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内蒙古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11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内蒙古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11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内蒙古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113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内蒙古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
展开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Cu∶64 1.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汽油失火时,立即用水灭火B.电线短路失火时,首先要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浓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D.温度计的水银球打破洒在地面上的水银,可以用水冲洗2.以下关于化学实验中“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③制取物质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④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前,先检查是否漏水后洗涤干净⑤做H2还原CuO实验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2⑥浓硫酸不慎洒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⑦碱液流到桌子上,先加稀醋酸溶液中和,后水洗⑧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H4、C2H4等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A.①②③⑤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⑧ C.①②⑤⑥⑧ D.全部3.下列试剂的存放正确的是( )A.钾、钠在空气中极易氧化,应放在水中B.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口用玻璃塞塞紧,不能用橡皮塞C.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贮放在黑暗而且温度低的地方D.以上方法都不正确4.化学教材中,常借助示意图表达实验装置的要点、阐述化学过程的原理等。下列有关示意图表现的内容一定不正确的是( )5.下列关于过滤和蒸发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过滤常用来分离液体与固体混合物B. 若使溶液中的溶质析出只能选用加热蒸发的方法C. 过滤实验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等D. 蒸发实验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等6.如下图,在盛有碘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苯(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下列现象,正确的结论是()A.①加入的是CCl4,②加苯,③加酒 B.①加入的是酒精 ② 加CCl4,③加苯
C.①加入的是苯 ②加CCl4③加酒精 D.①加入的是苯 ② 加酒精 ③加CCl47.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CaCO3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C.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B.0.5 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C.44 g CO2所含的原子数为NAD.16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5 mol 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B. 标准状况下,22.4 L氨气与22.4 L氮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C. 58.5 g NaCl所含的离子数为0.2NAD.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98 g·mol-110.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基础,下列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正确的是( )A.现有CO、CO2、O3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 mol O,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B.5.6 g CO和22.4 L CO2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一定相等C.标准状况下,11.2 L 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32D.a g Cl2中有b个氯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可表示为35.5b/a11.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部分,方法有过滤、蒸发、萃取、蒸馏等,应用广泛,环己醇脱水是合成环己烯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图: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Ⅰ.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 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Ⅱ.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 %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 g。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名称是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3)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 ;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 (填“上口倒出”或“下口倒出”)。(4)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 。(5)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 (填正确答案标号)。A.蒸馏烧瓶 B.温度计 C.分液漏斗 D.牛角管 E.锥形瓶12.(8分)某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2)步骤③判断加入盐酸“适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________,用余热使水分蒸干。(3)猜想和验证:猜想验证方法现象结论猜想Ⅰ:固体A中含CaCO3、MgCO3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并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住试管口________________猜想Ⅰ成立猜想Ⅱ:固体A中含BaCO3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Na2SO4溶液有气泡冒出,无白色沉淀猜想Ⅱ不成立猜想Ⅲ:最后制得的NaCl晶体中还含有Na2SO4取少量NaCl晶体于试管中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Ⅲ成立13.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请完成以下有关其计算的内容。(1)1.5 mol H2SO4的质量是________,其中含有________mol H,含有________g O。(2)某气体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在标准状况下,0.92 g该氧化物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mL,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 ,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RO2的化学式为 。 【参考答案】1——10 CDCBB CCCCD大题每空2分11.(1)冷凝管(2)防止暴沸 B(3)检漏 上口倒出(4)干燥(5)C12.(1)过滤 (2)滴加盐酸至无气泡放出为止 局部过热,造成固体(或溶液)飞溅 停止加热(或熄灭酒精灯) (3)有气泡冒出,烧杯内壁变浑浊 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13.(1)147g 3 96 (2)46 g·mol-1 14 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