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化学】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初单元训练卷(第2单元)(解析版)

    【化学】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初单元训练卷(第2单元)(解析版)第1页
    【化学】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初单元训练卷(第2单元)(解析版)第2页
    【化学】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初单元训练卷(第2单元)(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初单元训练卷(第2单元)(解析版)

    展开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初单元训练卷(第2单元)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面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B.电解质、非电解质都针对化合物而言,单质不属于此范畴C.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导电,在水中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D.纯水的导电性很差,所以水不是电解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产物是纯净物B.氮气和液氮混合后仍为纯净物C.金刚石和石墨燃烧后产物都是CO2,因此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物质D.根据组成元素,氧化物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根据化学性质,氧化物可以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3.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NaCl晶体、BaSO4             B.铜、二氧化硫C.液态的醋酸、酒精         D.熔融的KNO3、硫酸溶液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离时能生成H的化合物是酸B.水溶液显碱性的物质是碱C.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D.能与碱发生反应生成水的化合物是酸5.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H2还原CuO的反应只属于还原反应B.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3COFe2O32Fe3CO2既是置换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3O22O3是氧化还原反应D.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6.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NaOH溶液和CuCl2溶液BNa2CO3溶液和稀硫酸CNa2SO4溶液和MgCl2溶液DCa(OH)2溶液和盐酸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CaOCa(OH)2   BCuOCu(OH)2CCa(OH)2CaCO3 DCuSO4FeSO48.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可使溶液中下列离子数量显著减少的是     ACl           BBa2           CNO           DNa9.需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反应是     APCl3PCl5   BMnOMn2CSO2SO DFe3O4Fe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达尔效应不是胶体特有的现象,溶液与浊液也有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系没有C.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109mD.丁达尔效应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1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被还原,作还原剂B.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作氧化剂C.失电子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被氧化,作还原剂D.得电子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被氧化,作氧化剂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镁和盐酸反应:CO2HH2OCO2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硫酸溶液:Ba2SOBaSO4C.向稀盐酸溶液中加铁:2Fe6H2Fe33H2D.向硝酸银溶液中加盐酸:AgClAgCl↓13.某无色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HCOSOBr         BCu2NOClSOCHClKCO         DKMg2SOOH14.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2Fe2Br22Fe32Br2BrCl2Br22Cl2Fe32I2Fe2I2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元素在反应中均被氧化B.反应中当有1 mol Cl2被还原时,有2 mol Br被氧化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Br2>Fe3>I2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Br>Cl15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2H2ONaBO24H2,(提示:NaBH4H元素为-1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BH4中的H得到电子,转化为H2BNaBH4中的Na失去1个电子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D.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16.在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17.同学们吃的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1)生石灰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石灰还可以跟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列举两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长期持续地作干燥剂?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Fe3Na中的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有关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稀氨水(NH3·H2O),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_______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原溶液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下列的________ACl   BNOCCO DOH19.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_A.冷水       B.沸水         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2)现有甲、乙、丙、丁四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甲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确:__________乙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请评价是否正确:________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请评价是否正确:________丁按教材步骤操作时,边滴加FeCl3饱和溶液边用玻璃棒搅拌,结果没有制得胶体,请你帮他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怎样检验你制得的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取少量你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加入(NH4)2SO4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________20.某溶液中含有Ba2Cu2Ag,现用NaOH溶液、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其流程图如图,则1)沉淀的化学式:沉淀1________________,沉淀2__________________,沉淀3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混合液+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B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1)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水在下列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从氧化剂、还原剂角度分析)。 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钠和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____________________氟气和水反应(2F22H2O4HF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气和水反应(Cl2H2OHClHClO):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5种物质:SH2SHNO3NOH2O。该反应体系中还原产物是________;若反应中转移了0.3 mol电子,则氧化产物的质量是________g3)将少量Cl2通入FeBr2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这个事实说明具有还原性的粒子还原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足量Cl2通入FeBr2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2H2rO4r(OH)3H2OH2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221)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反应转移了0.3 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解析】 A项错误,电解质是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两个条件中,只要满足一个条件下导电的化合物,均为电解质。所以要是非电解质,必须是在条件下均不能导电方可;B项正确,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从能否电离(或导电)角度进行的分类;C项错误,电解质在水中不一定能导电(可能是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在水中导电的化合物也不一定是电解质(比如可能是与水反应生成的某种物质电离而导电);D项错误,导电性的强弱与离子的浓度、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等有关,与是不是电解质无直接关系。【答案】 B2.【解析】 高锰酸钾(KMnO4)完全分解,生成MnO2K2MnO4O2,其中MnO2K2MnO4为固体,是混合物,A项错误;氮气和液氮只是状态不同,实际都是同一种物质——N2B项正确;金刚石、石墨均是同一种元素——碳构成的物质,虽然二者的产物均为CO2,但由于它们本身的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因此它们并不是同一种物质,C项错误;根据化学性质,氧化物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根据元素组成,氧化物可以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D项正好说反,所以D项错误。【答案】 B3.【解析】 A项均为电解质;B项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CH3COOH为电解质,酒精为非电解质;D项前者为电解质,后者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选C【答案】 C4.【解析】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AB错误,C正确;能与碱发生反应生成水的化合物可能是酸,也可能是酸性氧化物。【答案】 C5.【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整体,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必然同时发生在同一个反应中,在H2CuOCuH2O过程中,对CuO而言是失去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对H2而言,则是得到氧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但COFe2O3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所以B错。复分解反应只是反应物互相交换成分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没有电子转移,所以,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中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没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D6.【解析】 各选项所给物质均为电解质溶液,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是否能够发生离子反应,可根据是否生成难溶性物质、难电离物质、挥发性物质来进行判断。Na2SO4溶液和MgCl2溶液混合后,不具备上述条件,故二者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答案】 C7.【解析】 A项,CaOH2O===Ca(OH)2B项,CuO不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Cu(OH)2C项,Ca(OH)2CO2===CaCO3H2OD项,CuSO4Fe===FeSO4Cu【答案】 B8.【解析】 此题有助于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加入硫酸后硫酸根离子与Ba2生成沉淀。【答案】 B9.【解析】 A中,PCl3PCl5P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BMn元素和D中的Fe元素化合价均降低,被还原,需加还原剂才能实现;C中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答案】 A10.【解析】 A项,溶液与浊液无丁达尔效应;B项,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C项,胶体粒子大小在109107m【答案】 D11.【解析】 【答案】 B12.【解析】 离子方程式首先要符合化学反应事实;其次因为它是化学方程式的一种特殊形式,即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第三因为它反映的是离子反应的本质,所以须按电离的实际进行拆写。A项中碳酸镁不应拆写;B项中还有水,不应拆写后抵消;C项不符合化学反应的事实,因为铁只能被氢离子氧化为亚铁离子。【答案】 D13.【解析】 B项,Cu2有颜色;C项,HCO不能共存;D项,Mg2OH不能共存。【答案】 A14.【解析】 Fe2作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Fe3作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A错误;反应Cl2作氧化剂,当1 mol Cl2被还原时,有2 mol Br被氧化,B正确;由反应可知:氧化性:Br2>Fe3,还原性:Fe2>Br;由反应可知:氧化性:Cl2>Br2,还原性:Br>Cl;由可知:氧化性, Fe3>I2,还原性:I>Fe2,故CD正确。【答案】 A15.【解析】 NaBH4中的H失去电子,转化为H2H2O中的H得到电子,转化为H2NaBH4中氢元素被氧化,H2O中氢元素被还原。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被氧化的氢元素的原子数为4,被还原的氢元素的原子数也为4,所以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答案】 D16.【解析】 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氧化剂为KMnO4,还原剂为HCl,当2 mol KMnO4被还原为+2价锰离子时,有10 mol HCl被氧化为氯气,另外6 mol氯离子没有变化;氧化产物为氯气,还原产物为氯化锰,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答案】 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17.【解析】 (1)关于生石灰的类别,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答案,如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等。2)生石灰吸水并能和水反应。3)生石灰能和酸、酸性氧化物(CO2)、水等发生化学反应。4)由于生石灰吸水并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若生石灰反应完毕,则固体不再具有干燥作用。【答案】 (1)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等2CaOH2OCa(OH)23)与酸的反应:CaO2HClCaCl2H2O与酸性氧化物反应:CaOCO2CaCO34)不能,因为生石灰全部变为Ca(OH)2后,小纸袋中的物质就不能再起到干燥作用18.【解析】 (1)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可能含有Cu2Fe3有色离子。2)加盐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肯定存在Ag,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3)加稀氨水有白色沉淀出现,肯定含有Mg24)原溶液中由于含有Ag,阴离子中不可能含有ClCOOH,一定含NO【答案】 (1Cu2Fe3 2Ag    AgClAgCl↓ 3Mg2   Mg22NH3·H2OMg(OH)22NH 4B19.【解析】 (1FeCl3在冷水中反应程度小,不能形成Fe(OH)3胶体;FeCl3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Fe(OH)3胶体微粒带正电荷,遇NaCl溶液发生胶体聚沉,生成Fe(OH)3沉淀,不会形成胶体。2甲同学操作正确;乙同学直接加热FeCl3饱和溶液,因FeCl3溶液浓度过大直接生成Fe(OH)3沉淀;丙长时间加热会导致Fe(OH)3胶体聚沉;制备Fe(OH)3胶体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因为用玻璃棒搅拌时,会减弱胶粒对电荷的吸附能力,使胶粒容易碰撞结合形成更大的颗粒而沉降。3)书写方程式时不能写成“Fe(OH)3↓”4)丁达尔效应是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最佳方法。5Fe(OH)3胶粒所带正电荷被SO所带负电荷中和,产生红褐色沉淀。【答案】 (1B 2正确 不正确 不正确用玻璃棒搅拌时,会减弱胶粒对电荷的吸附能力,使胶粒易碰撞结合成更大的颗粒而沉降3FeCl33H2OFe(OH)3(胶体)3HCl4)利用丁达尔效应:让一束光线通过制得的Fe(OH)3胶体,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已经制得胶体5)产生红褐色沉淀    聚沉20.【解析】 要使Ba2Cu2Ag逐一沉淀分离,必须考虑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由于OHSO均能同时与两种阳离子生成沉淀,故应先加入盐酸,除去AgClAgAgCl↓【答案】 (1AgCl     BaSO4Cu(OH)2    Cu(OH)2(BaSO4)2AgClAgCl↓   Ba2SOBaSO4Cu22OHCu(OH)221.【解析】 (1H2O 所以在反应H2O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在反应中水只作氧化剂,在反应H2O只作还原剂,在反应H2O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2)由于HNO3具有强氧化性,H2S具有还原性,此反应为HNO3H2S氧化成S,自身被还原为NO,其中H2,转移2 mol e时生成32 g S,当转移0.3 mol电子时,得到S的质量为4.8 g(3)Fe2Br均具有还原性,当通入少量Cl2时只有Fe2被氧化,说明还原性Fe2>Br>Cl,当通入足量Cl2时,Fe2Br将按12完全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答案】 (1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氧化剂 还原剂 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2NO    4.83Fe2>Br>Cl   2Fe24Br3Cl22Fe32Br26Cl22.【解析】 题给信息“H2O2O2可知:反应中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则必有其他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H2CrO4Cr(OH)3符合题意;然后依据质量守恒确定H2O为生成物,即可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答案】 (1H2O2 2H2CrO4 Cr(OH)332Cr(OH)33O22H2O 43.36 L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