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展开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Na-23 Mg-24 S-3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包括15个小题, 1-10每小题3分, 11-15每小题4分,共50分)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天,人们常饮的冰镇啤酒是一种纯净物 B.人体因碘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C.大力开发新能源以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D.为了增加草木灰肥料,大力提倡在田间焚烧秸秆2.下列词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火上浇油 C.花香四溢 D.木已成舟3.下列实验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A.过滤粗盐水 B.点燃酒精灯 C.向试管中加入锌粒 D.蒸发食盐水4. 学习化学的目的,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角度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发现燃气泄漏,点火检查出泄漏处 B.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火焰5.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选项不符合如下关系(a、b并列关系,分别包含c、d)的是( )选项abcdA化学变化物理变化铁锅生锈蔗糖溶解B单质化合物C60纯净的空气C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CuSO4•5H2O葡萄糖D纯净物混合物冰水混合物食盐溶液6. 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C.某物质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的组成里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D.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有热量放出,所以有热量放出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7.0.5 mol Na2SO4中所含的Na+离子数目为( )A.3.01×1023 B.6.02×1023 C.0.5 D.18.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K+、OH-、SO42- B.Ag+、Na+、Cl-、NO3-C.Cu2+、Na+、Cl-、SO42- D.Ca2+、Ba2+、CO32-、NO3—9.锰(Mn)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含锰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结合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锰原子核内有25个质子,一个锰原子的质量是54.94gB.锰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其化学性质由最内层电子决定C.MnO2属于氧化物,在H2O2分解制O2的实验中做催化剂D.KMnO4为紫黑色固体,属于不易溶于水的盐10.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H2O O2↑+2H2↑ B.CaCl2+Na2CO3===CaCO3↓+2NaClC.2Na+2H2O ==2NaOH+H2↑ D.2NO+O2===2NO211.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D.一定质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AFe2O3(Fe)盐酸浸泡、过滤、洗涤、烘干BCO(CO2)NaOH溶液、浓硫酸洗气、干燥CCaO(CaCO3)水过滤、烘干DNaCl(Na2CO3)Ca(NO3)2溶液溶解、过滤、蒸发、结晶1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制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所用的NaOH 已潮解B.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质量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被称量物放在右盘C.托盘天平的左右盘上各放一张纸,调整天平至平衡后,将NaOH固体放在纸上称量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14.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相等C.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溶液丙若再蒸发5g水,析出的晶体可能大于2g15.由NaHS、MgSO4、Na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S元素的质量分数w(S)=a%,则O元素的质量分数w(O)为( )A.1.75a% B.1—1.75a% C.1.25a% D.无法计算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2分,共22分)16.(每空2分,共14分)(1)在家庭生活中,自来水经过处理后,用途更加广泛。净水器可以净化自来水,获得更优质的饮用水。①净水器中装有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②净水器接通电源时产生紫外线与自来水生产中加氯气的目的相同,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③用自来水养金鱼时为除去其中少量的余氯,可放入少许大苏打(化学式为Na2S2O3·5H2O)。大苏打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④水资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冬天在汽车的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可使水溶液的凝固点_____________,以防止水结冰。(2)“洁厕灵”、“漂白精”是家庭常用的两种清洁剂。“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盐酸,可清除污垢,但不能用于清洁大理石制品,理由是(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漂白精”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能快速漂除衣服污渍。但“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化学方程式为NaClO + 2HCl = NaCl + X↑ + H2O,则X的化学式为 。17. (每空2分,共8分)(1) 已知四氯化碳和甲苯互溶,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 ℃)和甲苯(沸点为110.6 ℃)混合物常用 (填番号)。 A.过滤法 B.分液法 C.蒸馏法 D.结晶法(2) CH4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32g该物质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 标准状况下其所占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已知标准状况下Vm=22.4L /mol)三. 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1个小题,每空2分,共20分)1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⑴写出仪器a的名称 。⑵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通常状况下,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小明同学用锌粒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他选择的装置组合是BC或BD,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若用F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b或c)。【提出问题】①导出的气体除H2外,还有哪些气体?②氢气具有可燃性外,还具有什么化学性质?【设计实验方案】小明同学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个装置中气体都完全反应或吸收)。【实验现象和结论】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装置中的白色固体变成 色气体中有H20乙装置中产生 气体中有HCl丁装置中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戊装置中白色固体变成蓝色说明 ,丁装置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交流总结】①根据丁装置中实验现象,说明氢气具有 性,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②丁装置加热前通入H2的目的是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19. (共8分)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取l00g该溶液与1g二氧化锰混合,使其充分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图。(1)完全反应后,经过滤、烘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__(不计操作过程中的损耗)(2分)(2)产生气体的速度越来越慢的原因是_______(2分)A.二氧化锰越来越少 B.温度越来越高C.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来越小 (3)计算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规范写出计算过程)(4分)
【参考答案】一.(共50分)1-5 CBAAB 6-10 CBCCB 11-15 BBDDB二.(共22分) 16. (14分)(1)①吸附 ②杀菌消毒 ③4 +2 ④降低(2)CaCO3 + 2H+ = Ca2+ + H2O + CO2↑ Cl217.(8分)(1) C (2) 16 g/mol 2 mol 44.8L三.(共20分)18.(1)集气瓶 (2)操作简便,便于控制生成H2的量 C 【实验现象和结论】 蓝 白色沉淀 H2能与Fe2O3反应 3H2 + Fe2O3 2 Fe + 3 H2O 【交流总结】① 还原 1:3 ②除去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受热时发生爆炸四.(共8分)19.(1)1g (2分) (2) C (2分) (3)(4分) 2H2O O2↑ + 2H2↑ 68g 32g 100 × W 3.2g W =× 1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