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化学】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化学】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第1页
    【化学】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第2页
    【化学】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1.下列属于酸式盐的是( )
    A. NH4Cl B. NaHCO3 C. H2O2 D. NaH
    【答案】B
    【解析】
    【分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除金属离子或NH4+外还有氢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的盐,据此解答。
    【详解】A. NH4Cl电离出铵根和氯离子,是正盐,A不选;
    B. NaHCO3能电离出钠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又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是酸式盐,B选;
    C. H2O2是过氧化物,不是盐,C不选;
    D. NaH是金属氢化物,不是酸式盐,D不选。
    答案选B。
    2.下列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NH4HCO3NH3↑+H2O+CO2↑ B. 2FeSO4 Fe2O3+SO2↑+SO3↑
    C. 2O3 3O2 D. CaO+CO2 = CaCO3
    【答案】B
    【解析】
    【分析】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
    【详解】A、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但属于分解反应,A错误;
    B、该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铁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但属于化合反应,D错误。
    答案选B。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是研究物质所含微粒集体的多少,单位为mol
    B. 物质的量把微观粒子数目与宏观物质的质量联系起来
    C. 1mol NaCl 晶体中含有NA个NaCl分子
    D. 0.012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A近似为6.02x1023mol-1
    【答案】C
    【解析】
    【分析】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其符号为n,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1摩尔任何物质中含有的微粒个数都约是6.02×1023个,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单位是mol,A正确;
    B、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世界和微观粒子的桥梁,B正确;
    C、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组成的,不存在氯化钠分子,C错误。
    D、国际上规定0.012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为阿伏加德常数,NA近似为6.02×1023mol-1,D正确。
    答案选C。
    4.已知a g CH4中含有b个H原子,则NA为( )
    A. 4b/a B. b/a C. 16b/a D. a/4b
    【答案】A
    【解析】已知a g CH4中含有b个H原子,甲烷的物质的量是,1分子甲烷含有4个氢原子,则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根据N=nNA可知,则NA为4b/a。答案选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 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主要由微粒间距离决定
    B. 1mol气体的体积主要由微粒的大小决定
    C. O2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1
    D. 气体微粒间的距离受温度压强影响大,固体或液态微粒间的距离受温度压强影响小
    【答案】D
    【解析】A.物质三态中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最大,固体或液体中粒子间隔最小,则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主要由粒子的大小决定,A错误;
    B.气体的体积受分子数目、分子之间距离及粒子大小影响,相同条件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粒子的大小,则气体的体积大小受分子数目、分子之间距离影响,因此在相同条件下1mol气体的体积主要由分子间距离决定的,B错误;
    C.状况未知,气体的摩尔体积不确定,在标况下O2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1,C错误;
    D.物质三态中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最大,固体或液体中粒子间隔最小,因此气体微粒间的距离受温度压强影响大,固体或液态微粒间的距离受温度压强影响小,D正确;
    答案选D。
    6.下列关于胶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 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
    C. Fe(OH)3胶体具有净水作用
    D. 胶体是不透明,但均一,相对稳定的分散系
    【答案】D
    【解析】A. 三种分散系是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划分的,其中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0nm之间,A正确;
    B. 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据此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B正确;
    C. 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因此有净水作用,可用作净水剂,C正确;
    D. 胶体是透明、均一,相对稳定的分散系,属于介稳体系,D错误。
    答案选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Cl溶于水后形成水合氢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B. HCl溶于水或融熔状态下均能导电
    C. 盐酸是电解质,酒精为非电解质
    D. 盐酸属于无氧酸,H2SO4属于含氧酸
    【答案】A
    【解析】A. HCl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形成水合氢离子和水合氯离子,A正确;
    B. HCl是共价化合物,溶于水能电离出阴阳离子而导电,融熔状态下不电离,不能导电,B错误;
    C. 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酒精不能自身电离,为非电解质,C错误;
    D. 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不属于无氧酸,H2SO4属于含氧酸,D错误。
    答案选A。
    8.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aCl2Ca2++Cl2- B. CH3CH2OH(乙醇)CH3CH2O- +H+
    C. NaHSO4Na++H++SO42- D. KMnO4K++Mn2++4O2-
    【答案】C
    【解析】
    【分析】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称为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溶解于水或熔融时电离成离子的化学方程式,据此解答。
    【详解】A. 氯化钙属于盐,完全电离:CaCl2Ca2++2Cl-,A错误;
    B. CH3CH2OH是非电解质,不能发生电离,B错误;
    C. 硫酸氢钠是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NaHSO4Na++H++SO42-,C正确;
    D. 高锰酸钾是盐,完全电离:KMnO4K++MnO4-,D错误。
    答案选C。
    9.下列关于物质分离提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分离或提纯方法的选择依据是混合物的状态和性质
    B. KCl和MnO2混合物分离步骤为: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C. 从碘水中萃取I2,可选择用苯、乙醇、四氯化碳作萃取剂
    D. NaCl中混有少量KNO3杂质,分离步骤为溶于水、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C
    【解析】A. 物质分离或提纯方法的选择依据是混合物的状态和性质差异选择相应的试剂或分离方法,A正确;
    B. 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能溶于水,因此KCl和MnO2混合物分离步骤为: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即可,B正确;
    C. 乙醇与水互溶,从碘水中萃取I2,可选择用苯、四氯化碳作萃取剂,不能选择乙醇,C错误;
    D.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因此NaCl中混有少量KNO3杂质,分离步骤为溶于水、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D正确。
    答案选C。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蒸发皿蒸发溶液时,应垫石棉网
    B. 使用分液漏斗前无需检漏
    C. 萃取时,分液漏斗倒转,不断振荡,并及时放气
    D. 分液时,上层液体等下层液放出后,再继续放出
    【答案】C
    【解析】A. 用蒸发皿蒸发溶液时,不需要垫石棉网,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A错误;
    B. 分液漏斗带有活塞,使用分液漏斗前需要检漏,B错误;
    C. 萃取时,分液漏斗倒转,不断振荡,并及时放气,C正确;
    D. 分液时为使上下两层液体充分分离,下层液放出后,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错误。
    答案选C。
    11.下列仪器可用于物质的分离提纯的是( )
    ①蒸发皿 ②漏斗 ③分液漏斗 ④表面皿 ⑤研钵 ⑥蒸馏烧瓶 ⑦托盘天平 ⑧洗气瓶
    A. ②③④⑥⑧ B. ①②③⑥⑧
    C. ①③⑥⑧ D. ③⑤⑥⑦⑧
    【答案】B
    【解析】
    【分析】用于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操作有:过滤、蒸馏、分液、蒸发、洗气等,根据以上混合物分离与提纯的操作方法判断使用的仪器即可。
    【详解】①蒸发皿是可用于蒸发浓缩溶液的器皿,可用于蒸发操作;
    ②漏斗可用于过滤操作;
    ③分液漏斗可直接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④表面皿是玻璃制的,圆形状,中间稍凹,不能用于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⑤研钵是实验中研碎固体试剂的容器,配有钵杵,不能用于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⑥蒸馏烧瓶可以用蒸馏操作;
    ⑦托盘天平是称量仪器,不能用于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⑧洗气瓶可用于除杂;
    因此可用于物质的分离提纯的是①②③⑥⑧。答案选B。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焰色反应体现了元素的物理性质
    B. 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待测溶液中是否存在SO42-
    C. 有色玻璃是某些胶态金属氧化物分散到玻璃中制成
    D. 用原子吸收光谱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
    【答案】B
    【解析】A. 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挥发性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焰色反应体现了元素的物理性质,A正确;
    B. 检验硫酸根离子可以先加入盐酸,无明显实验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但同时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则不能检验待测溶液中是否存在SO42-,因为氯化银也是一种不溶于水、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错误;
    C. 有色玻璃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某种金属氧化物制成的,例如加热氧化钴呈蓝色,C正确;
    D.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基于试样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由光源发出的该原子的特征性窄频辐射产生共振吸收,其吸光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浓度成正比,以此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可用来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D正确;
    答案选B。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B. 容量瓶不能作反应的容器,但可以储存配好的溶液
    C. 容量瓶使用前要检漏,方法是加入一定量水倒转过来不漏即可
    D. 定容时,往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容量瓶的刻度线1—2厘米处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到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答案】D
    【解析】A. 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是溶剂的体积,A错误;
    B. 容量瓶不能作反应的容器,也不能长时间储存配好的溶液,B错误;
    C. 容量瓶使用前应检验是否漏水,检验方法:注入自来水至标线附近,盖好瓶塞,右手托住瓶底,将其倒立2min,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渗出。如果不漏,再把塞子旋转180°,塞紧、倒置,如仍不漏水,则可使用,C错误;
    D. 定容时,往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容量瓶的刻度线1~2厘米处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到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D正确。
    答案选D。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为:希腊哲学家提出原子概念→ 道尔顿原子学说 → 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 → 卢瑟福带核原子模型 → 玻尔电子轨道理论 → 量子力学
    B.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启示了微观结构也要通过实验验证,同时要付出很大心血
    C. 在原子结构分层排布中,M层(第三层)容纳电子数最多为18,最少为8
    D.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但原子外层电子可能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A.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为:希腊哲学家提出原子概念→道尔顿原子学说→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卢瑟福带核原子模型→玻尔电子轨道理论→量子力学,A正确;
    B.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启示了微观结构也要通过实验验证,同时要付出很大心血,B正确;
    C. 在原子结构分层排布中,M层(第三层)容纳电子数最多为18,最少为0个,个C错误;
    D.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但原子外层电子可能发生变化,D正确。
    答案选C。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质量数是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整数值之和
    B. AZX表示一种X元素的一种原子,中子数为A-Z
    C. AZX中,A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D. 原子都质子和中子、电子组成,原子不带电
    【答案】D
    【解析】A. 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A正确;
    B. AZX表示一种X元素的一种原子,Z表示质子数,A表示质量数,则中子数为A-Z,B正确;
    C. AZX中A为该原子的质量数,可以看作是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C正确;
    D. 原子不一定都是质子和中子、电子组成,例如11H没有中子,D错误。
    答案选D。
    16.若612C原子的质量为a g,A原子的质量为b g,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12 a/b B. 12 b/a C. aNA D. 不能确定
    【答案】D
    【解析】一种元素因中子数不同,可能有多种原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该元素的同位素按其丰度计算的平均值。A元素可能存在多种同位素,则不能根据A原子的质量计算其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但可以计算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答案选D。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4C的放射性可用于考古判断年代
    B. 1H2、2H2、3H2互为同位素
    C. 1molT2O中含中子数为12NA
    D. 氢有三种同位素,氧有三种同位素,组成的水分子有18种
    【答案】B
    【解析】A. 14C的放射性可用于考古判断年代,A正确;
    B. 1H2、2H2、3H2均表示氢气分子,不能互为同位素,同位素的研究对象是核素,不是具体的物质,B错误;
    C. 1分子T2O含有的中子数是(3-1)×2+16-8=12,所以1molT2O中含中子数为12NA,C正确;
    D. 氢有三种同位素,氧有三种同位素,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的,则根据排列组合可知组成的水分子有18种,D正确。
    答案选B。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I- 遇淀粉变蓝色,I2易升华
    B. 常温下单质溴为深红棕色液体,溴元素被称为海洋元素
    C. 海水制溴,溶于水的溴可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来
    D. AgBr是重要的感光材料,AgI 可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A
    【解析】A. 单质碘遇淀粉变蓝色,不是碘离子,A错误;
    B. 常温下单质溴为深红棕色液体,溴元素被称为海洋元素,B正确;
    C. 溴易挥发,海水制溴时溶于水的溴可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来,C正确;
    D. AgBr见光易分解,是重要的感光材料,AgI可用于人工降雨,D正确。
    答案选A。
    19.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 H2↑+Cl2↑+2NaOH 生成4mol 的NaOH,(a为饱和食盐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X极生成2mol Cl2 B. 在X极生成2molH2
    C. 在Y极生成4mol Cl2 D. NaOH在Y极生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X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Y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结合离子的放电顺序和电解原理解答。
    【详解】A.X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氢离子放电,在X极生成2molH2,A错误;
    B.X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氢离子放电,在X极生成2molH2,B正确;
    C.Y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氯离子放电,在Y极生成2molCl2,C错误;
    D.氢离子在阴极放电,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NaOH在X极生成,D错误;
    答案选B。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与活性炭的漂白原理相同
    B. HClO是一种弱酸,酸性比碳酸弱
    C. HClO见光、加热易分解,放出O2
    D. 新制氯水存在Cl2、HClO、H2O分子,H+、Cl-、ClO-、OH- 离子
    【答案】A
    【解析】A. 新制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具有漂白性,与活性炭的漂白原理不相同,活性炭的漂白原理是吸附作用,A错误;
    B. HClO是一种弱酸,酸性比碳酸弱,B正确;
    C HClO见光、加热易分解,放出O2,同时生成氯化氢,C正确;
    D. 氯气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新制氯水存在Cl2、HClO、H2O分子,H+、Cl-、ClO-、OH-离子,D正确。
    答案选A。
    21.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容器A中的臭氧(O3)和容器B中的乙炔气(C2H2)所含的分子个数相同,则A、B两容器中气体的体积之比是( )
    A. 4:3 B. 3:4 C. 1:1 D. 2:3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解答。
    【详解】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容器A中的臭氧(O3)和容器B中的乙炔气(C2H2)所含的分子个数相同,根据N=nNA可知两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A、B两容器中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为1:1。答案选C。
    22.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硫酸镁、氯化钙和泥沙等杂质,需进行下列项操作:①加水溶解 ② 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③加热蒸发得到晶体 ④加入过量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⑤ 加入适量的盐酸⑥过滤 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③⑥⑤ B. ①②④⑥⑤③
    C. ①④⑤⑥③② D. ①④②⑤⑥③
    【答案】B
    【解析】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才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①加水溶解,②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入过量碳酸钠和氢氧化钠,⑥过滤,⑤加入适量的盐酸,③加热蒸发得到晶体。答案选B。
    23.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前后是否有变化
    B. 溶液与胶体:不同的本质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C.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化合物本身是否能导电
    D. 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物质
    【答案】C
    【解析】A、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否则不是,A正确。
    B、溶液与胶体:本质不同的原因是微粒直径大小不同,B正确;
    C、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否自身电离出阴阳离子,与自身能否导电无关,C错误;
    D、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只含一种物质,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D正确;
    答案选C。
    2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4.48L乙醇含分子为0.2NA
    B. 13g C-13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A
    C. 32g O3所含有的电子数为16NA
    D. 2.4g Mg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0.1NA
    【答案】C
    【解析】A. 标准状况下乙醇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4.48L乙醇所含分子,A错误;
    B. 13g C-13的物质的量约是1mol,13为质量数,是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不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B错误;
    C. 32g O3所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32g÷16g/mol=2mol,其电子数为16NA,C正确;
    D. 2.4g Mg的物质的量0.1mo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D错误。
    答案选C。
    25.由四种金属Zn、Fe、Mg、Al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则混和物中一定存在的金属是( )
    A. Zn B. Fe C. Mg D. Al
    【答案】D
    【解析】n(H2)=11.2L÷22.4L/mol=0.5mol,假设都是+2价,根据转移电子相等知,混合金属的物质的量与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则金属的平均摩尔质量=10g÷0.5mol=20g/mol。
    Zn的摩尔质量为:65g/mol>20g/mol;
    Fe的摩尔质量为:56g/mol>20g/mol;
    Mg的摩尔质量为:24g/mol>20g/mol;
    Al为+2价时的摩尔质量为:27g/mol×2/3=18g/mol;
    因为没有摩尔质量是20g/mol的金属,则应该部分金属的摩尔质量大于20g/mol、部分金属的摩尔质量小于20g/mol,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混合金属中只有Al的摩尔质量小于20g/mol,所以一定含有铝元素,才能满足平均摩尔质量=20g/mol,答案选D。
    26.(1)下列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9g H2O ②3.01×1023个CH4分子 ③0.3mol NH3 ④11.2L CO2(标况)
    (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
    ①盐酸 ② Fe ③ 熔融NaCl ④ 蔗糖 ⑤KNO3晶体 ⑥Na2SO4溶液
    (3)除去KNO3固体中少量的KCl,选择正确的操作并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过滤 ②萃取 ③固体溶于水 ④冷却结晶 ⑤蒸发浓缩 ⑥干燥 ⑦洗涤 ⑧分液
    【答案】(1). ② (2). ③⑤ (3). ③⑤④①⑦⑥
    【解析】(1)①9gH2O的物质的量是0.5mol,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是1.5mol;
    ②3.01×1023个CH4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是2.5mol;
    ③0.3molNH3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是1.2mol;
    ④11.2LCO2(标况)的物质的量是0.5mol,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是1.5mol;
    根据N=nNA可知含原子数最多的是甲烷,答案选②;
    (2)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则
    ①盐酸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Fe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熔融NaCl能电离出阴阳离子,是电解质;
    ④蔗糖不能电离出离子,是非电解质;
    ⑤KNO3晶体溶于水能电离出离子,是电解质;
    ⑥Na2SO4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因此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⑤;
    (3)KN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大,而K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故可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固体中少量的KCl,即③固体溶于水、⑤蒸发浓缩、④冷却结晶、①过滤、⑦洗涤、⑥干燥,答案为③⑤④①⑦⑥。
    27.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H4Cl、K2CO3、Ba(NO3)2、CuCl2、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如下:
    ①将固体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②将①得到的溶液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将①得到的溶液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刺激性的气体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④将①滤出的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体

    (1)关于Na2CO3、K2CO3的存在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者一定存在
    B. 两者可能都不存在
    C. 两者可能同时存在
    D. 若无K2CO3,必然存在Na2CO3;若有K2CO3,不能确定Na2CO3的存在
    (2)检验是否存在K2CO3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CD (2). 取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若出现紫色,即有K2CO3存在,否则,不存在
    【解析】① 将固体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因此一定不存在CuCl2,一定存在Ba(NO3)2,碳酸盐和硫酸盐至少含有一种;
    ② 将①得到的溶液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氯化银或硫酸银或碳酸银;
    ③ 将①得到的溶液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刺激性的气体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是氨气,则一定存在NH4Cl;
    ④ 将①滤出的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气体,因此白色沉淀是硫酸钡和碳酸钡,所以一定存在硫酸钠,碳酸钾和碳酸钠至少含有一种;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Na2CO3、K2CO3可能同时存在的或若无K2CO3,必然存在Na2CO3;若有K2CO3,不能确定Na2CO3的存在。答案选CD。
    (2)检验是否存在K2CO3只要经验是否存在钾元素即可,可以利用焰色反应,即具体操作是取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若出现紫色,即有K2CO3存在,否则,不存在。
    28.为配制480mL0.1mol·L-1Na2SO4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十水硫酸钠(Na2SO4·10H2O)晶体________g。
    (2)配制Na2SO4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 B.忘记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C.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D.称量的硫酸钠晶体部分失水
    E.加水定容时越过刻度线 F.俯视刻度线定容
    【答案】(1). 16.1 (2). 胶头滴管 (3). 500mL容量瓶 (4). BE
    【解析】(1)为配制480mL0.1mol·L-1Na2SO4溶液,需要选择500mL容量瓶,则应用托盘天平称取十水硫酸钠(Na2SO4·10H2O)晶体的质量是0.5L×0.1mol/L×322g/mol=16.1g。
    (2)配制Na2SO4溶液时的基本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振荡、定容、摇匀等,则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
    (3)A.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冷却后溶液体积减少,浓度偏高;
    B.忘记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低;
    C.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不影响溶质的质量和溶液体积,浓度不变;
    D.称量的硫酸钠晶体部分失水导致溶质的质量增加,浓度偏高;
    E.加水定容时越过刻度线,溶液体积增加,浓度偏低;
    F.俯视刻度线定容,溶液体积减少,浓度偏高。
    答案选BE。
    29.用海带制备单质碘,制备过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碘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34g;碘的沸点为184℃;CCl4的沸点为77℃。

    请回答:
    (1)A物质是__________。
    (2)写出在酸化下用H2O2氧化Na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流程中省略部分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4)蒸馏装置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写三条)。
    (5)蒸馏出的CCl4液体中常会带淡紫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 碘 (2). 2NaI+H2O2+H2SO4I2+Na2SO4+2H2O (3). 萃取、分液 (4). 温度计水银球位置不对;未加沸石;冷凝管水流方向不对;蒸馏装置密封 (5). 碘易升华
    【解析】(1)在酸性溶液中双氧水把碘化钠氧化为单质碘,反应中还有水和硫酸钠生成,由于常温下,碘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34g,因此过滤后得到的A物质是单质碘。
    (2)在酸性溶液中双氧水把碘化钠氧化为单质碘,反应中还有水和硫酸钠生成,因此在酸化下用H2O2氧化Na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I+H2O2+H2SO4I2+Na2SO4+2H2O。
    (3)溶液中还有单质,碘易溶在有机溶剂四氯化碳中,则流程中省略部分的操作是萃取、分液。
    (4)根据装置图可判断蒸馏装置中错误有:温度计水银球位置不对;未加沸石;冷凝管水流方向不对;蒸馏装置密封;
    (5)由于碘易升华,因此蒸馏出的CCl4液体中常会带淡紫色。
    30.实验室制备Cl2和新制Cl2水,如图所示:

    (1)装置中若无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将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证明Cl2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则证明Cl2水存在Cl2分子的现象是________,证明同时存在HCl和HClO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吸收Cl2尾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KClO3代替MnO2,不需加热就可以快速制得Cl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一种含氯氧化物,含氧量18.4%,与水反应,生成HClO,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_。
    A. 酸性氧化物 B. 碱性氧化物 C. 酸酐 D.氯化物
    (6)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Na2CO3溶液有气体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1). Cl2中含有HCl气体 (2). 氯水呈黄绿色 (3). 取少量氯水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出现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有HCl和HClO存在(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4). 2NaOH+Cl2NaCl+NaClO+H2O (5). KClO3+6HClKCl+3Cl2↑+3H2O (6). Cl2O (7). A、C (8). 2Cl2+H2O+Na2CO3CO2↑+2HClO+2NaCl
    【解析】(1)由于浓盐酸易挥发,生成的氯气中还有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因此若装置中若无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将导致Cl2中含有HCl气体。
    (2)证明可逆反应,需验证在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则证明氯水中有Cl2存在的现象是氯水呈黄绿色;仅使用一种试剂证明氯水中HCl和HClO均存在,利用盐酸的酸性和次氯酸的漂白性,合适的试剂是石蕊试液,即取少量氯水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出现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有HCl和HClO的存在。
    (3)吸收Cl2尾气利用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Cl2NaCl+NaClO+H2O。
    (4)用KClO3代替MnO2,不需加热就可以快速制得Cl2,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还有氯化钾和水生成,则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KClO3+6HClKCl+3Cl2↑+3H2O。
    (5)有一种含氯氧化物,含氧量18.4%,则化合物中Cl、O的原子个数之比是,因此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Cl2O。与水反应,生成HClO,次氯酸是含氧酸,且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均不变,所以它属于酸性氧化物和酸酐,答案选AC。
    (6)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Na2CO3溶液有气体产生,气体是二氧化碳,由于盐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碳酸强于次氯酸,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H2O+Na2CO3CO2↑+2HClO+2NaCl。
    31.在标准状况下,0.200L的某气体的质量为0.250g,该气体为双原子分子,2.80L该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求:
    (1)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
    (2)生成白色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
    【答案】(1). 28.0 g.mol-1 (2). 12.5g
    【解析】(1)在标准状况下,0.200L的某气体的质量为0.250g,其物质的量是,根据M=m/n可知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2)该气体可以燃烧,为双原子分子,所以是CO。标准状况下2.80L该气体的物质的量是2.8L÷22.4L/mol=0.125mol,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碳酸钙的物质的量是0.125mol,即生成白色沉淀的质量为0.125mol×100g/mol=12.5g。
    32.在一定温度下,Cl2通入到1L 0.7 mol·L-1的NaOH溶液中,恰好生成NaCl、NaClO、NaClO3,其中生成NaCl和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求:
    (1)生成NaClO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
    (2)通入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___________。
    【答案】(1). 0.1mol (2). 7.84升
    【解析】(1)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7mol,其中生成NaCl和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如果设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是x,则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是11x,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氯酸钠的物质的量是,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11x+x+2x=0.7mol,解得x=0.05mol,因此生成NaClO3的物质的量是0.1mol。
    (2)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0.7mol÷2=0.35mol,则通入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35mol×22.4L/mol=7.84L。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