢
D. 测酸后的温度计要用水清洗后再测碱的温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因泡沫塑料能隔热,则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能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A项正确;
B. 环形玻璃棒能上下搅拌液体,且不导热,所以使用环形玻璃棒既可以搅拌又避免损坏温度计,B项正确;
C. 向盛装酸的烧杯中加碱时应迅速一次性加入,减少热量的散失,C项错误;
D. 测定酸后的温度计用水清洗后,不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然后测定碱的温度,较准确,D项正确;
答案选C。
3.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 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D. 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答案】C
【解析】分析:电解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白炽灯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物质的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电解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正确;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正确;
C.白炽灯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故错误;
D.物质的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主要是热能,故正确。
故选C。
4.如图是溶液与溶液反应的实验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存在平衡:⇌
B.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溶液中减小
D. 若加入少量溶液,则会产生红褐色沉淀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向⇌ 反应后溶液中继续加溶液,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解。
【详解】A. 溶液中存在平衡:⇌ ,A项正确;
B. 向平衡:⇌ 加溶液,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项错误;
C. 由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减小,C项正确;
D. 若加入少量溶液,会和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D项正确;
答案选B。
5.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或高温的条件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对于正向吸热的可逆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正反应速率增加,逆反应速率减小
C. 为了减小稀盐酸与过量石灰石反应的速率而不影响生成气体的量,可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D.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反应是否加热才能进行,与吸热、放热反应无关,故A错误;
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增大,故B错误;
C.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盐酸的浓度减小,与过量石灰石反应的速率减慢,并且不影响生成气体的量,故C正确;
D.浓硫酸与铁反应不生成氢气,常温下发生钝化,故D错误;
答案选C。
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反应的热效应ΔH1>ΔH2
B. 由C(石墨)→C(金刚石)ΔH= +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已知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有关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ΔH= -571.6 kJ/mol
D. 在稀溶液中,H+(aq) + OH-(aq) = H2O(l) ΔH= -57.3kJ/mol,若将含0.5mol硫酸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于硫蒸气的能量高于硫固体,所以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比后者高,由于硫的燃烧为放热反应,所以ΔH1v逆
D. 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1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表格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平衡常数降低,说明反应向逆反应反响进行,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故说法正确;
B、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应是上述反应平衡常数的倒数,即1/5×104=2×10-5,故说法正确;
C、在80 ℃时,K=2,此时的浓度商为0.5/0.54=8>2,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即v正p ②x点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③y点表示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④n①
C. 平衡时,①中
D. ①中的平衡转化率为40%
【答案】D
【解析】
【分析】A.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B. 增加H2,H2自身转化率会减小,转化率会增大;
C和D.根据三段式和平衡常数可以解答。
【详解】A. 反应开始时,②中起始浓度较大,所以反应速率:②>①,A项正确;
B. ②相当于在①基础上加0.1 H2,增加H2,转化率会增大,所以的平衡转化率:②>①,B项正确;
C.设平衡时,H2浓度变化量为X,
利用三段式:
起始浓度() 0.1 0.1 0 0
变化浓度() X X X X
平衡浓度() 0.1- X 0.1- X X X
K==,
则=,X=0.06。
则平衡时,①中,C项正确;
D. 由C项分析,①中的平衡转化率为 100%=60%,D项错误;
答案选D。
二、填空题(每空2分)
26.(1)N2H4和H2O2混合可作火箭推进剂,已知:16g液态N2H4和足量氧气反应生成N2(g)和H2O(l),放出310.6kJ的热量;2H2O2(l)=O2(g)+2H2O(l) ΔH=-196.4kJ·mol-1。反应N2H4(g)+O2(g)=N2(g)+2H2O(l)的ΔH=__kJ·mol-1。N2H4和H2O2反应生成N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
(2)已知拆开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需要消耗436kJ能量,拆开1mol氧气中的化学键需要消耗498kJ能量,根据下面的能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别写出①、②的数值:①__kJ;②__kJ。
(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 ΔH=-1275.6kJ·mol-1
②H2O(l)=H2O(g) ΔH=+44.0kJ·mol-1
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
(4)实验室用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该装置有两处明显的错误,其中一处是缺少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的名称为__;实验室提供了0.50mol·L-1和0.55mol·L-1两种浓度的NaOH溶液,应选择__mol·L-1的NaOH溶液进行实验。
【答案】(1). −621.2 (2). N2H4(l)+2H2O2(l)=N2(g)+4H2O(l) △H=−817.6kJ⋅mol−1 (3). 1370 (4). 1852 (5). CH3OH(l)+3/2O2(g)=CO2(g)+2H2O(l) ΔH=-549.8kJ·mol-1 (6). 环形玻璃搅拌棒 (7). 0.55
【解析】
【分析】先写出液态联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盖斯定律来解答;根据断开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分析解答;根据燃烧热的概念及盖斯定律计算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及原理分析解答。
【详解】(1)16g液态N2H4和足量氧气反应生成N2(g)和H2O(l),放出310.6kJ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O2(g)=N2(g)+2H2O(l),△H=−621.2kJ⋅mol−1 ①;2H2O2(l)=O2(g)+2H2O(l) ΔH=-196.4kJ·mol-1 ②;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N2H4(l)+2H2O2(l)=N2(g)+4H2O(l) △H=−817.6kJ⋅mol−1,故答案为:−621.2;N2H4(l)+2H2O2(l)=N2(g)+4H2O(l) △H=−817.6kJ⋅mol−1;
(2)如图所示,断开2mol氢气、1mol氧气中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2+498kJ=1370kJ,形成2mol水释放的能量为:1370kJ+482kJ=1852kJ,故答案为:1370;1852;
(3)甲醇燃烧热是指1mol甲醇完全反应生成气态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根据盖斯定律①×1/2-②×2得:CH3OH(l)+3/2O2(g)=CO2(g)+2H2O(l) ΔH=(-1275.6kJ·mol-1)×1/2-(+44.0kJ·mol-1)×2=-549.8kJ·mol-1,故答案为:CH3OH(l)+3/2O2(g)=CO2(g)+2H2O(l) ΔH=-549.8kJ·mol-1;
(4)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实验室提供了0.50mol⋅L−1和0.55mol⋅L−1两种浓度的NaOH溶液,为了使反应充分,NaOH应过量,所以选择0.55mol⋅L−1的溶液进行实验,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0.55。
27.化学反应原理对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1)机动车废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气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 2NO(g) △H >0。汽车启动后,气缸内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请分析两点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步骤为:
TiO2TiCl4Ti
已知:①C(s)+O2(g)=CO2(g); DH=-393.5 kJ·mol-1
②2CO(g)+O2(g)=2CO2(g); DH=-566 kJ·mol-1
③TiO2(s)+2Cl2(g)=TiCl4(s)+O2(g); DH=+141 kJ·mol-1
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DH=________________。
(3)氯气在298K、100kPa时,在1L水中可溶解0.09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2约有1/3与水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中Cl—浓度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一定条件下,Fe3+和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是2I—+2Fe3+I2+2Fe2+,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CCl4充分振荡,且温度不变,上述平衡向_______(选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请设计一种使该反应的化学平衡逆向移动的实验方案_____。
(5)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反应A:4HCl+O22Cl2+2H2O
已知:ⅰ.此条件下反应A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
ⅰⅰ.
①写出此条件下,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_________kJ。
【答案】 (1).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2). 温度升高,有利于平衡反应正向进行 (3). -80 kJ·mol-1 (4). Cl2+H2O HCl + HClO (5). 增大 (6). 正反应 (7). 加入少许铁粉或加入少许碘(其他合理设计也可) (8). 4HCl(g)+O2(g) 2Cl2(g)+2H2O(g) ΔH=-115.6 kJ·mol-1 (9). 31.9
【解析】
【分析】(1)可以从速率和平衡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2)利用盖斯定律解决问题;
(3)反应为可逆反应,利用勒夏特立原理分析离子浓度的变化;
(4)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
(5)利用Δ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进行计算。
【详解】(1)两个方面考虑: ①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②由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答案: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温度升高,有利于平衡反应正向进行
(2)已知:①C(s)+O2(g)=CO2(g); DH=-393.5 kJ·mol-1
②2CO(g)+O2(g)=2CO2(g); DH=-566 kJ·mol-1
③TiO2(s)+2Cl2(g)=TiCl4(s)+O2(g); DH=+141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2-②+③可得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DH=-80 kJ·mol-1答案: -80 kJ·mol-1
(3)根据题意可知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离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H++OH-=H2O,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Cl—浓度增大;答案: Cl2+H2OHCl + HClO 增大
(4)Fe3+和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是2I—+2Fe3+I2+2Fe2+,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CCl4充分振荡,CCl4可以萃取碘单质到有机层,溶液中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立原理,可以采用增大生成物浓度(如加入少许碘)或者减小反应物浓度(如加入少许铁粉,铁可以把+3价的铁离子还原为+2价的亚铁离子),使平衡逆向移动;
答案:正反应 加入少许铁粉或加入少许碘
(5)①依据反应A中,4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HCl(g)+O2(g)2Cl2(g)+2H2O(g)△H=-115.6 KJ/mol;
②依据Δ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计算:
4HCl(g)+O2(g)2Cl2(g)+2H2O(g)△H=-115.6 KJ/mol
4×H-Cl+498-(243×2+4×H-O)=-115.6,得到4×H-O-4×H-Cl=498-486+115.6=127.6
(H-O)-(H-Cl)=31.9答案:4HCl(g)+O2(g) 2Cl2(g)+2H2O(g) ΔH=-115.6 kJ·mol-1 31.9
28.Ⅰ.氢气用于工业合成氨 N2(g) + 3H2(g) 2NH3(g);ΔH = -92.2 kJ·mol-1。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N2和H2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t5 ﹑t7时刻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
t5 ___________________。t7___________________。
Ⅱ.已知化学反应①:Fe(s)+CO2(g) FeO(s)+CO(g), 其平衡常数为K1;
化学反应②:Fe(s)+H2O(g) FeO(s)+H2(g),其平衡常数为K2。
在温度973K和1173K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
温度
K1
K2
973K
1.47
2.38
1173
2.15
1.67
(1)1173K时,若c(CO2)=2mol/L,c(CO) =5mol/L,则此时反应①平衡向__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2)现有反应③CO2(g)+H2(g) CO(g)+H2O(g),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表达式:K3=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K1 、 K2表示)。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能推断出反应③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填写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容积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F.设法减少CO的量
能判断反应③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恒容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H2)==(H2O) D.c(CO2)==c(CO)
(3)723K时,0.2molCO2和0.1molH2通入抽空的1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③,达到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1。则H2的转化率α(H2)=___________%。723K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 t5 减少NH3浓度 (2). t7 降低温度 (3). 逆 (4). K3= (5). 吸热 (6). DF (7). BC (8). 30% (9). 0.076
【解析】
【分析】I.根据图像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确定移动方向;
II.(1)根据Qc与K1的关系确定平衡移动方向;
(2)根据方程式确定K3=;计算K3,确定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3)根据方程式列出关系进行计算。
【详解】I. t5时,正反应速率未变,逆反应速率减小,则改变外界条件为减小生成物的浓度;t7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且反应正向进行,若为减小压强,体积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与题意不符,若为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已知正反应为放热,则正向移动,符合题意;
II.(1)1173K时,Qc= c(CO)/c(CO2)=5/2=2.5> K1=2.15,则平衡逆反应方向移动;
(2)根据方程式,K3=,K1= ,K2=,则K3=;973K时,K3=1.47/2.38=0.62,1173K时,K3=2.15/1.67=1.29,升高温度,K值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A.可逆号两边气体计量数相同,缩小反应容器容积,平衡不移动,与题意不符,A错误;
B.可逆号两边气体计量数相同,扩大反应容器容积,平衡不移动,与题意不符,B错误;
C.反应为吸热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方向,与题意不符,C错误;
D.反应为吸热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方向,符合题意,D正确;
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与题意不符,E错误;
F.设法减少CO的量,CO为生成物,则平衡正向移动,符合题意,F正确;
答案为DF;
A.可逆号两边气体计量数相等,反应自始至终,容器内的气体物质的量一直未变,容积为恒容,则恒容容器中压强一直不变,压强不能作为判断是否平衡的依据,A错误;
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中各气体的浓度不再改变,混合气体中c(CO)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
C.(H2)、(H2O) 反应方向相反,物质的量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则可判断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
D.c(CO2)==c(CO)时,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
答案为BC;
(3)CO2(g)+H2(g) CO(g)+H2O(g)
初始:0.2 0.1
反应:x x x x
平衡:0.2-x 0.1-x x x
x/(0.2-x+0.1-x+x+x)=0.1,则x=0.03mol,α(H2)=×100%=30%;723K时,c(CO2)=0.17mol/L,c(H2)=0.07mol/L,c(CO)=0.03mol/L,c(H2O)=0.03mol/L,K==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