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云南省德钦县德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12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云南省德钦县德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12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云南省德钦县德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65126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云南省德钦县德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
展开
云南省德钦县德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卷I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选用的试剂是( )A. H2O B. 浓H2SO4 C. NaCl D. NaOH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少量稀硫酸会产生红褐色沉淀B. 丁达尔效应并不是胶体特有的性质C. 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D. 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3.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过滤空气的最佳物质的是( )A. 氢氧化钠B. 过氧化钠C. 碳酸钠D. 金属钠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B. 氯化氢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C. 固态氯化钾不导电,所以氯化钾是非电解质D. 液态硫酸不导电,所以硫酸是非电解质5.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的两性化合物是( )A. 金属铝B. 氧化铝C. 氢氧化铝D. 硫酸氢钠6.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B.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C.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D.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7.下列实验操作,不能使氢氧化铁胶体聚沉的是( )A. 加入酸、碱、盐溶液B. 加入酒精溶液或蒸馏水C. 将其与硅酸胶体混合D. 加热煮沸并不断搅拌8.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Na+、Ca2+、SO42-、Cl- B.H+、Mg2+、CO32-、S2-
C.K+、Mg2+、SO42-、NO3- D.K+、Na+、NO3-、SO32-9.下列关于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 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B. 大量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并迅速离开现场C. 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应立即用大量水扑灭D. 金属钠着火时,可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10.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 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B. 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C. 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等质量时生成CO2量一样多D.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1.已知HCl气体极易溶于水。下图操作中正确的是(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O2-+2H2O===4OH-B. 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Ca2++H2O+CO2↑C. 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OH-+H+===H2OD. 醋酸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H2O13.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A. 1∶1 B. 1∶2 C. 1∶3 D. 1∶414.明矾可以净水是因为( )A. 明矾在水中能电离出硫酸根离子B. 明矾含有钾离子和铝离子两种阳离子C. 明矾溶于水后能生成氢氧化铝胶体D. 明矾能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15.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2↑+H2OC.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D. 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3++Fe===2Fe2+1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①将金属Na投入水中:2Na+2H2O===2Na++2OH﹣+H2↑②在硫酸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Ba2++OH﹣+H++===BaSO4↓+H2O③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盐酸:+H+===CO2↑+H2O④碳酸钙中滴加盐酸:+2H+===CO2↑+H2OA. ①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③17.将0.01 mol下列物质:①过氧化钠、②氧化钠、③金属钠、④氢氧化钠,分别加入100 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1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常温常压下,28 g N2与CO混合物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目一定为NAB. 标准状况下,17 g氨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AC. 在常温常压下,11.2 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D.NA个氢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一定为22.4 L19.某学生配制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 100 mL,下列操作会造成实际浓度偏高的是( )A. 空盘时天平指针指向左边B. 把烧碱放在滤纸上称量C.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 使用部分变质的烧碱20.实验室制Cl2反应为4HCl(浓)+MnO2MnCl2+Cl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2B. 每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C. 每消耗1 mol MnO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消耗4 molD.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时,生成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为11.2 L21.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大量的Cu2+、K+、H+、Cl-、CO32-、OH-六种离子中的三种,已知乙烧杯中的溶液呈无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 Cu2+、H+、Cl- B. Cl-、CO32-、OH-C. K+、H+、Cl- D. K+、OH-、CO32-2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含有NA个原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B. 25 ℃,1.01×105Pa,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C. 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则其100 mL溶液中含Na+数为0.1NAD. 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23.不另用任何试剂就能将下列五种溶液:①氯化铜、②硫酸钠、③氯化钾、④碳酸钾、⑤氯化钡鉴别出来,其正确的鉴别顺序是( )A. ①②④③⑤ B. ④⑤③②①C. ①④⑤②③ D. ①②④⑤③24.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25.在实验桌上放着四种化学药品,试剂瓶上分别标有“白砂糖”、“小麦面粉”、“加碘食盐”和“食用味精”的字样。为了进一步确认实物与名称是否相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外观和状态B. 各取少量,分别放在手中区别C. 各取少量,分别放在嘴里品尝其味道D. 各取少量,加水溶解,观察溶液颜色26.已知氮元素的最低化合价是-3价,最高化合价是+5价,下列物质中的氮元素只具有氧化性的是( )A. NH3 B. N2 C. NO2 D. HNO327.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有尘埃的空气 ②稀硫酸 ③蒸馏水 ④墨水,能观察到有丁达尔效应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28.将4 g氢氧化钠溶解在10 mL水中,再稀释成1 L,从中取出10 mL,这10 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1 mol·L-1 B. 0.1 mol·L-1C. 0.01 mol·L-1 D. 10 mol·L-129.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则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 )A. Cu2+ B. K+ C. Na+ D. Ba2+30.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中含有( )A. MgCO3、MgO、Mg3N2B. Mg(OH)2、MgO、MgCO3C. MgO、Mg3N2、CD. Mg3N2、C、MgCO3分卷II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40分) 3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回答问题:(1)将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箔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上述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铝箔在氧气中点燃,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方法一:用不含Fe3+的FeSO4溶液与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反应制备。(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FeSO4溶液时,除加硫酸防止生成Fe(OH)2外,还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O2,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3)生成白色Fe(OH)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的液面以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用NaOH溶液、铁屑、稀H2SO4等试剂制备。(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3)为了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今有一澄清溶液,只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存在的离子均大量):现取三份上述澄清溶液各100 mL,分别进行以下实验:①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②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 mol。③第三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请回答下列问题:(1)100 mL溶液中c(SO)=________________。(2)第③个实验中沉淀减少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澄清溶液中除SO以外,一定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34.回答下列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的有关问题。(1)图A中试管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出图B中的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C、D是某同学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在称量和量取两个操作步骤中出现的情况:①如图C所示:在称量氯化钠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右,则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至天平平衡。②如图D所示,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5.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回答有关问题。按图中所示装置,用两种不同的操作分别进行实验,观察B容器中的现象。(1)先夹紧止水夹a,再使A容器中开始反应:①实验中B容器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容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打开止水夹a,使A容器开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夹紧止水夹a,①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容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还含有少量氯化钾和硫酸钾。现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并用实验检验其中的CO、SO和Cl-。(1)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降,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冷却结晶。(2)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的)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________(填字母)。A.左盘重,样品轻B.左盘轻,砝码重C.右盘重,砝码轻D.右盘轻,样品重(3)在进行②③④操作时,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4)将制得的少量晶体放入试管,加蒸馏水溶解并把溶液分成三份,分装在3支试管里。①在第一支试管里加入稀盐酸,可观察有________生成,证明溶液中有________离子。②在第二支试管里加入足量稀盐酸后,再加入BaCl2溶液,可观察到有________生成,证明溶液中有________离子。③在第三支试管里加入足量Ba(NO3)2溶液,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后,再加入AgNO3溶液,可观察到有________生成,证明溶液中有________离子。 【参考答案】1.D 2.B 3.B 4.B 5.B 6.C 7.B 8.C 9.B 10.C11.C 12.B 13.B 14.C 15.B 16.B 17.C 18.A 19.C 20.C21.D 22.B 23.C 24.D 25.A 26.D 27.C 28.B 29.C 30.C31.(1)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不滴落 构成铝表面氧化膜的氧化铝熔点很高(比铝高),包在铝的外面,使液态铝不能滴落(2)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不滴落加热时,铝先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包在铝的外面,使液态铝不能滴落(3)铝箔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4Al+3O22Al2O332. 方法一:(1)铁屑 (2)煮沸 (3)避免生成的Fe(OH)2沉淀接触O2转化成Fe(OH)3沉淀方法二:(1)稀H2SO4、铁屑 (2)NaOH溶液 (3)检验试管Ⅱ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当排出的H2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4)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H2充满了试管Ⅰ和试管Ⅱ,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33.(1)0.1 mol·L-1(2)BaCO3+2H+===Ba2++CO2↑+H2O(3) 34.(1)夹持试管 (2)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3)①向左盘添加氯化钠 ②偏小35.(1)①容器A中的溶液进入B容器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②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2)①a打开时,观察到B容器中管口有气泡产生,再夹紧a时,溶液进入B容器中产生白色沉淀,且长时间不变 ②Fe2++2OH-===Fe(OH)2↓ 36. (1)过滤 蒸发 (2)B (3)搅拌,加速样品溶解 引流,防止滤液溅到漏斗外 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滤液飞溅 (4)①气泡 CO ②白色沉淀 SO ③白色沉淀 Cl-