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浙江省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试题(实验班)
展开浙江省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性考试试题(实验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Si-28 Cl-35.5 Ca-40 Fe-56 Cu-64 Ag-108 Ba-137
一.选择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的化合物是( )
A.FeCl2 B.Na2O2 C.Mg3N2 D.CuCl2
2.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B.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
C.生石灰、醋酸、纯碱、氯化钠对应的物质类别是氧化物、酸、碱、盐
D.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3.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所配得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
A.省去洗涤烧杯的步骤
B.定容时俯视刻度
C.定容时仰视刻度
D.定容、摇匀、静置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干燥剂,能够干燥H2、O2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SO2气体
B.浓硫酸与单质碳反应,既表现了其强氧化性又表现了其酸性
C.工业上用98.3%的硫酸吸收SO3,目的是为了防止形成酸雾,使SO3吸收完全
D.为检验浓硫酸和铜反应后的产物,可以将水加入反应后的试管中,看是否出现蓝色溶液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使品红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都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B.工业制镁时将澄清石灰水加入海水晒盐后的母液中,得到氢氧化镁
C. SO2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D.干燥氯气无漂白性,湿润的氯气有漂白性
6.下图为教科书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装置。据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装置中a管能产生氢气
B. b管导出的是氯气
C. 在石墨棒电极区域有NaOH生成
D. 以电解饱和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
7. 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液时,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下层液体,更换烧杯后再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
B. 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需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冷凝水的流向需从冷凝管的上进水口流入,下进水口流出
C. 分离硝酸钾与氯化钾时,冷却结晶时析出的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硝酸钾固体
D. 用托盘天平称量10.2 g固体时,如果砝码误放于左盘,固体放在右盘,则实际称得的固体质量大于10.2 g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 LSO3所含的氧原子数为3NA
D.24 g O2分子和24 g O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9.某同学对一无色透明溶液进行分析得出该溶液中含有下列某组离子,你认为该组离子应该是( )
A.Al3+、NO3―、K+、SO42- B.Ca2+、H+、CO32-、AlO2-
C.OH-、SO42-、NH4+、Al3+ D.Fe3+、Mg2+、NO3-、Cl-
10. 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若将丁溶液滴入甲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
A. Al2(SO4)3 B. NaOH C. BaCl2 D. FeSO4
11.在硫酸工业生产中,SO3的吸收过程是在吸收塔(如图)中进行的,吸收塔里还装入了大量瓷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①处通入SO3,整个吸收操作采取逆流的形式
B.从②处喷下98.3%的硫酸,瓷环的作用是增大接触面积
C.从③处导出的气体只含有少量SO2,可直接排入大气
D.从④处流出的是可用水或稀硫酸稀释的硫酸
12. 用0.1 mol/L的Na2SO3溶液30 mL,恰好将2×10-3 mol XO4-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A.+4 B.+3 C.+2 D.+1
13.a、b、c、d、e五种物质,它们是硫及其化合物,已知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
则这些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或平均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A. B.
C. D.
14.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 将少量S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lO-+SO2+H2O=Cl-+SO42-+2H+
B. 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Na2O2+H2O=2Na++2OH-+O2↑
C. 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SiO32- + CO2 + H2O = CO3 2-+ H2SiO3↓
D. 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MnO4-+6H++5H2O2=2Mn2++5O2↑+8H2O
15.氰[(CN)2]的化学性质与卤素(X2)很相似,化学上称之为拟卤素,其氧化性介于Br2和I2之间,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CN)2和NaOH溶液反应:(CN)2+2OH-=CN-+CNO-+H2O
B. MnO2和HCN反应:MnO2+4HCN(浓)Mn(CN)2+(CN)2↑+2H2O
C. 向KCN溶液中加入碘水:I2+2KCN=2KI+(CN)2
D. 在NaBr和KCN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Cl2:Cl2+2CN-=2Cl-+(CN)2
16.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 21︰5 B. 11︰3 C..3︰1 D. 4︰1
17.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 B. 3︰1 C. 2︰1 D. 1︰3
18.标准状况下,往100mL 0.2mol/L 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则通入Cl2的体积是( )
A. 0.224L B. 0.336L C. 0.448L D. 0.672L
19.现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取氨气时烧瓶中的固体常用CaO或CaCl2
B.喷泉实验结束后,发现水未充满三颈烧瓶,肯定是因为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C.关闭a,将单孔塞(插有吸入水的胶头滴管)塞紧颈口c,打开b,完成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则E点时喷泉最剧烈
D.工业上,若出现液氨泄漏,喷稀盐酸比喷水处理效果好
20.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有关Cu、稀硝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HNO3被Cu还原为NO2
B.实验③中滴加稀硫酸,铜片继续溶解,说明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
C.实验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
D.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u在常温下既可以和稀硝酸反应,又可以和稀硫酸反应
21. 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NO2,N2O,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得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 . 60ml B . 45ml C . 30ml D. 15ml
22.下图为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工业生产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在实验室进行氧化操作时,加入的氧化剂可以是新制氯水、双氧水等- 碱化操作时,加入NaOH溶液的原因是在碱性溶液中,可溶性有机质可形成沉淀
- 因海水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碘元素,所以工业上也可以直接用海水来提取碘
- 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用到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
23.取少量无机盐溶液试样对其中的离子进行检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试样中一定有Cl-
B. 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试样中一定有CO32-
C. 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试样中一定有SO42-
D. 加入NaOH溶液微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试样中一定有NH4+
24.1.52 g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为1.40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mol/L
C.得到2.54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0mL
D.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
2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某几种:Cl-、SO42-、CO32-、NH4+、Na+、K+.为确认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2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30g,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2.33g沉淀不溶.
(2)向(1)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促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1.12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由此可以得出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
A. 一定存在SO42-、CO32-、NH4+,可能存在Cl-、Na+、K+
B. 一定存在SO42-、CO32-、NH4+、Cl-,一定不存在Na+、K+
C. c(CO32-)=0.01mol/L,c(NH4+)>c(SO42-)
D. 如果上述6种离子都存在,则c(Cl-)>c(SO42-)
二、填空题
26.(6分)(1)在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的离子方程式:
(2)亚铁离子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写出相关离子方程式:
(3)用氨气和NO2反应去除环境污染,写出相关方程式:
27.(6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盐X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盐X、Z是漂白粉的成分之一。
(1)Z的化学式:
(2)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
(3)步骤②的离子方程式:
28.(8分)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1)FeCl3溶液与金属铜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
(2)某工程师为了从使用过的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氯化铁溶液,准备采用下列步骤:
上述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为②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_;
若向溶液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其实验现象为 。
29.(10分)已知亚硫酸钠在空气中能被氧气氧化成硫酸钠。某兴趣小组为检验亚硫酸钠固体是否变质及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
I.检验Na2SO3是否变质
(1)往圆底烧瓶A中加入待测液1.0mol/LNa2SO3溶液50mL,溶液a为______,溶液b为______。
(2)向装置A中滴加足量溶液a,Na2SO3反应完全后,微热装置A使SO2完全逸出。实验前后测得C装置增重2.4g,则Na2S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并判断Na2SO3固体是否变质______(填是或否)。
II.利用以上装置制备适量SO2,如图2所示,设计实验比较H2SO3、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并探究SO2的化学性质。
(1)试剂X是______;试剂Y是______;试剂Z是______。
(2)关闭止水夹b,打开止水夹a,向装置中通入SO2,当观察到 ,即证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
(3)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继续通入SO2,溴水褪色,说明SO2具有______;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
30.(10分) 已知溶液中: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 I2 > SO42-。在含3 mol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的KIO3和析出的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
(2)写出b点到c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溶液中的I-为0.4 mol时,加入的KIO3为____________mol。
(4)若往100 mL1mol/L的KIO3溶液中滴加NaHSO3溶液,反应开始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1.(6分)向100 mL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的盐酸,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通入CO2体积是____________;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和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质成分用化学式表示)。
32.(4分)超细氮化铝粉末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等领域。其制取原理为:
Al2O3+N2+3C2AlN+3CO由于反应不完全,氮化铝产品中往往含有炭和氧化铝杂质。为测定该产品中有关成分的含量,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称取10.00g样品,将其加入过量的NaOH浓溶液中共热并蒸干,AlN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并放出氨气3.36L(标准状况)。
(1)AlN跟NaOH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样品中的A1N的质量分数为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ADBCD 6-10 CCDAD 11-15 CACDC 16-20 DBCDC 21-25 ACDCD
三、填空题
27.
28.(8分)(1). 2FeCl3+Cu = 2FeCl2+CuCl2 (2). FeCl2 HCl 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沉淀
29.(10分)Ⅰ.(1)浓硫酸;浓硫酸;
(2)0.75;是;
Ⅱ.(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品红溶液;NaOH溶液;
(2)品红不褪色,且Na2SiO3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3)还原性;SO2+Br2+2H2O=SO42-+2Br−+4H+。
30. (10分)
(1). IO3-+ 3HSO3-=I-+ 3SO42-+3H+ NaHSO3 +5价I (碘)
(2). IO3-+5I-+6H+=3I2+3 H2O
(3). 1.12 mol或0.4 mol
(4). 2IO3-+ 5HSO3-=I2+ 5SO42-+H2O+3H+
31. (6分)
(1). 0.2 mol/L (2). 0.336 L (3). n(Na2CO3):n(NaHCO3)=1:2
32.(4分)①AlN+NaOH+H2O= NaAlO2+NH3 ②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